![](https://img.fx361.cc/images/2023/0220/88011205d5887a55ad77d9adce0b0089d0cdf572.webp)
2015年6期
刊物介绍
该刊以学术性、时代性、思想性为追求,视野开阔,理论超前,思想活跃,观点新颖。在高校学报中,它突破了传统学科研究领域相对稳定的规范,站在时代的潮头和理论的...该刊以学术性、时代性、思想性为追求,视野开阔,理论超前,思想活跃,观点新颖。在高校学报中,它突破了传统学科研究领域相对稳定的规范,站在时代的潮头和理论的前沿,密切关注变动着的以广播电视为中心的大众传播事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观念,为理论研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使研究充满时代精神和前瞻意识。在新闻传播类学术刊物中,它超越了一般此类刊物重业务、重应用的倾向,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对传播现象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理论研究,并紧紧追踪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和学科前沿,从而营造出更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和文化品味,被誉为广播电视期刊中“学院派”的代表。更多简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与对策*
- 传媒消费主义带来的价值嬗变与文化反思*
- 情境即信息:兼论新媒体传播情境的三重特性
- 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国家公共关系战略构想*
- 发展中的中国时尚传媒状况分析*
- 新闻范式的危机与调适*
——基于纪许光微博反腐事件的讨论 - 公众信任格局中的科学家:一项实证研究*
- 论中国社会转型初期(1978—1991)的“社会主义广告”
- 风险沟通视野中水资源议题的传播场域模式与优化路径
——基于2014年三峡工程调度风险事件的文本分析 -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微社群的动员机制研究*
——基于昆明PX事件的实地调研 - 灾难报道的伦理原则及社交媒体的引用规范*
- 基于眼动跟踪技术的色彩情感研究*
- 论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建构的城乡文化生态
——基于生态美学的视角 - 中国电视剧叙事风格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 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电视本体论
- 大陆电视剧中海外移民的身份认同及其演变*
- 论春晚的影视作品性质
——基于著作权法下的作品独创性视角 - 历史纪录片的当代性构建:目标与方法*
- 口述历史:在回忆中制造过去
- 社交媒体“Feed广告”与网络受众的四重商品化*
-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融合
——对电视产业创新性发展的分析 - 数字传播媒介平台化与产业机制探析
- 社交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研究
——以“皮村”乡城迁移者为例① - 论数字时代的被遗忘权
——请求享有“清白历史”的权利 - 网络时代的社区媒体:城市整合的纽带*
- 城市青少年接触媒介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及高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泛屏与跨界:中国影视发展的新图景
——第三届中国影视青年论坛综述 - 加快认知传播学科的理论建设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综述 - 多元语态下时政报道的新特征
——2015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综述 - 西方新闻生产的语境分析
——概念权威性的视角 - 配音译制片语言创作原则探析
——以译制片《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为例 -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的历史特征*
- 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知识构成
- 当前媒介社会文化责任的反思
- 美国在线视频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嬗变与异化:视觉营销与当代艺术的合作与发展
- 让移民形象“复位”:对媒体塑造移民形象的思考
- 图画在学前儿童绘本中的特殊功能探析
- 浅析原创综艺节目的“受众中心”理念
- 移动互联背景下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 “互联网+”:重新构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