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苗
- 适合香蕉组培育苗的LED 光源方案
D 光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作者杨俊杰等)报道,为提高香蕉组培苗质量,利用LED 的性能特点开发人工光源,以“巴西蕉”组培生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LED 光质处理对香蕉组培生根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通过对比复合光质条件下香蕉组培苗的生根、壮苗情况,筛选适合香蕉组培育苗的光源方案。结果表明,蓝光(B)处理的香蕉组培苗假茎粗度、植株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光(R)、黄光(Y)对香蕉组培苗株高有促进作用;绿光(G)抑制香蕉组培苗生长。复合光质条件下,红光︰蓝光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12期2024-01-09
- 丹参组培苗湿润炼苗法研究
但是,由于丹参组培苗成本高,因此很难在生产上推广运用。为了降低丹参组培苗的生产成本,进行丹参组培苗的根段扩繁等非试管快繁进行研究。为了获得根段扩繁时所需要的大量的优质根段,进行了丹参组培苗的湿润炼苗法试验。在传统上,丹参组培苗炼苗一般是将穴盘苗放在苗床上、水泥地面或土工布上进行炼苗,以防其根系通过穴盘底孔扎入地下,在移苗时,断根过多影响成活也可以防止线虫、根腐病等根部病虫害污染组培苗。湿润炼苗法,是将栽植丹参组培苗的穴盘放在经过灭菌杀虫的比较疏松的垫层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11期2024-01-03
- 基于显著性特征的蝴蝶兰组培苗夹取点检测方法
高产量。因此,组培苗快速繁育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蝴蝶兰培育[3]。蝴蝶兰组培苗的扩繁流程较为复杂,主要分为4 个阶段,3 次移植。第1 次移植是将第1 个阶段母瓶中的蝴蝶兰幼苗从基部将芽团分开并切掉大主芽的顶端及叶片,移植到新的母瓶中进行第2 个阶段培养;第2 次移植是将第2 个阶段母瓶中的多个芽团分开成单芽,并将合格单芽移植入中母瓶中进行第3 阶段培养;第3 次移植是将中母瓶中的幼苗大于1 cm 的根全部切除,并切掉多余老叶片,留下新叶片,将切割好的蝴蝶兰
农业工程学报 2023年13期2023-10-08
- 石榴组培苗试管外生根条件探究
],严重制约了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试管外诱导生根培养技术同时完成生根与驯化,极大促进了苗木根系生长,提高了移栽成活率,大幅度降低了育苗的成本[6]。试管外生根主要受物种本身的特性、苗木质量、移栽基质、环境条件、外源激素等因素的影响[7]。目前,试管外生根已经运用到苹果砧木[8]、油茶[9]、东方白栎[10]等植物的育苗中,并且效果显著。但是关于石榴的组织培养体系研究较少,且研究发展较慢,尚未查阅到石榴组培苗试管外生根的相关研究。因此,开展石榴组培苗试管外生根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5-05
- 氯化铈对红颜草莓组培苗形态发生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品种红颜的无菌组培苗为对象,探讨不同质量浓度CeCl3对红颜草莓组培苗离体生长的影响,并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特性方面初步阐明内在机制,为稀土元素铈(Ce)在红颜草莓组织培养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主要试剂及器材材料:由亳州市谯城区西苑水果种植合作社提供的红颜草莓品种幼嫩匍匐茎尖,外植体于2020年11月初采摘,并在安徽科技学院作物育种实验室3301进行初代、继代扩繁出大量组培苗。试剂:MS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3-01-17
- 甘薯无糖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扰问题,但脱毒组培苗在传统微繁殖中,以蔗糖作为组培苗生长碳源进行异养生长,导致脱毒组培苗的光合能力弱,生长质量差[10-11],组培苗经多次继代快繁后,出现黄、枯叶,茎尖生长萎靡、死亡,而后又呈二次多头生长;加之传统组培微生物污染严重,生根质量差,移栽驯化死苗现象严重,移栽成活率低,难以满足生产中优质脱毒健康种苗产业化应用。无糖培养技术是环境控制技术与组织培养技术的有机结合,是用CO2代替糖作为碳源使组培苗进行自养生长,通过动态调整CO2浓度,人工控制光、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1期2023-01-16
- 不同驯化移栽因素对油棕组培苗成活的影响
移栽因素对油棕组培苗成活的影响陈伟文1,潘登浪2,3*,林位夫2,3*,曾宪海2,3,邹积鑫2,3,李炜芳2,3,曾 精2,3,李 哲2,31. 海南省林木种子(苗)总站,海南海口 570203;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海南省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701;3. 农业农村部油棕种质资源圃/海南省油棕种质资源圃/农业农村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儋州 571737油棕(Jacq.)为棕
热带作物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10
- 植物组培苗生根研究综述
