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

  • 某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大震弹塑性分析
    核心筒结构进行了大震下的弹塑性分析,得到了结构在大震下的整体指标和构件损伤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为双塔楼+底部裙房结构,结构主要功能为公寓住宅和商业。塔楼A、B 均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塔楼A 屋面高度220.8m,地下3 层,地上63 层,属于超B 级高层建筑;塔楼B 屋面高度165.6m,地下3 层,地上46 层,属于B 级高层建筑。塔楼A、B 通过下部5 层裙房相连,组合成为一个双塔结构。同时,结构存在扭转位移比

    大科技 2023年48期2023-11-23

  • 连续刚构梁桥不同组合橡胶支座抗震性能研究
    。图2为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各桥墩处支座的位移。从中可以发现1号、4号墩的支座位移远高于2号、3号墩;3号桥墩在不同情况下的支座变形基本与2号墩相同;支座在大震作用下的位移约为小震作用的8倍。图2(a)和图2(c)分别为小震和大震作用下各支座的纵向位移。不同桥墩的支座位移变化趋势相同。1号墩的支座位移较大,2号墩支座位移较小,与3号墩比较接近。1号、4号墩的支座位移一般大于2号、3号墩,主要是由于2号和3号桥墩的支座刚度较大。然而,在大地震作用下支座的最大位

    山西建筑 2023年3期2023-02-03

  • 某学院楼减隔震方案比选与设计
    kN各支座在三条大震时程波下的位移包络如表5所示,可见支座最大位移553mm小于0.55倍的支座有效直径,即770mm。表5 大震下铅芯橡胶支座的支座位移/mm5.2 铅芯橡胶支座+黏滞阻尼器方案为减小大震下的位移,避免过大的变形缝,在支座处同时设置黏滞阻尼器。每个支座在X、Y两个方向上分别设置一个黏滞阻尼器,共8对、16个阻尼器,协助吸收地震能量,减小地震下隔震结构的变形[3]。黏滞阻尼器参数见表6。表6 黏滞阻尼器参数设置黏滞阻尼器后,由于增加了结构阻

    建筑结构 2022年21期2022-11-10

  • 南昌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8 cm/s2,大震时修正为125 cm/s2。 规范谱与反应谱对比图如4 所示。 基底剪力比较见表4。表4 基底剪力比较表4 列出了各条波以及平均值与CQC 法的基底剪力比较结果。 从图4 可以看出,本工程所选的3 条波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对应于结构主要振型的周期点上不相差20%。图4 规范谱与反应谱对比图经过对3 条波X,Y 向的层间剪力曲线, 弯矩曲线和最大层间位移角曲线综合分析表明,3 条波计算的各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9期2022-11-03

  • 晟通连体超高层节点性能分析
    对连体超高层进行大震工况下的计算分析分析了连接体的变形情况。图3b给出了大震下连接体节点的竖向位移时程曲线,由图3c和图3d可知,大震下连接体两侧位移基本一致,表明连接体能够可靠地连接两栋建筑,并有效地传递水平力。连体结构在大震下,仍然可以保持连接状态两塔可以协同工作,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图3 大震下连接体位移时程曲线图4 关键节点分析节点可靠是构件之间传力的基本保证,按照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的要求,对本工程中的关键节点: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5期2022-08-24

  • 某连体高层结构中的钢桁架设计
    建科进行了中震、大震下等效弹性分析、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保证关键构件及耗能构件满足中震及大震下的性能目标,并且针对桁架连廊,进行了大震下动力弹塑性竖向时程分析,确保竖向振动幅值满足要求。3 钢桁架的设计目标及分析根据建筑功能及平面造型要求,钢结构连廊设计如下:中庭部分跨度20 m,采用钢桁架结构[3],与两侧塔采用强连接(两端刚接),自重轻,连接可靠。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两侧支框架柱设置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柱,钢桁架上下弦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内预留型钢

    山西建筑 2022年15期2022-07-30

  • 高烈度区单向少墙超高层剪力墙结构消能减震设计
    在高烈度地区中、大震作用下少墙方向框架梁较早进入屈服,结构缺乏二道防线对抗震不利。通过设置消能减震装置可以有效耗散地震能量,避免结构过早进入屈服,使结构具有二道防线。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重点介绍高烈度区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的消能减震设计。1 建筑概况某超高层项目位于昆明市盘龙区,地上47 层,地下4层,地上建筑总高度222.2 m,总建筑面积约12万m2。首层层高6 m,功能为办公大堂、餐饮及商业个铺;2层层高6 m,功能为餐饮;3、4层层高5.4 m,功能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年6期2022-07-01

