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14-04-18 06:40悦,曹昀,郑
福建林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单叶沙化沙地

朱 悦,曹 昀,郑 林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

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朱 悦,曹 昀,郑 林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

从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叶蔓荆的优势在于防风固沙且易种植,在鄱阳湖滨沙地可操作性强;其劣势在于发展中的产业链不够完善与植物种群自然演替因素的双重影响;单叶蔓荆自身的药用价值和国家政策的导向又为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威胁在于鄱阳湖湖滨沙生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单叶蔓荆产业在管理恢复方面技术的欠缺。并针对其劣势、威胁提出了鄱阳湖区单叶蔓荆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单叶蔓荆产业;SWOT;鄱阳湖区

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为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具有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耐旱等特性,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易繁殖等特点,植株地上部分矮小,地下部分发达,大量不定根扎于沙内,有利于流沙固定,适应沙地生长,是一种固沙药用先锋植被[1]。它不仅可以防风固沙,生态环境效益明显,还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鄱阳湖地区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2],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鄱阳湖区部分沙化趋势明显,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沙尘灾害频繁发生;急需防沙固沙,治理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为此,鄱阳湖的许多地区都利用单叶蔓荆应对沙地治理问题,单叶蔓荆在鄱阳湖区主要分布于江西都昌、新建、水修、南昌、星子等地[3]。

1 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广袤的沙化土地是发展蔓荆产业的自然优势 鄱阳湖区存在一定比率的沙化面积,并且近年来有不断扩大的趋势[4]。鄱阳湖现有沙化土地面积3.89万 hm2,沙化土地主要包括固定沙地0.67万 hm2,半固定沙地1.36万 hm2,流动沙地0.85万 hm2,沙改田1.0万 hm2[5]。鄱阳湖区沙地主要分布在鄱阳湖中段和北段,以星子县的蓼花镇、都昌县的多宝乡最为集中和典型[6]。如此严峻的沙化形势,却给单叶蔓荆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单叶蔓荆最适合生长在江湖海滨滩头的疏松沙质土壤中,其根系发达,可深入土层,固沙能力很强。大面积的沙地成为发展蔓荆产业的基础。

1.1.2 单叶蔓荆是防沙治沙的先锋物种 单叶蔓荆具有显著降低地表风沙流动的作用,可降低近地表风速达92%,能起到良好的固沙作用[7]。种植单叶蔓荆的沙地,当蔓荆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蚀模数为24757 t·km-2·a-1,而当植被覆盖率达到40%时,年平均风蚀模数只有2920 t·km-2·a-1,前者约是后者的8.5倍;在覆盖率为55%的5年生单叶蔓荆林地风速迅速降低,林缘向内20 m处几乎没有沙沉积[8]。再者,由于单叶蔓荆的主根粗长,侧根分枝多,不定根亦可长粗发育成主根,向地性和固着力较强[3],这一特点使得单叶蔓荆在对沙丘的固定方面也有显著作用,尤其体现在不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通过单叶蔓荆的固定作用,沙丘的移动距离和年移动速度都大大减弱。

1.1.3 单叶蔓荆生命力强且容易种植 单叶蔓荆喜光照,同时具有耐湿、耐旱、耐低温的特点,“天旱不死,水浸不死”就是对其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写照[9],具有易繁殖易生长、抗逆性强的特点,土质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河滩、沙地等处均可种植,尤以土层深厚的沙滩荒洲最为理想[10]。单叶蔓荆的繁育可用种子育苗、扦插育苗等方法,但在天然生长区域,因干旱贫瘠、风大,种子繁育困难,可采用扦插和人工断蔓扩繁方法[11]。江西省单叶蔓荆种子的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10—11月,储藏方式对其种子在一年内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12]。此外江西省还有深厚的单叶蔓荆种植基础,是我国单叶蔓荆的主产区,其蕴藏量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据调查,江西省野生单叶蔓荆分布面积为2012.12 hm2,人工栽培历史最早的是始于1980年的都昌县[13]。

