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

  •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喜庆《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不作高深论,唯寻玉洞春。武陵藏胜处,须问打渔人。一岁老人刘毓庆恭贺刘毓庆,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名作欣赏》欣赏名作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独据潮头惯看起落文史会通与民同乐贺《名作欣赏》杂志四秩华诞庚子秋月刘强敬题刘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济人文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名作欣赏 2023年18期2023-06-24

  • 普利司通高性能轮胎“名作”即将登陆中国市场
    全球知名的橡胶和轮胎企业普利司通于近日宣布,其POTENZA系列高性能轮胎搏天族POTENZA®Sport即将登陆中国市场。作为众多知名汽车品牌的配套轮胎,搏天族POTENZA®Sport轮胎采用业内先进的虚拟轮胎建模技术,在干湿路面皆表现出色。搏天族POTENZA®Sport轮胎是普利司通在高性能运动轮胎领域的重磅之作,为驾驶者提供卓越体验的同时,亦能助力充分发挥车辆性能。轮胎适用于各种高级运动轿车、SUV以及高性能跑车,目前,普利司通搏天族POTENZ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2年11期2022-12-16

  • 因为“空”,才能“充实”
    时间不多,卢浮宫名作太多了。”那位母亲一路赶着,手中拿着目录,检查是否遗漏了名作,并回头问我:“哪一张名作我们还没有看到?”我一时忧伤便停止下来,问她:“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我们有时总是急迫地赶着路,生怕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却忽略了应该停下来,重要的东西其实就在身边。在美术馆里常常看到忙碌的人,总是担心遗漏了“名作”,殊不知面前就是名作。即使是名作,没有从容平常的心去感受,也是枉然。艺术有时使我沮丧,我知道艺术可能离美很远。美其实很简单,美,首先应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11期2021-04-20

  • 名作”滋味长
    何群初次阅读《名作欣赏》,是在我刚进大学校园的九月,那是2000年,算来我是《名作欣赏》二十年的老读者了。记得那时每天中饭后,我会散步至图书馆阅览室,从书架上取过杂志站着阅读。在几乎翻遍摆满三面墙的各种杂志之后,我圈定了一些每期必读刊,《名作欣赏》即是其中之一。大学时代,读中文系的我既认真又勤奋,若是在某本杂志上读到了令自己激赏的文章,我会将其借出复印,以用作每天的晨读材料。复印最多的,是《读书》《世界文学》和《名作欣赏》。四年大学读下来,大型的旅行箱已装

    名作欣赏 2020年7期2020-10-21

  • 我和《名作欣赏》
    邂逅《名作欣赏》是很偶然的,我在朋友家中玩,发现了本杂志,翻看目录,感觉有些喜欢,便向朋友借阅。杂志是1984年的5本(当时为双月刊,缺少第1期)。回家后立即阅读。过段时间,告诉朋友,书已看完,还想再看,暂缓归还。朋友同意后,继续阅读。中途曾告诉朋友,这个杂志太好了,我非常喜欢,还想再看。朋友看出我是真心喜欢,就很爽快地将这5本送我了,至今我还不定期地看。后来我就自己开始订阅了。我订阅是从1988年开始的,可以很肯定地说我是在1987年开始看这份杂志的。再

    名作欣赏 2020年9期2020-10-10

  • 我和《名作欣赏》
    西 卿紫平邂逅《名作欣赏》是很偶然的,我在朋友家中玩,发现了本杂志,翻看目录,感觉有些喜欢,便向朋友借阅。杂志是1984年的5本(当时为双月刊,缺少第1期)。回家后立即阅读。过段时间,告诉朋友,书已看完,还想再看,暂缓归还。朋友同意后,继续阅读。中途曾告诉朋友,这个杂志太好了,我非常喜欢,还想再看。朋友看出我是真心喜欢,就很爽快地将这5本送我了,至今我还不定期地看。后来我就自己开始订阅了。我订阅是从1988年开始的,可以很肯定地说我是在1987年开始看这份