  • 宁波杨柳郡幼儿园结构设计方案探讨
    屈服状态。在6度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X向和Y向的最大值分别为1/112和1/119,结构整体处于屈服后强化阶段,尚未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在7度中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X向和Y向的最大值分别为1/143和1/159,结构整体处于屈服后强化阶段,尚未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7度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X向和Y向的最大值分别为1/44和1/54,结构整体基本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勉强可以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

    浙江建筑 2022年2期2022-04-29

  • 某高层建筑的结构超限设计可行性分析
    进行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计算分析,保证整体结构达到性能C的抗震性能目标;②取规范反应谱作为小震计算分析的参数,采用YJK 和Building 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分析程序进行比对,判断计算模型的合理性;③选取2 组人工地震波和5 组实际地震记录波对结构做小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取其平均值与CQC 法两者间的较大值用于构件设计;④采用YJK 进行中震作用下的性能分析;⑤采用YJK 进行大震作用下的性能分析;⑥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YJK 进行静力弹塑

    建材与装饰 2021年31期2021-11-11

  • 从汶川MS8.0地震到九寨沟MS7.0地震:青藏高原东缘大震前重力变化
    地震。这3 次大震前,中国地震局在青藏高原东缘开展了多期流动重力观测,均观测到震中附近显著的重力异常变化。深入分析汶川、芦山和九寨沟地震前的重力变化,发现重力场动态变化存在以下特征:①大震发生前,区域重力场出现大范围有序性变化,可能是区域应力场增强引起深部物质运移与变迁产生的区域性重力异常。如:在2008 年汶川MS8.0 地震前,自川西高原向川滇地块,重力场出现由负向正的空间大尺度范围的有序性变化;在2013 年芦山MS7.0 地震前,自川西高原向四川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2期2021-07-03

  • 基于性能的既有建筑防屈曲支撑抗震加固设计
    建筑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包括各构件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性能状况,则可更准确判断既有建筑是否需要抗震加固及如何更有效地加固结构[5-7]。因此,急需引入性能化设计理论,更好地评估既有建筑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既有结构加固方法很多。传统方案一般基于结构构件加固,对于混凝土结构有:增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粘碳纤维加固法等,但这些方法湿作业多,施工影响大,实施困难[8-9]。防屈曲支撑由内核构件和外围约束体系构成,是一种兼具普通支撑和金属阻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2期2021-04-06

  • 浅谈超高层的计算与分析
    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场地类别属于Ⅱ类场地。按超限审查要求,设计地震动参数:小震按“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结果和规范的较大值确定,中震和大震按规范采用。本工程安评地震X、Y两方向的基底剪力分别是规范小震的1.27、1.30倍,表明安评计算值大于规范计算的值,所以小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按安评报告值取用,即结构阻尼比0.05,特征周期0.35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101。按规范,中震、大震场地特征周期分别为0.40s、0.5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2期2020-11-06

  • 基于MIDAS/Gen的某超限高层建筑静力弹塑性分析
    图3 X向中震、大震作用下楼层剪力分布图图4 X向中震、大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分布图图5 X向大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布图图6 X向大震作用下结构塑性铰分布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X向中震和大震作用下,楼层剪力未现突变现象,说明没有抗剪薄弱层出现。从图4可以看出,在结构中下部出现位移突变,此处正是裙房立面收进处,在4~5层之间。其大震最大层间位移为25.26mm,位于第12层;中震最大层间位移为11.51mm,位于第12层[2]。从图5可以看出,结构整体位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6期2020-07-03

  • 某地块项目 A 号主楼结构设计分析
    到剪力墙在中震及大震下的性能化要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标准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局部框架跨度大于 18.0 m 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外钢框抗震等级为三级。3 超限情况和应对措施3.1 结构超限情况根据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 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A 号主楼存在局部平面扭转不规则(首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 1.47)、楼板不连续(2 层开洞面积 60%)、尺

