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

  • 从民族梦到中国梦
    次出现在史诗《格萨尔》中,它不仅有着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叙事作用,而且梦是藏族人民的精神仪式中传递信仰和灵魂的一条重要途径。梦的反复出现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梦是史诗研究的重要窗口,对梦的分析从解梦、释梦和追梦三部曲出发,通过不断深入挖掘史诗中的梦这个意象,把梦的内涵从民族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对梦的探讨既有文学意义又有着现实意义。【关键词】《格萨尔》;叙事;精神仪式;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今古文创 2023年39期2023-10-30

  • 2001—2021年 CNKI格萨尔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为了梳理格萨尔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脉络,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1-2021年间有关格萨尔研究的954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了格萨尔研究领域文献的发布年度、发文作者、发文机构、来源期刊以及研究主题等,识别出李连荣、王治国、诺布旺丹、丹珍草、韩伟、扎西东珠、王军涛等格萨尔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和西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西藏大学等核心科研机构,其中西北民族大学是格萨尔研究领域的领军单位,及《西藏研究》是格萨尔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随

    丝绸之路 2023年1期2023-06-29

  • “《格萨尔》域外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秀传统文化。《格萨尔》史诗起源于青藏高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篇幅最长、流传最广的活态史诗。该史诗的域外传播、翻译与研究活动始自18世纪下半叶,欧洲学者分别于1776年和1883年将蒙文版和藏文版《格萨尔》史诗译介给世界读者。此后,随着海外汉学界对中国史诗的持续关注,不少域外学者搜集整理、翻译并研究《格萨尔》史诗,形成了一批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成果。《格萨尔》史诗最终被译介为多种文字在域外传播,世界不同地区的学者也从翻译学、文学、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种角度开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3

  • 历史真理与理性差序:《格萨尔》学术史写作问题*
    格萨尔》学术史写作应该遵循《格萨尔》学术历史事实、学术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学术历史意义。《格萨尔》学术史写作是以学术发展的历史史料为基础,是对这些史料的甄别和重新发现。《格萨尔》学术史写作要强调多维视野和多种理解范式,要对《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格萨尔》学术史的构成是多元的,这与《格萨尔》本身的“史诗性”品格、“大百科全书式”的内涵有着重要的关联性。《格萨尔》史诗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融涵性,共同决定

    人文杂志 2022年7期2022-10-14

  • 论《格萨尔》舞台化表演的产生与安多地区的传播
    索加本一、《格萨尔》戏剧的产生目前,以活的表现形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以其渊博精深的内涵,生动波折的剧情,卷帙浩繁的篇幅,气魄恢宏的场景,为改编和移植成别的文艺表现形式创造了丰厚的文献素材。实际上史诗是一门综合型的文艺,是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结合的产物。过去,在《格萨尔》历史的传递流程中,除了说唱艺人的口头传诵之外,抄写本、木刻版等也纷纷进入了史诗《格萨尔》流传的行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史诗的生命仍在继续,历史传递的方

    西藏艺术研究 2022年4期2022-03-06

  •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文学价值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章部众多、卷帙浩繁,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文学作品。在这部内涵深刻、不断丰富、不断创造着的活形态的文学文本中,其文学意义的开掘是彰显它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赞词、谚语及民间故事三个方面阐释其最富诗意的文学表达及至今仍然散发着的鲜活生命力。【关键词】《格萨尔》;唱词;文学价值【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6-0037-0

    今古文创 2022年6期2022-02-25

  • 格萨尔王及格萨尔史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610041)格萨尔王及格萨尔史诗在我国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及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可谓家喻户晓,格萨尔王的传说在国外也广为流传。讲述、宣扬格萨尔王英雄事迹的格萨尔史诗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和唯一的活态史诗,则不断丰富和演绎着格萨尔王的传奇故事。1980 年,国家民委和中国社科院在四川峨眉山联合召开第一次《格萨尔》工作会议,成立了全国《格萨尔》工作协调小组。1982 年,第一次全国《格萨尔》工作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1984 年,全国《格萨尔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1-29

  • 少数民族史诗研究著作《〈格萨尔〉论》英译本评介
    社会责任。《〈格萨尔〉论》英译本的域外传播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对海外学者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史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从译者主体性和深度翻译方面对《〈格萨尔〉论》英译本进行分析和评介,旨在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著作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格萨尔;译者主体性;深度翻译【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160-03【本文著录格式】李远征.少数民族史诗研究著作《〈格萨尔〉论》英译本评介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2期2021-09-05

  • 国内《格萨尔》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1986-2020)
    史诗,藏族称《格萨尔》,蒙古族称《格斯尔》,本文通称《格萨尔》。《格萨尔》史诗篇幅宏大,译本众多,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深受世界人民的欢迎。1986年王沂暖先生发表了第一篇《格萨尔》翻译研究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开始对《格萨尔》翻译展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中国知网上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进行梳理,总结《格萨尔》翻译研究的成就,归纳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格萨尔》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一、文献来源与数据分析(一)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7-01

