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

  • 从债的契约式及诉讼实践看清代边疆治理的内地法化 ——以额济纳旗档案馆藏光绪年间两则案例为说
    ,展示额济纳土尔扈特人日常民事法律生活中的债的契约化及诉讼实践,指出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实行的以盟旗制度、《蒙古律例》为主的边疆治理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与流动、商贾进入游牧地区频繁贸易,治理方式方法日渐内地法化,国家法最终渗透到边疆基层社会,从而推动了清末国家对边疆地区治理的整合和深入。在清代官方表达的图像中,民事诉讼是不该有的,一般良民是不会涉讼的,即便有也是属于“细事”类型,中央政府不多关注,而由州县官采取调处方式来解决的。①参见〔美〕黄宗智著

    西部蒙古论坛 2023年4期2024-01-02

  • 探访开都河畔土尔扈特
    年冬,17万土尔扈特人的命运取舍,沉甸甸地壓在首领渥巴锡的心上。他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是归顺沙俄,留在已驻扎了约一个半世纪的伏尔加河南岸,代价是不得不隐忍沙俄无止境的剥削;二是东迁回国,请求清政府收留,但这条路长达万里,途中环境险峻,追兵不断,能否安全回国始终存疑。不过,渥巴锡没有考虑太久,他知道,早前派遣回国的部队已在清政府的分配下,去到了富足的额济纳。渥巴锡说:“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自发的人口大迁徙,就此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0期2022-05-30

  • 土尔扈特蒙古传统服饰语言初探
    的一种方式。土尔扈特蒙古传统服装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多姿多彩的写意纹饰,传递出丰富的服饰语言,但是,作为众多民族服饰中的一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款式、质地、特色,很少关注到在美丽与功能的背后,通过纹饰、图样、款式、颜色、佩饰等表达出的服饰语言。目前,对土尔扈特蒙古传统服饰语言的研究,笔者基本没有找到相关论述或者研究性文字,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土尔扈特蒙古群众聚居地调查笔录,结合对传统民间手工艺人采访调研,在对土尔扈特蒙古传统服饰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就土尔

    西部蒙古论坛 2022年2期2022-04-16

  • 试析乾隆朝土尔扈特部东归后初期人口减少的原因
    ,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下,大部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生活,后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东归故土。清政府最初将其安置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塔城、额敏、博罗塔拉(即今博尔塔拉)、伊犁等地。然而,接踵而来的痘疫、饥困、气候变化、复生痘疫等因素,致使彼时“人困马乏”的土尔扈特部众雪上加霜,造成人口减少。本文通过乾隆朝满文档案等,主要从上述四方面对土尔扈特部东归后初期人口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在其首

    西部蒙古论坛 2022年2期2022-04-16

  • 纪念土尔扈特东归250周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综述*
    协办的“纪念土尔扈特东归250周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润疆厅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西北民族大学、承德博物馆、河北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新疆畜牧兽医局、新疆职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东归博物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等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政府

    西部蒙古论坛 2022年2期2022-04-16

  • 从满文寄信档看乾隆朝对新疆藏传佛教的管理*
    嘛日常管理、土尔扈特部进藏熬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史料为进一步了解清朝在管理新疆藏传佛教上的基本态度、基本策略提供了有力的史料支撑。目前有关新疆藏传佛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对《清实录》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史料的挖掘运用比较充分,但是对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是目前可见的最早满文寄信档,其所载寄信极具代表性。从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来看,有关新疆藏传佛教的记载主要涉及藏传佛教寺庙新建修缮、喇嘛日常管理、土尔扈特部进藏熬茶等方面的内容。整理

    西部蒙古论坛 2022年2期2022-04-16

  • 清代统一新疆后及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历史研究述论
    代及民国时期土尔扈特与察哈尔蒙古历史研究,尤其聚焦土尔扈特东归、察哈尔西迁以及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本文在系统研读主要研究成果内容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特点,探讨未来深化有关研究的方向。蒙古族在新疆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保卫新疆、建设新疆或是文化创造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土尔扈特东归和察哈尔蒙古西迁,均为清代历史的重大事件,更是新疆历史的重大事件,反映出蒙古族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以及守边卫国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学界对蒙古族在清

