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
- 限价档案中的北平戏院(1946—1948)
施行了限价政策,国剧、评剧、曲艺均在限价之列。一方面是无法抑制的物价飞涨;另一方面,在限价政策下,底层艺人的生活陷入贫困,剧业人员大量流失。限价政策遭到当时戏院娱乐业或明或暗的强烈抵制。在1946年限价政策的初期表现为停业罢演和为取消限价据理力争;1947年超价处罚的档案大量出现则是戏院找到经营之道的明证,暗中抵制是民间抵抗最为常见的方式。限价档案材料显示出传统娱乐业的强大生命力和内在持续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当时北平电影业的发展给传统娱乐业带来的冲击。民国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23年4期2023-09-06
- 梅兰芳表字浣华考
于一九三二年的《国剧画报》中,作者们就几乎全是用“浣华”来称呼梅兰芳了。同一时期的其他报刊也开始大量采用梅兰芳的这个别名。可以说,在梅兰芳访美前后,“浣华”这个名字第一次得到了梅自己的认可,并且逐渐成为他的一个流行的别称。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在梅兰芳访美三个月之后,徐凌霄在《京报》上撰写了一篇评论。此时,梅兰芳已经突破赴美早期的瓶颈,并在张彭春等人的帮助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徐凌霄将这篇文章定名为《浣华浣华》,并在文章中发出了“浣华真浣華矣”的感慨。在这
读书 2023年8期2023-08-14
- 国剧运动的歌剧理想与实践*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成立始末
通过对余上沅等人国剧思想之梳理,结合剧专师生抗战期间的音乐活动以及余上沅“为国储才”的办学理念,可以发现国立剧专乐剧科于国剧运动的歌剧理想之延续,及其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的独特文化价值。1939 年,我国第一所戏剧专科学校“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因抗战迁至四川省江安县,次年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改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国立剧专”),隶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为当时中国戏剧专业的最高学府。借此改制机会,校长余上沅将原来的三年学制更改为五年制专科与高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1期2023-05-12
- 《2022国剧盛典》2·4安徽卫视播出
徽卫视《2022国剧盛典》于2月4日立春之际与观众见面。本次盛典以“奋进新征程 剧赞新时代”为主题,紧扣“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致敬2022年度国剧。《人世间》《大山的女儿》《大考》《底线》等精品国剧的主创人员,秦岚、魏大勋、吴磊、关晓彤、曾黎、孙千、毛晓彤等上百位知名演员,孙墨龙、杨阳等实力导演及创作人,在国剧盛典的舞台上分享创作心得及幕后故事。安徽卫视“国剧盛典”至今已成功舉办十三届。国剧盛典IP不断融合创新,因时而变、因需而变,在
综艺报 2023年3期2023-02-25
- “养成新人材”:民国戏曲演员的文化教育与学术训练
性,“使学生明了国剧内容,并培养其表演国剧应具之技能,而成为适合时代能实际生成之戏剧人才”。“学校之方法则指“采取欧美音乐戏剧学校制度”,“按现在学校管理方法办学”,将中华戏校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之内。《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学校章则汇览》云:本校课程,遵照教育部修正职业学校规程,并参酌本校特殊情形制定之。实施高级戏曲职业教育,授与学生较高深之戏曲知识与技能,及改良与创造之能力,以养成适合时代能实际生产之戏曲及音乐人才,必能在社会立足,同时培养其向上之
美育学刊 2022年5期2022-11-11
-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初探:以“国剧运动”为中心
场运动”影响的“国剧运动”。19世纪末风行欧洲的“小剧场运动”发端于法国人安德烈·安托万(Ahdre Antoine)发起的旨在倡导现代戏剧观念的“自由剧场”艺术实验活动。小剧场运动不仅是“培植戏剧文化、价值取向和剧作家的温床”,[1]36更是“以学校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戏剧教育”[2]6的摇篮。如同美国高等戏剧教育一样,我国现代戏剧教育也发源于小剧场运动。20世纪20、30年代,在现代教育史上出现了一个戏剧教育的小高潮,其重要阵地就是余上沅等留学归国学者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2-03