,导致部分植物组培苗生根率低、生根质量差或产生畸形苗,阻碍了一些生物技术在植物的应用,如基因编辑借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但获得的遗传转化植株数量少、苗弱、生根困难、移栽难以成活,从而造成阳性材料的浪费。因此,植物组培苗提高生根率,获得高质量的再生不定根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植物组培苗生根受外植体本身基因型、生理生化状态、基础培养基类型和生长调节剂的影响,还与碳源浓度、光照、光质等紧密相关。该研究从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类型、无机盐浓度、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7期2022-11-01
- 旱半夏组培苗遗传稳定性ISSR分析
],但对旱半夏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项目采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旱半夏组培苗继代五代苗、八代苗、十一代苗、五十代混合组培苗、六十代混合组培苗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以期进一步为旱半夏组培苗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本试验材料采自四川省武胜县万民村(经纬度:106.431 56,30.375 21)野生旱半夏,将野生旱半夏移栽至花盆,带回实验室,以野生旱半夏叶片为外植体,经组培室诱导愈伤再生并继代培养,将野生植株、继代五代
南方农业 2022年9期2022-06-16
- 不同LED光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0年代推广香蕉组培苗以来,香蕉组培苗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种植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果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香蕉组培苗的质量要求也变得更为严格[2]。由于光环境是影响组培苗的形态建成、光合生理、生长发育等过程的主要因子,所以人工光环境调控已成为当前香蕉组培育苗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3]。目前,香蕉组培育苗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光源主要是荧光灯,其光谱固定不可调节,并不是香蕉组培苗生长的最适光源;另外荧光灯的高耗电量也增加了生产成本[4]。可见,为了获得高品质香
中国南方果树 2022年3期2022-06-10
- 马铃薯组培苗移栽吸附式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括试管苗培养、组培苗扩繁、组培苗移栽、大棚培养和大田栽培等环节[2]。马铃薯组培苗人工移栽流程为:使用剪刀将组培盒(瓶)中的组培苗培养基以上部分剪断后,镊子夹出;将组培苗送至提前一周已消毒,扦插畦内铺蛭石并已浇透水的防虫网室;使用镊子夹出组培苗进行高密度扦插,并用手指按压蛭石,保证组培苗根部与基质充分接触,组培苗移栽完成。组培苗移栽不仅能够缩短马铃薯组培苗繁育的时间,也能提高组培苗的利用率[3]。目前国内马铃薯组培苗移栽均为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效
农业机械学报 2022年4期2022-05-12
- 次氯酸钠对白刺开放式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性粉剂对马铃薯组培苗生产中最常见的青霉菌、细菌和酵母菌3 种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对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以及生根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小。虽然开放式组培中抑菌剂有效降低了污染率,但它还是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如解辉[29]等在‘巴西’香蕉开放式组培中发现NaClO 明显降低培养基的污染率,但试管苗生根率却低于传统组培苗;吴桂容等[30]研究发现,NaClO能降低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组培中培养基污染率,荸荠组培苗的诱导率也低于对照组;李婷婷等
草业科学 2022年2期2022-03-21
- 轮叶黑藻组培苗生长规律及炼苗研究
目前对轮叶黑藻组培苗的培养液成分、移栽基质及种植密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及种植体系(蒋金辉, 2007)。炼苗是使植株迅速适应环境,在定植前采取放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炼苗技术对于轮叶黑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组培苗经过室内长时间的闭瓶生长,未经驯化直接移栽易出现品质不佳、倒苗死亡等现象。开盖炼苗可以短期内使组培苗重建自身的获得性抗逆性(Conrath et al, 2009),例如张有铎(2010)和柳跃等(201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1年4期2021-12-29
- 杜梨组培苗两步生根技术体系优化
率[14]。梨组培苗离体生根能力除受外植体基因型、继代次数[4]和组培苗生长状态等因素影响以外,还取决于生根诱导方式、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等因素[15]。“两步生根法”多用于难生根的果树材料,如樱桃[16]、梨[17]和桃[18]等。梨不同基因型需要不同的生根诱导培养基。西洋梨在MS(Murashige & Skoog)培养基上比在QL(Quoirin & Lepoivre Medium)培养基容易生根[19],梨矮化砧木S2、S5和PRD54生根的基础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11期2021-12-23
