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

  • 方勤:当好长江中游文明的“探寻者、守护者、传承者”
    馆长”。湖北省博物馆总是游客熙攘,方勤对这种状态很满意,他说,博物馆的宝贝越来越红,荆楚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大。1991年,22岁的方勤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回到家乡湖北,从基建考古工作起步,历经在考古研究所、文物局的经历,一直在考古一线磨炼本领。2013年,他担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8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展示荆楚文明的窗口。上任之初,方勤就给自己定好了位——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做好长江中游文明的“探寻者、守护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3年8期2023-08-22

  • 方勤,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国宝身边有位“网红馆长”1991年,22岁的方勤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回到家乡湖北,从基建考古工作做起,历经考古研究所、文物局,一直在考古一线磨炼本领。2013年,他担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28万余件,是展示长江文化与荆楚文明的窗口。这里,从史前玉器、陶器到石家河出土的珍贵文物,从盘龙城、楚国、曾国出土的青铜器到明代梁庄王墓

    莫愁·时代人物 2023年8期2023-08-15

  • 方勤,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国宝身边有位“网红馆长”1991 年,22 岁的方勤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回到家乡湖北,从基建考古工作做起,历经考古研究所、文物局,一直在考古一线磨炼本领。2013 年,他担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28 万余件,是展示长江文化与荆楚文明的窗口。这里,从史前玉器、陶器到石家河出土的珍贵文物,从盘龙城、楚国、曾国出土的青铜器到明代

    莫愁 2023年23期2023-08-14

  • 方勤: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守护者
    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30多年来,他用专业和热爱守护着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力量。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遗址到先秦时期的曾国遗存,近年来,方勤主持了多项长江中游文明探源考古项目,跨度大、成果多,先后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方勤带着湖北省博物館75名同事封闭值守了80多天,确保馆藏24万多件文物万无一失。2021年12月,在方勤的推动下,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顺利开馆,上万件珍贵文物迁入新馆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3年2期2023-02-10

  • 方勤: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守护者
    院院長、湖北省博物馆馆长。30多年来,他用专业和热爱守护着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力量。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遗址到先秦时期的曾国遗存,近年来,方勤主持了多项长江中游文明探源考古项目,跨度大、成果多,先后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方勤带着湖北省博物馆75名同事封闭值守了80多天,确保馆藏24万多件文物万无一失。2021年12月,在方勤的推动下,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顺利开馆,上万件珍贵文物迁入新馆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2期2023-02-09

  • 方勤:创新有为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创新有为,让古老文物更加鲜活生动,吸引更多群众关注考古、爱上博物馆。他带领团队建设湖北首个考古方舱,组建科技考古实验室、搭建智慧博物馆、统筹数字文化展览;他既是考古挖掘的“解码者”,也是文化遗产的“代言人”。 博物馆承载过去,连接未来,是文化精神所在。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26万余件,是弘扬荆楚文化的阵地和展示荆楚文明的窗口。一直以来,方勤给自己定位——带领全

    科学导报 2022年80期2022-12-16

  • 金牌讲解员的追梦岁月
    路上挂上湖北省博物馆001号金牌讲解员的胸牌,胡昇开始了他一天的讲解。“胡老师,我们今天特地赶过来,想再次聆听您的讲解。”一大早,在湖北省博物馆一号展厅门口,一位操外地口音的年轻女游客热情地与胡昇打招呼。“欢迎你来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你们是哪里的客人?今天游客太多,怕你们久等,可否并在这一起讲解?”胡昇内心有点愧疚,他在湖北省博物馆义务讲解数十年,接待的客人太多,很难记住所有来来往往的游客,但他仍不失礼貌地招呼这位女游客。“当然可以,就怕打扰您的讲解工作咧。

    工友 2022年7期2022-07-23

  • 编钟之音远古来
    ,首次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表演。没想到观众那么热情,几乎一票难求。我欣喜地看到,随着编钟音乐的发展和推广,编钟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真正“活”起来了。1978年5月末,在埋藏2400多年后,曾侯乙编钟重现人间。为了检测它的乐音,在现场专家的指导下,几位音乐爱好者试奏了《东方红》《国际歌》等一组乐曲。8月1日下午,曾侯乙编钟的首场“现代音乐会”在出土地附近举行。1984年9月,历时4年复制的全套编钟“形似声似”,通过国家鉴定委员会的验收。湖北省博物馆在湖北艺