    建筑科技 2020年4期2020-03-08

  • 超高层相邻结构防碰撞设计分析 ——以集商业办公为一体的某超高层组合建筑为例
    、复核建筑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是否发生碰撞;第三、大震发生碰撞后,怎样模拟碰撞的荷载及采用措施,确保整体(局部)稳固性,防止出现结构的连续倒塌。1 工程概况1.1 建筑概况某超高层是集商业、办公为一体的超高层组合建筑。该栋建筑用地面积约14 000.37m2,总建筑面积148 252.04m2。该楼建筑高度139.450m,上部分为两个单元,裙房部分缝宽为100mm,裙房以上两个单元之间缝宽为600mm~700mm。项目效果图如图1所示。1.2 结构概况其中

    福建建筑 2019年10期2019-11-06

  • 信宜地震台3号井数字化水位同震响应浅析
    位对7.8级以上大震的响应能力和同震变化特征。结果显示,3号井对远场大震响应能力较强;水位同震响应类型均表现为阶降;水位同震响应变化幅度与震中距和震级有明显的关联性;从同震响应方向来看,远场大震对本区域构造应力的影响以张应力为主。关键词:信宜;3号井;水位;同震响应中图分类号:P3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20-0155-04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oseismic R

    河南科技 2019年20期2019-09-10

  • 某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分析
    标准值。4.3 大震下整体计算结果汇总4.3.1 地震波的选取本工程选用了2条天然波和1条天然波,采用Midas Building进行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所选地震波的谱曲线特性与大震规范谱曲线满足统计意义相符;如表2所示,CQC法计算的大震基底剪力为82 627 kN(X向)、93 497 kN(X向),理想假定大震弹性时程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果均大于CQC法的65 %,三条时程曲线的平均值大于CQC法的80 %,计算结果满足GB 50011-2

    四川建筑 2019年2期2019-09-03

  • 某框支剪力墙超限高层大震弹塑性分析
    提高为中震弹性、大震不屈服,将关键构件中的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性能水准提高为中震抗剪弹性、中震抗弯不屈服;大震不屈服。具体如下:表2 -1 各构件抗震性能目标三、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目的1、通过层间位移角的分布及最大值判定该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是否满足不倒塌的抗震设计目标。2、通过结构顶点而位移时程曲线判断结构整体刚度的退化程度并推测结构的塑性损伤程度。3、了解结构塑性铰的形成规律和构件损伤特性,复核构件的性能水准是否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要求。4、发现结构薄弱部位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7期2019-08-30

  • 大震,其人其画—与大震聊天记
    李 磊我是先看到大震的画,后才认识大震的。大震的画,一眼看上去,感觉就是好看,再看则是耐看。第一眼,只觉得恬淡而新奇;第二眼,又觉得活泼且厚重。画中之物,无论枇杷、水仙、葫芦还是春兰、秋菊,鸟、鱼、鹅、鸭还是刺猬、大象,都在寥寥数笔之中构成一个仿佛比画外的世界更真切的世界。再仔细看去,似乎能看出游戏于花鸟的笔墨之间,也含有对人世的观察和感悟。再看,也能看出心里涌出,发乎笔端的沟壑块垒和浩然之气,然而一切又都无心,终归于痛快和童趣。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暂遇曲折,

    艺术品 2019年5期2019-06-28

  • 某超限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压弯性能评价
    D前三阶振型4 大震时程分析从结构的水平主轴方向输入变形较大的上海波-shx4波,水平方向地震波输入方向于结构坐标系一致。按7度罕遇烈度输入单向地震波,水平方向峰值加速度为220gal,基底剪力图见图3。按图3所示,SHX4波大震下x和y向最大基底剪力分别为1.24e+5kN和7.89E+4kN,而小震基地剪力为2.81E+4kN和2.04E+4kN,x向基地剪力大震与小震比值为4.4,Y向基地剪力大震与小震比值为3.86.如图4所示,以两座塔楼顶部质心为

    安徽建筑 2019年4期2019-05-09

  • 南京苏宁广场超限高层抗震性能研究
    果分析表2 弹性大震和小震之间的比值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55,小于规范限值要求,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第三水准要求。由表2可知,与弹性大震和小震之间的比值(220/35=6.286)相比,弹塑性大震与小震的比值有所减小,说明结构部分构件已经进入屈服阶段,结构整体刚度相应减小,延长了结构周期,从而减小了地震作用。表中数值与6.286相比,X向地震基底剪力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X向连梁较多,损伤较大,所以导致刚度下降较多,但是Y向地震基底剪