    西部蒙古论坛 2022年4期2022-02-09

  • 土尔扈特东归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美育的启示
    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1]清宫传教士画家艾启蒙奉命为土尔扈特东归首领渥巴锡画像,为亲王策伯克多尔济进献宝吉骝作画,为贝子沙喇扣肯进献白鹰作画就是这段历史最直观的记录,这无疑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美育工作带来了新资源、新视角。一、土尔扈特东归及其相关画作土尔扈特部是明朝时期隶属于我国西部卫拉特蒙古的四部落之一,游牧于天山以北的雅尔之额什尔努拉(今新疆塔城西北一带)。由于各部之间战乱不断,土尔扈特部被迫西迁,在其首领和

    河北画报 2021年24期2021-12-23

  • 喀喇沙尔土尔扈特蒙古族以奶制品祭火习俗田野调查 ——以巴音布鲁克镇巴音郭楞哈尔萨拉村为例
    尔萨拉村①的土尔扈特蒙古族民众祭火习俗。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崇拜火,敬火为神。蒙古族民众认为火不仅可以照明、驱除邪恶、净化污垢,而且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进而把火作为氏族、部落、家庭的保护神,最终把火作为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象征。蒙古人的祭火习俗是从母系社会时期传承至今的古老的祭祀活动,而且一直保留独特而完整的传统习俗并且常态化。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现存三种祭火活动:“萨满式祭火”“黄教式祭火”“‘白’式祭火(即以奶制品祭火)”。喀喇沙尔土尔扈特是新疆卫拉特蒙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2-05

  • 迷人的土尔扈特
    包·傲日其棱土尔扈特是蒙古古老的部落之一。据《土尔扈特汗诺颜世袭谱》记载,土尔扈特最初:那仁汗,汉译为太阳汗。土尔扈特是十五世纪初产生的部落名称。十三世纪前它称为克烈部。克烈汉意谓黑。据此,有的学者认为,土尔扈特是黑匈奴的后裔。十五世纪初,克烈部的一部分被瓦刺脱欢太师称作土尔扈特,其他部分融合到后来的哈萨克等突厥语民族。十七世纪上半叶,土尔扈特部一部分人从额尔齐斯河中游西迁到俄国境内伏尔加河流域,不久,又有一部分土尔扈特人南迁到青海地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9-02

  • 艾启蒙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画作*
    。除此还有与土尔扈特部落东归事件有关的首领画像,以及《宝吉骝》二轴,《白鹰图》一轴。土尔扈特部,原隶属于我国西部卫拉特蒙古的四部落中的一个。明朝时游牧于天山以北雅尔之额什尔努拉(今新疆塔城西北一带)。主要原因是与日益强大的准噶尔部为争夺牧场而关系恶变,土尔扈特部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向西迁徙,除本部落的五万帐人众外,随同的还有部分和硕特部人及少量的杜尔伯特部落之人,他们约在1630年,抵达那时人烟稀少的伏尔加河下游支流沿岸,搭建蒙古包,劳动生活,历时一个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3-18

  •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印象
    高山草原,是土尔扈特人美丽的家园,心中永远的故乡。生活在巴音布鲁克的土尔扈特人,是中国蒙古族一个古老部落。早在明朝末年他们就游牧到了当时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在100多年后的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为了摆脱沙俄的压迫,他们放弃了留下过不灭足迹、洒遍了辛勤汗水、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那片草原,决定东归故土,返回祖国。东归是激动人心的,东归也是悲壮的。土尔扈特部的首领渥巴锡,毅然决然地带头点燃了自己历经几代修筑的宫殿,刹那间,土尔扈特部大小

    民族大家庭 2019年5期2019-11-11

  • 论家族口述史料的档案属性及其价值
    著的口述史《土尔扈特女儿》为研究实例,从内容、形成者与目的三方面对家族口述史料的档案属性进行论述,并从其所属的家庭档案出发,提出其在构建社会文化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属性,最后指出家族口述史料对社会档案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口述史;土尔扈特;家庭档案;档案属性;档案价值一、《土尔扈特女儿》的档案属性解析口述史料是通过笔录、录音、录像等手段和方法记录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或者当事人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它作为史料的一种补充形式,目前,“口述历史已经从最初的