    人民周刊 2022年11期2022-07-11

  • 曾侯乙墓车軎铭文新释
    版88;湖北省博物馆编: 《曾侯乙墓》,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9年,下册,图版107.5(垂直翻转);湖北省博物馆编著: 《曾侯乙墓文物艺术》,武汉: 湖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141页。据毛传“长毂之軝”,軝应是配合长毂的器物。《说文通训定声》:“軝,即所谓軎也,毂末也,小穿也。”揆之铭文所在器物的形制,可知此处“軝”就是指车軎。关于曾侯乙墓车軎铭文就讨论到这里,下面谈一下包山简牍与车軎有关的文字。包山二号楚墓所出竹简272、276号所记车器分别

    出土文献 2022年2期2022-07-05

  • 国宝会说话
    乙墓,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豆苗儿们,在介绍自己之前,我先带你们认识一下我的主人。我的主人叫曾侯乙,是战国时期曾国国君。曾侯乙兴趣广泛,还是一名擅长车战的军事家。曾侯乙早年救过楚昭王,曾侯乙去世时,楚惠王(楚昭王之子)为表心意,专门送了一只镈(bó)钟,悬挂在我的正中间。我国古代乐器根据制作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八类,称为“八音”。我属于“金”这一类,是用金属制作的一种打击乐器,大多用于宫廷演奏。我呈曲尺形(L形),全套有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2年8期2022-05-30

  • 嗨,国宝守护者前来报到
    问题:“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编钟演奏曲目有多少种乐器?”……我赶紧举手。幸运的是,我回答了好几个问题,还得到了特别奖品。我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编钟的图片,发现编钟上都有人、兽、龙之类的花纹,精美极了。虽然它们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四百多年,但是花纹依旧细致清晰。我还动手制作了编钟模型。我迅速画上喜欢的图案,细心地将黏土搓成条状,小心地粘在木板上,撒上一层金粉,我的编钟立刻穿上了金光闪闪的新衣。瞧,它有着像云一样的美丽花纹和神秘符号,是不是很有趣呢?我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22年3期2022-03-21

  • 日本浮世绘特展
    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意中时代(北京)国际文化公司联合举办的“日本浮世绘特展”在嘉兴博物馆开幕。浮世绘是主要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17-19世纪)描绘世俗生活百态的绘画,题材包括美人、风俗、风景、花鸟等。西方透视原理等技法传入日本后,风景画(又称“名所绘”)成为浮世绘最重要的主题。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与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是其中的巅峰之作,本次展览展出的便是上述两套作品,展品为1919至1971年间日本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拓印的版本。

    中华书画家 2021年3期2021-12-01

  • The Chime-bell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会邀请,湖北省博物馆赴日举办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特别展,曾侯乙编钟等古乐器随展并演奏。期间,编钟乐团每天为观众演奏8 场,从古代编钟中流淌出的中日两国人民熟悉的名曲《楚商》《樱花》《四季》等,让听众陶醉。演奏大厅里,除少数老人和残疾人坐在折叠椅上外,其他观众都站着听,以示对中国编钟的崇敬与尊重。中国编钟在日本热起来了。日本明仁天皇主动提出要听中国编钟演奏。1992年5月1日下午,天皇偕皇后步入编钟演奏厅,当听完编钟演奏的《樱花》乐曲后,他们倍感亲切,天皇表示:

    Special Focus 2021年4期2021-09-17

  • 曾侯乙编钟
    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馆小科普钟枚:钟上的小疙瘩,它不但能装饰编钟,还能改善音质。钟枚越长,低音越浑厚哦!这么大!我家里都放不下!它可是贵族专享的乐器,你想要还没有呢!每当举行祭祀、庆典时,王公贵族就会让乐师们敲打编钟,演奏乐曲。叮叮當当的声音美妙极了。传说战国时期,楚王对邻居曾国非常警惕。有一次,他故意送了曾侯乙很多青铜,让他帮自己铸造乐器。不久,楚王到曾国视察,没想到,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套精美绝伦的编钟!其实,曾侯乙一直都明白楚王的心思,所以他特意为楚王演奏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1年4期2021-06-01

  • 破解“一钟双音”之谜
    现藏地:湖北省博物馆年龄:2400多岁材质:青铜“一钟双音”的奥秘曾侯乙编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65件钟被挂在一个L形的钟架上。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钟有一个成年女子那么高,而最小的钟,只有一本书那么大。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编钟上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的铭文,意思是这套编钟是由曾国一位名叫“乙”的国君制作并永久享用的。文献中关于曾国和曾侯乙的记载极少,而曾侯乙墓的发现让我们对这个战国时代的小国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这位曾

