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丝

  • 语丝》与“趣味革命”
    赵雅炅《语丝》 的趣味文学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中的重要现象,在评价史上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但不论是将趣味与“颓废主义”相等同,将其视作五四文学的倒退形态①赵海彦:《周作人与中国现代趣味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甘肃社会科学》2005 年第2 期。,还是认为《语丝》趣味内生于五四文学,其在后五四时期与严肃文学的“格斗”是五四文学“双头政治”的延续②袁一丹:《“吴老爹之道统”——新文学家的游戏笔墨及思想资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 年第2 期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4期2024-01-23

  • WHERE IS CHINA’S“BROTHERS GRIMM”?
    ttler (《语丝》),a“new literature”publication that would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modernizing written Chinese.Writers gathered account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cross China—The Dragon Daughterlists tales recorded in provinces like Henan

    汉语世界 2022年2期2022-04-20

  • 语丝社研究述评
    430079)语丝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语丝》周刊为依托的重要社团。《语丝》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散文刊物,于1924年在北京创刊,由周作人担任主编。1927年10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12月迁至上海,主编分别为鲁迅、柔石和李小峰,1930年停刊。鲁迅和周作人是语丝社的重要发起者和主要撰稿人,除周氏兄弟外,语丝社其他重要成员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章川岛、李小峰、江绍原、顾颉刚、废名、俞平伯等。尽管语丝社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在当时有重大的社会影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3-17

  • 越文化视阈下的语丝散文研究
    散文发展进程中,语丝派是不能被忽视的。语丝作家集合在创刊于1924年的《语丝》杂志旗下,以周作人和鲁迅为核心,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为文体和风格追求,完成了旨在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杂文的建构,以及强调闲适和心灵自由的美文的写作,将五四散文从《新青年》随感录时期的议论体引向丰富和多元。因此,语丝散文因其“展呈了主体自主自由的现代性的精神内质”和“完整地建构了现代散文格局”,而被认为是“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1]193,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一个值得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20年2期2020-02-26

  • 废名与《语丝
    8000)一、《语丝》《语丝》周刊,启蒙知识分子同人刊物。1924年11月17日创刊于北京,1930年3月10日出至第5卷第52期后停刊,共出260期。《语丝》分为两个时期:北京时期,上海时期。北京时期:创刊至154期(1927年10月22日),孙伏园、周作人编辑,主要是周作人编辑。成立的缘起是由于抽稿事件孙伏园辞去晨报副刊编辑。中断是因为北洋军阀查封。这是语丝的鼎盛时期。其主要成就有二:一是显示了20年代启蒙知识分子的存在。是与崛起的欧美派自由主义精英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8

  • 从“费厄泼赖”看《语丝》的发展分化
    锋来进一步分析《语丝》的发展分化。关键词: 费厄泼赖;《语丝》;林语堂1925年12月14日,《语丝》周刊第五十七期发表了林语堂的文章《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文章就《语丝》的性质及文体、有无思想、应否骂人、费厄泼赖等问题阐释了自己的观点,论点鲜明,并通过相关实例加以论证,文辞犀利,充满批判锋芒。关于作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其起源在于《语丝》周刊第五十二期发表了孙伏园的《<语丝>的文体》一文,以书信的形式向周作人提出扩大《语丝

    卷宗 2018年21期2018-10-19

  • 语丝》中不应被忽视的作家
    本文主要通过对《语丝》的历史考察,和“语丝体”的介绍,来了解许钦文与《语丝》的关系,以及许钦文与鲁迅的关系,来探寻其创作特色,以及许钦文的《语丝》的研究和鲁迅研究中的价值与贡献,为《语丝》研究和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现代文学增添了一抹色彩。关键词:《语丝》;许钦文;鲁迅;乡土文学作家谈及期刊杂志,当下流行的期刊杂志以及报纸种类繁多,同时也分类有别,诸如《上海文学》、《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收获》、《十月》等等,在当下文坛中有着很重要的地

    小说月刊 2017年11期2018-01-03

  • 语丝》中不应被忽视的作家 ——许钦文
    重要的地位。“《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办有《语丝》周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说,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等。”①同时,语丝社又得到鲁迅的支持,“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甚大。”②在《语丝》的作家群之中,像周作人、鲁迅、林语堂、冯文炳等在现代文学当中都有着很重要地位,而在《语丝》周刊的创作发展过程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2017-12-06