    兰台内外 2019年34期2019-09-10

  • 厄鲁特话语音研究综述
    分为四个话即土尔扈特话、和硕特话、察尔哈话和厄鲁特话。国内厄鲁特话是卫拉特方言的一个分支,指居住在新疆伊犁州、塔城和阿勒泰地区厄鲁特人使用的语言。国外厄鲁特话指的是蒙古国西部科布多部落额尔德尼布仁苏木和泽勒德尔河河谷地带居住的厄鲁特人用的语言。厄鲁特话有卫拉特方言的总体特征,也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一直以来学者们重视土尔扈特、和硕特话研究,忽略了厄鲁特话研究。因此,卫拉特方言中选取厄鲁特话作为研究课题。以下主要介绍厄鲁特话国内外研究概况。1 厄鲁特话国内外研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8期2019-06-26

  • 从韦列夏金《中亚组画》看清末新疆土尔扈特人的藏传佛教信仰
    年代中国新疆土尔扈特人的画作,通过对画中室内布置与人物衣着进行分析,能了解到藏传佛教在新疆土尔扈特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关键词:韦列夏金; 中亚组画;土尔扈特;藏传佛教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韦列夏金(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Вереща?гин)是俄罗斯绘画中著名的战争题材画家。19世纪下半叶是俄国征服中亚的白热化阶段。1867年,他以随军画家的身份来到中亚,之后游走于当时俄国控制的地区,甚至到达过中国西北边地,访问了包括塔城在内的中国

    文史杂志 2019年3期2019-04-29

  • 新疆蒙古族民间音乐考察行记(下)
    班布尔,男,土尔扈特蒙古人,12岁,我们采访他时,他说自己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江格尔第三代传人。他没有用托布秀尔,盘腿坐在草地上,用童声演唱了具有和布克赛尔地方风格的英雄史诗片段《江格尔的形象》《江格尔颂》段落。他说,除了学校正常上课以外,业余时间到江格尔学校,专门学习江格尔的文本演唱和口头表演,学习已经有五年时间,这对于班布尔以后的江格尔及史诗表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江格尔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图31.江格尔艺人们布音岱,男,56岁,土尔扈特蒙古人,他是和布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3-28

  • 迁徙的部落,流动的景观 ——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民歌研究
    特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为躲避战争,寻找新的草场休养生息,于1628年,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的带领下,离开世居的新疆地区,一路向西逐水草而居,迁徙至当时尚未被俄政府占领的伏尔加河流域。直到140余载后的1771年,迫于沙俄的压迫及宗教方面的原因,汗王渥巴锡率部分土尔扈特人及和硕特部族人向东穿越中亚草原,回到中国新疆的伊犁地区。至此,土尔扈特部横跨欧亚大陆,完成了“西迁——东归”之壮举。现今,土尔扈特人以中国新疆及内蒙古西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蒙古国西部等地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6期2018-12-29

  • 圆梦之旅 ——走马观花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
    寻访18世纪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牙帐所在——马奴托海,畅游卡尔梅克草原以及卡尔梅克共和国首府埃利斯塔市,考察查干阿姆、扎木杨渡口、建于19世纪的和硕特庙遗址以及阿斯特拉罕克林姆林宫,并走访俄罗斯科学院卡尔梅克人文科学研究所(原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语言、文学和历史研究所),与卡尔梅克学者进行交流。本文即为作者此次旅行考察的见闻及所思所想。另外,两位作者还结合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对土尔扈特蒙古历史上的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做了有益考述。开篇的话远赴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