    奇妙博物馆 2021年4期2021-05-04

  • 瑰丽浪漫的楚文化
    象。例如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虎座鸟架鼓即为典型代表。这是一件乐器,它的底座是两只昂首卷尾、四肢拳曲、背向而卧的老虎,每只老虎的背上都立有一只长腿、昂首的凤鸟,中间有一面鼓,虽然如今这面鼓已不再完整,但凤鸟背上的幼虎仍然呈跳跃状用力撑起它的残留部分。这件器物很巧妙地将温顺的老虎、优雅的凤鸟与实用的鼓结合,这和谐相伴的场景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再比如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彩绘木雕小座屏,座屏上采用了透雕、浮雕的技法,生动刻画了凤、鹿、蛙、蛇等各种动物。令人惊

    奇妙博物馆 2021年4期2021-05-04

  • 名利场
    p20)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揭晓近日,备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揭晓,除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现有的四大“镇馆之宝”外,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等6 件文物瑰宝成为新晋“镇馆之宝”。新当选的十大“镇馆之宝”,不仅类型丰富、器物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充分体现了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特色。此次“扩编”,将更好发挥文物瑰宝代言荆楚文化、讲好

    艺术品鉴 2021年1期2021-04-27

  • 战国曾侯乙编钟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编钟为战国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全套编钟共65件,分3层8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結构的钟架上,最大的钟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编钟用浑铸、分铸法铸成,以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技法装饰。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1977年9月,人们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平整山头时,偶然发现一座战国早期大型墓葬—曾侯乙墓。1978年5月,考古挖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1年12期2021-01-11

  •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数字化、人文化、品牌化传播策略 ——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
    文主要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以供参考。一、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传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

    文化与传播 2020年4期2020-12-25

  • 曾侯乙墓铜鉴缶
    山外在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分别藏有一个曾侯乙墓铜鉴缶,它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和“烤箱”了,古人在夏冬之季借此器物冰酒和温酒。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2008人组成气势恢宏的缶阵,所用乐器的形制,同样也源于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缶。1977年9月,湖北随州武汉军区空军雷达修理所要扩建营房,对红色砂岩山岗实施爆破时,出现的一大片褐色泥土引起了副所长王家贵的关注。喜欢历史文物的王家贵据此猜测下面可能有古墓,三次奔走县文化馆报告消息。时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10期2020-12-03

  • A History of 2400-year-old Civilization Unveiled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后同)Tan Weisi remembered that on the same day three years ago,the main coffin of the No.168 tomb from the Han Dynasty at Fenghuang Mountain in Jiangling was being lifted.This was the third coincidence between the tombs a

    Special Focus 2020年5期2020-11-27

  • 千年“汉印”延绵湖北省博物馆
    之宝”的湖北省博物馆,被认为是湖北省的文化高地。2020年11月4日晚,一场名为“此刻即未来·凝固时间的永恒”的“汉文化”主题展在湖北省博物馆盛大开幕。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先生亲临现场,与到场众多来自全国文化、艺术、商业界的大咖们共同见证这次特殊的盛会。方勤院长在展会现场以“文化之名,共启汉印”为主题分享了湖北省博物馆承担文化推广使命的经验。向游客介绍湖北省博物馆是如何把馆藏珍宝与“汉文化”的大理念结合,如何让历史走出故纸堆,更加

    环球时报 2020-11-052020-11-05

  • 国博“中国古代乐器展” 诸多“重器”首次亮相
    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沂南北寨画像石墓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商借文物共计200余件,充分展现中国古代乐器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多彩。此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鹤鸣九皋,声闻于天;钟鼓喤喤,大音至乐;丝竹相合,妙音飞花;云间锣鼓,日月同辉。展览中的乐器,大致按照时间和类别顺序,系统呈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脉络。展览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对人们了解中国古代的乐器演进历史,把握乐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起到