  • 分析上海期《语丝》的主题思想
    摘 要:《语丝》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发表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是鲁迅、周作人主办的。《语丝》在1924年11月创刊,1930年3月在上海停刊,共有260期。《语丝》在1927年12月从北京迁往上海。本文主要分析上海期《语丝》的主题思想。关键词:《语丝》;国民性;批判《语丝》这时的主题思想没有北京期丰富多样,内容也没北京期充实,也缺乏了一些历史的厚重感。上海期《语丝》的由北京期的同人性质转向了非同人性质。作家群开始离散,也导致作品的主题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卷宗 2017年19期2017-08-17

  • 北京时期的《语丝》与女性创作
    人锋北京时期的《语丝》与女性创作湖南 刘人锋《语丝》开放的作者观念、女性作者与《语丝》同人的熟识、女性本身的创作成绩和《语丝》对女性创作的重视,使得《语丝》成为现代女性文学发生期的重要平台,部分女性在《语丝》发表的作品大多成为日后各自重要的作品和现代女性文学发生时期重要的作品。北京时期 《语丝》 女性创作北京时期的《语丝》是指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创刊到第156期,虽然第155和156期在迁往上海后出版,但均是在北京编好的,所以仍然属于北京时期。

    名作欣赏 2017年10期2017-04-24

  •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美留学回国,以《语丝》为阵地,在文坛上崭露新角。他抨击死气沉沉的社会,批判政界“名流”,提倡欧化,解放旧思想,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语丝》时期既是林语堂的“黄金时期”,又是他最激烈的时期。关键词:林语堂;《语丝》;担当一九二四年在北京成立的语丝社,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学社团。在周作人、鲁迅的领导和倡议下,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林语堂作为语丝的重要作家之一,积极配合以鲁迅为首的新文化阵营,反“国粹”、斥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2017-01-12

  • 俞平伯的诗 顾颉刚的手——《语丝》刊名的由来
    顾颉刚的手——《语丝》刊名的由来黄恽《语丝》书影《语丝》是孙伏园从《晨报副刊》编辑辞职之后,创办并编撰的一份周刊,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孙伏园辞职,与鲁迅兄弟有关,首先是知堂的《徐文长故事》引起某些读者的不满,被停止刊载;其次是鲁迅的谐趣讽喻诗《我的恋爱》被新任的晨报代理总编辑刘勉己强制撤下。孙伏园认为这是干涉自己的编务,愤而辞职。辞职之后的孙伏园,决定自己创业,于是《语丝》周刊诞生了。《语丝》周刊刊名的由来,鲁迅在《我和“语丝”的始终》一文这样说

    苏州杂志 2016年1期2016-11-18

  • 两处订正
    出版自己的刊物《语丝》,得到文学巨匠鲁迅的扶持”。其实当年李霁野在北京参加的是“未名社”,他们出版的刊物是:《莽原》、《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等。因为未名社的成员中有四位是安徽霍邱人(韦丛芜、韦素园、台静农和李霁野,他们都是李何林的小同乡),所以李何林才到北京去找他们。而《语丝》杂志是周作人等主编的,因此不能说《语丝》是李霁野等人“自己的刊物”。二是文中说李何林“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三十年代文艺思潮》,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书名与实际不

    读书 2016年8期2016-08-18

  • 语丝》研究综述
    455002)《语丝》研究综述赵西芝(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艺术系,河南 郑州455002)摘要:目前,《语丝》研究的著作较少,论文较多。学术界还没有《语丝》研究综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语丝》研究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本文还论述了《语丝》研究的不足之处,呈现了《语丝》研究的现状,试图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语丝》;“语丝文体”;杂文近年来,《语丝》选集陆续出版。1982年出版了影印本《语丝》(共11册)。《<语丝>作品选》为我们提供了90多篇文章。《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4-10

  • 论《语丝》的话语空间构建及自我媒介领袖意识
    30027)论《语丝》的话语空间构建及自我媒介领袖意识曾 静(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7)内容提要:《语丝》作为同人刊物,在20世纪20年代极具影响力。“语丝派”同人在《语丝》上进行独立批判,试图以此为构建话语空间的一大平台,《语丝》及“语丝派”也因而暴得大名。本文以《语丝》周刊走向为主线,探讨知识分子的话语空间构建及媒介领袖自我意识。语丝 语丝派 同人刊物 话语空间一、创刊:偶然中的必然事件1924年10月的一天,《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