  • 文化旅游创新产品中格萨尔文化应用研究
    1010)1 格萨尔文化旅游创新产品概念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支撑,使游客拥有文化印象的同时,在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中得到精神上、智力上的满足,是一个以拓宽眼界、增长知识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各异,对于旅游活动内容、形式、质量也大不相同。文化旅游创新产品难点在创新,消费水平提高之后,文化消费比例随之提高。一层不变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不同游客的精神需求,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产品不断地更新迭代,才能让旅游产品

    绿色科技 2021年5期2021-04-09

  • 略论格萨尔史诗中赞词的语言与结构特点
    摘要:《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也是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更是一部内容丰富,卷帙浩繁的“活史诗”,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桑珠(1922-2011)是西藏著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在其病逝后,西藏自治区根据他生前留下的《格萨尔》说唱材料,整理成45部丛书,并开展了汉译工作,从2016年开始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格萨尔》史诗具有散韵结合,说唱结合的特点。在史诗的韵文中,有一类是对人和事物的赞颂之辞,也叫“赞词”。本文以西

    银幕内外 2020年6期2020-12-04

  • 记忆之谜
    角琼,唱起了《格萨尔》,仅仅是一个小片断,一唱便是40多分钟,把歌咏比赛推向了高潮。人们纷纷向角琼献上哈达,哈达遮挡了他的面颊,此刻的角琼,倒像《格萨尔》故事中的英雄一般,受到人们的爱戴。最终,角琼无可争议地获得了歌咏比赛的第一名。角琼的闪亮登场,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大法会后,我们赶去了角琼的家。角琼是改则镇夏嘎村人,当时正居住在离县城60多公里的秋季牧场上,这里的海拔高度已达4730米了。听说角琼要说唱《格萨尔》,乡亲们来了不少。角琼为大家足足唱了两个多

    西藏人文地理 2019年3期2019-06-27

  • 论阿来长篇小说《格萨尔王》的英雄叙事形态
    藏族口头史诗《格萨尔王传》是青藏高原上藏族历史记忆的当代遗存,是关于民族神话英雄格萨尔斩妖除魔、安定四方,实现民族统一的英雄叙事。《格萨尔王传》先后于2006年和200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藏族文学中影响深远的民间文学代表作。藏族作家阿来立足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史诗《格萨尔》的宏大叙事加以重述,实现了对口头史诗书面化的一大创举。他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对格萨尔英雄故事进行复写的同时,也利用格萨尔民间说唱艺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3-17

  • 德格丹仲白马益西《格萨尔》说唱艺术探析
    人是英雄史诗《格萨尔》最直接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当我们欣赏这些传承了上千年的英雄史诗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仍生活在百姓之中而默默无闻的民间演唱艺人。”格萨尔艺人,目前学术界大致分为六种:一是“托梦艺人”或“神授艺人”(vbab sgrung),二是“顿悟艺人”(rtogs pa nyams shar);三是“闻知艺人”(thos sgrung);四是“吟诵艺人”(vdon sgrung);五是掘藏艺人”(ster sgrung);六是“圆光艺人”(p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2-09

  • 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比较
    (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30)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比较甄卓英(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多变异。本论文从影响研究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在结构上的不同,认为藏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是圆型结构,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则是树型结构。藏族《格萨尔》属于串联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而土族《格萨尔》属于并列复合情节结构史诗。《格萨尔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8期2016-09-18

  • 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诞生部的比较研究
    英摘要: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发生了很多变异。该论文从《格萨尔》的诞生部入手,分析格萨尔诞生原因、人间身世以及被晁同破害三个方面,探析《格萨尔》从藏族传入土族后发生的具体變化及其原因。关键字:格萨尔;诞生部;变异;比较《格萨尔》史诗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又注入了自己不同的文化风俗和叙事风格,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格萨尔》史诗。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中虽然都是讲述神子格萨尔下凡,但故事情节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格萨尔诞生原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6期2016-08-23

  • 格萨尔》说唱有望实现语音自动识别
    家重大项目“《格萨尔》说唱语音的自动识别与格萨尔学的创新发展”项目,日前在拉萨举行项目启动、专家咨询会。该项目用现代技术来保护和创新发展格萨尔,计划在5年时间完成。此次国家重大项目以格萨尔研究为基础,通过情报学、信息技术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格萨尔学相结合,对《格萨尔》说唱语音的自动识别做学术研究。研究基于海量信息的计量分析、基于语言处理的信息储存和检索、基于用户导向的信息服务,设计出问题导向,通过基于情报学与格萨尔学相结合的方法,挖掘抢救格萨尔学的文化

    西藏人文地理 2016年3期2016-06-14

  • 试论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赛尔》之间的联系
    多杰试论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赛尔》之间的联系更藏卓玛 才项多杰《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结构宏伟,内容广博,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在藏区流传过程中与周边其他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特质的《格萨尔》,如蒙古族的《格斯尔》、裕固族的《格萨尔》、土族的《格赛尔》等都是在藏族《格萨尔》的影响下产生的长篇史诗。本文通过土族《格赛尔》的介绍,讨论其与藏族《格萨尔》之间的异同