    西部蒙古论坛 2018年4期2018-12-24

  • 《鸿雁》的前世今生
    ,有一部名为土尔扈特。17世纪初,日渐强大的准噶尔部意欲吞并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部因此离开故土,开始了漫漫西迁路,最后来到伏尔加河流域,并在那里定居。当时,俄国政府还不能有效地控制伏尔加草原,但后来随着国力逐渐增强,开始逼迫土尔扈特人臣服,并强迫他们缴纳大量的租税。哪怕土尔扈特人不断反抗沙俄政府,并与沙俄军队展开战争,甚至派出骑兵攻打伏尔加河沿岸的俄罗斯城市,处于沙俄的统治范围之内的土尔扈特人还是很快感到了来自沙俄的威胁,于是,思念故土的心思也日愈加重。1

    丝绸之路 2018年6期2018-08-20

  • 土尔扈特人东归中国之路
    1771年,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7个月行一万多里,战胜了沙俄、哥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最后原本17万人的民族,只剩不足一半胜利返回祖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悲壮的民族大迁徙。戴着独特的小圆帽,以追逐猎捕羚羊为生,在新疆和甘肃交界的沙漠和戈壁中顽强地生活着。他们便是蒙古族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土尔扈特。提到土尔扈特的名字,就会想到两个字——东归。1771年,17万土尔扈特人因不堪沙俄统治,在其汗渥巴锡率领下举

    新传奇 2018年3期2018-05-14

  • 藏传佛教在土尔扈特蒙古东归中的历史作用
    闫志伟土尔扈特蒙古是漠西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西迁之前的游牧地为我国新疆的塔城地区。17世纪30年代,由于卫拉特蒙古内部的不和睦和外部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土尔扈特部为保全自己的部落自主性,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西迁至当时还是荒无人烟的伏尔加河下游流域。随着沙俄势力的扩张,土尔扈特部无论是政治独立地位,还是民族宗教信仰都受到了严重的压迫。土尔扈特部统治者和民众强烈反抗沙俄的举措,于是在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举族东归。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在首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4-01

  • 清乾隆时期东归土尔扈特首次朝觐筹备事宜研究
    017)有关土尔扈特研究,国内外学术界都比较关注,也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我注意到,关于土尔扈特年班朝觐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据笔者所见,目前有《渥巴锡承德之行与清政府的民族统治政策》*详见马大正等:《厄鲁特蒙古史论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1-225页。,该文对渥巴锡等在承德的朝觐活动进行了详细梳理,但该文对此次觐见之前官方对土尔扈特朝觐的相关组织筹备活动论述就比较简略。此外还有《清朝政府对土部东归的处理政策》*详见陈维新:《清代对俄外交

    西部蒙古论坛 2018年1期2018-02-19

  • 草原民歌交响化 ——以崔炳元第一管弦乐组曲《内蒙古民歌六首》中《土尔扈特的故乡》为例
    济纳旗蕴藏着土尔扈特蒙古族悠久的民间艺术,这是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这里是土尔扈特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摇篮。世代相传的土尔扈特民歌被民歌专家赞美为“天籁音,空灵曲,旋律美妙……”一、土尔扈特民歌的艺术特征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原因,土尔扈特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土尔扈特民歌主要是由土尔扈特祖先传承的古老、原生态的民歌,这些民歌主要以民歌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土尔扈特民歌也是土尔扈特长调民歌,长调民歌结构相对自由,其特

    黄河之声 2018年2期2018-01-24

  • 乾隆时期清朝对霍博克赛里土尔扈特的安置赈济与农业发展
    017)有关土尔扈特研究,国内外学术界都比较关注,也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相关成果多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实际上清朝在对其安置时是分为好几个分部的,这些分部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据笔者所见,就霍博克赛里土尔扈特这一部来说相关研究几乎没有,而从清朝对其赈济安置与自身农业发展这一角度切入去研究霍博克赛里土尔扈特相关问题的学术成果至今还没有。笔者拟结合近几年吴元丰等先生出版的《清代东归和布克赛尔土尔扈特满文档案全译》进行研究,同时为了行文简便,除了引用文献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1-01