    山西建筑 2019年7期2019-03-19

  • 砖混结构地震安全性评价
    7度中震以及6度大震作用下,房屋结构处于基本完好状态,在8度中震和7度大震作用下处于中等破坏状态,而在8度大震作用下趋于严重破坏状态。砖混结构;时程分析;破坏0 引言砖混结构是我国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由于砌体材料抗弯、抗剪和抗拉强度都较低,加之其连接措施不够完善和牢固,整体性较差,导致砖混结构抗震能力较低,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历次震害均表明,此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倒塌和严重破坏的比例较大,造成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而研究砖混结构的破坏特征,以定量的方式体

    防灾减灾学报 2017年2期2017-07-20

  • 不同设防标准RC框架结构 基于易损性分析的抗震性能评估1
    设防小震、中震及大震水平的峰值加速度,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失效概率均在18%以内,可认为结构满足三水准的性态控制目标。随着结构设防标准的提高,其易损性随之降低,相同峰值加速度对应的各个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均有所降低。此外,将框架结构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其“大震不倒”的失效概率会明显减小。而将框架结构的设防烈度降低1度,其“大震不倒”的失效概率会显著增加,最高可达4倍。地震易损性 抗震性能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设防标准 RC框架结

    震灾防御技术 2017年4期2017-02-08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6年7—8月)
    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6年7—8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 全球给出M≥6.0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

    地震学报 2016年6期2016-12-15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6年1—2月)
    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6年1—2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

    地震学报 2016年3期2016-12-12

  • 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11—12月)
    球物理研究所)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11—12月)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面波震级

    地震学报 2016年2期2016-12-02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9—10月)
    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9—10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 全球给出M≥6.0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

    地震学报 2016年1期2016-11-30

  • 花园宾馆主楼弹塑性变形验算分析
    行抗震专项审查,大震作用下必须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文章对该工程的动力弹塑性变形验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验算结果中塑性位移角、塑性铰出现规律、大震截面抗震验算等满足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对于近似工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具有借鉴意义。弹塑性变形验算;塑性位移角;塑性铰;抗震性能设计。0 前 言合肥花园宾馆改扩建一期工程主楼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高度超过该结构体系A类的最大适用高度以及存在楼板不连续等情况,所以需作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以下简称“超限审查”)

    安徽建筑 2016年2期2016-11-12

  • 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发震概率计算方法*
    球物理研究所针对大震发生概率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本文分别对不确定性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考虑到不确定构成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大震发生概率计算方法, 并以东昆仑断裂带塔藏段为计算实例,利用蒙特卡罗法处理发震概率计算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 结果表明, 古地震数据的不完整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大. 本文采用逻辑树法考虑古地震数据的不完整性,得到塔藏段未来100年的大震发生概率为0.12.大震发生概率蒙特卡罗不确定性引言考虑到大地震的记忆性,

    地震学报 2016年5期2016-11-07

  • 超限高层建筑奥园国际中心三期的抗震性能设计
    ,从小震、中震、大震三方面,按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建筑抗震性能优良,能满足性能要求。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地震作用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地下4层,底板面标高-16. 400 m,主要为商业、车库和设备房,地上为单栋主塔楼及裙楼,1层~4层裙楼为酒店办公、餐厅、健身娱乐设施,塔楼46层,为办公、酒店综合体,主要屋面高度197. 2 m,外围幕墙高度213. 0 m,总建筑面积约12. 6万m2。2 地震作用

    山西建筑 2016年9期2016-07-19

  • 星海金融商务区超高层综合体结构超限抗震设计
    震力放大,中震、大震下底部加强部位的主要墙肢、框架柱及其余楼层的主要墙肢、框架柱均满足规范要求和性能目标,穿层柱需满足中震弹性,支撑楼面梁的连梁受剪承载力满足中震弹性,框架柱在1~24层为型钢混凝土柱,最后提出本工程结构加强措施。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目标;中震;大震;弹性;不屈服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1-0060-070 引言框架核心筒是利用楼梯建筑内的电梯井道、通风井、公共卫生间等

