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节
- 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研习任务的理解与创设
者设计了“李密的名节”和“归有光的情志”两个研习项目。前者整合了丰富的素材以探究文章背后的士人心态问题,后者补充了精选的素材以探究作者的“情与志”。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研习任务侧重单篇精读,彼此并不关联(当然,也可以进行关联性设计),笔者将其放在一起,仅仅是在“何谓研习”的问题上做出的两种有益的探索。【研习目标】①阅读文本,体悟作者的情与思及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增进对古代士人人生选择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②品读文本,关注细节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作用,提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9期2023-10-24
- 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研习任务的理解与创设
——以《陈情表》《项脊轩志》为例
者设计了“李密的名节”和“归有光的情志”两个研习项目。前者整合了丰富的素材以探究文章背后的士人心态问题,后者补充了精选的素材以探究作者的“情与志”。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研习任务侧重单篇精读,彼此并不关联(当然,也可以进行关联性设计),笔者将其放在一起,仅仅是在“何谓研习”的问题上做出的两种有益的探索。【研习目标】①阅读文本,体悟作者的情与思及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增进对古代士人人生选择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②品读文本,关注细节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作用,提
中学语文 2023年25期2023-10-17
- 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
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领导干部严以律己的谆谆教诲,也对党员干部修身立德、处事用权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坚持修身律己,经常自省自警,用好手中权力,做到慎终如始,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才能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在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重名节、讲操守,始终彰显和保持着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凝聚起攻坚克难、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习主席多次论述名节和操守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性,指出
党的生活·青海 2023年9期2023-09-23
- 网闻摘录
名节系于一丝一粒名节、操守对于个人来说重如千钧。但千钧之重的名节却取决于对待一丝一粒、一事一物的态度和取舍。正如清代廉吏张伯行在《禁止馈送檄》中所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古往今来,那些重名节、守清廉者,大都做到了非自己所得一物不取。今天,物质生活丰富了,少数人以为“一丝一粒”不值几个钱,不必太在意了。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须知,名节如璧不可污,名节和操守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党员干部“要像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2期2023-02-17
- 勤于储备,巧于组接
——典型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己的节操”谭用发名节和操守,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中华民族历来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历代仁人志士都把名节操守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于谦……他们正是以崇高的名节操守,被世人所传颂。“士崇名节道方兴。”崇尚名节操守,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为一种厚德文化,传承着中华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9期2022-12-26
- 一杯水包含了什么
一杯水,象征的是名节。一个人为官一任,当然是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清代张伯行说过一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做官做到别人敬一杯酒都怕玷污你的人格,其清廉之名节,也就抵达让人无法不仰望的境界。这一杯水,标志的是子孙的幸福。世间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后代,怎样去爱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个真正爱自己的子孙,就必须使他们明白:自己的双手永远比长辈的权力和遗产可靠。世界是公平的,活在权力的幻觉和物
中外文摘 2022年12期2022-08-02
- 勤于储备,巧于组接