- M9T337组培苗炼苗驯化技术
区M9T337组培苗的炼苗一般选择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时间可以选择在3-5月份和9-11月份进行,炼苗时温度过高或是过低都会影响组培苗成活率。1.2 组培苗炼苗标准M9T337组培苗做生根处理15 d左右时开始生根,当生根处理组培苗80%以上的根系达到3~5 mm时达到炼苗标准。1.3 日光温室增加遮阳组培苗在移栽驯化后,需要在通过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增设自动遮阳网设备,如条件不允许,提前购置好遮阳网备用。1.4 温室内搭建二层膜和拱棚材料组培苗
果树资源学报 2021年2期2021-11-30
- 美国红枫组培苗壮苗和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地提高美国红枫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本试验以美国红枫组培苗为材料进行生根培养,先开展壮苗培养基的筛选,后研究蔗糖浓度及活性炭含量对美国红枫生根培养的影响,从而挑选出适宜美国红枫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美国红枫组培苗移栽提高成活率,为工厂繁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依据。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组培实验室的美国红枫组培苗为材料。1.2 试验方法1.2.1 美国红枫组培苗壮苗处理。壮苗培养是生根培养的预备期,如将
现代园艺 2021年21期2021-11-04
- 红蓝LED光源对马铃薯组培苗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养健壮的马铃薯组培苗是种薯生产的重要环节[3,4]。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光质显著影响植物组培苗生长。红光促进大花蕙兰、草莓、菊花、蝴蝶兰、非洲菊等组培苗的节间伸长,增加株高[5-9]。Heo等[10]研究发现红光抑制万寿菊和鼠尾草茎的伸长生长。蓝光则被报道抑制蝴蝶兰、草莓、铁皮石斛等组培苗的节间伸长,降低株高[6,8,11]。然而,蓝光对茎的影响也有相反的报道,蓝光下万寿菊茎最长,是白色荧光灯下的3倍[10]。与单色光相比,红蓝组合光谱被广泛报道促进组培苗生长
中国马铃薯 2021年4期2021-09-30
- 渐狭叶烟草组培苗生根条件优化及在基因转化中的应用
在转基因过程中组培苗生根非常困难,这极大阻碍了它做为一个模式植物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如果能优化条件,让转基因组培苗快速生根,不仅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得转基因苗,还会极大加快抗病等研究工作。不同植物组培苗的生根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嘧啶醇及活性炭等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喻娜[9]在研究旱半夏(Pinellia ternata)组培苗生根发现,低浓度NAA利于生根,IBA处理的整体效果较好,活性炭能较明显地促进组培苗根伸长,使根更粗壮;文清岚等[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年3期2021-09-10
- 激光切割对马铃薯组培苗移栽后生长指标的影响
为3个阶段,即组培苗移栽、组培苗日常管理、脱毒种薯收获,其中组培苗移栽阶段最为关键[4]。目前马铃薯组培苗移栽生产仍以人工作业为主,具有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作业过程枯燥重复的特点,其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80%以上[5]。另外,由于人为因素如操作不当、携带病毒等的影响,导致马铃薯组培苗移栽质量控制困难[6]。以机械代替人工作业方式实现马铃薯组培苗移栽是降低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成本的可行性措施,对提高脱毒种薯的生产效率以及种薯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实现马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7-26
- LED光质对‘都克’蓝莓组培苗增殖与生根的影响*
照条件下,白及组培苗长势显著优于荧光灯处理[4];王玉英等以百合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发现LED 红蓝绿复合光较白色荧光灯更有利于百合组培苗小子球增殖[5];李湘阳等也发现LED 红蓝混合光更适宜奇楠沉香组培苗的增殖培养,与普通荧光灯处理相比存在显著差异[6]。LED 半导体技术发展已达到一定阶段,但LED 光质在蓝莓组培育苗方面的应用鲜有文献报道,主要有万如萌和潘美娜研究了LED 复合光质对蓝莓品种‘莱格西’组培苗生长发育、生理特性的影响[7-8],但缺
中国果树 2021年7期2021-07-24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岭’核桃组培苗瓶内生根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大影响[7]。组培苗瓶内生根阶段,生根培养基中需添加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多以IBA 为主,其次是K-IBA[8-9],外源生长调节剂通过调控内源激素来诱导外植体形成不定根。因此,研究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探究内源激素调控组培苗的不定根形成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美国一些实验室已经将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优质核桃砧木苗应用于大田生产,国内也逐步提高经济林苗木组织培养技术[10-11],本试验研究了外源生长调节剂 K-IBA 和IBA 处理对‘绿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3-18