  • 迁徙,是为了走进祖国的春天(散文)
    尤其是蒙古族土尔扈特人。1698年,土尔扈特人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一路艰辛,于1731年回到祖国安居于如今的额济纳。额济纳历史悠久,是东西石器文化的连接点。先秦时将此地称为“流沙”或“弱水流沙”,秦汉以后称为“居延”。元朝统一中国后,在此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额济纳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额济纳地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旗境内有戈壁平原,有浩瀚无垠的巴丹吉林沙漠,有盐沼、沙丘、丘陵。地域辽阔,却荒芜偏僻,很多地方方圆百里无人烟。唯有一条弱水

    民族文学 2017年7期2017-07-31

  • 伊犁河与三个部族的隐秘对白
    跋涉和迁徙。土尔扈特,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当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和他的部族们踏上伊犁河那古老的木桥,接过伊犁将军伊勒图递上的酒囊时,心里的那块石头才算落下了地:总算回到家了,总算没有被离别了141年的亲人拒之门外!这是伊犁历史上较为惨烈的一个故事,也是让蒙古人世世代代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追溯土尔扈特部落的历史,我只是想用审慎的眼光,来仔细打量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这段曲折而光辉的历史。在元朝灭亡后的300年间,塞外蒙古诸部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

    丝绸之路 2017年9期2017-05-18

  • 18世纪俄国对土尔扈特东正教化失败的地理因素研究
    8世纪俄国对土尔扈特东正教化失败的地理因素研究张晋峰(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18世纪土尔扈特蒙古在游牧于伏尔加河流域时,仍保有其藏传佛教信仰。沙皇俄国为了对其加强控制,强制推行东正教。这场以宗教为表象的斗争最终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沙皇俄国政策的失败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藏传佛教较东正教更加适应伏尔加河流域地理环境,更加符合土尔扈特人的心理需求,因此,土尔扈特蒙古成功抵制了沙皇俄国的东正教的教化政策,最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7期2017-03-11

  • 历史资料搜集与研究视点选择
    ,研究视点,土尔扈特蒙古历史资料搜集与研究视点选择,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为了能够更明晰地阐释这个命题,我们不妨以18世纪土尔扈特人东归这个历史事件作为对象,结合个人40余年研究实践讲点体会。一、240余年前发生在伊犁河流域难忘的一幕公元1771年1月,在俄国的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土尔扈特人焚烧了自己的帐篷,开始了东归的历史性征程。东归的队伍经过7个月艰苦的跋涉终于到达了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察林河当时是在大清国土的版图里。在察林河畔,东归的先头部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7年12期2017-03-11

  • 清代和布克赛尔土尔扈特喇嘛事宜研究
    代和布克赛尔土尔扈特喇嘛事宜研究杨继伟(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清乾隆时期,土尔扈特蒙古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后,其一部被安置在霍博克赛里,位置基本对应现在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史籍中称其为“旧土尔扈特北路”。东归后的土尔扈特与东归前一样都信奉藏传佛教,和布克赛尔土尔扈特也不例外。朝廷对其信仰表示支持,对和布克赛尔土尔扈特的喇嘛事宜也表示支持和热心帮助。主要内容有:土尔扈特亲王策伯克多尔济请求在游牧地方修建寺院,经伊犁将军奏准委派工匠于原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09

  • 马吉克的呼声
    曾经为清代旧土尔扈特东路右旗游牧地,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平坦的大草原和雪豹、马鹿、黄羊、雪鸡等野生动物,以及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夏尔苏木喇嘛庙和峡谷平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自然景观的地方,也是户外爱好者青睐的原始古道。我曾经于2010年有幸来过马吉克一次,这次重来又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那悠扬的呼唤声至今都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我上次来是和一些驴友驱车来到马吉克大峡谷谷口后,又重装徒步走进马吉克大峡谷的,这次重来没有我们上次那般辛苦,但当我和一些作家朋友在

    新疆人文地理 2017年1期2017-03-01

  • 小议土尔扈特东归的原因
    祖国近百年的土尔扈特又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在明末出走,百年后,又在其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东归。土尔扈特的回归历史地位不言自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土尔扈特东归的原因。关键词:土尔扈特;回归;原因作者简介:杨倩敏(1990-),女,河南省三门峡市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1一、俄罗斯方面(1)政治压榨俄罗斯在土尔扈特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2016-12-23