    地震研究 2016年1期2016-07-04

  • 基于汶川地震震例用震兆共迁方法对地震预测的讨论
    测2008年汶川大震的问题。预测的方法可称为“震兆共迁法”。源场思路;源线思路;远台前兆;汶川大震;震兆共迁法0 前言在地震预报方面,目前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源场思路”,即有个震源,围绕震源有个前兆场,然后按以“以场求源”的思路去预报地震,通俗的说就是哪里前兆多就向那里预报地震。另一种思路是“源线思路”,即由与震源有关的某特征线上的前兆,如区域最大剪切线上的前兆和震中迁移线上的前兆等取其交会点或交汇区而进行地震预报。这两种思路是不矛盾的,是可以结合的,特别

    华南地震 2016年4期2016-06-19

  • 由震中迁移交汇预测大震的讨论①
    震中迁移交汇预测大震的讨论①郭增建, 郭安宁(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地壳内部的情况是复杂的,特别是当今地下的情况,而震中迁移交汇的现象可暗示构造运动加力速度快的地区,因此与大震位置的预测有关。关键词:震中迁移交汇; 预测; 大震0引言1966年我们发现甘肃除有定向震中迁移外(当时称为定迁型),还有不同方向的震中迁移带交汇的类型(当时称为交迁型)[1],并指出交汇地区“地震特别强烈和频繁,类似的例子在我国别的地方也有,…其

    地震工程学报 2016年1期2016-04-07

  • 谈钢筋混凝土建筑如何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结构设计要求,从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抗震构造等方面,阐述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措施,旨在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防,地震,结构延性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重大地震会导致房倒屋塌、道路损坏、河道淤塞、堤坝溃决、人员死伤等一系列破坏。如何提高抗震能力,一直是各类建筑致力解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建筑材料的更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一直在不断提高。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世纪之交,我国的建筑逐渐淘

    山西建筑 2016年28期2016-04-06

  • 火星冲日对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影响
    文因素与我国大陆大震趋势研究[12]等。相对于其它星体,尤以月球对地球自然灾害影响的研究为最多,如朔望与暴雨、朔望与地震等。在太阳系主要天体成员中,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它与大地震的发生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13],因而也是影响大地震的主要天文因子之一。上述研究工作,在寻找触发大地震的天文因子方面作了有益探索,推动了我国天文灾害学与天文地震学的研究。但主要是从天体的视赤经[1]、朔望[3]、月球升交点黄经[7]、视黄经[8]等角度来度量天体位置,均缺乏对星

    华北地震科学 2015年1期2015-11-27

  • 枣庄体育场索桁屋盖结构罕遇地震分析方法
    定结构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要求。2)保证大震下索网及相连节点弹性,不断索,环梁及支柱在大震下弹性。使用ABAQUS 软件,采用非线性隐式动力法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根据文献[3]为了偏于安全混合结构阻尼比取0.03。3.3 地震波选取本工程选取的三条地震加速度时程分别为US169a(82.14 s)和US223a(43.62 s)两条天然波和一条L755(60 s)人工波。其中各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曲线见图4,均与规范反应谱一致。图4 地震波的

    山西建筑 2015年20期2015-11-18

  • 地下室侧向刚度对多高层框架结构的影响①
    的结果.图11 大震下不同刚度比时基底剪力变化图12 大震下不同刚度比时基底剪力相差率变化2.4 在大震作用下刚度比对结构影响为了分析在大震下刚度比的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EPDA 软件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同时与地下室顶板嵌固时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随着刚度比不断变化,在相应大震下性能点处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如下表所示:表2 大震下不同刚度比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从上表可以看到,随着刚度比的增加,结构在大震性能点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14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5—6月)
    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5—6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

    地震学报 2015年5期2015-04-05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3—4月)
    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3—4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

    地震学报 2015年4期2015-04-05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1—2月)
    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5年1—2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

    地震学报 2015年3期2015-04-05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4年9—10月)
    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4年9—10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

    地震学报 2015年1期2015-04-05

  • 云南7级大震地下水位异常特征∗
    224)云南7级大震地下水位异常特征∗张 立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对云南地区水位观测网建立以后发生的3组7级地震水位异常进行分析,给出云南7级地震前地下水位异常的统计特征。1 云南7级大震自通海地震以后,云南省逐步开展地下流体前兆观测。1986年全省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地热观测网建成,1988年全省地震地球化学网建成。自前兆流体观测网建成以来,云南及周边地区已发生3组MS≥7.0级地震,1988年11月6日澜沧MS7.6、耿马MS7.2、