己的节操”谭用发名节和操守,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中华民族历来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历代仁人志士都把名节操守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于谦……他们正是以崇高的名节操守,被世人所传颂。“士崇名节道方兴。”崇尚名节操守,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为一种厚德文化,传承着中华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9期2022-05-30
- 一杯水包含了什么
一杯水,象征的是名节。一个人为官一任,以大目标观之,当然是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官,你做了官,有幸获得了好的做事平台,极可能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从小目标来看,它也是一个给自己造就良好名望的机遇。清代张伯行说过一句话: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做官做到别人敬一杯酒都怕玷污你的人格,其清廉之名节,也就抵达让人无法不仰望的境界。这一杯水,标志的是子孙的幸福。世间没有一个人不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4期2022-04-22
- 一杯水包含了什么
一杯水,象征的是名节。一个人为官一任,以大目标观之,当然是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官,你做了官,有幸获得了好的做事平台,尽可能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从小目标来看,它也是一个给自己造就良好名望的机遇。清代张伯行说过一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做官做到别人敬一杯酒都怕玷污你的人格的程度,其清廉之名节,也就到达让人无法不仰望的境界。 这一杯水,标志的是子孙的幸福。世间没有
杂文选刊 2022年3期2022-04-16
- 杯水窥清廉
一杯水,象征的是名节。一个人为官一任,以大目标观之,当然是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官,做了官,有幸获得好的平台,就有可能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从小目标来看,它也是一个给自己造就良好名望的机遇。清代张伯行说过一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做官做到别人敬一杯酒都怕玷污你的人格,其清廉之名节,也就抵达让人无法不仰望的境界。这一杯水,标志的是子孙的幸福。世间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
清风 2022年4期2022-04-15
- 杯水窥清廉
一杯水,象征的是名节。一个人为官一任,以大目标观之,当然是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官,做了官,有幸获得好的平台,就有可能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从小目标来看,它也是一个给自己造就良好名望的机遇。清代张伯行说过一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做官做到别人敬一杯酒都怕玷污你的人格,其清廉之名节,也就抵达让人无法不仰望的境界。这一杯水,标志的是子孙的幸福。世间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
清风 2022年7期2022-04-15
- 借鉴时评的缜密思维
己的节操”谭用发名节和操守,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中华民族历来都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历代仁人志士都把名节操守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于谦……他们正是以崇高的名节操守,获得了世人的传颂。“士崇名节道方兴。”崇尚名节操守,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为一种厚德文化,传承着中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18期2021-08-31
- 范仲淹的名节观研究
果。因此,“大厉名节”与“革新政令”“创通经义”一样,也是儒学复兴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宋学精神的应有内涵。宋代士大夫精神风貌的转变以及忠义之风的形成,始于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庆历一代新型士人的“大厉名节”(2)[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第3767页。,这是世所公认的。如朱熹说:“祖宗以来……至范文正公时便大厉名节,振作士气,故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又说:“本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公作成起来也。”(3)《朱子语类》,第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3-26
- 涵养清廉为政的三重境界
理明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大意是:明白事理,就不会任意获取礼物;珍惜名誉,就不会随意获取钱物;害怕法律制裁,就不敢轻易获取财物。以史为鉴,为官从政者可得到“理明、尚节、知戒”的启示。理明“不妄取”,修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之境界。理明,即懂得官位是为民干事的岗位,不是发财谋私的平台;权力是为民服务的工具,不能当作发财捷径。“甘蔗不能两头甜。”既然选择了为官从政,就要断掉发财念想。隋朝赵轨曾任齐州(今济南市)别驾,因政绩显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1期2021-01-12
