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

  • “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的逻辑生成与叙事特征
    和归纳。“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文学图景,作为文学史范畴具有三种意义:一是具有归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报告文学的历时性意义;二是具有打破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报告文学政治地理差别的全面性意义;三是具有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报告文学创作特征的高度概括性意义。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使用“国难小说”者,当属张恨水,他在《〈弯弓集〉自序》中写道:“今国难小说,尚未多见,以不才之为其先驱,则抛砖引玉,将来有足为民族争光之小说也出,还未可料。则此鹅毛与

    学习与探索 2023年9期2023-11-13

  • 国难教育、社会创伤记忆与国家形象建构 ——爱国主义教育视域下日本侵华史料研究的逻辑理路
    日,广泛开展国耻国难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率先提出“国难教育”,成立国难教育社开展战时教育运动。中华儿女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与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习近平指出:“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5

  •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助推辽宁振兴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和解读东北抗联精神
    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东北抗联精神为动力和纽带,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在辽宁“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及辽宁省委带领全省人民认识和解读东北抗联精神,对于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绘就辽宁振兴发展图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之一。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忠诚于党的坚定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3期2022-11-10

  •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助推辽宁振兴发展
    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东北抗联精神为动力和纽带,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在辽宁“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及辽宁省委带领全省人民认识和解读东北抗联精神,对于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绘就辽宁振兴发展图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之一。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忠诚于党的坚定

    共产党员·上 2022年7期2022-06-11

  • 民族解放中小先生之使命
    界救国会所通过的国难方案里面已经承认小先生对于解决国难的贡献。它很明显地指出前进的小孩、前进的学生、前进的大众,都要总动员来做这非常时期之教师。在过去的普及教育运动中,小先生已经采取了即知即传的原则,很有效地推广了寻常的教育工作。他们今后的任务不能停止在教人识字或是教人一些普通科学了,他们应当集中力量向大众宣传民族的危机和民族解放的路线。二良乡的小先生救国会的工作是值得我们钦佩的。这种救国会应该普遍地组织起来。我们的小先生是在参加一个最伟大的学校。在这个学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期2022-04-16

  • 落红无私化春泥 默默护花显大义
    心,没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信念?像陆游,哪怕僵卧孤村,仍“铁马冰河入梦来”;像文天祥,即便在惶恐滩头、零丁洋上,仍记得“留取丹心照汗青”;像杜甫,就算在冷雨里彻夜难眠,也不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奉献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端木蕻良对关东原野的誓言“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奉献,可以是为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像对史铁生说“好好儿活”的母亲,像艰难爬上月台给外出求学的儿子买橘子的父亲,像散步时为了孙儿而选择走有菜花、桑树和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2期2022-03-23

  • 教育家陶行知 国难之际的外交活动家和抗日救国的宣传家
    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等,为中国培养出成千上万的人才,为抗日救国输出了大批骨干力量。抗战时期,重庆就留下了他疾行的足迹。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合川草街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1946年1月,他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今天,在重庆合川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展陈有陶行知先生生平事迹,其中“国难教育与出国抗日”就是他“教育救国”理想信念的生动写照。国难教育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重庆与世界 2021年9期2021-09-26

  • 抗战时期陶行知的教育实践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了普及教育运动、国难教育运动和战时教育运动,促进了抗战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4]。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生活教育、教育救国、儿童本位的思想影响了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陶行知抗战时期的教育实践概述(一)发起普及教育运动1.发起普及教育运动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蒋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加剧了民族危机。为此,陶行知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希望社会大众能够明白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是痛苦的根源,大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1-17

  • 《申报》“九·一八”国难文学研究
    ,在“九·一八”国难之后曾一跃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副刊之一。加之众多仁人志士“执笔从戎”,《申报》成为助力和承载“九·一八”国难文学作品的重要沃土,刊登了大量映射社会实况的消息、时评以及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占比较高,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戏剧。经过全面搜集和整理,1931—1945年间,刊登于《申报》的文学作品约950余篇,其中以散文和诗歌为主。这些文字从不同维度全方位地记录战争图景和战争体验,不仅是撼人心魄的重要战记作品,更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历史记忆。