- 有机基质对大蒜组培苗驯化的影响
方面,对于脱毒组培苗移栽驯化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团队根据长期的大蒜组培苗移栽驯化经验,进行了成品有机基质替换大田表层土壤研究,以期为大蒜脱毒组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大蒜组培苗品种为“徐蒜918”,通过茎尖脱毒方式获得,组培室内保存约8个月,保存条件为19℃~26℃,12h光暗交替。移栽前组培苗状态如图1所示,叶片大部分枯死,长势极弱。本试验所用有机基质购自淮安市中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用型,有机质含量≥40%
广西农学报 2020年4期2021-01-14
- 不同LED光谱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和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2]。马铃薯组培苗是生产马铃薯种薯的基础[3]。光源是调控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4]。研究表明红光处理30 d 的马铃薯组培苗细长柔弱,叶片薄而小;蓝光处理下则表现出茎秆粗矮,叶色黑绿,叶片大而肥厚[5]。电镜观察表明红光处理后组织细胞大,而蓝光处理后的则短小[6]。单侧蓝光照射强烈引起马铃薯组培苗单节茎段90℃向光弯曲[7]。红光和远红光照射促进马铃薯组培苗腋芽的长出[8]。红蓝光3∶1组合光谱提高了马铃薯组培苗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
中国马铃薯 2020年5期2020-11-09
- 马铃薯组培苗内生菌治理方法研究
模化生产马铃薯组培苗继而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企业相当普遍,但在马铃薯组培苗规模化生产中,组培苗易受内生菌感染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的生产者和研究者,若对内生菌处置不当,不仅会影响马铃薯组培苗的质量和数量,还会直接影响马铃薯组培苗的生产计划安排,进而造成生产单位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据文献报道,马铃薯组培苗内生菌的杀菌方法基本上是在培养基中添加杀菌剂,但绝大部分杀菌剂处理的时效有限,且对后续组培苗的继代繁殖也有一定影响。鉴于此,笔者拟进行马铃薯组培苗内生菌治理方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4期2020-08-19
- 四倍体人参组培苗与其同源八倍体叶片超微结构特征
比较四倍体人参组培苗和八倍体人参组培苗的叶片显微结构,旨在为人参育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材料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的人参组培苗,四倍体材料是由人参种子离体诱导分化得到的组培苗,八倍体材料是由四倍体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离体分化培养得到的组培苗,人参种子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野生资源观测站。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2 mg/L BA、4 mg/LGA、0.5 g/L 水解乳蛋白、30 g/L
特产研究 2020年3期2020-06-17
- 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生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生根研究已有相关报道[1,4],但对其组培苗生根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在以建立腋芽组织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测定分析了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PPO活性和IAAO活性变化,旨在探讨这些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组培苗不定根形成的关系,为建立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高效生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当年萌生嫩枝,去叶剪成2 cm带芽茎
防护林科技 2020年3期2020-05-13
- 白及种子苗与组培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
茎长势明显优于组培苗,白及种子直播育苗技术上可行,可进行大规模的大田生产。任风鸣等[11]认为,种子无菌萌发是较为适宜的繁育手段,而新一代种子直播萌发技术的出现和栽培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大大提高白及属植物的繁育效率,从而转变资源供给方式。那么,白及种子苗与组培苗的生长有何差异,哪种途径生产的白及生理特性表现更优良,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对比分析。为此,研究白及种子苗与组培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差异,以期为构建白及的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及其产业化生产示范提供理论依据。1 材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2期2020-03-25