  • 土尔扈特牧羊犬感染犬传染性肝炎情况调查
    41300)土尔扈特牧羊犬感染犬传染性肝炎情况调查哈西巴特1*巴图傲其尔2宋迎春3呼尔查3才仁加甫4列·才仁道尔吉5新那5(1,新疆巴州和静县畜牧兽医站 841300;2,新疆巴州和静县协比乃尔布呼乡畜牧兽医站 841300;3,新疆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 841000;4,新疆巴州和静县巴伦台镇畜牧兽医站 841300;5,新疆巴州和静县阿拉沟乡畜牧兽医站 841300)犬传染性肝炎感染率的调查对犬传染性肝炎防治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个本地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2期2016-11-28

  • 向东方,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东归·印象》新疆首部外场实景演出随笔
    境的地方就是土尔扈特人的家园——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是他们以九死一生的代价获得的新的家园。蜿蜒起伏的山脚下,青灰的狼烟腾起,一声声低沉而雄壮的号在低音鼓密集的敲打之中,一群马队自悠远寂静的草原深处款款而来,招展的彩旗、灰白的苏立定、珍珠般密集的羊群、逶迤的马队、驮着蒙古包、家什与老幼妇孺的勒勒车、驼队从山脚逶迤而来。近了,最前面的是一支全副武装的骑兵先锋队。他们身着褐色的皮质铠甲、手执长刀、身背长弓,身后是连绵到山的那边的牧人与家眷。这支庞大的

    新疆艺术 2016年4期2016-11-21

  • 新疆巴州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州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哈西巴特新疆巴州和静县畜牧兽医站841300 宋迎春新疆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841000 巴特尔巴州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畜牧兽医站841300 呼尔查新疆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841000 李丽新疆巴州和静镇畜牧兽医站841300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几乎遍及全世界各国,特别是畜牧业发达地区是其流行的自然疫源地。中间宿主包括羊、牛、狗等,该病的预防不仅是生物学范畴问题,而且也是一个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6期2016-09-21

  • 他者、自我、国家的影像表述 ——论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中,对著名的土尔扈特部回归事件进行了影像建构:“他者”的压迫是促使土尔扈特部走向国家认同最直接的外因;土尔扈特部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成为走向归顺最重要的内因;国家则被建构成为强大、富裕、宽容、爱民的温暖的共同体。这些影像建构有些基于真实的历史,但也有对历史事实的改编。这种建构赋予了国家这个共同体以向心力和凝聚力,昭示了边疆少数民族只有认同国家才能籍此获得幸福的生活。《东归英雄传》;土尔扈特部;国家认同;电视剧“渥巴锡东归”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归顺故事,当时的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5

  • 从文化视角分析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因素
    文化视角分析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因素于洁茹*(兰州大学 兰州 730000)关于土尔扈特部东归故土的原因,此前已经有很多学者从政治、经济、宗教以及国家认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即文化认同、族体联系、宗教纽带三个方面入手,再次进行分析。文化认同 族体联系 宗教纽带土尔扈特人的东归在世界历史上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最为悲壮的民族迁徙”。英国文学家德昆赛曾经评论道:“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够像土尔扈特人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向东迁

    西部蒙古论坛 2016年4期2016-02-26

  • 叨尔加拉的婚礼
    祥叨尔加拉是土尔扈特蒙古人的后裔。1771年1月渥巴锡率十七万土尔扈特人东归,离开伏尔加草原,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所剩只有八万余人。土尔扈特人举部回归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各地纷纷捐献物品,供应土尔扈特人民。清政府也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乾隆皇帝将牧草丰美之地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如今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就是历史中所说的乌苏所在地的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5期2015-12-16

  • 新疆土尔扈特蒙古史实考释与订误
    漠西蒙古分为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准噶尔、和硕特四部。明末,土尔扈特部西迁,附隶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被列为卫拉特四部之一。十余年来,笔者曾对清代和民国卫拉特蒙古部分史实进行考证。最近又发现了新的原始史料,现对清代和民国新疆土尔扈特史实予以续考,并订正笔者此前的个别错误看法。一、渥巴锡生于乾隆九年(1744)为摆脱沙俄的残暴统治,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初二日(1771年1月17日),土尔扈特汗渥巴锡毅然率部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起程东归,历时半年,行程上万里。