    名作欣赏 2020年25期2020-04-06

  • 名作欣赏》,我的良师益友
    1期和第2期的《名作欣赏》,书页已泛黄,历时已近40年了,但当时触碰到“她”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时书报亭里那么多的图书展露着面容,供人选读、购买,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本刊物。“名作欣赏”四个白色的大字占据封面主要位置,一下吸引住了我的目光,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气端庄的封面,色调古朴厚重,使“她”在许多轻佻和随意的图书中脱颖而出!翻开来,封二是“一千零一夜”版画插图,封三是唐寅的书法、绘画、仕女图,再看目录,分为“阅读与欣赏”“作家与作品”“世界文坛之窗”“

    名作欣赏 2019年13期2019-09-28

  • 名作欣赏》,我的良师益友
    1期和第2期的《名作欣赏》,书页已泛黄,历时已近40年了,但当时触碰到“她”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时书报亭里那么多的图书展露着面容,供人选读、购买,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本刊物。“名作欣赏”四个白色的大字占据封面主要位置,一下吸引住了我的目光,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气端庄的封面,色调古朴厚重,使“她”在许多轻佻和随意的图书中脱颖而出!翻开来,封二是“一千零一夜”版画插图,封三是唐寅的书法、绘画、仕女图,再看目录,分为“阅读与欣赏”“作家与作品”“世界文坛之窗”“

    名作欣赏 2019年5期2019-09-10

  •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名作的赏析
    周洺竹摘 要:名作赏析对小学美术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德育、美育和文化效应。然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名作。基于此,从教师专业素养、创设艺术情境、综合教学方法来改变小学美术教学中名作赏析的问题。关键词:名作;小学美术;运用策略名作是历经生活检验,最终被公众所接受的艺术经典。如今,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名作以不同的载体流向大众,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值得一提的是,名作在小学美术教材里,也占有一席之地。一、名作对美术教育的接受效应1.名作的德育效应教材中的名作

    新课程·上旬 2019年5期2019-07-10

  • 英语名作整本书导读实践
    能力。而开展英语名作阅读活动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极好途径。整本书导读是英语名作阅读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导读的目的是激趣。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封面、目录、背景、章节或段落文字来指导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后续阅读的兴趣。关键词 英语  名作  整本书导读阅读是学生综合语言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需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言技能五级目标要求学生年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认知策略五级目标要求学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3期2019-07-08

  • 基于英语名作的整书导读实践
    理解能力,而英语名作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极好途径。整书导读是英语名作阅读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导读的目的是激趣,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封面、目录、背景、章节或段落文字来指导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后续阅读的兴趣。关键词:英语;名作;整书导读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2-0026-04阅读是学生综合语言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需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英语课程标准》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19年1期2019-03-21

  • 人面不知何处去
    “你们山西刊物《名作欣赏》的主编要到家来,你也来和他见个面吧,毕业后你可考虑到他那儿去。”就这样,我认识了老张。我到《名作欣赏》时,《名作欣赏》的影响已经很大。其.,《名作欣赏》与沪版“鉴赏辞典”前后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欣赏热”,而老张,更以力倡“欣赏学”之说,站到了热流的潮头。其二,在《名作欣赏》的作者队伍中,赫然列有季羡林、施蛰存、周汝昌、贾植芳、袁行需等好多大师的名字,以致介绍我认识老张的那位大名鼎鼎的朋友说:“人之知山西,煤与《名作欣赏》而已。”如

    名作欣赏 2018年12期2018-09-10

  • 讲讲“我与《名作欣赏》的故事”
    情味的刊物——《名作欣赏》诞生了!她一诞生,就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引领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鉴赏热潮。1981年11月5日,在《名作欣赏》誕生一周年之际的北京座谈会上,林默涵、陈翰伯、边春光、李健吾、王瑶、戈宝权、周汝昌、屠岸、李希凡、蓝翎、蒋和森、唐达成、刘梦溪、袁行霈、朱虹等出版局领导和专家学者欢聚一堂,表达了对《名作欣赏》的鼓励和祝福。陈翰伯说,我是《名作欣赏》的忠实读者,每期我都仔细阅读,刊物的确有自己的特色。王