- 张笑侠生平著作考述
研究者张笑侠的《国剧韵典》,该书曾由北平戏曲研究社民国廿四年(1935)十一月初版;1989 年10 月上海书店《民国丛书》第一编第54 册收录。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在《国剧韵典》影印本的“出版前言”中说:“在搜索典籍和确定选题的过程中,我们也悲哀地看到,有很多重要的戏曲专家和学者似乎已被学界淡忘。 ……被遗忘的还有张笑侠,曾组建中华戏曲社并任社长,编撰出版过《脸谱大全》《国剧韵典》等一系列戏曲文献,这样一位有贡献的戏曲研究者,查阅很多戏曲类艺术辞典并无
红楼梦学刊 2021年3期2021-07-16
- 《国剧身段谱》:戏曲身段理论的初步建构
范大学齐如山的《国剧身段谱》是第一本专门记录国剧身段的谱式性书籍,他首次将戏曲身段带入了学术视野。在此之前的文献史料多是对其只言片语的描述或评价,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国剧身段谱》也是第一本根据身段动作姿势与性质重新为戏曲身段分类命名的专著,它还是第一本分角色论述戏曲身段动作特点,并且以经典剧目为例进行验证的专著……《国剧身段谱》一书还有很多个“第一”,这里不再赘述,此书对戏曲身段理论领域的开拓性意义不容小觑。《国剧身段谱》全书包括序言和正文两
艺术家 2021年4期2021-05-19
- 国产剧节奏慢,未必成不了爆款
实是最近观众对于国剧的节奏要求越来越严格了。近年来国剧总体趋势的确在变长。70集的《延禧攻略》、87集的《如懿传》、69集的《清平乐》,相比当年25集的《西游记》、36集的《红楼梦》确实变长了。但在2019年9月传出国家广电总局拟对剧集集数上限做出规定后,国剧迅速进入“瘦身”阶段。但观众依然觉得长。不过,一些观众越来越没耐性也是事实。有剧评人指出一个关键点:吐槽的人和看剧的人未必完全是一拨人。“在豆瓣、微博、知乎上对《清平乐》发表评论的,多半是观剧年龄相对
环球时报 2020-04-132020-04-13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戏剧的“探索”与八十年代探索戏剧的比较研究
——以余上沅和高行健为例
归来,立志推行“国剧运动”。对于胡适等人对“旧剧”的全盘否定,表示强烈的反对。他们主张创作出“由中国人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①余上沅的戏剧主张显示出其治学的客观理性和科学的前瞻性。但在当时,如李江在《阿尔托与中国探索戏剧》中所说“草创时期的中国现代剧坛迫切需要冲击旧剧传统,以易卜生‘社会问题剧’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戏剧适时而至, 势在必然。当时,现实主义戏剧在开放的时代环境中显得非常具有生机和创造性活力,也倍受以青年知识分子和市民为主的观众群体的青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2期2020-04-08
-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 国剧走出去的“正午路径”
影碟租赁市场上,国剧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齐全。她在YouTube追過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于10月21日登陆日本卫星剧场,每周一晚九点两集连播。正午阳光今年的另一部大热剧集《都挺好》也将于10月30日起在中国台湾八大第一台(27频道)周一到周五22:00—23:00播出,每天一集。《知否》在国内收视不俗,在境外依旧非常“能打”。今年4月,《知否》登陆韩国中华TV播出,成为该台收视率史上排名第一的电视剧。在中国台湾,《知否》收官当日
综艺报 2019年20期2019-11-25
- 论齐如山对国剧原则及本质的探寻
虽然是被称为所谓国剧的皮簧戏、京戏,但把皮簧戏、京戏作为总结和概括中国戏曲的原则与本质的艺术样式无疑是很正确的选择。关键词:齐如山;国剧;原则;本质 中图分类号:I20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9)03-0134-07Abstract: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opera and what is its essence? There has not been a prec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9-10
