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声
- 化石“再现”2亿年前蝈蝈儿的叫声
行研究,重建了其鸣声频率的宏观演化历史。研究发现,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螽斯可以发出高达12kHz~16kHz的鸣声,该鸣声是整个动物界最古老的高频声音记录。重建中生代螽斯的鸣声频率声音交流作为动物最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对动物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声音交流通常被用于求偶、交配、捕食和躲避天敌等行为中。直翅目昆虫是现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鸣声生物,包括我们常见的蟋蟀、螽斯、蝗虫等。其中的螽斯,俗称蝈蝈儿、纺织娘,可以利用前翅间的相互摩擦发出声音,并依靠前
科学大众(中学) 2023年3期2023-03-17
- 3种机场常用驱鸟声源驱鸟效果比较
噪音、鸟类的报警鸣声、遇险鸣声、猛禽鸣声等。研究表明机械噪音对鸟类具有驱赶效果,当持续播放与鸟类叫声频率相近的噪音,可干扰鸟类的声音交流,迫使鸟类离开机场区域[7]。但也有研究认为鸟类更容易对单调的机械噪音产生适应,从而出现习惯化问题[8]。报警鸣声和遇险鸣声是一类具有生物学信息的声学信号,被广泛应用于驱鸟作业[9],研究发现报警鸣声和遇险鸣声对加拿大黑雁(Brantacanadensis)具有较好的驱赶效果,可使田纳西州的加拿大黑雁数量减少71%[10]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23期2023-01-06
- 基于鸣声组合特征与CNN 的电网危害鸟种识别
法包括图像识别和鸣声识别,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影响电网安全的鸟种开展了图像或鸣声识别研究.通过提取巡检图像中的鸟类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信息作为输入量,利用智能学习算法构建分类器[5],或者通过大样本数据集训练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6-7],可以实现鸟种图像识别.由于夜间活动或飞行中的鸟类图像采集存在一定困难,有必要将图像与鸣声信息共同作为电网危害鸟种识别的手段.鸣声识别是以鸟鸣信号作为特征提取对象,利用不同鸟类鸣叫声的差异性进行分类.通过鸣声信息进行鸟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8期2022-09-02
- 圆形阵列无线传感器的鸟鸣声检测方法∗
通讯、求偶等,鸟鸣声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在不同属或种间鸣声特征具有差异性,是鸟类物种识别的重要依据[3−5]。对栖息地内的鸟类鸣声进行长期监测可以了解鸟类种群变化及迁徙规律,是监管保护鸟类的重要举措[6−8]。随着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栖息地中重要鸟类迁徙的远程在线监测问题变得日益重要,特别是对珍稀濒危鸟类种群的保护及生态系统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岛及滨海湿地等特殊环境的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监测仍以传统的人工监测为主,通过架设望远镜、红外相机等进
应用声学 2022年3期2022-07-07
- 琐事
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必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了百年愁忧,但跃出古池的青蛙或许又带来了百年愁忧。其实,芭蕉的一生既是享乐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這在任何人眼里都显而易见。为了微妙地享乐,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为使人生幸福,我们必须苦于日常琐事。云的光影,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必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悟堕入地狱的痛苦。(摘自《意林》)
领导文萃 2022年16期2022-05-30
- 鸟儿的“胎教”
斑胸草雀的“胎教鸣声”,然后把即将孵化的卵(距离孵化日5天)分成了两组,进行人工孵化。孵化过程中,研究人员给第一组卵播放“胎教鸣声”,第二组播放成鸟之间的交流鸣声,孵化出来之后再将它们送回巢中由亲鸟继续抚养。结果显示,“胎教鸣声”对雏鸟造成了明显影响:接受了“胎教”的雏鸟出生后体型要比其他雏鸟小,并且生长速度更慢,但在成年后会产下更多的后代。也就是说,如果斑胸草雀雏鸟即将在炎热天气出生,其父母就会进行“胎教”,提醒尚未出生的雏鸟外面天气很热,慢点生长。这是
科学之谜 2022年5期2022-05-30
- 海拔梯度对山噪鹛鸣声的影响
036)0 引言鸣声是鸟类重要通讯手段,在吸引配偶、保卫领域、警戒、躲避捕食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声学分析是揭示鸟类鸣声特征的重要技术,利用该技术曾发现鸣声复杂程度与鸟类多样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3].随着野外录音设备和分析技术的完善,鸣声的声学分析已成为鸟类行为与进化研究的重要方面[4].环境因素是鸟类鸣声特征分化的重要驱动力.在低噪音背景下的城市或河流区域中,鸟类往往会提高鸣声频率[5-7],以促进鸣声有效传播,这表明鸟类可通过差异性鸣声提高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7-03
- 蟋蟀之话