    南都学坛 2020年2期2020-12-06

  • 钟南山——抗“疫”战士
    一发冥悬责在肩。国难时刻抗非典,又逢领命帅当先。力争剖析病理源,抢头约赴鄂都巅。”难词探意1. pediatrician /?pi?di??tr??n/  n. 儿科医生2. municipal /mju??n?s?pl/  adj. 市政的;地方政府的3. dwindle /?dw?ndl/ v. (逐渐) 减少;变小;缩小4. vigorous /?v?ɡ?r?s/ adj. 充满活力的; 精力充沛的Zhong was born in October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0年7期2020-07-29

  • 余母难之日,适逢国难之时,感慨赋此
    鲁贵娣母难时交逢国难,一怀愁绪泪潸然。梦中惊觉硝烟起,耳底怕闻烽火连。孤愤叩心悲雪魄,多艰举步望冰渊。问天何日驱魔障,逆向乘风奋着鞭。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骤发感赋疫情突兀自怊惆,鄂渚倾波逐逆流。锦里不堪惊万户,汉江有恨引千愁。横刀断腕怜民庶,拔剑悲歌许国猷。但挽狂澜传大捷,京都北阙揖龙旒。八声甘州·冠状病毒肆虐,夜不能寐,感慨赋此蓦瘟君肆虐卷嚣尘,禹甸恁凝愁。怅霜风寒凛,大江悲咽,不尽东流。闭户惊鸿细数,无语向朋俦。争奈城封处,泪湿双眸。欽仰临危受命,有白

    文史杂志 2020年2期2020-07-18

  • 国难中流亡的东北中山中学
    的奇迹。关键词:国难 流亡 东北中山中学中图分类号:K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80-02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大量东北民众逃往关内。1931年底,流亡到平津一带的东北学生就有万余人。到1934年初,流亡入关的东北学生达三四万人。“七七”事变前,流亡关内的东北人有四五十万之多。[1]东北流亡群体抗日热情高涨,为各方政治势力所关注。同时,严峻的安置、生计、教育等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妥善安置东

    现代交际 2020年6期2020-04-27

  • 让光明和温暖,自始至终地贯穿
    须去如果这是一场国难,我愿意赴国难!”——大灾当前,生死攸关赤子之心,日月可鉴“如果我出了事,不会给医院和国家找任何麻烦我作为医学战士,死在战场上,死得其所。”——已是九十二岁的耄耋老人,用柔弱的身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向病魔宣战,让山河震颤请战,出征,抗击,降魔签下的是姓名,摁下的是指印竖起的是旗帜,扬起的是风帆可亲可敬的人們啊,我该用怎样的文字写下壮烈,写下坚毅,写下“除夕快乐”又该用怎样的目光,送你们,出征

    诗选刊 2020年3期2020-03-23

  • 同舟共济除国难 众志成城抗疫魔
    感动落泪。他们在国难当头冲锋在前,他们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候贡献自己一切力量,把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伟大的白求恩精神,伟大的民族力量。他们是抗疫英雄,是中华优秀儿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还在发展,他们仍在坚守,仍在默默付出。我真的被他们这种大爱、大义、大气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作为老同志不能亲上前线,只能拙笔书写,以抒发心中激情,表达对战斗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崇高敬意。相信在党中央习主席坚强领导下,一定会战胜瘟疫!百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2期2020-03-13

  • “碎片”与“轻浮”的历史:“国难教育”的现状
    266300)国难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唤起学生爱国热情的重任。然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难教育却是理论同实践相去甚远,这对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而言是不利的,同时,也削弱了历史学科的战斗力。对此,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重视力度不够,国难意识不断淡化作为国难教育的主体来讲,国家和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国家而言,应该大力宣传国难教育,从大政方

    时代人物 2019年33期2019-12-18

  • 相声不能拿国难“抖包袱”
    俗”,更不可以拿国难来“抖包袱”,这样做有悖社会道德伦理,应予以严厉的批评和教育。众所周知,三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重大伤害和损失,成为国人心中难以抹去的阴影和伤痛。每年5月12日亦被国家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纪念不幸遇难的国民,提醒预防灾害。至于“慰安妇”,则是日军暴行的受害者,蒙受着巨大的肉体屈辱和心灵创伤,理应得到国民的理解和支持,为她们争取到应有的道歉和赔偿。然而,在张云雷的相声里,却将地震和慰安都编排进去,并以恶俗的方式表演出来,以图博得观众一笑。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28期2019-11-18