    名作欣赏 2018年9期2018-09-10

  • 讲讲“我与《名作欣赏》的故事” ——纪念《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征稿启事
    情味的刊物——《名作欣赏》诞生了!她一诞生,就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引领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鉴赏热潮。1981年11月5日,在《名作欣赏》诞生一周年之际的北京座谈会上,林默涵、陈翰伯、边春光、李健吾、王瑶、戈宝权、周汝昌、屠岸、李希凡、蓝翎、蒋和森、唐达成、刘梦溪、袁行霈、朱虹等出版局领导和专家学者欢聚一堂,表达了对《名作欣赏》的鼓励和祝福。陈翰伯说,我是《名作欣赏》的忠实读者,每期我都仔细阅读,刊物的确有自己的特色。王

    名作欣赏 2018年25期2018-07-13

  • 《西方歌剧简史与名作欣赏》课程辅助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西方歌剧简史与名作欣赏”课程为基础,构建其课程辅助平台,以此扩充和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以两个版块为主,即课程辅助平台教学需求分析、课程辅助平台系统架构以及各个板块所具有的功能。【关键词】西方歌剧;名作;图兰朵;普契尼【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开发美育课程,使学生接触到更加有营养、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拓宽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眼界,并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基于这个目标,要解决在“西方歌

    北方音乐 2018年20期2018-05-14

  • 人面不知何处去 ——记张仁健先生二三事
    “你们山西刊物《名作欣赏》的主编要到家来,你也来和他见个面吧,毕业后你可考虑到他那儿去。”就这样,我认识了老张。我到《名作欣赏》时,《名作欣赏》的影响已经很大。其一,《名作欣赏》与沪版“鉴赏辞典”前后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欣赏热”,而老张,更以力倡“欣赏学”之说,站到了热流的潮头。其二,在《名作欣赏》的作者队伍中,赫然列有季羡林、施蛰存、周汝昌、贾植芳、袁行霈等好多大师的名字,以致介绍我认识老张的那位大名鼎鼎的朋友说:“人之知山西,煤与《名作欣赏》而已。”如

    名作欣赏 2018年34期2018-03-11

  • 名作》视野
    主持人语本期四篇文章讨论著名当代文学史研究者洪子诚先生。洪先生1999年初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被论者认为是当代文学有“史”的标志,足见其在学界的影响。这本书和稍早的《当代文学概说》(合著)、《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以及稍后的《问题与方法——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共同构成了洪子诚文学史研究的序列作品。2002年洪先生退休后,又进入另一写作高峰期,开始尝试新的学术写作文体。近年出版的《我的阅读史》《材料与注释》《

    名作欣赏 2018年13期2018-01-29

  • 读者来信
    于1992年在《名作欣赏》发表文章,可能发了有五篇,算是我在公开刊物上最早发的一批文章,其过程,我曾在《名作欣赏》创办二十周年时写过一篇《我与〈名作欣赏〉的一段情缘》做记述,附上一阅。正因为有了《名作欣赏》发表的刺激,后来在许多省与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文学欣赏文章,多被转载,百度可查到,特别是前几年还在浙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读破金瓶梅》一书(附电子版),“后记”里也特别提到了《名作欣赏》,因为我最早关于《金瓶梅》的欣赏文章就是发在《名作欣赏》上的,那时

    名作欣赏 2018年1期2018-01-28

  • 紫云文心推出《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心推出傅雷先生的名作《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1931年,傅雷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课程。在讲稿的基础上,傅雷先生写成了这部《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讲》。据介绍。全书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20位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起于乔托,终于柯罗,对于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绘画大师,如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委拉斯凯兹、普桑、庚斯勃罗等无不网罗。在对所涉及的美术作品进行精到分析的同时,傅雷先生的写作还旁及哲学、文学、