    乐器 2020年9期2020-09-30

  • 博物馆之夜
    生在我国湖北省博物馆内。这所全国十大博物馆之一的建筑外观就很恢宏。入口处可见石匾,上面有董必武先生的题字“湖北省博物馆”,遒劲有力,金光灿灿。正门前,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流淌,上面横跨一座石桥,颇有几分诗情画意。迈上层层台阶,走进馆内,便可见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观文物,看荆楚风云,听古乐清音,与古人对话。就在这样的一座建筑里,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呢!文物复活啦在这座可谓举世闻名的博物馆里,每天人如潮涌。有些游客在曾侯乙展厅就流连了好几个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8期2020-08-04

  • “国宝”警卫方勤:住在封城封馆中80天
    这些都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重器,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在前所未有的武汉疫情期,有一群人怀着强烈的责任心默默守护在文物旁,确保国宝无恙。2020 год станет незабываемым для каждого жителя Уханя.Пережив изнурительную борьбу против эпидемии, героический город и героические люди написали трудные и трогат

    伙伴 2020年6期2020-07-14

  • “国宝”守护人的非常战“疫”【下】
    的奇迹,湖北省博物馆封馆恐怕在博物馆历史上也是没有的,整整50天!而这50天是历经了恐慌、坚毅、平静的历程。今天,抗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50天完全封闭,我平安地度过来了……”在当天的日记中,方勤接连用了几个感叹号表达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迎接新的篇章!拥抱春天的到来!”这样的期盼。他热切地想念着那些展厅里、库房里的宝贝。3月22日是方勤一直铭记于心的日子,“春天里的武汉”直播走进湖北省博,他也跟着收看直播的观众一起走进了久违的展厅。“上午9点开馆了,打开

    北广人物 2020年18期2020-05-14

  • “国宝”守护人的非常战“疫”【上】
    务场馆。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从疫情之初开始写抗“疫”日记,记录他与这座城市密不可分的感情,记载着他和同事们作为“国宝”守护人的日日夜夜。为了24万件文物安然无恙方勤坐在馆内广场正中间,60多天没有淋浴、穿着近日网购的深蓝色薄外套、“辟邪”的红色棉袜,脚边放着一个酒精喷壶……过去的60多天,他守候在拥有24万余件文物的博物馆身边,如同曾经守候在刚刚出土的视如珍宝的每一件文物的身边。和每一位普通的武汉市民一样,这是一个需要做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的艰难决定。“我与这

    北广人物 2020年17期2020-05-14

  • 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分析得出湖北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设计理念落后;产品序列混乱;设计队伍不强;设计创意不新等劣势,得出提升设计理念;优化设计队伍;挖掘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发展策略。关键词: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中图分类号:TB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034-02一、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不足大湖之北,绝艳江城,楚文化独领风骚数百年。湖北省博物馆乃国家文化之名片荆楚文化之宝库。荆楚文化在中国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北省博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4-17

  • 这里是武汉!
    服”)!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馆内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体现出庄严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我家就在湖北省博物馆对面,所以我总爱去逛一逛。大坡面屋顶,品字形建筑群,蓝灰色琉璃瓦和浅灰色花岗岩,楚国文物展,还有精致隐忍的越王勾践剑。我想通过这件作品描绘出这里的美丽、庄严和文物的珍贵。

    读者·原创版 2020年4期2020-04-16

  • 湖北分行:推动荆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省分行与湖北省博物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合作双方共同推广的“传承·共享”文化之旅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金融是社会经济的血脉,文化传承是民族的根和魂,银行与博物馆,两个看似毫无关联却又息息相关的事物碰撞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缘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4-03

  • 千年文物等待复苏后的倾听
    滋味,而湖北省博物馆里沉默无言的文物也正静静等待复苏的那一刻,等世人再来聆听曾侯乙编钟的千古绝响。值得一提的是,在封城的日子里,湖北省博物馆里的瑰宝并未沉睡,而是持续吸引着全国的关注。为了让观众们有机会观赏丰富的馆藏品,湖北省博举办了一系列“云逛”博物馆的精彩活动。据了解,有近800万人次在20多个平台观看了“春光中的湖北省博物馆”直播,一起穿越古今,听曾侯乙编钟奏响,看越王勾践剑锋芒。网友们看得兴致很高,并发出“返场!强烈要求再看一个馆”的呼声。“文物不

    中国收藏 2020年4期2020-01-13

  • 远程打击的致命之矢
    )·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无锋刃箭镞(一组)·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铜箭镞浙江省博物馆藏铜镞湖北省博物馆藏箭头增杀伤Arrowhead for Lethality箭的最终杀伤力来自于箭头。为了减少空气阻力,箭头自诞生之初就始终保持尖锐的几何形态,从早期的棒形、叶形逐渐进化为三角形、三棱锥形。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工匠发明了曲面三棱锥箭头,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完美的流线形态与现代空气动力学理论不谋而合,导向性和穿透力大幅提升。不仅如此,秦国还依靠统一工艺标准,成功实现