    地震科学进展 2015年9期2015-03-29

  • 孟加拉特大风暴潮与滇缅地区大地震的关联现象
    发生,而且这两次大震和风暴潮在孟加拉国致灾区都位于北回归线所路过的东西长约1 500 km的地带中。这是沿北回归线东段和西段大震与风暴潮灾害相关联的一个巨灾链,下面作些介绍[1]。(1) 1970年1月5日中国云南通海发生7.7级地震,死亡15 621人。该年11月孟加拉国遭受特大风暴潮 ,死亡约30万(另有资料介绍为22.5万人)。(2) 1991年1月5日在缅甸曼德勒北发生7.6级大震,因属山区,死人情况不明。该年4月在孟加拉国登陆的热带气旋曾夺去13

    地震工程学报 2015年2期2015-03-28

  • 某项目A区超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分析设计
    行了小震、中震、大震下的详细分析和其他针对性的补充分析验算。以1#楼为例,对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介绍。2 结构的小震弹性反应谱对比分析在小震弹性反应谱分析时,采用satwe和midas building两款软件对结构的常规参数(质量、周期、阵型、刚度比、抗剪承载力之比、作用力、位移、位移比、剪重比、整体稳定、轴压比、舒适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主要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小震弹性反应谱指标对比两款软件计算的小震反应谱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重庆建筑 2015年4期2015-01-12

  • 某跃层结构的超限分析设计
    等效弹塑性分析和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及其他有针对性的补充验算。2 小震弹性反应谱对比分析在小震弹性反应谱分析时,采用satwe和midas building软件对结构的常规参数(如:质量、周期、阵型、刚度比、抗剪承载力比、作用力、位移、位移比、剪重比、整体稳定、轴压比、舒适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主要对比结果如图3-图6和表1所示。图3 侧向刚度比对比图4 抗剪承载力之比对比图5 地震作用层间位移角对比图6 风荷载层间位移角对比可见,satwe及M

    重庆建筑 2015年4期2015-01-12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的回顾性预测讨论
    扣去2年,以消除大震高潮开始和结束时对间歇期的影响,于是中间所剩下的时段称为平静期。预测指标是:在平静期中发生6级地震的地方,其附近在将来下一次大震高潮来临时可能发生7级或大于7级的地震。我们称平静期中的6级地震 (包括6级和7级左右的地震)为“静中动地震”。根据历史地震活动规律观察,中国地震的活动平静期为1940~1945年,1958~1961年和1979~1986年[4]。静中动地震发生后,对应在活跃期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一般为3~45年。通常作

    华南地震 2014年4期2014-11-20

  • 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及抗震防线问题研究
    、8度中震、8度大震与9度大震四种工况下的地震反应。图2为调幅至400gal的输入地震波形图。图2 输入地震波2.4 模型验证图3为采用上述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图3 有限元模型为验证所建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将文献[4-6]试验得到的结构在四种工况下的位移时程曲线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限于篇幅,仅列出8度中震与8度大震作用下结构顶点位移时程的比较情况,如图3所示。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位移反应时程曲线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说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合

    振动与冲击 2014年5期2014-09-05

  • 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浅议
    性能设计 中震(大震)弹性 中震(大震)不屈服弹塑性分析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1. 前言抗震性能化设计是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一个新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设计者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性能目标和抗震措施。由于现行抗震规范和高层对这部分都有专门的规定,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已经成为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2. 结构性能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结构性能化设计的重点是深入的计算分析和工程判断,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2014-04-21

  • 三性法及静中动方法对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的趋势性前兆显现的回顾研究①
    外推,以预报未来大震可能发生的时间,所得结果是中期尺度预测结果(即一年尺度或前后误差一年左右),它是基于外因触发和调制的地震预测分析方法。1.1 三性法中的三性含义简介(1)周期性和倍周期性周期性不难理解,强地震的发生不会连续发生,必定会产生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些间隔可能会被用周期性来描述。三性法所描述的地震周期,并不是说我们知道大震从开始孕育到地震发生的时间长短。它的周期性是指在外因影响下大震发生的时间间隔,而假定认为外因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由于外因在震源

    地震工程学报 2013年3期2013-09-06

  • 高层住宅大震位移下土体附加应力数值分析
    引言在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当楼房嵌固端取在地下室顶板之下时,楼房将对周边土体产生较大推力,该推力将作用在周边的挡土墙上,对挡墙产生附加应力,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国内外学者对挡土墙与边坡的稳定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1-5]。本分析是以昆明市七彩云南第一城项目为依托,通过分析在大震作用下楼房基底产生位移之后对房屋周边土体产生的推力,以此作为房屋周边挡墙的设计依据。1 分析软件简介本分析运用FLAC3D进行计算分析。FLAC3D(Fast Lagrangian