- 不同繁殖方式对泼墨石斛苗生长、开花及繁殖效率的影响
存库的泼墨石斛组培苗、无菌播种苗和高位芽苗。1.2 实验方法2017年7月,取平均株高6 cm、茎粗0.5 cm、根长3 cm、鲜重4 g的泼墨石斛组培、无菌播种和高位芽3种不同繁殖方式苗进行移栽,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种植100株,共设3个重复。以少许水苔包裹根部,种植于高5 cm,口径7 cm 的透气塑料杯内,种植基质用树皮、石子和木炭以4∶2∶1混合。种植10 个月,测定不同繁殖方式苗的营养生长和生物量指标,种植12~16 个月,测定开花性状指标,并观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3期2019-10-19
- 苹果矮化砧M26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
其结果直接影响组培苗最终的成活情况。作为组培生产中最后的关键一步,总结一套成熟的驯化移栽技术非常必要。1 瓶苗的驯化过程1.1 室内瓶苗驯化标准 组培苗生长在玻璃瓶内,其叶、茎上的角质层很薄,气孔调节能力弱,保水能力差,故而在移栽前需将组培瓶苗从培养室内转移到智能温室,进行移栽前的驯化。为缩短组培苗驯化时间,提高组培苗成活率,我们选择温室驯化的组培苗标准是生根培养后10~15天的M26组培瓶苗(图1),其根系长度在0.5~1 cm之间,每株苗有3条以上根且
西北园艺(果树) 2019年4期2019-09-27
- 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处理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生长影响的Duncan多重比较分析处理成活率/%苗高/cm地径/cm苗鲜重/g苗干重/g100%黄心土62.23C2.57C1.42B0.23B0.07BV黄心土∶V泥炭土=2∶185.14B8.73A2.98A1.65A0.59AV黄心土∶V蛭石=2∶193.09A4.77B1.77B0.68AB0.21B注:成活率每个处理的统计株数是180株,其余指标每个处理统计株数是30株。不同大写字母绝迹。为了满足市场对降香黄檀木材的需求,在华
种子 2019年8期2019-09-11
- NaCl 胁迫下3 种苹果砧木组培苗耐盐性比较
下3种苹果砧木组培苗植株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综合分析其耐盐能力,为我院选育出的抗重茬砧木品系的抗盐性鉴定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试验于2018 年10 月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苹果育种中心实验室进行,以青砧1 号、烟砧5 号与烟砧6 号的组培苗为试材。1.2 处理方法将培养30 d 的3 种不同品种组培苗接种于不同NaCl 浓度的MS 分化培养基上,NaCl浓度分别为0、1%、1.5%、2%和2.5%。培养16 d后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培
烟台果树 2019年3期2019-08-02
- 有髯鸢尾种质离体保存研究
,可以有效延长组培苗继代周期,避免频繁继代,节约培养成本,并且使材料一直处于生长状态,保持种质优良特性。相关研究[4-7]表明,甘露醇、山梨醇等高渗保透剂以及CCC、ABA、PP333等植物生长延缓剂可以有效抑制植物组培苗的高生长,使组培苗节间缩短,并矮化、壮化植株,已经在南天竹[8]、马铃薯[5]、茶树[9]等植物的研究上取得了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髯鸢尾(BeardedIris),为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垂瓣上
河南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2019-01-03
- 五味子胚状体途径组培苗的壮苗及移栽条件研究
的报道,但有关组培苗驯化移栽过程中苗木生长状态等问题的研究鲜有报道。通过茎段等外植体直接培养得到的组培苗生根困难,孙丹[2]通过胚状体途径成功得到发育健全的五味子组培苗。本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壮苗、移栽条件下的五味子胚状体途径组培苗的生长量及成活率调查分析,探索五味子组培苗壮苗移栽的最佳条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选育的五味子优系“早红”胚状体途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1.2 试验方法1.2.1 组培苗培养条件筛选 选
特产研究 2018年4期2018-12-11
- 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育苗技术研究
不断进步,这种组培苗方式在全国得到了开始的推广应用。本文对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使用泥炭土、谷壳作为桉树组培苗移植栽培的轻型基质,使用网袋成型机将其压制成圆条状的网肠,制成网袋,将组培苗移栽到轻型基质上,加强管理,有利于培育出健壮的桉树组培苗,增加经济效益。1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育苗材料及网棚的搭建组培苗育苗材料有泥炭土,谷壳为本地大米加工工厂脱出的谷壳,黄心土为本地粘性较大的黄心土,苗托为每托可以摆放70个轻型基质网袋的类型,还有中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3期2018-07-13
