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 朱箫郡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必修部分凸显“学习”的要求,而选择性必修(以下简称“选必”)部分凸显“研习”的要求。从“学习”到“研习”,这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型(学习深度的掘进)以及研究性学习(研习)任务的开发。具体来说,教学方式的转型包括三个方面:从必修阶段的侧重单元教学,转变为选必阶段的侧重单篇精读;从必修阶段的侧重创设亲近具体生活的学习情境,转变为选必阶段的侧重创设偏向学科内部、带有学科特点的学习情境;从必修阶段侧重学习结果的获得,转变为选必阶段侧重研究、思考的过程的体验。研习任务包括四种类型:单篇文章具体内容的赏析与评价和考证与理解、单篇文章与教材选文之间的综合比较和分析、单篇文章与作家和时代的关联研究、为单篇文章拓展素材进而探究文章背后的文学史问题和文化史论题。
然而,笔者阅读部分选必阶段的教学设计,发现研习任务的性质并没有凸显出来,即文本的精读不够以及研究的深度不够。例如,有些设计还执着于单元整体设计,注重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活动,故在具体文本的精读和深读上,存在“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问题。又如,很多设计虽有“研习”形式,但只就文本论文本,或研习素材的筛选不够谨严,算不上真正的研习。而研习材料的搜集和精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习任务的深度和品质。
《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编排在选必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具体落实。笔者设计了“李密的名节”和“归有光的情志”两个研习项目。前者整合了丰富的素材以探究文章背后的士人心态问题,后者补充了精选的素材以探究作者的“情与志”。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研习任务侧重单篇精读,彼此并不关联(当然,也可以进行关联性设计),笔者将其放在一起,仅仅是在“何谓研习”的问题上做出的两种有益的探索。
【研习目标】
①阅读文本,体悟作者的情与思及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增进对古代士人人生选择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②品读文本,关注细节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作用,提升欣赏古典散文的能力,积累古代散文的阅读经验;
③研读材料,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认识,进行语文学习的深度探究。
【研习任务】
一、研习任务一:李密的名节
该任务通过整合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究文章背后的士人心态问题。以下是该任务的具体设置。
1.核心任务
本任务由《陈情表》出发,整合初高中学过的部分汉—晋诗文,补充少量教材外的内容,探究汉—晋之际士人的名节观,以此考察李密的名节。
选择李密的名节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基于《陈情表》本身以及教材单元导语中“重在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的相关要求。古代士人有重视名节的传统,但名节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同一历史时期是否一致,及其对特定时代的士人的影响程度,值得探究。
本任务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将李密和《陈情表》还原到汉—晋之际的历史时空。主要研究方法有梳理比较、整合联系、诠释质疑、推断验证等,也涉及辨识材料的有效性方面。
2.研习过程
活动一:搜集名节文句,理解名节内涵
(1)古代士人有重视名节的传统。据下表(表1)搜集10条与名节有关的文句,概括名节的具体内涵。
(2)李密在《陈情表》中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推测此“名节”的具体内涵,并思考李密在给晋武帝的表中辱称自己“不矜名节”的深意。
【设计说明】上述活动以“名节”为核心,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士人(包括李密)的名节内涵,丰富对名节的理解,也引导学生关注名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微妙变化;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李密辱称自己“不矜名节”的深层意蕴,深化学生对李密、名节以及文体特征的理解。
活动二:研读汉晋诗文,探究名节观念
(1)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李密其实很“矜名节”:他忠于蜀汉,内心抵触晋朝,为了明哲保身,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权宜之计。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有赖于对李密的名节观进行深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中的一个。
①根据下述材料,撰写《汉——晋士人名节观调研报告》。
材料一:司马迁《屈原列传》赞语部分。(略,下同)
材料二:班固《苏武传》李陵、苏武对话部分。
材料三:曹操《短歌行》。
材料四:诸葛亮《出师表》。
材料五: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②根据下述内容,撰写《三国士人如何看待晋朝的调研报告》。
材料六: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紹咨公出处,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世说新语·政事》)
材料七:魏国大举攻入蜀国兵临城下时,用名分和利害来劝说刘禅投降的就是这个谯周(引者注:谯为李密的老师)。在蜀国的群臣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反驳谯周的主降论。(金文京《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
材料八: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280年,晋灭吴),吴国名士陆机携弟陆云离开吴国,奔赴晋之首都洛阳。作《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是: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2)《孔雀东南飞》以文学的形式描述汉代庐江小吏焦仲卿之妻刘兰芝二婚之事。李密的母亲也有“舅夺母志”的二婚命运。女子二婚在当时似乎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不受到人们过分的指责。思考:汉—晋社会对女子二婚现象持普遍宽容的态度,这对于研究这一时期士人忠于国家的名节观有什么价值?