    山西建筑 2013年11期2013-04-12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1年9—10月)
    物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1年9—10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

    地震学报 2012年1期2012-12-07

  • 千岛海沟、日本海沟8级左右地震与华北强震活动
    6)认为日本8级大震的高活动期与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比较吻拟;吴佳翼等(1979)认为日本海沟发生大地震后1年4个月至2年4个月,华北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最大。华北地区目前强震平静幕的持续时时已接近此前的最低年限,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逐步进入新的强震活跃幕。因此,研究日本大震活动对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影响,对判定华北地区未来强震形势有重要意义。日本9.0级地震前,2003年9月日本北海道发生8.0级地震、2006年11月和2007年1月千岛群岛先后发生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10-29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2年5—6月)
    物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2年5—6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

    地震学报 2012年5期2012-09-15

  • 框支承玻璃幕墙第二阶段抗震设计的结构分析及建议
    其结构支承体系在大震时的结构承载力并提出建议。一、从设防概念角度考虑我们新旧抗规均对建筑工程规定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三个水准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其中的小震、中震和大震,系根据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地震发生概率的统计分析,分别按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10%、2%~3%或按重现期分别为50年、475年和1600~2400年计取地震烈度,并分别规定为第一、第二、第三水准烈度。需专门指出的是,中震对应的第二水准烈度即为设防烈度,一般按地震基本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年1期2012-08-26

  • 中长期大震预测方法及中国大陆未来10年大震危险区
    思路,试图探索出大震中长期预测的有效方法。首先,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单元划分,共划分出19个地震构造块体、25条构造变形带和26条地震断裂带,并将地震构造块体分成3个类型和10个亚类,将地震构造变形带分成3个类型和5个亚类。这些划分是判定大震发生地点的构造基础和前提。其次,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将地震划分为3个类型,即微破裂型地震、不完全破裂型地震(非贯穿性)和完全破裂型地震(贯穿性)。然后,划分大震预测区——具备发生大震条件的地带称之为预测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04-02

  • 汶川8级大震的未解之谜和启示
    036)1 汶川大震揭示的最重要、最突出的科学观测事实①观测到了汶川大震“奇异”的地震初始破裂的波形;②获取了近场地震观测资料和388个强震动台站合格的观测记录,最大峰值加速度记录为957.7 cm/s2;③首次获得了前所未见、鲜为人知的板内压性(逆冲)-压扭性大震形成的大规模、组合式的地表破裂带,即NE向主中央断裂带的地表破裂带,NW向小渔洞次一级地表破裂带,NE向主边界断裂的地表破裂带及山前地表破裂带;④获得了由GPS、INSAR观测的地震形变场、位移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04-02

  • 青海玉树7.1级大震的预测讨论①
    预测还只是对玉树大震的中长期预测,作为减少伤亡来说,最重要的是短临预测。本文对此作回顾性预测讨论。这里所说的回顾性预测是指预测指标和方法在玉树大震前早就提出了,但在震后回过头来用这些指标和方法结合实际资料预测玉树大震。1 用组合模式预测发震位置和震级组合模式是我们在1973年提出的震源孕育模式[3]。该模式认为震源是由应力积累单元和其两端的应力调整单元组合而成。应力积累单元的介质强度较高或断层面上的静摩擦极限较高,它是积累应力和最后发震释放能量的主体。应力

    地震工程学报 2012年1期2012-01-27

  •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1年7—8月)
    物理研究所)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1年7—8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

    地震学报 2011年6期2011-12-08

  • 近年来全球地震与火山活动分析*
    门答腊Mw9.1大震(Mw是矩震级),2010年智利Mw8.8级大地震。火山活动也有类似表现,两个VEI≥5(VEI是火山爆发指数)的喷发都发生在南半球。2011年日本仙台东发生Mw9.1级大震造成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世界地震活动的格局。考虑到1933年日本三陆大震后的图像,日本弧大震可能没有完全改变全球活动格局。1 引言为了解释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的观测资料,Reid提出了弹性回跳理论,认为造成地震的力不在震源附近,而是来自非常远的地方,在几百至几千年

    自然杂志 2011年5期20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