    出版人 2017年3期2017-04-14

  • 名作欣赏》荣晋2015龙源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海外阅读排行前100名
    《名作欣赏》荣晋2015龙源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海外阅读排行前100名2015年12月18日上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宁波市文明办、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海曙区人民政府、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主办的TOP100全国城市数字阅读排行/TOP100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排行发布盛典在宁波举行。会上发布了TOP100全国各类期刊数字阅读影响力排行,《名作欣赏》荣晋2015龙源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海外阅读总排行第84名。自创刊以来,《名

    名作欣赏 2016年1期2016-03-25

  • 批评与建构 文本解读的当代意义
    今的立场上,对“名作”进行当代阐释,读出经典的当代意义。而要读出文本的当代意义,一要寂然凝视,懂得欣赏;二要平视经典,切近理解;三要移植情境,寻找“参照”;四要拒绝权威,用“心”感悟;五要“自言自语”,新鲜表达。关键词:“名作” 当代意义 平视经典 情境移植 拒绝权威“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因为这文本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而每一个时代则对这整个传统有一种实际的兴趣,并试图在这传统中理解自身。当某个文本对解释者产生兴趣时

    名作欣赏 2016年4期2016-01-28

  • 我们的梦
    临之际,我们向《名作欣赏》(上旬刊)的作者与读者致以最真挚深切的谢意:谢谢作者们在当今学术考核体系的桎梏中,不计功利,百忙之中,为我们、为读者捧上一篇篇心血之作;谢谢读者们在当今眼花缭乱的各色诱惑下,潜心静坐,徜徉于我们刊物的字里行间;谢谢作者读者们在过去的一年,给我们提出的各种意见与建议。我们唯有进一步办好刊物,来回报大家对我们的厚爱与扶持。我们的办刊之梦是:我们要办一份以人文名作欣赏为载体的,与当下社会发展、人生存在之问题息息相关的,具有一定思想精神含

    名作欣赏 2014年1期2014-01-28

  • 2012遗憾之书
    ”中,多是“名人名作”,这似乎暴露出了哗众取宠的媒体本性,也被批评者视为“遗憾之书”评选的缺陷。对“遗憾之书”的批评,我们无意反驳,甚至从心底欢迎,任何批评,都可能带来反批评,而“遗憾之书”正是基于对过去一年阅读生活的回顾、批评与反思,我们既有批评的勇气,亦不缺迎接被批评的准备。但我们也承认,出版物汗牛充栋,“遗憾之书”的评选会有一定的策略,比如死磕“名人名作”,这是基于我们对图书评价系统的判断,而非“哗众”。“名人名作”不仅会受到各大媒体和榜单的吹捧,而

    南都周刊 2013年4期2013-05-17

  • 名作欣赏创刊三十周年(十二)《名作欣赏》: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收获
    /张永军名作欣赏创刊三十周年(十二)《名作欣赏》: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收获/张永军本来,我并不打算写自己与《名作欣赏》的关系的。因为,较之于读过的别人与《名作欣赏》之间发生的那些刻骨铭心、隽永深挚的故事,我与《名作欣赏》之间的故事,的确太平淡无味、太琐碎无奇了。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想到:假如一件事在一年两年内完成,可以称之为做了一件事;那么,一件事如果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来完成,就能够称之为一种生活了。而在我的心底,早已准备好了要用十几年、几十年的时光去演绎与《名

    名作欣赏 2010年16期2010-08-15

  • 三十的六分之一 《名作欣赏》创刊三十年(九)
    ,更有幸是遇到《名作欣赏》。这次邂逅,让我与《名作欣赏》开始了五年之交。翻开《名作欣赏》,我才知名作还可这样读,她给予了我们一种阅读的新奇与另类。篇篇名家经典,拓展了我对名作与文学的理解。那时,我的目光仅停留在“名作”上,沉浸于阅读惊喜中。每入图书馆,抱着架上所有《名作欣赏》安静偏坐一角,唯恐有人会夺走这些杂志,这份安宁。在这里,我看到了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大家的“另一面”,读到了毕飞宇、白先勇、方方与池莉等作家的“生活”,感受到了残雪世界是这样“可怕”