- 丝粒名节厘毫脂膏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止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一檄锐利,道尽了贿物的来历。今天重拾这篇檄文,我们看到了他的人民情怀。然而,张伯行用此檄把自己孤立起来,再无人附和他,他的正确意见都遭到抵制,更有甚者,连当初举荐他的张鹏翮都不再帮他说话,而是处处打压他。旧朝廷最大的腐败不在于出了几个贪官,而在于容不下清正!个人名节是官场上的良知,良知的基础在于民之脂膏。然而官场良知也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0年8期2020-10-28
- 葆有“吾有正俸”的气度
在公的人,定能视名节如泰山重,视名利如鸿毛轻。周恩来给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规定了“三不沾”;毛丰美经手过亿资金分文不沾,村民说,“金钱对他没有诱惑力”;清廉将军、“军中焦裕禄”杨业功的门上写着“携礼者莫入”。这些不慕浮华、不图虚名、不谋私利的明镜,值得领导干部细照躬行。《菜根谭》里说:“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 清廉之品不仅是一种从政资格,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一股气度和感召力,更是行稳致远的最佳“护身符”。人生像一条河,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扬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8期2020-08-15
- 党员干部要砥砺名节和操守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严正杜绝贿赂,清正官场风气。正是坚持把“一丝一粒”看成关乎名节的大事,始终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张伯行才能在清代官场“出淤泥而不染”,赢得“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珍惜名节是一种道德情操,也是一种道德觉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重名节、讲操守,彰显和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李大钊、方志敏等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视死如归、矢志不渝
中华魂 2020年1期2020-01-14
-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格的高尚,捍卫名节的完美,是勇敢的,苏武做到了!如果说两次求死的苏武,用牺牲生命成就人格的高尚,捍卫名节的完美是勇敢的,那么苏武为了民族的大义和利益,十九年忍辱负重,生不如死地求生,就堪称伟大了。苏武为什么要求生?——求生是对国家大业的坚守,因为一旦求死,汉武帝交付的出使使命将不能完成;求生也是对国家荣誉的维护,因为一旦求死,个人名节虽然保全,但汉使参与匈奴叛乱的罪名便有口难辩;求生还是对民族利益的保全,因为一旦求死,刚刚和平的汉帝国与匈奴必将兵戎相见。
参花(下) 2019年10期2019-11-13
- 解码《陈情表》:孝情背后颤抖的灵魂
不惜说自己“不衿名节”,这背后值得我们深究。在李密眼中,自己仕宦服务过的蜀汉真的就是不合法的“伪朝”吗?不仅李密他自己作为蜀国旧臣担任过蜀汉的尚书郎,而且他祖父李光亦做过蜀汉太守,祖孙都效力过蜀汉,难道李密敢说自己的祖父也是贪图宦达、不讲名节的吗?一个对自己的祖母那么孝顺的士人、一个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儒士会如此“大逆不道”地否定祖父吗?何况古代士人“名节”观念非常强烈,乃至不惜以死捍卫之。士人们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出身门第等方面虽有千差万别,但士人们最大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6期2019-08-27
- 瓜田李下瓜田李下
“请皇上怜惜微臣名节,速将犬子降到二甲!”雍正不解,张廷玉解释说:“自古科举,是寒门子弟的晋升之路,我张家两代受皇恩,已非寒门,犬子不宜和寒门子弟争夺鼎甲。其次,臣和主考鄂尔泰同僚多年,如今犬子在他门下中了鼎甲,瓜田李下,如何自清?臣之名节恐将毁于一旦。”雍正觉得有理,便把张若霭降成了第四名。这就叫避嫌。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那些容易引起争议的名利之事,避免引发嫌疑猜测。即所谓“经瓜田不蹑履,过李园不正冠”。古时道德君子都很重视此事,不肯轻涉瓜田李下,诚如
检察风云 2019年7期2019-04-08
- 解码《陈情表》:孝情背后颤抖的灵魂
不惜说自己“不衿名节”,这背后值得我们深究。在李密眼中,自己仕宦服务过的蜀汉真的就是不合法的“伪朝”吗?不仅李密他自己作为蜀国旧臣担任过蜀汉的尚书郎,而且他祖父李光亦做过蜀汉太守,祖孙都效力过蜀汉,难道李密敢说自己的祖父也是贪图宦达、不讲名节的吗?一个对自己的祖母那么孝顺的士人、一个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儒士会如此“大逆不道”地否定祖父吗?何况古代士人“名节”观念非常强烈,乃至不惜以死捍卫之。士人们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出身门第等方面虽有千差万别,但士人们最大
中学语文 2019年16期2019-01-31
- 清初小说中的“贞烈”书写与士人的名节观念
传统中,关于女性名节的书写往往反映了士人自身的名节观念。清初异族入主使每个士人都不得不慎重面对个人名节的问题,所以清初文学中常见“贞女忠臣”同构的书写方式,小说中也不乏以阳刚之笔写女性殉节,或借写女子失身、易主讽刺士人失节的故事。部分清初小说反映了另一种士人心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困境而选择顺应时变、消解殉节观念、肯定个人求生欲望的自我正当化心理。此外,重视名节、道德至上的传统观念与权宜乱世、生存至上的变通态度在生活中往往是矛盾而并存,有些小说微妙地表现
明清小说研究 2018年4期2019-01-10
- 习近平用典