-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抗病性测定
出现变异,子代组培苗是否具有母株的优良抗病性,需要在组培苗生长后期进行抗病性测定。人工接种孢子悬浮液测定湿地松抗病性,需要组培再生植株移至温室盆里或田间苗圃,而毒素检测,快捷方便;若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瓶内组培苗测定抗病性的结果与室外人工接种孢子悬浮液测定的结果具有相关性,则可以在瓶内测定组培苗抗病性,及时淘汰不良无性系,将会大大缩短抗病选育的时间。作者通过测定湿地松组培苗3个培育阶段抗病性,确定湿地松组培苗间的抗病性差异以及3个阶段的测定结果是否具有相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1期2018-06-29
- 浅议黄栀子组培苗的瓶外生根
文章围绕黄栀子组培苗的瓶外生根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关键词]栀子组;培苗;瓶外生根;栽培技术;植物繁殖[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黄栀子又被称之为林兰、山栀,系茜草科栀子属植物。近年来,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被成功研发,尤其是在组培工厂化育苗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试管苗瓶外生根的相关研究愈来愈广泛,如技术方法、解剖学、生根生理等,但目前针对观赏类与药用类的黄栀子组培苗瓶外生根的研究较少。为此,文章拟以黄栀子为例,通过采用瓶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2期2018-05-14
- 甜查理和红颜草莓组培苗根系发育影响因子分析
5-9],而将组培苗应用于生产须经过不定根诱导培养阶段,质量良好的根系是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现有文献中针对草莓组培苗生根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基础培养基种类、糖浓度及激素配比等对草莓不定根诱导的影响[10-11],不同继代苗龄和光照条件等对草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鲜见报道。本研究针对甜查理、红颜草莓组培苗根系发育的影响因子,尤其是苗龄和光环境等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根系质量,为获得大量优质草莓苗供应生产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甜查理、红颜草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24期2018-01-12
- 马铃薯组培苗接种机器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基于Web
2 )马铃薯组培苗接种机器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Web邵 东1,程大鹏1,辜 松2,陆强强1,李元强1(1.东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2.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广州 510642 )组培苗自动接种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对员工和客户的信息、组培苗培养条件、测量数据、来源及组培室进行管理。为此,通过设计数据库,利用PHP和AJAX技术创建动态网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Web形式对外发布,并采用
农机化研究 2017年1期2017-12-15
- 荔浦县马蹄组培苗变异情况浅析
天下荔浦县马蹄组培苗变异情况浅析陈雪玲马蹄组培苗以优良的性状表现,在荔浦县深受农户的欢迎。但马蹄组培苗在生产上的变异问题,是制约马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试验与观察,阐述马蹄组培苗变异的原因和症状的辨别,并提出防止和克服马蹄组培苗变异的措施。柯卫东 男,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水生蔬菜行业计划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
长江蔬菜 2017年18期2017-11-04
- 芋头脱毒组培苗规模化扩繁的效率分析
张培通芋头脱毒组培苗规模化扩繁的效率分析常蕾 罗敏 吴薇 王安 张培通对万株规模芋头组培苗生产成本构成、各生产阶段扩繁系数、人工作业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组培苗培育成基质苗的总成本为1.093元/株;芋头组培扩繁系数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组培苗的长势各异;人工作业效率与组培瓶苗生长情况联系紧密;在成本构成中,占比最高的3个因素依次为水电费、人工费、材料费。芋头多采用球茎无性繁殖,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植株病毒含量不断积累、种类增加,导致病毒病为害逐年加重,
长江蔬菜 2017年18期2017-11-04
- 荔浦县马蹄组培苗变异情况浅析