    质量与标准化 2019年5期2019-08-27

  • 基于TCIA的湖北省博物馆游憩价值评估
    1 引言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馆藏丰富。目前,评估某个地方的旅游价值主要有3种方法,它们分别是分区旅行费用法(ZTCM)、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这3种方法适用条件不同,各有千秋[1]。若采用ZTCM法对湖北省博物馆进行评估,那么游客来源地将会以行政区域来划分,但是本身博物馆游客的来源并不广泛,采用此种方法会造成空白样本,所以并不适用。若采用ITCM法对其进行评估,该法主要根据

    绿色科技 2019年1期2019-02-23

  • 湖北省博物馆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研究
    通过查询湖北省博物馆所在区域地震动参数、计算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湖北省博物馆抗震设防水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博物馆虽处地震活动较弱地区,但仍严格按照建筑抗震重点设防类(乙类)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此可作为今后馆藏文物防震设计及研究设计隔震装置等抗震措施的依据。关键词:湖北省博物馆;抗震设防;地震动参数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是湖北省范围内占地面积最大、年接待能力最强、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雄厚、年接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博物

    卷宗 2019年3期2019-01-29

  • “王者之音”与越王剑
    。碰巧,湖北省博物馆就在我们住的酒店对面,所以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参观。其实,我早听说过曾侯乙编钟这件“重量级”的镇馆之宝,但我却从未真正见过它。今天,我终于能一睹它的风采了。曾侯乙编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编钟,被誉为“王者之音”。它是楚惠王赠予曾侯乙的礼品,是富贵与荣耀的象征。初见此物,如遇壮汉,顶天立地,器宇轩昂,不苟言笑。细看此物,浑然天成,镂玉裁冰,孔穴明晰。编钟梁下铸有三位铜人壮汉,身材魁梧,以头、手托顶梁架;铜人面部轮廓勾勒完美,编钟音色准确清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8年10期2018-12-17

  • 鄂博馆长方勤:文物的知音遍天下
    王晶晶湖北省博物馆新馆是一座颇有楚国风韵的仿古建筑,安静却不失气势地矗立在东湖之滨。其气势不仅在于其8万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更来自20余万件藏品,其中有越王勾践剑这样的神兵利器,有云梦睡虎地秦简这样的史学珍藏,还有穿越2400多年历史的曾侯乙编钟……与这些“高调”的文物相比,馆长方勤低调而朴实。他说如今正是博物馆的“大时代”,自己有幸,赶上了最好的时候。环球人物: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听说即将完成扩建,重新开放?方勤: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但坦率地说,腾

    环球人物 2018年23期2018-12-12

  • 基于湖北省博物馆资源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的:针对湖北省博物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系统设计流程,以此来促进湖北省乃至全国文创产业的发展。方法:从产品设计视角,针对湖北省博物馆现有文创产品开发现状,通过“文化资源符号提取、产品载体选取、消费者需求创意发现、产品美学打造”四个环节确定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结论:提出文创产品设计的新策略。通过需求限定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量身设计,以此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湖北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略;消费者需求中图分

    数码设计 2018年7期2018-10-20

  • 从场所认知出发探索改扩建项目的总体设计 ——以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为例
    。本文以湖北省博物馆的三期扩建工程为例,从场所认知出发对湖北省博物馆进行总体设计,使其功能得以整合与扩充,使其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2、湖北省博物馆的场所认知湖北省博物馆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1953年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1959年春开始兴建陈列楼。1963年,3000平方米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湖北省博物馆拉开历史的序幕。1999年,湖北省博物馆迎来了第二次较大规模建设,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放;2005年12月,楚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2期2018-02-11

  • 对话名家
    副主任,湖北省博物馆荣誉馆员。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芳草》文学杂志主编。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凤凰琴》《大树还小》等。出版有《威风凛凛》《一棵树的爱情史》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长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及散文集多部,中短篇小说集四十余种,长诗《用胸膛行走的高原》等。长篇小说《圣天门口》获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奖、第一届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长篇小说《蟠虺》获《人民文学》年度优秀长篇小說奖。中篇小说《挑担茶叶上北京》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