中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解读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这样的滑坡和动摇,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习近平同志还曾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提出过同样峻切的警思。现实中,少数干部总以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节
当代陕西 2018年14期2018-11-17
- 《陈情表》的“陈请”艺术
新朝不满,二是以名节自许,三是嫌官位不高。针对上述三个可能存在的怀疑,李密一一予以否定。新朝对刘蜀老臣极为照顾,对我尤其如此,“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我感念在心;我本是追求功名之人,“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从不以所谓名节自夸;太子洗马的任命已属“宠命优渥”,我哪有得陇望蜀,觊觎更高权位之心?我之所以“辞不就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祖母风烛残年,我不能不孝养!也许您老人家不相信,会说你祖母死了之后当怎样,我在此郑重地向您保证:祖母一旦归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8期2018-09-29
- 《陈情表》的“陈请”艺术
新朝不满,二是以名节自许,三是嫌官位不高。针对上述三个可能存在的怀疑,李密一一予以否定。新朝对刘蜀老臣极为照顾,对我尤其如此,“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我感念在心;我本是追求功名之人,“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从不以所谓名节自夸;太子洗马的任命已属 “宠命优渥”,我哪有得陇望蜀,觊觎更高权位之心?我之所以“辞不就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祖母风烛残年,我不能不孝养!也许您老人家不相信,会说你祖母死了之后当怎样,我在此郑重地向您保证:祖母一旦
中学语文 2018年24期2018-02-10
- 论北宋士人的“好名”以欧阳修为例
修等新型士人崇尚名节,追求功名。他们出身孤寒,没有门第支撑,却要挑战近百年形成的士风;位居中下层,却要挑战上层政治集团的治国方针,这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危险。然而,出于为国尽忠的坚定信念,他们虽屡遭贬黜而不悔。为了战胜反对者,他们将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小人之辨引入政见之争中,这成为此后北宋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北宋中期,在以崇文为基本国策的引导下,经由科举考试登上政坛的庶族士人在数量上渐成规模,以范仲淹、欧阳修为代表的这批新型士人在政治上表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特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1-17
- 廉洁的三重境界
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意为明白事理,就不会任意获取礼物;珍惜名誉,就不会随意获取钱物;害怕法律制裁,就不敢轻易获取财物。以史为鉴,品味这“不妄取、不苟取、不敢取”,对我们今天搞好廉政建设,仍有现实的警醒作用。“不妄取者”是廉洁自律的上乘境界。他们眼光远大,信仰坚定,自律精神強,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以一种发自
上海企业 2017年10期2018-01-15
- 廉洁的三重境界
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意为明白事理,就不会任意获取礼物;珍惜名誉,就不会随意获取钱物;害怕法律制裁,就不敢轻易获取财物。以史为鉴,品味这“不妄取、不苟取、不敢取”,对我们今天搞好廉政建设,仍有现实的警醒作用。“不妄取者”是廉洁自律的上乘境界。他们眼光远大,信仰坚定,自律精神强,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以一种发自
上海企业 2017年11期2018-01-08
- 论北宋士人的“好名”:以欧阳修为例
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名节。诚如后人所说:“宋人讲名节”[1]929,“读史者每以士大夫之名节、文章未有如赵宋之盛。”[1]1275当然,首开风气者为范仲淹,“宋兴士大夫之学名节自范文正公、议论文章自欧阳子、道学自周子。”[1]1274但如此区分其实只是一个大概,并不严密,因为范仲淹之议论同样闻名于世*刘子健:“范之敢言,实开北宋中期议论之风。”(《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43页),欧阳修也以重名节被列入《宋史·忠义列传》*《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01-01
- 名节重于泰山
名节重于泰山重名节、轻利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屈原、苏武、岳飞等高洁之士,今有李大钊、方志敏、焦裕禄等先烈楷模,他们均崇尚名节,视名节同生命一样重要。历史证明,凡是视名节如生命者,都能在逆境之时巍然不倒,诱惑面前淡然处之。“贤士徇名,贪夫死利。”守名节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关联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把名节视为生命,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在五光十色的诱惑和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岿然不动,成就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这也是我们党
支部建设 2017年19期2017-11-24
- 朱熹收礼