- 电视剧“出海”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化水准逐步提升,国剧“出海”已从影视行业合力攻坚的难题,成为大体量国产剧多元发行的“必选项”。从《生活启示录》《鸡毛飞上天》《小别离》等现实题材佳作在海外多国走红,到《长安十二时辰》《琅琊榜》等传统文化题材在国际流媒体网站热播,国剧以稳增的输出数量、多元的创作类型和质量突出的排头作品,培养了规模初具的海外市场。不过,在喜人的成绩背后,国剧“出海”暗藏的文化隐忧也不可小视。相对于国内剧集播放部数及进口剧集数额,国剧出口数额占比不大,还没有积累起相对固定的海外
世纪人物 2019年8期2019-08-12
- 论《国剧画报》剧学文献保存价值
时戏曲发展脉络《国剧画报》是梅兰芳、余叔岩先生为振兴国剧、发扬戏曲文化出版的戏曲专门刊物,以刊登戏曲文献资料图片为主,兼载戏曲评论与史料文章。《国剧画报》创刊于1932年1月15日,终刊于1933年8月10日,共计出版两卷七十期。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仍存于世的报纸实物已经不多。对《国剧画报》进行研究,不仅能形象直观地了解戏曲发展的历程,一睹前辈风采,还能借助其窥视当时的社会环境,洞悉戏曲工作者的创作心理和表演诉求。这些戏曲发展的变迁历程,都可在《国剧画报》中
大众文艺 2019年11期2019-07-12
- A New Perspective on “Deshou Palace Dance Notation”Commen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otation and Living Relics of Birds Singing in Spring and Bell Dance
Opera 《国剧身段谱》) and asserted that “Deshou Palace Dance Notation” came from the Tang Dynasty.Obviously, he thought “the Old Capital” referred to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Tang Dynasty, since Zhou Mi was a Song Dynasty scholar.[2]7How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9年1期2019-04-22
-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剧,我们名之曰‘国剧。”时间过去了近一个世纪,这样的美学认识依然具有其现实意义。黄盈导演及其工作室成员沿袭前人的观点,不断的挖掘“中国材料”、提炼“中国方法”、表达“中国思想”,逐步探索出“新国剧”的舞台呈现。《黄粱一梦》把“飞扬的想象落在了准确的解读中,这是一部热爱戏剧之人的用心之作,那件金黄的长衫真是用到了极处。演员很好,不知名,但惊喜。一锅饭熟了,一个梦结了,一场戏终了,哲思突现。好戏。”
优雅 2019年3期2019-03-05
- 匠心锻造“国剧”标杆
友感慨其不愧是“国剧标杆”“业界良心”。《大江大河》首播期间,全程位列CSM媒介研究55城电视剧收视排行首位,全剧播出25天,24天收视率破1,播出期间更是实现双台破1,创下收视率1.419%、市场份额4.99%的佳绩。《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期间,CSM媒介研究全国网及55城收视率持续稳坐同时段收视率冠军,大结局更是双网破2收官。《都挺好》首轮播出亦创下不俗成绩,CSM媒介研究55城收视率持续多日双台破1,大结局双台收视率破2。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20
综艺报 2019年24期2019-01-13
- 学霸吴磊
之夜最受欢迎新人国剧盛典获最具潜质演员奖网易娱乐跨界盛典最具人气男演员吴磊,1999年12月26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2005年,因出演个人首部作品《封神榜之凤鸣岐山》而踏入演艺圈。2009年,因出演喜剧《家有外星人》中唐不苦一角而被观众认识。2015年,凭借古装谋权剧《琅琊榜》获得国剧盛典最具潜质演员奖。2016年,主演3D喜剧《大闹东海》及奇幻片《阿修罗》。2017年,主演改编自天蚕土豆同名小说的古装玄幻剧《斗破苍穹》;同年,他还主演了探险
新教育 2018年3期2018-05-25
- 电视剧出海:内功硬才能走得远