    西藏艺术研究 2016年4期2016-04-12

  • 阿须草原—格萨尔王的故里
    草原、红原,而格萨尔王的故里阿须草原却少有人知道。延绵八万五千多公顷的阿须草原,山青水秀,地表坦荡,远处山峦环绕,著名的雅砻江穿流而过。比起其他草原,阿须草原还多了一丝传奇色彩。辽阔大地上随处可见格萨尔王的印迹,蓝天白云下处处流传着格萨尔王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这里不仅有山有水有美景,还有故事可以听。endprint

    当代旅游 2015年8期2016-03-07

  • 浅析《格萨尔》史诗传播中的生命力 ——以甘南藏区为例
    (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30)浅析《格萨尔》史诗传播中的生命力 ——以甘南藏区为例龙布才让(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30)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格萨尔》史诗,不但在藏族群众中家喻户晓,而且流传范围也比较广。通过浅析《格萨尔》史诗及其在甘南地区的传播来解读史诗传播所依据的内在生命力;《格萨尔》史诗以佛教文化价值和苯教文化价值的优异面在民间融合后,形成具有普世价值思想的一种热爱和平、反对暴力,且积极向上、追求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6期2016-02-04

  • 格萨尔》与《伊利亚特》叙事比较研究的背景
    00005]《格萨尔》与《伊利亚特》叙事比较研究的背景⊙罗文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 北京 100005]作为中国和古希腊英雄史诗之代表的《格萨尔》和《伊利亚特》这两部共性很明显的中西方著名史诗,很少有人将其纳入叙事学比较研究的视野中去观照,更多的研究都集中在两部史诗的各自特征,尤其是国内外对藏族史诗《格萨尔》的研究多集中在艺人演述与版本整理的抢救式发掘与搜集,史诗情节、主题与人物研究,文化现象的思考等方面,而很少见到对《格萨尔》的叙事外在形式、内部

    名作欣赏 2015年23期2015-07-19

  • 降边嘉措:谁说中国没有史诗
    画作品《藏戏·格萨尔王传》“这是我过去30年最重要的工作。”花白头发的古稀老人降边嘉措,说起已出版的40卷《格萨尔》精选本极为兴奋。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格萨尔》研究中心主任,这项研究几乎耗尽了他的后半生。《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英雄史诗,填补了中国上千年文明史中没有史诗的空白。从目前已搜集到的资料估计,《格萨尔》共计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过去30多年中,降边嘉措的全部精力几乎就是对这部卷帙浩繁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5期2015-03-16

  • 英雄颂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雄颂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1色达县泥朵乡格萨尔彩绘石刻。图/图片库·中国·热贡2格萨尔彩绘石刻工艺较为复杂,包括采选石料,构图、刻制、上色等工序。图/图片库·中国·汪秉宁3格萨尔彩绘石刻。图/图片库·中国·张雷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4期2015-02-05

  • 格萨尔艺人
    目前只有藏戏和格萨尔说唱艺术。那曲作为格萨尔文化重镇,是格萨尔艺人的故乡。40岁的次仁占堆,2006年被列入格萨尔说唱传承艺人行列,2008年获得国家级格萨尔说唱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资格。他和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合作,整理、抢救了360首格萨尔说唱曲调。40岁的次仁占堆刚躲过一场病魔的侵袭,看上去比几年前消瘦很多,气色也大不如从前。他的故事馆开在一家宾馆的底层,生意不温不火,但他每天都出来亲手打理店内外的一切琐碎,事无巨细、乐此不疲。得知我们的来历,他跑很远的路来

    西藏人文地理 2014年1期2014-01-22

  • 英雄格萨尔
    王,成为伟大的格萨尔王,由此招来了晁通的嫉恨。5 金玉良缘,天成佳偶,格萨尔王娶了岭国最美的女子珠姆为王妃。6 彩云对舞,爱河双飞。夫妇恩爱幸福无边。7 格萨尔王带来吉祥,造福人间,岭国连年丰收,国泰民安,举国一片欢腾。8 晁通暗中勾结霍国国王霍尔王,趁百姓们向格萨尔王献酒祝贺之机,用计迷倒格萨尔,屠戮岭国百姓。霍尔王掳走了王妃珠姆,而罪恶的晁通成为岭国的国王。9 在天界仙子的呼唤中,格萨尔渐渐醒来,眼前已是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悲愤交加的英雄格萨尔带领岭国

    连环画报 2013年3期2013-11-13

  • 格萨尔王传》传唱之谜
    江 祖《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惟一的活史诗,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间艺人,在中国的西藏、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格萨尔王传》大约产生在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6世纪之间,在近千年的漫长时期内,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不断丰富史诗的情节和语言,到12世纪初叶,《格萨尔王传》日臻成熟和完善,在藏族地区得到广泛流传。《格萨尔王传》规模宏大,就目前搜集整理的情况看,这部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就数量来讲

    视野 2009年23期20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