坏了您不收礼物的名节。”一名手下不解地问。朱熹笑了笑说:“收了别人的礼物,那是让别人破费,会坏了我的名节。如果不收菜贩的礼物,那就是浪费了,而浪费才是对名节最大的破坏。”那名手下听后连连点头,百姓们也都对真性情的朱熹称赞不已。素材点拨 一个真正拥有高尚情怀的人,一定有一颗爱人之心。他从不拘泥于外在形式,而只求给人以真正的维护和关怀,也因此才更能受到众人的爱戴。适用话题 情怀、清正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5期2017-06-06
- 名节重于泰山
官者应珍重自己的名节。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縕袍。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苟图身富贵,朘剥民脂膏。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作诗寄深意,感慨心忉忉。诗一开头,于谦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名声与节操重于泰山,一个人的物质享受轻于鸿毛。为官者应重名节,轻财帛。“縕袍”,本义是指旧棉衣,这里是借用来表示生活清贫。古代具有远大志向的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与节操,甘愿终生过着清貧的生活。诗人为了证实自己的上述观点,接着便
醒狮国学 2017年3期2017-04-04
- 这是儒家的“守经”与“权变”
则的奸佞,是不顾名节贪恋权贵的小人,两种说法可谓天水违行,冰火难容。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冯道的为人处世呢?他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如果仅仅从气节、人格来立论,显然是过于简单、过于片面的,也是不够公允、客观和包容的。在五代那样一个战乱频仍、灾荒连连、政治昏暗的年代,冯道能够放下自身名节的顾虑来为苍生、为百姓、为时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其中应该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合乎中国传统文化守经权变的传统。在汉字中,“经”原意为织布机上纵向的纱线,与“纬”相对,引申为
博览群书 2017年2期2017-03-10
- 党员干部要崇尚和坚守名节
干部要崇尚和坚守名节◎文/高玉敏崇尚和坚守名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滋养民族魂魄的厚德文化。在新形势下,名节是反映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人格力量和群众威望的一面明镜。因此,党员干部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一是要固本培元修党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要为党性淬火,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质,提高道德素养,在不断检身正己中,充分认清自我,切实锤炼过硬的党性,在政治上始终清醒
共产党员(辽宁) 2016年9期2016-11-28
- 法度严谨而不失雅致同趣的“雅趣套壶”
、不死板,彰显“名节殊途,雅致同趣”的韵致。紫砂壶;制作;雅致同趣眼前这组“雅趣套壶”,法度严谨却又不失精致雅趣,令人耳目一新(见图1)。大气与重器,是文化的根基,往往可以为紫砂作品“正本清源”。创新不是无限度的求异求怪,有“根基”的创新,恰恰应当以真正精良的重器、大器为文化标尺和艺术参照。以“法度严谨”立意的“雅趣套壶”正是立于“根基”之上进行创新的典范。图1 雅趣套壶Fig.1 Shaped Zisha Tea Set“雅趣套壶”圆润饱满,做工精湛。其
中国陶瓷工业 2016年4期2016-09-22
- 党员干部要崇尚和坚守名节
高玉敏崇尚和坚守名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滋养民族魂魄的厚德文化。在新形势下,名节是反映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人格力量和群众威望的一面明镜。因此,党员干部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一是要固本培元修党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要为党性淬火,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质,提高道德素养,在不断检身正己中,充分认清自我,切实锤炼过硬的党性,在政治上始终清醒,时时向中央看齐,处处维护
共产党员·上 2016年5期2016-06-30
- 晚明社会的文化心态:从万历怠政到文官集团的“名节”行为
政到文官集团的“名节”行为刘 黎(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曲靖 655011)本文以万历皇帝怠政为视角切入点,把张居正改革身死名败及其与万历皇帝关系的变化、“争国本”事件进行串联分析,剖析明代文官集团的文化心态,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所表现的是虚妄的“名节”,缺乏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思想和实践,一种焦灼和不知所谓。制度;关系;矛盾;静止;调适朱元璋创建明帝国,御宇期间所主持设计的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制度框架,对后世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学刊 2016年8期2016-03-17
- 浅谈中华民族之魂
——重名节有骨气
民族之魂 ——重名节有骨气周生霞(敦煌市博物馆,甘肃 敦煌 736200)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看重做人的气节,刚正不阿的人,受到人们的钦佩;奴颜媚骨,阿谀奉承者,为人所不齿。一个人要有正气、骨气,这是做人的原则,同样也是做人的“德”。 骨气,是做人应该保持的浩然正气。做人没有铮铮铁骨,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方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在世,看重名声原本不是一件坏事,但怎样留名却很有讲究.骨气;名节;原则“骨气”是中华民族之魂。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无数仁