  • 相声不能拿国难“抖包袱”
    俗”,更不可以拿国难来“抖包袱”,这样做有悖社会道德伦理,应予以严厉的批评和教育。众所周知,三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重大伤害和损失,成为国人心中难以抹去的阴影和伤痛。每年5月12日亦被国家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纪念不幸遇难的国民,提醒预防灾害。至于“慰安妇”,则是日军暴行的受害者,蒙受着巨大的肉体屈辱和心灵创伤,理应得到国民的理解和支持,为她们争取到应有的道歉和賠偿。然而,在张云雷的相声里,却将地震和慰安都编排进去,并以恶俗的方式表演出来,以图博得观众一笑。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28期2019-09-10

  • 孩子第一次听到“国难”这个词。她不再咯咯乱笑了,脸上浮现出这个年纪不曾有的凝重。她随母亲进了一个满是点燃蜡烛的厅堂,脚下踩的是玻璃,玻璃上投满了闪烁的烛光。母亲说,这是长明灯,为逝者点的。她不再问母亲“为什么”,她知道母亲总是会说“没有为什么”。长明灯啊,蜡烛总有燃尽的一天,如何长明呢?她缄口了。既然“长明”只是个臆想,那为何要点呢?是为了让逝者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吧。毕竟灯是能引路的,幼稚的孩子想着。长明灯啊,让我也寄有“弥久不熄”的痴想吧。出了史馆,母亲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13期2019-04-28

  • 何香凝与东北抗日救亡
    而出,积极组织“国难救护队”支援东北义勇军抗日,以实际行动为抗战做出了贡献。何香凝画的梅花1931年何香凝在法国巴黎悲愤填膺 毅然回国“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何香凝和儿子廖承志正在法国侨居。听闻事变的消息,何香凝“悲愤填膺”,毅然决定启程回国,与同胞共赴国难,她在《致上海友人函》中写道:“参加全国反日救护死伤工作,以尽个人责任。”表明了投身抗日的决心。1931年10月3日,何香凝从巴黎写信给上海《申报》发表对日宣战的主张,指出:“如我国民全体奋发,对日宣战

    侨园 2018年8期2018-10-18

  • 痛,力透纸背
    在百废待兴中先印国难版教科书,封面采用各种被摧毁的建筑图片,残垣断壁,这或许是全世界课本中仅有的,丑得何其凄美悲壮。孩子们识字之初已看到家国凋敝。他们小小的书包,分担着自己民族的重负。当年8月1日,商务印书馆恢复生产。时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的王云五亲自刷写大字标语,悬挂在印刷厂的外墙上:“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路人为之动容。11月时商务印书馆即已恢复“日出一书”。当时胡适在给王云五的信中写道:“南中人来,言先生须发皆白,而仍不见谅于人。”1929年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26期2018-10-16

  • 安倍说日本“国难当头”
    四座。安倍所说的国难其一在于朝鲜的核威胁,其二则是重压日本社会的老大难问题——少子老龄化。日本如今的生育率为1.4,这个数字仍在不断下降,预计到2050年日本总人口将跌破1亿人大关。另一方面。社会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约为3411万人,占总人口的27%,同时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还在不断增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引发劳动力不足,国内生产力下降,政府税收不足,国民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社会保障体制难以维持的社会问题,日本国力逐渐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

    祖国 2018年6期2018-06-27

  • 国难下的启蒙:“儿童年”与儿童教育(1935-1936)
    100081)国难下的启蒙:“儿童年”与儿童教育(1935-1936)蔡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北京100081)摘要:在1935年8月至1936年7月的“儿童年”举办期间,知识界围绕儿童教育中儿童与父母、家庭、社会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突破了“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之内涵。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主导和各界对于民族复兴的诉求,全国儿童读物展览会、教具玩具展览会、绘画展览会和义务教育等活动被赋予了政党的意志和国难的色彩。由于民族复兴思潮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12-17

  • 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与“抗战精神”话语的建构
    开始出现大量的“国难”描述,成为滋生“抗战精神”的具体现实语境。国家纪念日纪念话语建构的“抗战精神”以革命精神作为历史来源、民族精神作为核心内容、国民精神作为现实表达。“抗战精神”为中国人民抗战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持,并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了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国家纪念日 抗战精神 抗战时期 纪念话语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日趋严重,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试图利用自身掌控的国家纪念日这一重要政治文化资源为现实抗战服务。“国难”的产生促使国家