1.1.4 单叶蔓荆种植繁育技术成熟 人工繁育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单叶蔓荆从野生状态转为人工培育提供了技术保障。已有研究表明,野生单叶蔓荆可以通过扦插和断蔓2种方法进行人工扩繁,2种方法均能很好地促进单叶蔓荆的生长和发育。扦插苗根茎的生长均比较显著,根的数量、粗度均不断增加,茎的长、粗度也有相同的趋势[11]。此外,由于单叶蔓荆种子坚硬又含挥发油,不易吸水,为提高种子萌发率,种子用40 ℃温水浸泡1~2 d,或用3%~5% 碱水浸泡48 h,然后与3倍的湿沙混合贮藏,翌年3—4月上旬取出播种[10]。这些技术的普及都为后期单叶蔓荆加工业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

1.1.5 鄱阳湖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鄱阳湖平原开阔富饶的土地促使鄱阳湖区的人口密度比江西省其他地区大,1990—2005年鄱阳湖区人口占江西省的人口比重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人口问题也日益显现[14],鄱阳湖区人均GDP低且人口密度大,人口的增加却没有带来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大多数为农业人口,城市化水平和非农化水平低,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较大,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江西农村劳动力目前以省外转移为主,据统计2005年江西省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达649万人[15],但近年来省内务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一些农民工返乡务工和创业[16]。充分利用好本区域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的单叶蔓荆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鄱阳湖区社会和谐发展。

1.2 劣势

1.2.1 群落演替影响单叶蔓荆种群的优势地位 物种的生态特征决定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6],单叶蔓荆由于其自身的生物特性,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弱点。与鄱阳湖滨的另一种沙生植物狗牙根相比,在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几乎只有单叶蔓荆分布,偶尔才出现零星分布的狗牙根;而在固定沙丘,单叶蔓荆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狗牙根所取代。从生物量上看,单叶蔓荆为100 g·m-2,而狗牙根为193 g·m-2;从植被覆盖率上看,单叶蔓荆只有40%,而狗牙根却达到了70%[17]。总之,在不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中,单叶蔓荆的优势表现的比较明显,比其他植物更好地适应沙生环境,抵抗风沙掩埋的能力强;但在固定沙丘却出现了逆转,说明在种群的发展变化中狗牙根很有可能代替单叶蔓荆在种群中的优势地位。单叶蔓荆虽然在沙地的生存能力比狗牙根强,但种群之间生存空间的竞争能力却不及狗牙根等植物[17]。

1.2.2 产业链条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当前单叶蔓荆的种植大多数处于靠天吃饭,自生自灭的生长状态,没有专业化的管理,疏于病虫害的防治,单叶蔓荆种植产业化程度较低。这不仅影响了单产,严重的会导致品种退化,阻碍了单叶蔓荆产业的发展。当前单叶蔓荆生产中绝大部分产量不超过750 kg·hm-2,与正常产量1125 kg·hm-2相比差距较大[18]。另外,单叶蔓荆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也不成熟,加工企业数量少,市场竞争力弱,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局限性,缺乏对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确,导致销路不畅,市场疲软。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单叶蔓荆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

1.3 机遇

1.3.1 单叶蔓荆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单叶蔓荆潜在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来体现的。单叶蔓荆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是传统的辛凉解表中药[19],被广泛用于制作药枕、蔓荆茶、蔓荆口服液等,可以达到健脑、名目、安神等功效。江西省中医学院与多宝乡合作开发“都荆”牌单叶蔓荆花草枕,申请了国家专利。单叶蔓荆的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亲睐,单叶蔓荆产业必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单叶蔓荆的花期长,开花量大,夏季盛花期极具观赏价值,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枝条长而富有柔韧性,是编织篮筐的好材料[20];其茎皮纤维是很好的造纸原料;单叶蔓荆挥发油香气浓烈,可作为调和香精的原料;与樟脑合用是一种高效芳香驱蚊剂[21]。都昌县单叶蔓荆种植在江西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据不完全统计,都昌县沙山上单叶蔓荆种植面积达2200 hm2,产值一般在1200元·hm-2以上,最高产量可达750 kg·hm-2,产值6000元·hm-2。

1.3.2 国家扶持与政策导向 单叶蔓荆产业属于生态范畴的新型产业,应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合二为一,创造双重价值。自从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之后,国家大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22]。单叶蔓荆产业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宗旨,在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是顺应潮流的朝阳产业,也是促使单叶蔓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机遇。