    名作欣赏 2010年7期2010-08-15

  • 看她,读她《名作欣赏》创刊三十年(七)
    治平看她,读她《名作欣赏》创刊三十年(七)/孙治平一本书是很难燃烧起大火焰的,不信你点了试试看。但就是这本不算厚的《名作欣赏》,却点起了一个山里孩子的梦想,照亮了那段青葱岁月,一直到现在,我与《名作欣赏》的故事仍在延续着。第一本自己的书便是在地摊上花了一个烧饼钱买来的《名作欣赏》,书皮已经被油渍汗渍调染得看不出什么颜色了,但就是这本油饼似的书打开了一个懵懂男孩的世界。回头过了快20年,那个站在人潮涌动的集市上,专心翻阅一本旧书的小小身影却被保留在心里最柔软

    名作欣赏 2010年1期2010-08-15

  • 编读
    改版后第1期的《名作欣赏》我看到了,文章的深度和力度都比较大,有厚重感,李、朵渔、李兆忠等作家、评论家的文章均堪称是佳作,还有一些后进学人的文章也颇有分量。这也可见到《名作欣赏》编辑人员包容并蓄的胸怀。“语文讲堂”这个栏目我挺喜欢,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误区,教师对经典名作的讲解也差强人意,希望这个栏目能对推动语文教育起一定的作用。江苏省作协创研部主任 汪 政警惕矫枉过正正如2010年第1期“主编手记”中,续小强先生所说,我们的确需要警惕当下“论文经

    名作欣赏 2010年4期2010-08-15

  • 关于召开名作欣赏首届理事会扩大会议暨刊社院校联谊会的通知
    位、理事单位:在名作欣赏杂志社理事会成立三周年之际,本会拟定于2010年9月下旬在太原市隆重召开“名作欣赏首届理事会扩大会议暨刊社院校联谊会”。届时,邀请全体会员单位参加,同时也欢迎准备入会的院校单位出席会议。会议详情及有关资料本会将通过电子邮件和邮递信件发出,请各参会单位务必在9月上旬把回执寄达名作欣赏理事会秘书处。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柳巷南路云路街小区2号楼 邮编:030001 咨询电话:0351-5256563电子邮箱:mingzuolishi@126

    名作欣赏 2010年23期2010-08-15

  • 三十的六分之一
    ,更有幸是遇到《名作欣赏》。这次邂逅,让我与《名作欣赏》开始了五年之交。翻开《名作欣赏》,我才知名作还可这样读,她给予了我们一种阅读的新奇与另类。篇篇名家经典,拓展了我对名作与文学的理解。那时,我的目光仅停留在“名作”上,沉浸于阅读惊喜中。每入图书馆,抱着架上所有《名作欣赏》安静偏坐一角,唯恐有人会夺走这些杂志,这份安宁。在这里,我看到了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大家的“另一面”,读到了毕飞宇、白先勇、方方与池莉等作家的“生活”,感受到了残雪世界是这样“可怕”

    名作欣赏·上旬刊 2010年3期2010-04-07

  • 对影视创作中名作改编问题的思考
    周 星摘 要:对名作经典进行改编,已经成为近几年影视创作的突出现象。这既是为了借助原作的高起点,也是为了改编后的影响力。但改编有多种动因和条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泛滥的改编隐藏着创作的危机,它折射出原创的贫乏。如何实现名作改编的效力是需要理性分析和认真对待的。名作改编的正确途径应该是在思想内涵与艺术统一基础上的遵守原著的形态改编和实现时代新解的“改编”。改编而忽略原创不是操作的正途,影视创作的正途是创造出大量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原创作品。关键词:名作;经典

    中州学刊 2008年2期200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