人间 2015年29期2015-12-02
- 廉者须见理明而不妄取
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焦裕禄明代思想家薛瑄在《从政录》中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这个分类颇有些见地,就是在今天,对于我们的反腐倡廉教
清风 2015年7期2015-11-12
- 《习近平用典》出版: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原典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释义《禁止馈送檄》全文仅56字,共用了8个“一”字,申述了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个人名节、反对送礼行贿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8期2015-07-01
- 《陈情表》新读
屡辞皇恩却实为“名节”,因孝而于祖母“驾鹤西归”之后官运亨通。李密的亲情告白似乎更像是一场“政治秀”,《陈情表》不能与《出》《祭》二文鼎足的最大不足就是其言不由衷,其背后的政治目的真让人不舒不爽,不吐不快。《陈情表》的说理艺术,历来为人称道。但不知为何,人们对其中的漏洞一直视而不见:其自言“历职郎署”,岂不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自相矛盾;其自言“少事伪朝”“不矜名节”,但“本图宦达”的名节与“忠臣不事二主”的名节岂能相提并论。如此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21期2015-06-16
- 当草莽遇上愚忠
宋江也是)对于“名节”有着超越生命一般的珍视。鲁迅先生所称赞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脊梁”应该包含许多读书人。若辛稼轩,不但有勇,更有谋略,知道面对强敌如何用游击战和持久战(均见于其《九议》与《美芹十论》)来“徐图之”。他活得磊落,活得明白,够得上“脊梁”,南宋因为有了这样的真英雄、大英雄而平添许多光彩。屈原当然也爱名节,还是诗人里面第一个旗帜鲜明维护“名节”的人(此
中华儿女 2015年3期2015-03-13
- “名节”是个大问题
——重读李密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浦东学校殷晓梅“名节”是个大问题 ——重读李密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江苏省连云港市浦东学校殷晓梅《陈情表》的最后两句话耐人寻味:“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上表之时,李密“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是发自真心的,也是符合实际的。那么,“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也是出自真心的么?我觉得,“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只能理解为威逼之下生出的“假情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有“护名节,胜功名”之说。当新政权出现时,名士的“名节”是个大问题。对于
语文知识 2015年3期2015-02-14
- 论名节
杨建强 肖群忠“名节”向来是中华伦理传统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传统中国人的名节意识极为浓厚。这种重名节的观念把外在的褒贬毁誉及内在的气节操守看作是对社会个体作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因此光宗耀祖、称名于世是人生的重要价值,相反,声名狼藉、身败名裂被看作是极其严重的道德后果。然而传统名节意识究竟有着怎样的伦理内涵,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伦理文化为何如此重视名节?这种道德观念是如何嵌入到中国人的价值信仰并在中国的伦理文化中持续发生作用、甚
伦理学研究 2015年4期2015-02-07
- 砥砺意志恪守名节
论员砥砺意志恪守名节本刊评论员名节,是名誉和节操的简称。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雅士、圣贤忠臣都把名节视如泰山。明朝,贤臣于谦虽身处贿赂盛行、争权夺利的险恶官场,但他仍然坚守节操,修身养德,身洁如玉。他在《无题》中写道:“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时至今日,这种重名节的品格依然被人们所传颂。名节之所以被人们珍重和崇尚,因为它是评判人善与恶的一把标杆。一个人能保名节,关键在于平时能“以高洁养心,以信念养性”,保持功成不居,谦虚谨慎,正是“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
红土地 2015年3期2015-02-06
- 名节如璧不可污
》中剖心表白:“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自古而今,这种重名节的品格,成为中华文化的清流,即使处于世俗的烟尘中,依然如沁人心脾之暗香,令人信从。 名节何以有如此强的穿透力?关键就在于它以高洁养心、以信念养性。有之则身虽处贫困逆境而不卑贱,虽立风雨之中而安身立命如山。因此,古人称节操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不拔之基也”,凡君子志士“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从壮志难酬、愤然投江的屈原,到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岳飞;从坚贞不屈、秉持汉节的苏武
决策探索 2014年24期2015-01-07
- 贪科研经费知名教授自毁名节