的报知者。蟋蟀的鸣声,本质上与鸟或蝉的鸣声大异其趣。鸟或蝉的鸣声是肉声(用声带或鸣肌等器官发出的声音,编者注),而蟋蟀的鸣声是器乐。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翅的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鑢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摩擦就发出声音。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作“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音色的机关。螽斯与蟋蟀的发音样式大同小异。螽斯左前翅在上,右前翅在下;蟋蟀反之。螽斯的鑢状部在左翅,硬质部在右翅;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20年3期2020-05-11
- 琐事
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了百年愁忧,但跃出古池的青蛙或许又带来了百年愁忧。其实,芭蕉的一生既是享乐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這在任何人眼里都显而易见。为了微妙地享乐,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为使人生幸福,我们必须苦于日常琐事。云的光影、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必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悟堕入地狱的痛苦。
文苑·经典美文 2020年4期2020-04-19
- 台州馆藏贺鸣声版画赏析
珍藏多年的好友贺鸣声的版画作品捐赠给台州市博物馆,堪称善举。台州市博物馆此次接受捐赠的贺鸣声绘画作品共8件,其中木刻作品《鲁迅先生像》于1958年参加“全国第三届版画展”。● 贺鸣声生平贺鸣声(1915-1984),原名普森,笔名老六,台州海门水门村人,师从倪贻德教授。贺鸣声幼年时由椒江尚德小学毕业后考入海门东山中学,1930年失学做钱庄学徒,1935年求学于上海美专西洋画系。“八一三”事件后,离沪返家,与林匡、张燕、方正中等成立“春野救亡剧社”,在临海
东方收藏 2019年10期2019-11-25
- 3种蝈螽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
3)直翅目昆虫的鸣声具有较高的种间特异性[1]。鸣声是螽斯物理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择配偶、躲避天敌、吸引猎物等方面发挥作用,在直翅目昆虫分类中的意义已经得到广大分类学家的认可,并且已运用到直翅目昆虫各个类群的研究中[2]。利用鸣声特征进行物种鉴定已成为系统分类学上的一种手段,随着昆虫声学的迅速发展,利用昆虫鸣声特征进行物种鉴定,更加准确便捷。早在19世纪,国外学者就借助昆虫的鸣声特征鉴定物种[3]。1987年Ragge[4]研究了欧洲西部170多种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10-24
- 琐事
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面孔——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了百年忧愁,但跃出古池的青蛙或许又带来了百年忧愁。其实,芭蕉(日本著名诗人松尾芭蕉——编者注)的一生既是享乐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这在任何人眼里都显而易见。为了微妙地享樂,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为使人生幸福,我们必须苦于日常琐事。云的光影、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面孔——必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悟堕入地狱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17期2019-09-10
- 琐事
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面孔——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了百年忧愁,但跃出古池的青蛙或许又带来了百年忧愁。其实,芭蕉(日本著名诗人松尾芭蕉——编者注)的一生既是享乐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这在任何人眼里都显而易见。为了微妙地享乐,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为使人生幸福,我们必须苦于日常琐事。云的光影、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面孔——必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悟堕入地狱的痛
华声文萃 2019年6期2019-09-10
- 琐事
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面孔——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了百年忧愁,但跃出古池的青蛙或许又带来了百年忧愁。其实,芭蕉(日本著名诗人松尾芭蕉——编者注)的一生既是享乐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这在任何人眼里都显而易见。为了微妙地享乐,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为使人生幸福,我们必须苦于日常琐事。云的光影、竹的搖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面孔——必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悟堕入地狱的痛
读者 2019年7期2019-03-14
- 扬子鳄幼鳄求救鸣声声谱特征及个体签名
声音曲目分为孵化鸣声(hatching call)、联系鸣声(contact call)、求救鸣声(distress call)及威胁和干扰鸣声(threat and disturbance call)[1,3-7],这些鸣声是幼鳄与母鳄及其家族其他成员间建立通讯联系的重要媒介[1]。在被天敌捕食时,幼鳄会发出求救鸣声[3,5,8],其目的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吸引母鳄的注意,以获得特定的关爱和保护[8];二是向同伴发出示警信号,以警示同伴及时采取措施抵御潜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12-11