    江南 2017年3期2017-06-07

  • 九大国家级博物馆27件文物珍品央视《国家宝藏》开播引观众热追
    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的27件文物珍品。节目共计10期,每期90分钟。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座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公众甄选。每件宝贝都有一位与之绑定的“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节目组特别邀约张国立作为001号讲解员,并邀请了众多明星和许多与文物有着深厚情缘的人担任“国宝守护人”。(来源:国家文物局官网 http://www.sach.gov.c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7期2017-01-27

  • 越王勾践剑的门道
    ,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则向人们展示了吴越铜剑的超卓技艺。一些学者陆续检验分析了一些古剑实物,从而得以知晓古代铸剑术的大致情况,但有很多问题至今仍无法求证。越王勾践剑;剑身;剑柄;吞口20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铜剑盛极一时,铸剑术堪称冠绝于世。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曾出土2500年前的越王勾践剑,至今仍完好如新,锋刃锐利,其铸计之精、装饰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剑的别称为“三尺”,因为剑通体长三尺,所以也用“三尺”代剑名。剑的泛称为“三尺剑”,

    天工 2016年4期2016-10-25

  • 推荐
    好去处。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的藏品十分丰富,有很多精美的文物。博物馆环境很好,里面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很有名,还能看到编钟表演,是了解楚文化的好去处。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气势宏大,建筑风格独特,看上去很雄伟。从外部看看就可以了,登高望远看风景倒也不错,能将武汉三镇和长江大桥尽收眼底。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人文气息很浓郁,学术氛围很好。校园文化底蕴浓厚,学生素质都非常高。武大号称中国最美的校园之一,学校里面的民国建筑很漂亮,风格古朴。推荐三四月份过去看樱

    遵义 2016年8期2016-07-18

  • 湖北省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设计策略
    000)湖北省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设计策略田 涛 李和森 (湖北美术学院 430000)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和博物馆免费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参观的需求,还要实现文化传播的使命。除了空间上固定的博物馆,还有一种“可携带的博物馆”。那就是通过游客,通过他们购买相关的文化产品将参观感受带到更多的地方,传播到更多的人,更广的空间当中去。本文基于这种背景下,以湖北省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为缩影,对如何开发具有湖北地域特色,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2015-07-12

  • 目的论视角下博物馆文本翻译规范性研究: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
    ,这使得湖北省博物馆成为游客们心驰神往的旅游景点。作为重要的宣传媒介,博物馆的文本翻译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功能目的论视角对湖北省博物馆文本翻译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类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快改进措施的出台,促进武汉市涉外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二、功能目的论简介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演进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代表人物分别有凯瑟琳娜·赖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霍尔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第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年8期2015-03-27

  • 《曾侯乙编钟》新书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出版社、湖北省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领导及学界嘉宾、《曾侯乙编钟》主创人员一百余人出席了会议。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现存湖北省博物馆,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大型礼乐重器。它由65件青铜乐钟组成,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曾侯乙编钟保持了卓越的音乐性能,证明了战国早期曾国音乐内容的丰富和音乐水准的高超,3775字的长篇铭文揭示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乐律称谓体系。曾侯乙编钟同时包含了丰富的礼乐文化,反映

    乐器 2015年9期2015-01-14

  • “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在京举行
    大剧院与湖北省博物馆共同策划的“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谭派、余派、马派、荀派等京剧界名家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汉剧文物展品数十件。通过文物展览与汉剧现场演出的形式,使观众能够完整全面地了解汉剧的历史和现状,加深戏曲界、学术界对于汉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推进对汉剧的保护和研究,这也是继该展览去年在本馆展览后,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积极拓展的方式,并为下一步在海外展演积累经验。汉剧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

    人民音乐 2014年6期2014-07-31

  • 首届国际音乐考古培训班研讨会举办
    专委会和湖北省博物馆承办的第一期国际音乐考古培训班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来自中、日、韩博物馆界的音乐考古研究人员参加了开幕式,并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特聘的10位教授为中、日、韩、美从事乐器学、音乐考古学的著名专家学者,他们分别就音乐考古学的理论、规范、方法和国际化发展进行了研讨。湖北省博物馆书记、副馆长万全文主持了第一期国际音乐考古培训班的开幕式。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东亚音乐考古学会会长、联合国非遗音乐类评审主席、韩国汉阳大学教授权五圣教授,国际博物馆

    乐器 2014年9期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