经费知名教授自毁名节文/钟青陈英旭曾是浙江大学教授、浙大水环境研究院院长,国内水污染领域专家。“苕溪课题”隶属于迄今为止我国资金投入总量最大的环境科研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陈英旭拿下这个课题,总经费高达3.135亿元,其中国家拨付1.0544亿元。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陈英旭用自己课题总负责人的身份,将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再通过授意关联公司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
浙江共产党员 2014年3期2014-08-22
- 男人的名节
“本人因为考虑到名节,所以我不会接受木子美的约炮,甚至吓得不敢和她合影……”说实话,当时我听后瞬间有种躺着中枪的感觉。暂且不说和德艺双馨的苍老师有无可比性,也不能与裸露成名的干露露相提并论,这位名节君对洁身自好的强调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是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就好像,一个寂寥落寞的男人看见橱窗里的模特,跟人说:如果她追我,我拔腿就跑。或者他在酒吧里,落落寡欢,听见隔壁桌女子的欢笑,不由掏出一张大钞,跟自己打赌:如果她向我走过来,我会恶狠狠地拒绝她。其实他不
时代人物 2014年3期2014-01-27
- 名节、名号与名位
”有名声、名望、名节、名誉、名分、名位、名义的意思。当“名”作“名声、名望、名誉、名节”解时,我们发现有许多意思精辟、饱含褒贬和爱憎情感的成语,能说明国人是多么的重“名”。若名声与实际相符,人们就肯定为“名副其实”。反之,就否定说“徒有虚名”。若是没有夸大、确实不错的名声流传开去,人们会称赞说“名不虚传”。否则,会被指责说“名过其实”。好名声永远流传,人们颂之为“名垂千古”“名垂青史”。坏名声传扬开去,则被讥讽为“臭名远扬”。丑恶的名声让很多人知道了,人们
月读 2013年11期2013-08-15
- 如何看待“知识分子的清高”—— 兼析“以今衡古”的评判标准
那样,为了自身的名节,让几百人跟着他殉葬,这是不是太看重名节和太自私自利了?!”文中还有几段“义正词严”的质疑:“感觉知识分子的清高是很害人的,害了自己倒也无所谓,但有些知识分子因清高,把自己一家人,甚至几族人都害了。……这种为‘名节’而不顾一切的做法是神圣和伟大的呢,还是太自私自利了呢?古代有很多知识分子为了‘名节’都把自己的家人搭上了,三族、五族、六族的被诛灭,都是‘名节’这东西闹的。”读到这些似是而非的“论断”,几度摆放不下,难以一挥而去,只得特商榷
民主与科学 2010年2期2010-12-26
- 贪官“1%的贪欲”是如何算出来的
9%的精力造就的名节。”那么,他这“不到1%的贪欲”,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是与普通人比较,计算出来的吗?和普通人相比,汪副厅长算是很幸运的。从一名普通的下乡知青、中学教师,到成为一名大权在握的省教育厅副厅长,他应该算100%幸运。下乡知青多矣,有几个能成为副厅长?如果他还是一名边远贫困县的普通中学教师,谁会替他交纳在北师大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三年学费?谁会一次又一次拿着钱给他“拜年”?他或许觉得自己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不到1%的贪欲”,但是,他不应该忘记自己和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3期2010-09-06
- “满村听说蔡中郎”溯源
。后世儒家学者从名节观上对蔡邕进行贬斥,是无可厚非的。儒家提倡忠孝仁义,在东汉这个经学盛行的朝代,尚名节也就成了必然之理。正如《廿二史劄记》中所说的那样,“盖当时检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按照东汉的这种士林风俗,蔡邕应董卓之辟,并为其歌功颂德、鼓琴助兴,可谓失节。然而,考虑到蔡邕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他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他生活在顺帝、桓帝、灵帝、献帝四朝,这是东汉政治最黑暗的时代。生不逢时,无法施展抱负,对蔡邕来说
寻根 2009年5期2009-12-03
- 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等
?有的人爱自己的名节。将名节看得重了,就不惜钱财和力气,在关键处,甚至生命都可以献出。不要以为只有名臣大将才在乎名节,民间坊内也有很多在乎自己名节的人。也有的人爱自己的身体。出于这种原因,才会很馋,因为不愿委屈自己的肠胃;才会很懒,因为不愿劳累自己的肌肉;才会很在乎冷暖,因为不愿让自己的皮肤经寒历暑……每个人都靠这个身体来接受外界的影响,并对周围的人造成影响。只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明白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太宠爱了会因缺乏锻炼而脆弱,太劳顿了又会缩短使用期限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9年6期2009-07-31
- 共建美丽四川 叫响节日名片
的兴趣,四川地方名节一时成为了文化界的热门话题。“四川人的天性就是乐观浪漫,喜欢过节。”按照著名学者何开四的理解,过节就是民众的集体狂欢。他认为,经历了大地震的四川人目前需要狂欢。“地震之后,多数四川人选择了坚强和乐观,这是地域性格决定的。越是自然灾害,越要过好自己的节,以此释放心理能量,撫平心理伤痕。”“节日活动是四川最重要的民俗活动组成。”在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谭继和看来,民间节日是地域传统和当地新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纵观各地推荐的地方名节,融入了或文学,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3期2009-04-01
- 三读李密
小,失节事大”,名节对于一个儒者来说,那是比生命都宝贵的东西。于是,李密上表的目的是“辞不就职”。他是蜀汉的旧臣,怕引起晋武帝的误会,以为他矜守名节,所以陈述此情时,特别委婉曲折,词意婉转凄恻,真情动人。“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曾废离。”表明自己
文学教育 2009年2期200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