    西部蒙古论坛 2015年2期2015-08-15

  • 1958,额济纳
    房三百年往前土尔扈特蒙古汗国再度启程自伏尔加河流域向故地迁徙抗挣沙俄暴政藉此修复自身跋涉的苦寒千万重的蹶绊不曾摇动信念相随风尘仆仆泪血枉然清皇雍正赐额济纳流域作为牧地土尔扈特蒙古人在先秦称作“流沙”、“弱水”后秦呼唤的“居延”落下脚跟欣悦过去寂静沿袭正是聆听的时候匈奴鲜卑党项蒙古……先前舞金戈撼铁马泄漏古老土地的秘密土尔扈特蒙古人懂得渴求的安宁日复一日劳作而成于是接纳戈壁拥抱蛮荒西北风和沙石无一日不临身抚恤蒙古人执著勤勉穿戴日月饮食风霜家家户户缓缓地衍生。

    民族文学 2014年10期2014-10-21

  •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故事
    山马”,它是土尔扈特人最亲密的朋友和骄傲的“翅膀”;这里有全身纯白、唯头黑或头黄的查腾大尾羊,查腾大尾羊以肉脂著称,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特有的品种。据说,这种独有的黑头羊和黄头羊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东归时带回的欧俄羊种与当地羊种杂交、驯化而成的。更令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自豪与骄傲的是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鹅湖。天鹅湖位于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珠勒图斯山间盆地,海拔2000~2500米,是一个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10千米的高原湖泊,面积为300多平方千米。1986年,这

    百科知识 2014年21期2014-09-10

  • 到东方去 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
    题、再现当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怀抱感人故事的实景演出拉开帷幕。东归盛景感人至深公元1771年,从中国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历经数年准备,举部17余万人东归故土,从而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的悲壮诗篇。“族人们,今天是我们东归之日,我渥巴锡在这里带领你们向长生天起誓,我们将一路走向东方,一往无前,九死不回!”大雪覆盖了原野,东归队伍接受着死亡的考验。呼啸的寒风像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8期2014-08-21

  • 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在和静县公演
    音布鲁克镇的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公演。《东归·印象》共分《回家》和《土尔扈特故乡》两个部分,生动展现了东归历史,还原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沿途历经千难万阻的过程,以及定居后土尔扈特部后裔们目前生产生活的现状。《东归·印象》情景剧不仅是一部弘扬新疆各族人民爱国爱疆、团结奋进的生动教材,也生动诠释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族对祖国的热爱,更对促进新疆长治久安的发展具有历史深远的意义。届时还举办了和静县第十七届东归那达慕节、第六届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国际马术耐力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8期2014-08-21

  • 巴音布鲁克:一个夏天的印象
    布鲁克,走进土尔扈特人的家园,走进有血有肉的巴音布鲁克。对于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我心里一直有个谜一样的问题:当年站在步道上眺望远方,蜿蜒的河水闪着金光流向远方到底是不是真的?倘若真的没有去过,怎么影像那样清晰。而今,我又站在高高的“千眼之泉”的源头眺望,河水依然那样温柔、那样光芒四射,但眼前的一切似乎又和印象中的巴音布鲁克不同。这或许就应验了“千百次回眸就有千百个巴音布鲁克”这句话。在游人的印象中,巴音布鲁克就是光影下的九曲十八弯,就是独一无二的天鹅故乡,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8期2014-08-21

  • 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民俗、礼仪、史诗、赞颂词、传统歌舞、民间文学、宗教文化、摔跤、赛马、赛驼、射箭等体育竞技及空间文化等。如今,这个古老部落的后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5期2014-07-22

