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期
刊物介绍
《福建林业科技》创刊于文革期间的1974年,是由当时的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林业局科技站创办的;到1976年,主办单位更名为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创刊初期的《福建林业科技》为内部资料,不定期出版。1987年,上级领导非常重视,把主办单位变更为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为第一主办单位。1988年,第一主办单位又变更为福建省林学会,并申请获得闽出刊特许证,同时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一届编委会。1989年8月经国家科委核准,取得正式创刊批文;1990年6月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号);1991年6月取得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号)。1992年编委会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二届编委会;1998年编委会再次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三届编委会;2012年1月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四届编委会。 《福建林业科技》始终坚持学术质量与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始终秉承“促进科技进步、推广技术成果、发现培育人才”的办刊宗旨,始终遵循“优稿优选、公正平等”的组稿标准;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各项规定;严格执行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严格遵守《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标点符号用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有关国家标准。创刊38年来,在历任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历经几代编辑同仁的不懈努力,现已编辑出版期刊158期,刊登科技论文4060篇,其中1999年以来(13年)共编辑出版60期,刊登科技论文2462篇,为我国林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刊物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现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并被国内多家数据库和网站收录。1996年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再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7年荣获第二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荣获第三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9年荣获福建省科协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奖一等奖;2011年荣获福建省科协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2011年又一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林业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1996年和2004年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本刊主要刊载与林业有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技术开发等文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设计、教学工作者和林农果农必不可少的科技参考资料。 本刊为季刊,A4开本,页码180,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CN35—1136/S、ISSN1002—7351,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60.00元。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4—34。也可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并真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欢迎社会各界来我刊宣传产品、展示形象。 编辑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新店上赤桥35号 邮政编码:350012 联系电话:(0591)87911427 联系人:蒋家淡 开户银行:农行福州市晋安新店分理处 开户名称:福建林业科技编辑部 银行账号:13-135301040002107 电子邮箱: 或 本刊网址:(1) ; (2)
福建林业科技
- 千岛湖景观林改造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 福建生物防火林带空间数据整合与质检方法
- 武夷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信息平台建设
- 高密度城市绿色空间拓展途径研究
——以澳门为例 -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度区域划分探析
- 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浙江省景宁县毛竹林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 改善岩溶山区旱涝问题的景观设计理念
——以广西大化县七百弄乡为例 - 庐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园林应用
- 浅谈楚雄州野生菌资源可持续利用
- 基于GIS的湖北省湿地松良种基地规划布局
- 重庆市垫江县御康葡萄观光园的规划与实践
- 清代客家森林的永续经营
——以宁化石壁地区为例 - 武夷山市东湖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
- 林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及防治措施
- 管氏肿腿蜂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 黄帝陵古柏保护研究概述
- 杭州西湖公园6种木兰科植物固碳释氧能力
- 杉木苦竹混交林生长效应与凋落物分解研究
- 速生桉等3种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华南地区5种苗木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几种AMF菌剂对降香黄檀幼苗菌根效应的比较研究
- 闽楠种子萌发与多胚苗研究
- 油茶籽仁中活性成分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 多效唑对盆栽北美冬青的矮化效应
- 密度与施肥对半年生喜树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 坡位对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 将乐县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格局
- 杉木林冠下套种黑壳楠等4个树种试验
- 不同氮素水平对桔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野牡丹属植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 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
-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邵阳市资江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评价
- 云南海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 不同树种遮荫对香榧幼龄期生长的影响
- 澄城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及空间变异分析
- 枫香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压敏胶的性能
- 遮荫、微波辐射和IBA浸种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 柚木嫩枝生理生化指标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夏秋季绿茶加工工艺改良研究
- 带锯条产生裂纹前后的振动对比分析
- 福建山樱花开花物候特性
- 森得保、虫螨克星对思茅松毛虫的防效试验
- 紫花含笑扦插繁殖试验
- 南方红豆杉嫁接试验
- 薄壳山核桃无性繁殖试验
- 浦城县杉木实生苗造林成活率试验
- 3种江西省新记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