    广东社会科学 2016年6期2016-11-28

  • 赫克托耳之死
    解读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为国纾难,赫克托耳的爱国之志,苍天可鉴。【解读三】凡事要考虑周全,不可疏忽大意。赫克托耳肩与脖子相连接处没被盔甲保护到的部位让对手找到破绽,直接导致了他身死战场。【解读四】两强相遇勇者胜,赫克托耳与阿基里斯都是大英雄,在他们的强强碰撞中,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实力。在其他领域、其他各种情况下,莫不如此。【适用话题】责任感;生命中最重要的;命运不可抗拒;捐躯赴国难;要害……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6年29期2016-08-16

  • 幸福使命
    死相隔。在这样的国难之时,张大千用与夫人手拉手奔跑在街道上的事例告诉民众,我们深爱着这片惨遭敌寇蹂躏的土地,我们永不放弃抗争,哪怕以生命为代价,因为我们身上肩负着民族的使命!不到半年,防空警报声变成了鞭炮声、欢呼声,抗战终于胜利了。徐永娟为张大千在画案上铺上宣纸,砚好墨。张大千泼墨挥毫,很快就画成了《红荷图》。该画笔法舒张,荷叶卷如惊涛,莲梗挺拔,芙蓉怒放,满纸豪情,将民众抗战胜利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国难之时不忘身为炎黄子孙振兴中华的使命,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10期2016-05-09

  • 多难兴邦
    国难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国难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国难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国难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一、国难教育的内容国难教育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历史上被别的国家和民族侵略、欺侮的苦难经历用作对自己人民的教育。开展国难教育

    中国德育 2016年5期2016-03-31

  •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China’s Grand Diplomacy
    子,就不可怕了,国难当前,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哪怕土匪,也不至于杀人灭口吧。Breaking through the Security DilemmaBy developing and strengthening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ll help break through the security di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6年1期2016-03-29

  • 国家有难 冯家有人——观壮剧《冯子材》有感
    澎湃。[关键词]国难;冯子材;人物分析如果说“长墙一战敌胆慑,龙州拓地贼气竭。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是对冯子材将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功绩的一种肯定,那么“国家有难,冯家有人”就是冯家一门忠烈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一种英雄气节。冯子材重新披挂上阵(谢江波摄)壮剧《冯子材》以清末抗法英雄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的英雄事迹为主线,讲述了镇南关战役前后一段段悲壮感人的故事,再现了一代爱国名将大气磅礴的英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操。“国是我的国,我命是国命

    歌海 2016年1期2016-03-28

  • 不必自责的“低沉” ——评蹇先艾的现代小说创作
    ;小人物;书写“国难”新中国成立以后,蹇先艾多次谈论他解放前创作的小说,说它们“有一个严重的缺点”,所写故事“多数是令人愤懑和悲痛的,因此调子就往往显得有些低沉,使人读后感到沉闷和压抑……”并颇为此自责。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历史的人们都能理解,蹇先艾说这话是迫于当时时代风潮的压力,在当时,调子“低沉”的作品确实是要被“诟病”。然而,现在阅读蹇先艾解放前期创作的小说感受就颇为不同:发现“低沉”不仅不是蹇先艾第一阶段小说创作的“缺点”,反而是其优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2016-03-16

  • 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
    的第一手资料。《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一书记述了中日甲午陆战中,中国军队喋血平壤的惨烈场面;对赔款割辽、日俄分赃、南满铁路易主于日本、张作霖之死、以及少帅张学良易帜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权威性的论证;尤其对柳条湖事件的策划者们挑起事端,调兵遣将制造战争借口,进攻沈阳北大营,进而侵占全东北以及对日本选择了废帝溥仪来充当关东军炮制的伪满洲国执政,并且对731细菌部队进行触目惊心的活人试验等事件,都作了系统而深刻的揭示,可以说是一部叙事生动、求证严谨的历

    红岩春秋 2015年4期2015-11-14

  •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国家纪念日的增设与民族主义的彰显*
    展及纪念话语中“国难”的凸显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些梳理和分析,以揭示民族危机下国家纪念日呈现出的特殊面相。一、民族危机下国家纪念日的增设“九一八”事变后,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抗战力量,国民政府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9月18日、卢沟桥抗战爆发的7月7日、孔子诞辰以及民族扫墓节等增设为新的国家纪念日。在“九一八”事变爆发近一周年之际,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拟具九一八国难周年纪念办法》的核议案。1