(3)在班级发表小组研究成果,评选最优研究小组。
【设计说明】上述活动核心在于从汉—晋士人的名节观、三国士人对晋朝的认同感以及社会对女子二婚现象的宽容程度三方面,探究李密的名节观。前两个活动侧重通过对课外材料的理解来加深对李密和《陈情表》的理解;第三个活动侧重对课外材料在证明李密“不矜名节”问题上的价值的辨析。
活动三:结合作家作品,总结李密名节
(1)根据上述研究内容,结合李密生平和《陈情表》中的相关文字,写一篇《李密名节考》的写作提纲。
材料九:李密生平简介(教参第150页)。
提纲示例:
李密名节考
①接受晋朝是时代的潮流:a.三国士人对晋的态度;b.二婚现象对士人名节的投射;c.汉晋之际士人名节的多样性;d.老师谯周及其他蜀国士人的直接影响。
②《陈情表》中有认同晋朝的文字:敬辞和辱词的使用。
③《陈情表》反映的孝亲问题是真实的: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
④《陈情表》提出的先孝后忠的方案最终是落实的:从政,并对仕途坎坷发表牢骚。
⑤李密名节总结:孝亲,权变,名利。
(2)讨论:在今天李密的名节观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哪些值得我们反思?
(3)回顾研究过程,总结研究得失,分享研习体会。
【设计说明】撰写提纲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写提纲的形式或给出提纲让学生找材料的“填空形式”,让学生完成相应任务。李密的名节观,如孝亲,在当代是值得学习的;但他善于权变、追求名利的部分,在当代值得我们反思。总结研究得失的环节,有利于启发学生反思和检验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受设计者自身见解和能力的限制,本研究在材料的选取上具有很强的预设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二、研习任务二:归有光的情志
该任务通过补充相关素材,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情与志”。以下是该任务的具体设置。
1.核心任务
本任务以《项脊轩志》为核心,旁涉归有光的生平经历,深入挖掘归有光隐匿在平淡文字下的深深情感,以及他重筑家族荣光的凌云壮志、兼济天下的人生选择。
确定将“归有光的情志”作为研习任务,是出于以下考虑:《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抒情性散文,但作者抒情背后明“志”部分却常常被掩盖或忽略;同时单元导语提出“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
本任务主要通过文本细读、评点、知人论世等文本解读上的方法,感悟和剖析归有光的情与志;具体运用梳理比较、归纳总结、质疑剖析等研究方法,以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辩证思维能力。
2.研習过程
活动一:评文析语感深情,轩内轩外话平生
(1)明代大学士王锡爵评归有光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请以评点形式赏析《项脊轩志》平淡语言背后的感人深情。参考示例见表2。
(2)归有光初作《项脊轩志》时18岁,悼念亡妻的部分是十多年后补记的。结合下面的材料,概述和推断归有光“多在外,不常居”期间的形迹和心态,思考归有光轩内生活的经历与“多在外,不常居”的内在关联。
材料一: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嘉靖十九年(35岁)举乡试,八上春官(春官: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60岁)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隆庆四年(65岁),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明史·归有光传》)
参考:归有光科举不第,在嘉定安亭江上教书授徒。异乡漂泊,功名难就,归有光应有郁郁不得志、孤独痛苦的心态。他“多在外,不常居”,其原因可能有:一,家族分崩离析,使归有光不忍也不愿重返项脊轩;二,大母、发妻的先后离世,使他难以承受睹物思人之苦,故甘愿在外以求解脱;三,大母慈爱,对其期望甚重,促使归有光有外出闯荡天下之志;四,归有光以项脊轩命名书斋,有认祖归宗之意,而今家道败落,更自觉担负起重振家声的使命。
【设计说明】本活动从关键词句入手,用评点法引导学生品味细节、体会深情、学会欣赏;同时通过探究归有光“多在外”与项脊轩中发生诸事的关联,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促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天性之情与功名之志。
活动二:留白之中伏文脉,或去或存意可寻
(1)《项脊轩志》编入教材时,在“殆有神护者”和“余既为此志”之间删去一节。(内容略)讨论:删去这节文字,对文脉是否产生影响?
明确:教材删掉抒志一节,与归有光18岁时雄心勃勃的心态不符,却最贴合补记《项脊轩志》时的归有光的心态。文章文脉和谐流畅,整体蕴含怀亲念旧的悲伤。
(2)原作同时保留抒志和悼亡一节,似乎造成文脉的断裂。从中体会归有光的情与志。
明确:归有光对妻子怀有真挚感情,对亲人又有深切怀念,故录悼亡一节以补之;其保留抒志一节,说明其潦倒在外,但时时不忘少时之志。情与志,在归有光身上既矛盾冲突,又相辅相成:因其有情,更坚立志决心;因其有志,更显抒情悲伤。
【设计说明】此活动以教材编者的留情而删志,探究《项脊轩志》的文脉;以归有光补情而不删志,探究归有光情与志的内联与纠结;以归有光的个案,深化学生对古代士人情与志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张海明.李密《陈情表》别解[J],求是学刊,2009(9).
[3]詹 丹.空间的毁坏与修补:对《项脊轩志》思路的另一种理解[J],语文学习,2015(2).
[4]刘 骏.归有光年谱[D],上海:复旦大学,1998.
[5]郭预衡.历代散文丛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