    华中传播研究 2015年1期2015-03-28

  • 语丝作家群”研究
    455002)“语丝作家群”研究赵西芝(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艺术系,河南郑州455002)《语丝》是鲁迅和周作人合办的刊物。“语丝作家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群体。本文主要从地域和变迁两个方面对“语丝作家群”进行分析,在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呈现了“语丝作家群”的整体状况。《语丝》;语丝作家群;地域特色;文学观念“语丝作家群”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学现象。作家群的活动地域、留学国家、文学观念等与他们的文学活动密不可分。作家群是文学思潮的直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2015-02-15

  • 语丝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让你躲过雨的屋檐。◇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最终背叛你的朋友,其实一开始就不是你的朋友。◇在这个没有信仰的年代,活着的理由就是继续活着。◇一个被骗过的人还保有一颗不骗你的心,就是一种高尚。◇不要过分依赖任何人,因为即使你的影子,也会在某些时候离开你。◇我们觉得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有些失望无可避免,但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

    现代妇女 2014年3期2014-09-10

  • 语丝
    一些冥冥中阻止你的,正是为了今天和明天,乃至以后的漫长岁月,让真正属于你的,最终属于你。有时候,你以为的归宿,其实只是过渡;你以为的过渡,其实就是归宿。——张宗子《书时光》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地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是,总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的心灵予以救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当你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大;当你勇敢踏出第一

    读者·校园版 2013年8期2013-05-14

  • 语丝》对周氏兄弟的倚重及“语丝文体”的形成
    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未名社、莽原社、沉钟社、新月社再到三十年代的“论语派”、“京派”、《现代》、《七月》、《中国新诗》,新文学的版图几乎为同人社团和刊物所瓜分,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林语堂、徐志摩、陈源、闻一多、高长虹等人不管多么有个性,多么倡导个体独立,似乎都无法逃避同人社团及刊物的吸引和辐射,成为一个或几个社团的成员。在众多的文学社团和刊物中,《语丝》和语丝社有着重要的标本价值。一方面以自身存在诠释了同人社团及刊物的诞生和发展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2期2013-01-21

  • 语丝
    ◇得不到的,本不属于你;失去了的,本来就该失去。来有缘,去有因。世间最珍贵的,不在于得不到的,也不在于失去的,而在于就在身边已经属于你的。◇人不能自大,但不能没有自信。自大使人自傲,而缺乏自信会使人自卑。两者表现形态各异,但殊途同归,结果都是使人落后。◇看人看事,要思是否全面;举手投足,要思是否恭敬;言辞表达,要思是否真诚;处理工作,要思是否认真;愤怒难抑,要思是否冷静。◇人要以心转境,莫以境转心。而其基础,则在于善从事中会理,并能藉事练心。勤体会,多思索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12年14期2012-12-06

  • 智慧语丝
    智慧语丝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李嘉诚谈每一批富翁是怎样造就的即使能活上三千年,甚至三万年,你也应该记住: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是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古罗马)财富如水。如果是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是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在家;如果是一条河,你要学会与人分享。——对财富的感悟人生不是

    领导文萃 2011年7期2011-08-15

  • 语丝》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作家——川岛
    朱 威,王达敏《语丝》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作家 ——川岛朱 威,王达敏(安徽大学 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在《语丝》周刊的发展过程中,川岛的贡献不应被忽视。他的价值不仅在《语丝》研究和鲁迅研究中,更在他的作品本身。论文通过对《语丝》的历史考察,梳理了川岛与《语丝》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川岛作品的基础上,肯定其开拓出的文章风格。它们既是面向个人的,也是面向社会的。在对社会人生艰难的思索与执著的叩问中,川岛保持了新鲜的视角,维护了单纯的精神力量。《语丝》;川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4-13

  • 林语堂的个性在其创作中的体现
    作过程中,包括“语丝时期”、“想带评论时期”以及移居海外时期,开拓了现代散文的一个审美领域。关键词:幽默 “语丝”时期 “现代评论”时期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明确指出“现代散文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任何散文都来得强。”[1]风格与作者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不断体现,便形成了作家创作的独有标志,而这一标志,便逐渐形成了作家的风格。在现代散文的艺术画廊中,作家在创作中真实地进行个性写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4期20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