    中州学刊 2015年6期2015-07-22

  • 白马篇
    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选自《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译文:白马装饰金属马龙头,轻捷向西北奔驰。请问哪家的少年?幽州并州游侠少年。少年离开家乡,扬名沙漠边陲。往昔手执良弓,楛木箭如飞参差不齐。拉开弓弦射破左边的靶子,向右击碎右边的箭靶。扬手迎上去射中攀援如飞的猴子,俯下身射裂了马蹄靶。强健轻快超过猴猿,勇敢剽悍像豹子蛟龙。边疆多紧急的情况,胡人多次出动。紧急的文书从北方传来,快马加鞭登上高堤。长驱直入击败匈奴,向左进攻压倒鲜卑。放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4年8期2014-08-21

  • 1930年代国民政府与新闻界的关系 ——基于《修正出版法》的分析
    的新闻出版立法与国难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此考察1930年代国民政府与新闻界的关系也应置于国难的背景下。本文试图指出,日寇凭凌国难方殷,国民政府的战时新闻政策与新闻界的救亡诉求相去甚远,新闻界的独立意识和越轨行为引发国民政府的警惕,1935年《修正出版法》即折射了二者互不信任、互相冲突的一面。随着国难加深,在国族利益至上的原则下,国民政府与新闻界形成了团结抗日的局面,原有的紧张关系得以调适,这为1937年《修正出版法》的颁布奠定了基础。从冲突到调适,是国民政府

    江汉学术 2014年3期2014-04-17

  • 百年国难与“国难文学史” ——关于《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的研究与写作①
    00875)百年国难与“国难文学史” ——关于《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的研究与写作①王向远(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在通常所说的“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划分出“百年国难”(1840-1937)与“八年抗战”(1937-1945)两个时期,提出了“百年国难文学”与“八年抗战文学”两个范畴,认为1840年后的中国百年史的时代本质是“国难”,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则是“国难文学”,应当将一般文学史所忽略的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3期2011-04-12

  • 汪精卫的一次自我炒作
    落实此前通过的“国难会议案”,以便“容纳各方有经验人才加入”。熟谙自我炒作之术的汪精卫则乘热打铁,又于12月11日在各大报纸上公开发表所谓“蒸电”,宣称“训政目的在训练民众行使政权。故训政时代组织政府之权,虽属中国国民党,而人民代表机关仍不可偏废”,因此,“今日应即发起国民救国会议”,“由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组织,俾得充分表现其对于国难之主张及方法。同时并由宁粤双方选派代表参加。在此会议中须放弃对抗形势,平心静气,以共谋应付国难”。最后他还表示:如果各界认同他

    文史天地 2009年11期2009-12-09

  • 卧着拿薪水
    说的这句话,对于国难中老爷们的泄泄沓沓醉生梦死好像已倒在棺材里的心理形态,似乎描摹得颇有几分似处。拿应拿可拿的薪水,原不算什么罪过,可是一定要不客气的“卧着拿”,那撤烂污的程度未免太高明了!但是我们如略再仔细的研究一下,便觉得仅仅拿薪水的仁兄们,就是“卧着”拿的,大概都是藉此勉强糊口活家的可怜虫。讲到国家民族的元恶大憝,却是那些不靠薪水过活,所拿的远超出于薪水,你虽求他们仅仅安安分分的“卧着”而不可得的一大堆宝贝!诚然,现在有一班全靠着显亲贵戚。在衙门里挂

    杂文选刊 2007年3期2007-05-14

  • 祖国重也
    阿英是近代国难文学研究的开拓者,郭延礼先生在《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说:“阿英是在近代文学研究的拓荒期用力最勤、成果最多、贡献最大的一位著名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专家。”[1]阿英对近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近代国难文学研究。1936年,他在《〈近百年中国国防文学史〉自序》中说,我们的文学史家“一向只会评文章的优劣,争辩谁是正统谁是非正统,早都有‘国家事,管他娘的成见在胸”,并不重视研究近代以来丰富多彩的国难文学。[2]鉴于此,阿英亲自撰写了《近百年中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1期200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