- 背条螳臂树蛙鸣声的繁殖性状替代
同域分布的灰树蛙鸣声有明显差异,并且同域分布的雌性灰树蛙对同种声音的辨识能力更强。Lemmon(2009)研究参与RCD的拟蝗蛙属Pseudacris2个物种时发现,RCD只存在于其中一种,验证了RCD的不对称性;并且发现在不同的同域分布区,RCD的方向并不一致。然而,也有研究未得到正面结果(Gerhardt,2013;Leeetal.,2016)。本文以背条螳臂树蛙Chiromantisdoriae(以下简称背条)为研究对象,在背条和侧条费树蛙Feihy
四川动物 2018年6期2018-12-06
- 两栖动物的发声系统以及求偶鸣声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殊的发声系统,其鸣声往往是种内联系的信号。除少数特别的物种外,两栖动物几乎都是通过声通讯进行雄雄竞争和雌性选择。大多数的雄性个体能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鸣叫,包括广告鸣叫、求偶鸣叫、竞争鸣叫、释放鸣叫及求救鸣叫等。两栖动物的发声多与生殖行为有关,在繁殖期雄性的求偶鸣声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吸引雌性的数量和繁殖成功率。本文概述两栖动物的发声系统以及求偶鸣声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 两栖动物发声系统1.1 发声器官 两栖动物发声器官为喉部,主要由一环状软骨以及一对杓状软
生物学教学 2018年6期2018-11-30
- 鸣虫“闹”夏
然而止?”昆虫的鸣声,犹如人类的语言,是它们相互交流的工具。能够鸣叫的昆虫种类很多,夏季鸣虫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蝉、蝈蝈、蟋蟀、金钟、纺织娘及各种蛉虫了,这些鸣声组成了一部“自然界大合唱”!蝉类鸣虫蝉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鸣虫,炎热的夏天,树丛里会传出一阵阵蝉鸣;天愈热,它叫得愈起劲。蝉在古代的异名甚多,如《诗经》中蝉又称作螓、蜩、螗。据汉代扬雄《方言》的记载,它还称蛥蚗、蛉蛄、虭蟧、蝭蟧、蟪蛄等。我的家乡江苏沛县如今还叫它“蝭蟧”,这是多么古老的名称啊。蝉的种
知识就是力量 2016年7期2016-07-14
- 长白山地区3种跃度蝗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
择和进化过程中,鸣声受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显著的功能性分化。通过对长白山露水河地区长须跃度蝗(Podismopsis dolichocerca)、土门岭跃度蝗(P. tumenlingeensis)、狭翅跃度蝗(P. angustipennis)的鸣声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这几种蝗虫鸣声和发声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通过分析发现,跃度蝗属鸣虫叫声清脆响亮,富有节奏感,属内的种类之间鸣声在时域和频域上有一定差别,因此可将鸣声作为蝗虫分类的辅助依据。关键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7期2014-09-22
- 切断鸣管神经支对红嘴相思鸟鸣声的影响
曲类型丰富多样,鸣声也最为婉转动听,并因其鸣唱学习与人类的语言学习十分相似而成为研究动物发声通讯的重要模型(Li, 2001)。人的语言中枢具有左侧优势。在大多数鸣禽的发声中枢中,也存在左侧优势现象。Zhao et al(2003)发现鸣禽栗鹀(Emberiza rutila Pallas)高级发声中枢和中脑对叫声的调控存在明显的左侧优势。Okanoya et al (2001)发现雄性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 domestica)左侧高
Zoological Research 2013年6期2013-12-17
- 不同情境牡丹鹦鹉鸣叫的特征及节律研究
短波来记录海鸟的鸣声[2].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对鸟鸣声研究,借助于傅立叶分析仪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多参数的定量分析,包括时间、声强、频率之间的二维和三维关系,使得对鸟声的研究进入了智能化阶段[3].鸟声研究涉及到分析鸟声的时间差异、地域差异、种间和种内差异,鸟类系统分类和鸟鸣识别机制,鸣声与鸟类行为的关系等[4].目前对于鸟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鸣禽类,很少有关于亚鸣禽类的研究.而鹦鹉属于亚鸣禽,其发声学习记忆与鸣禽有很多相似之处.杨红振等[5]研究了牡丹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8-16
- 蟋蟀鸣叫节律与行为的观察
期时多.蟋蟀; 鸣声节律; 召唤行为; 求偶行为; 争斗行为蟋蟀鸣声研究是近些年来昆虫行为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蟋蟀的鸣声在分类中表现出明显的种间特异性,通常表现在求偶鸣声和昼夜节律变化方面.正如人类的语言活动,发声是自然界的动物进行种群和个体间识别、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蟋蟀的鸣声有召唤、求偶、攻击等功能,利用其鸣叫可以对蟋蟀多种行为进行研究,为近缘种、疑难种分类、进化提供有力的依据.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蟋蟀分类、发声器官及特点、鸣声的种类,并对不同种蟋蟀的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20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