玲摘 要:马蹄组培苗以优良的性状表现,在荔浦县深受农户的欢迎。但马蹄组培苗在生产上的变异问题,是制约马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试验与观察,阐述马蹄组培苗变异的原因和症状的辨别,并提出防止和克服马蹄组培苗变异的措施。1 荔浦县马蹄组培苗推广应用现状马蹄是荔浦县的传统农产品,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所生产的马蹄以个大、皮薄细嫩、甜脆多汁、化渣爽口、营养丰富、耐贮运等优点而享誉国内外。由于荔浦马蹄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不加选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7年9期2017-11-01
- 不同光质对剑麻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不同光质对剑麻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苏艳霞1,陈士伟2,潘彦霏1,杨 泓1,陈晓敏1,刘俊杰1,柯志娟1,尹美玲1,林 颖1,周小娟1,李栋宇1(1.岭南师范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2. 广东省湛江农垦局, 广东 湛江 524022)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LED组培系统研究不同光质对剑麻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找到适宜其生长的最优光质。研究结果表明,中心波长为450纳米的蓝光+660纳米的红光组合光质下,剑麻组培苗的发芽数量和干重
新农业 2017年17期2017-09-21
- 马铃薯组培苗气力引导式移植手设计与试验
杨艳丽马铃薯组培苗气力引导式移植手设计与试验初 麒1,辜 松1,2※,杨 意1,黎 波1,吕亚军1,胡俊生1,杨艳丽3(1.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 510642;2.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 3. 广州实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642)多手并行移植作业可有效提高接种效率,而现有组培苗接种移植手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不适于狭小空间内多移植手并行接种作业,且对组培苗个体差异适应性较差,存在夹苗
农业工程学报 2017年12期2017-07-18
- 桤叶唐棣组培苗微扦插及移栽炼苗技术
00)桤叶唐棣组培苗微扦插及移栽炼苗技术于春辉1,王占龙2,于耀峰2(1.朝阳县瓦房子镇林业站,辽宁 朝阳 122622;2.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辽宁 朝阳 122000)根据桤叶唐棣组培苗的生理特点,详细介绍夏季6、7月在温室大棚内进行桤叶唐棣组培苗微扦插,试管外生根炼苗的技术细节。利用该技术进行桤叶唐棣组培苗移栽炼苗,成活率可达60%以上。组培苗微扦插、试管外生根炼苗技术在生产上成功应用的较少,该技术为桤叶唐棣组培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新思路。桤叶唐棣
防护林科技 2017年4期2017-04-04
- 一种快捷的观赏海棠组培苗瞬时基因沉默的方法
快捷的观赏海棠组培苗瞬时基因沉默的方法,将沉默目的基因片段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连接到TRV?GFP载体,转化农杆菌后,通过调整真空抽吸压强和抽吸方式,将携带沉默目的基因的TRV?GFP载体侵染入观赏海棠组培苗中;进一步通过抗生素培养和手提紫外灯荧光筛选,得到观赏海棠沉默阳性株系;沉默目的基因的观赏海棠组培苗阳性植株在侵染7天后,进行表型观察和半定量PCR筛选,从而构建完整的观赏海棠瞬时基因沉默体系。能够快速、高效地侵染观赏海棠组培苗植株,并能够方便进行沉默阳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0期2017-03-15
- 烤烟组培苗与常规苗光合特性及产质量差异
1515)烤烟组培苗与常规苗光合特性及产质量差异许冬梅1,张金霖2,罗福命3,黄日伟2,陈 俊2,邓世媛1*(1.华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室,广东广州 510642;2.广东烟草清远市有限公司连州分公司,广东连州 513400;3.广东烟草清远市有限公司,广东清远 511515)[目的]明确烤烟组培苗与常规苗在光合特性及产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以烤烟品种(系)K326、粤烟97、华烟06的组培苗与常规苗为试验材料,研究组培苗与常规苗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5期2017-01-07
- 不同LED光质对玉簪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ED光质对玉簪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陈菲,李黎,韩辉,熊燕,杨立宾,曲彦婷*(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哈尔滨150040)以玉簪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LED灯作为光源,进行不同光质的配比组合,研究其对玉簪组培苗的株高、增殖系数、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的玉簪组培苗生长健壮,株高最高,增殖系数最大,生根率高,因此红蓝复合光(2RB)是玉簪组培苗继代增殖和生根的理想光源。玉簪;LED光质;组织培养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4期2016-10-18
- 烤烟组培苗与常规苗大田防御酶活性的比较