1.4 威胁

1.4.1 沙生环境和人为破坏的威胁 鄱阳湖滨沙地自然环境严酷且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鄱阳湖沙地不同沙化程度开展的单叶蔓荆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增加,多年生草本和灌木逐渐减少,物种多样性减少,至重度沙化时,沙地植被明显退化,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和不均匀[6],许多不利因素对当地植物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①鄱阳湖滨沙地区地形平坦,是冬季风进入江西省的入口和必经之地,且由于其三面环山的地貌特点,狭管效应使得该地风力更加强劲,据星子县水土保持观测资料,该地每年8级大风日27.3 d,年风速平均在3.4~5.4 m·s-1,上半年发生8 m·s-1以上大风达36次。大风促成的流动沙丘、风蚀、沙埋等过程严重影响了植被的生命活动;②沙化地带地表几乎没有土壤形成,保土保肥能力很差,在重度沙化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9]。③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过度开垦耕地、围湖造田导致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次生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这些原因互相叠加、共同影响,给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的发展带来威胁。

1.4.2 管理及育苗恢复技术落后 单叶蔓荆管理要求较严格,一般可概括为“草、水、虫、肥”。除草只要求拔去高过植株和缠绕植物的草,不可过分除草;水分适中,及时排水。而植株本身常见的害虫用杀虫剂(如乐果、石硫合剂)等喷洒即可防治;然而施肥方面,在幼苗期宜薄施氮肥,花果期以磷肥为主,施肥后要覆土,以防肥料在沙壤上迅速流失[23]。但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发展中育苗技术和灾后恢复技术不够成熟,缺少必要的科技支持。目前,单叶蔓荆的育苗技术仅靠每年清明前的扦插育苗,且效果不佳,植株成活率低。此外,单叶蔓荆一旦受到水分或病虫害胁迫,没有有效的恢复措施,就大大降低它的成活率和植被覆盖率,导致其果实的减产,严重影响了单叶蔓荆产业的发展。

2 鄱阳湖区单叶蔓荆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

建立典型的单叶蔓荆种群生态保护区,保护野生种的遗传资源;加强单叶蔓荆产业化进程,改进栽培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培育优良品种,逐步减少市场上流通的野生蔓荆比重,进行深加工、研发新产品,使蔓荆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切实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21]。

2.1 充分发挥单叶蔓荆种群优势

单叶蔓荆在不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属于优势种,植被覆盖率和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物种,单叶蔓荆应集中种植于这些区域,才能充分发挥单叶蔓荆的种群优势,提高单叶蔓荆的存活率和生态、经济价值;而在其优势并不明显的固定沙丘区域,应采取单叶蔓荆与狗牙根交错种植的方法,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在沙山治理的过程中,可采用单叶蔓荆与禾本科植物配植,以达到沙地植被恢复重建的目的[6]。根据不同生境条件选择物种既可以充分发挥单叶蔓荆防沙固沙的生态作用,也可以提高鄱阳湖沙化地区整体植被覆盖率和存活率。

2.2 完善单叶蔓荆产业链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结构,种植产业化与加工利用产业化双管齐下。从种植产业化方面,把单叶蔓荆的种植承包给当地农户,加强地域专业化种植区建设,为农民增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条件。政府与企业互相合作,引导蔓荆产业的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帮助农户把握最新市场行情,切合时宜的抓住商机,解决以往存在的销路不畅的问题。从加工利用产业化方面,在靠近单叶蔓荆原料地(鄱阳湖沙山)集中建设生产企业,利于节省成本;发展深加工,研发特色新品种,如蔓荆口服液等,增加单叶蔓荆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24-25];挖掘资源的最大潜力,可推行科研单位+股份制公司+农户制,统一解决生产、销售难题,走上发展良性循环[23],把资源优势通过产业化发展转化为经济优势。

2.3 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生存环境

加强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对沙山进行生态修复,植树造林,减缓沙化形势,增加沙化区植被覆盖率,减轻沙化环境对单叶蔓荆生长繁殖的威胁。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减少甚至杜绝过度开垦、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防止沙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增强沙化土地的保土保肥能力,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协调。

2.4 提升科学技术研究、加强技术推广

政府部门及各企业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加强单叶蔓荆培育与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不同的原料产地提出针对性的技术指导[25],加强单叶蔓荆产业龙头企业建设,科研单位研究成果先在高精尖企业进行试验,有成效之后再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广普及,为农户提供包括单叶蔓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产业加工利用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相关培训;提升单叶蔓荆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1]宋天英.单叶蔓荆对滨海沙地土壤养分和木麻黄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2):44-46.