  • 清朝尊崇藏传佛教的宗教政策对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影响
    于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落与清政府的长期联系,以及他们重返祖国的行动,也是清朝政府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一项重要内容。10世纪时,佛教与西藏地方的原始宗教相结合而形成藏传佛教,在世俗统治阶级的支持下,在西藏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元朝时期,设立“帝师”制度,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当时藏传佛教的萨迦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权。藏传佛教也传到了蒙古地区,但并没有在民众中广为流传,只在统治阶层中受到信奉。明朝初年,宗喀巴创立格鲁派,进行宗教改革,格鲁派逐渐发展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3-04

  • 东归的土尔扈特
    oto东归的土尔扈特人文、图/readfoto土尔扈特部是中国蒙古族一个古老的部落,为寻找新的生存环境,于明朝末年离开故土来到当时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生活。140年后,由于俄帝国的扩张,其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清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17万族人踏上东归祖国之路,7个月后,仅不足7万人历尽艰辛回归祖国。清政府将水草最为丰美的巴音布鲁克等几处草原给予土尔扈特部安居,以示嘉奖。土尔扈特人正准备驾车外出。从库尔勒市到巴音布鲁克草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4年9期2014-01-11

  • 从有关土尔扈特的几件档案看清初的民族政策
    和漠南蒙古。土尔扈特部为漠西蒙古厄鲁特四部之一,他们最初游牧于我国新疆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地区)。17世纪20年代末,土尔扈特部众在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与部分杜尔伯特、和硕特人一起,带着明政府所授的封爵玉印,远徙到伏尔加河下游两岸地区游牧,仍与后来的清政府保持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联系。康雍乾时期的几件档案清楚地记录了土尔扈特部与祖国的交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的民族政策。一、《康熙谕阿玉奇汗敕书》《康熙谕阿玉奇汗敕书》用满文书写在浅黄缎幅上,宽40厘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期2012-08-15

  • 少小离家老大回
    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繁衍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清朝政府的关系。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他们又决心返回故土,主要原因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在这

    国学 2011年2期2011-02-18

  • 东归英雄传
    宗 禹土尔扈特部落是蒙古族的一部分,他们自古就生息在我国北部西部的森林和草原,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光荣历史的部落。土尔扈特人民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对中华民族代代相延的向心力,使土尔扈特人民举行了18世纪最伟大的长征。土尔扈特举族西迁后,在伏尔加河畔平静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但这种平静还是很快被打破了。“其实当土尔扈特人迁入伏尔加河畔不久,沙俄统治的势力范围就已经延伸过来了。可以这样理解,从一开始进入伏尔加河畔,土尔扈特人就一直在为捍卫自己的权益而努力着。”西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9年12期2010-04-07

  • 自古中华是一家
    。东归壮举: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个古老部落。明清时期,蒙古分为漠南、漠北喀尔喀和漠西厄鲁特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与土尔扈特四部。其中,准噶尔最为强大。明崇祯初年,土尔扈特因不堪忍受准噶尔的骚扰而被迫西迁至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居住。然而,此处后被沙皇俄国控制,土尔扈特再次受到沙俄的欺压。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1月,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经过几次筹划,最终决定东归祖国。不料消息泄露,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

    人民论坛 2009年14期2009-08-28

  • 时代性 主题性 能力性 综合性
    (以下简称“土尔扈特题”)以历史上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问题为切入点,将时政热点(维护民族统一问题)与政史地三科资源有机整合。笔者拟通过对“土尔扈特题”特征的分析,对今后高考备考复习的新要求提一些建议。一、“土尔扈特题”的命制特点第一,时代性——隐性考查时政热点。清朝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谱写了维护民族统一的伟大篇章。“土尔扈特题”就是以历史上的土尔扈特部回归问题为切入点,设计了六道问题,分别考查学生政史地三科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反映了近年来高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8年9期2008-10-22

  • 土尔扈特部回归记
    庙碑记》和《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三块巨型石碑,其中后两块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于碑身四周。至今石碑完好无损,巍然矗立,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辨,成为二百多年前,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一致、抗击沙俄的历史见证。明朝末年,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其中的一大部又分为土尔扈特等四部。17世纪初,四部之间的纷争日益加剧,迫于形势,土尔扈特部首领和另一部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率所部五万余帐、约二十多万牧民,离开了原来的牧地塔尔巴哈

    知识窗 1997年7期199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