13400烤烟组培苗与常规苗大田防御酶活性的比较许冬梅1,王维1,陈建军1,罗福命2,张金霖3,凌寿军2,陈俊3,黄日伟3,邓世媛11 华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642;2 广东烟草清远市有限公司,清远,511515;3 广东烟草连州市有限公司,连州,513400为比较烤烟组培苗与常规苗烟苗素质及大田期的抗性差异,以烤烟品种(系)K326、粤烟97、华烟06的组培苗与常规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苗期农艺性状及根系活力和大田期多酚氧化酶(PPO)、
中国烟草学报 2015年4期2015-11-23
- 热科院油棕育苗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可望大规模种植油棕组培苗
首次实现了油棕组培苗的规模化生产。热科院橡胶所副所长、研究员林位夫告诉记者,中国每年食用油供给缺口很大,自给率仅占40%。“每亩油棕产油量是大豆的8倍、花生的6倍、油菜的10倍。如果推广油棕种植,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食用油自给问题,还能提高农民收入。”林位夫介绍,油棕组培苗是从油棕嫩叶切片培养获得,在无数次试验失败之后,研究团队终于在2011年底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获得了珍贵的国内第一株油棕组培苗。2年多过去了,热科院橡胶所油棕组培苗研究团队终于攻克了油棕组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4年8期2014-09-23
- 培养环境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环境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汪一婷1,2,吕永平2,牟豪杰2,周迪江2,陈 志2,陈利萍1,陈剑平2*(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对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时间是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增殖及品质的最大影响因子,12h·d-1为最佳的光照时间。而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从组培苗质量和生产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7期2014-03-10
- 海南柚木培苗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分析
。文章主要对柚木培苗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进行论述,可供大家交流。【关键词】柚木;培苗;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0.前言海南光照充足,雨水丰沛,非常适宜发展热带经济林木。柚木是热带高大乔木,是世界著名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主要用于制造船舰、家具等,被誉为“万木之王”。柚木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家,我国已引进部分苗木种植。每年仍须从国外大量进口优质柚木。柚木是海南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引进的外来珍贵树种,相对于花梨、母生、子京等珍贵的海南乡土树种而言,柚木是一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8期2013-10-31
- 荔浦县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的形成及发展意义
0年起进行荸荠组培苗的栽培试验,目前荸荠组培苗普及率达80%以上。在荸荠组培苗的推广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各项相关配套技术,有力推动了荔浦荸荠产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催生了全新的配套产业——荸荠健康种苗专业育苗。目前,有8个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及育苗户进行荸荠组培苗的阶段育苗,面积达6.67 hm2,年出圃一段健康种苗1 000万株以上,二段健康种苗5 000万株以上,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育苗产业。1 荔浦县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长江蔬菜 2013年18期2013-04-01
- 脱毒泡桐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
获得脱毒的泡桐组培苗[3,4]。在建立的无毒繁育圃和配套的脱毒泡桐营林技术措施下,进行大田育苗生产和造林,可有效地控制泡桐丛枝病的发生与危害,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5,6]。自1999年来分别在菏泽市的皇镇、马岭岗乡的通古集林场、安泰恒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无毒繁育圃,进行了泡桐丛枝病脱毒快繁及丰产栽培的推广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现就脱毒泡桐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2 材料与方法2.1 参试品种中林3号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
绿色科技 2011年5期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