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厚重的杂志改版后第1期的《名作欣赏》我看到了,文章的深度和力度都比较大,有厚重感,李、朵渔、李兆忠等作家、评论家的文章均堪称是佳作,还有一些后进学人的文章也颇有分量。这也可见到《名作欣赏》编辑人员包容并蓄的胸怀。“语文讲堂”这个栏目我挺喜欢,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误区,教师对经典名作的讲解也差强人意,希望这个栏目能对推动语文教育起一定的作用。
江苏省作协创研部主任 汪 政
警惕矫枉过正正如2010年第1期“主编手记”中,续小强先生所说,我们的确需要警惕当下“论文经济时代”论文化的猛兽。可以说,《名作欣赏》在这方面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只是,前几年,我翻阅《名作欣赏》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那种过于论文化、程式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当时就有稍许的困惑,难道《名作欣赏》要改成“名作论文集散地”了?看到改版后的杂志,我倒觉得自己杞人忧天了。但还是有一点小建议,即,《名作欣赏》虽然要极力避免论文化的倾向,但也不要矫枉过正,毕竟某些“论文”鉴赏性、思想性还是比较强的,在《名作欣赏》上刊发也未尝不可,反而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安徽大学教授 王达敏
真的变了《名作欣赏》真的变了!近期听说《名作欣赏》要改版,也不知会改成什么样子,既有期待,又有几分担忧。没想到当我拿到这份2010年第1期的杂志时,还是惊喜不已。首先从形式上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封面简洁大方,尤其是封首左上角那个压凹出来的篆刻“名作欣赏”,摸上去特别有质感,还有封三上选的篆刻名家骆的印刻作品,这些都彰显了《名作欣赏》作为一本文化杂志的品位。打开内文一看,更是让人美不胜收,其中的大部分文章都很精彩,尽管部分观点还值得商榷,但我至少看到了他们为文、为人的真性情,这在当下较为浮躁的文学领域,是难能可贵的。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学报主编 毕光明
妙在分析过程《名作欣赏》中孙绍振先生的文章,我是每期必看,一是因为语言诙谐幽默,丝毫都不觉得有晦涩之处,二是因为,绍振先生总是能讲出一些别人讲不出的东西。比如,第1期上的《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英雄观念》一文,讲到英雄和美女的关系,就先把“美”字从造字法的角度探究了一番,然后渐渐地和“雄”拉上了关系,而且古今中外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用了不少,最后归结为: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西方文化都是漠视女性的,而事实上,在我们的老祖先那儿,女性的地位是高于男性的。所以才要发问:究竟是英雄还是英“雌”?这个结论当然很多人都知道,但这种分析的过程,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受益良多啊。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牛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