[2]曹义虎.关于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水产科技,2004(1):2-7.

[3]刘素君.蔓荆子的研究近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39-41.

[4]丁明军,郑林.鄱阳湖沙山地区沙化土地特征及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0,30(2):159-163.

[5]张聃,曹昀.鄱阳湖沙化土地植被现状及恢复措施[J].江苏农业科学,2010(1):322-324.

[6]魏宗贤,周赛霞,彭焱松,等.鄱阳湖沙地沙漠化过程中单叶蔓荆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J].广西植物,2011(5):620-626.

[7]宋天英.单叶蔓荆改善滨海沙地微环境研究初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4):524-526.

[8]左长清,杨洁.江西省鄱阳湖湖滨沙地蔓荆的固沙效益[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2):38-41.

[9]萧荣诂.固沙先锋树种——蔓荆[J].中国水土保持,1983(1):34-35.

[10]陈丽,周在敏.单叶蔓荆繁殖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2001(4):39.

[11]乔勇进,许景伟,张敦论.单叶蔓荆人工扩繁技术及生理特性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2):49-52.

[12]杜婷,孙荣进,罗光明.单叶蔓荆子种子的最佳采收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4):29-30.

[13]梁芳,周香珍,曹岚.我国单叶蔓荆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38-21640.

[14]王飞.鄱阳湖地区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特征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15]万兆全.农村人口流动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7.

[16]刘汝良.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17]李升峰,任黎秀.鄱阳湖滨沙生植被的初步研究[J].植被资源与环境,1995,4(2):32-38.

[18]周学军,张水香.蔓荆子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401-402.

[19]牟宗慧,彭艳丽,刘红燕,等.近10年蔓荆子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7(10):5-9.

[20]唐村,王慧梅.耐盐、耐旱、固沙地被——单叶蔓荆[J].园林,2008(5):65.

[21]辛海量,秦路平,吴彩华,等.蔓荆原植物的分布开发前景和资源保护[C].∥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2004:401-404.

[22]王建峰,刘金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4(14).

[23]周学毛.太湖县蔓荆子生产调查[J].基层中药杂志,1998,12(3):5-6.

[24]云彪,任强,王喜明,等.沙区灌丛植物利用产业化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0(Z1):72-74.

[25]罗彦平,刘俊昌.陕西省药用植物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137-139.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VitextrifoliaIndustry Development at Poyang Lake Region

ZHU Yue,CAO Yun,ZHENG Lin

(CollegeofGeographyandEnvironment,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Jiangxi,China)

TheVitextrifoliais a typical psammophyte with perfect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which could keep soil and water and sand-fixing also has medicinal value.This text analyses the strength,the weakness,the opportunity and the threat of theVitexindustrydevelopment at Poyang Lake region based on SWOT.TheV.trifoliais not only windbreak and sand fixation but also easy planting,it is operability in this area.But the weaknesses a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hain is not perfect and natural succession of plant populations.It’s medicinal value and national policies presented theV.trifoliaindustry with more opportunities.The deteriorating environment and lack of technology are the biggest threat.Based on this,we provides the suggestion for theV.trifolia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t Poyang Lake region.

Vitextrifoliaindustry;SWOT;Poyang Lake region

10.13428/j.cnki.fjlk.2014.03.038

2013-10-27;

2013-12-0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C23B03);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鄱阳湖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推广与示范,2012)

朱悦(1989—),女,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生态恢复研究。E-mail:775921488@qq.com。

曹昀。E-mail:yun.cao@163.com。

S793.9;F326.2

A

1002-7351(2014)03-0173-04

猜你喜欢
单叶沙化沙地
亚纯函数关于单叶离散值的正规定理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沙地迷宫
算子作用下调和函数类的单叶半径
不同因素对单叶蔓荆无性繁殖育苗的影响
风滚草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