注意的是,此次“国剧俄蒙行”的成功并非孤例,无论是《欢乐颂2》上线海外视频网站优兔(YouTube)、《父母爱情》风靡埃及,还是《何以笙箫默》被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电视台引进,作为亮丽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国产电视剧走出国门的步伐正在渐渐加快。在过往的成绩与当下的机遇面前,有理由相信,国剧以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式走出国门、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时刻,即将来临。基本盘与新市场2017年7月,国产都市情感剧《生活启示录》在蒙古国热播,这次“国剧俄蒙行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38期2017-10-18
- 被国产剧“支配”的越南荧屏
集登陆越南荧屏,国剧便在当地观众的心中撒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而在此后的30年间,《雍正王朝》《甄嬛传》《琅琊榜》等剧的陆续传入,更让这颗种子不断地生根、发芽。如今,看国剧已成为越南千万家庭的生活日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看剧了解中国,他们购买影视周边产品,疯狂追捧中国明星,带领全家来中国旅游,甚至组团学习汉语……这一幕幕场景何其熟悉,相比当年“韩流”席卷中国,或许我们也可以笑称“汉流”正在席卷越南。奇葩“翻拍”只是恶搞越南人也觉得辣眼睛打开越南本土最大的视
哲思2.0 2017年6期2017-09-03
- 《欢乐颂2》开播一周,它还能延续第一季的辉煌吗?
更被许多人称为“国剧良心”。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外科风云》从开播之初就遭到了大批网友,尤其是医疗工作者的吐槽。到了《欢乐颂2》,被吐槽的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要么吐槽剧情走向落于俗套、要么吐槽广告植入过多,“在广告里插播了《欢乐颂2》”等等。不过,《欢乐颂1》起初也不温不火,但随着剧情的变化,口碑逐渐发酵,临近第一季收官时,这部剧从最初被吐槽为 “广告剧”一跃而上变为收视第一的现象级热播剧。同时,随着剧情的推进,人物性格的逐渐展露,《欢乐颂1》也形成了巨大的
影视圈 2017年3期2017-07-01
- 指南数读
现象不仅给了众多国剧爱好者以信心,也让不少业内人士从中看到了“古装正剧回归”的信号。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与普通物质产品的区别在于它关乎人的思想意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应把文化含量和文化意义当作其决定性考量指标。历史正剧是我们电视荧屏上的国家民族“正史”,承载着再现中华民族珍贵历史记忆、提升中华民族集体认知共识、守护民族瑰宝、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使命。因此,它非但不可缺席,且当绽放光彩。但其实相比于其他题材,无论是已播出的还是未播出的,历史正剧的出
电视指南 2017年4期2017-05-22
- 被中国热播大剧“支配”的越南荧屏
视剧(以下简称为国剧)文化输出的一次成果检阅。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西游记》《还珠格格》等一批经典剧集登陆越南荧屏,国剧便在当地观众心中撒下了一颗种子。而在此后的30年间,《雍正王朝》《甄嬛传》《琅琊榜》等剧的陆续传入,更让这颗种子不断地生根、发芽。如今,看国剧已成为越南千万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一。在越南涌现出的这股全民观看国剧的热潮,也向其它方面释放出了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看剧了解中国,他们购买影视周边产品,疯狂热爱中国明星,带领全家来中国旅游,
看天下 2017年11期2017-05-11
- 拔高“国学”有问题
,如果把它说成“国剧”,就套上了“唯一性”和“排他性”的金项圈。这样一来,该怎么处置比它更经典、更悠久的昆剧?怎么處置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的元杂剧?而且,现在京剧也遇到了重大生存危机。如果封成了“国剧”,还有谁敢动它?还有谁敢改革?“国学”的范围当然比“国剧”大得多,但由于同样在追求一种“国家主义”的文化权威,也就有了“排他主义”,会产生一系列逻辑矛盾。(摘自《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长江文艺出版社 图/傅树清)
特别文摘 2017年7期2017-04-21
- “国剧出海”,已圈了一批洋观众
在过去一年里,“国剧出海”开始呈现新趋势,一批“洋观众”正在被培养起来。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2016年,一批主打青春元素和当红偶像的时尚剧在海外市场开疆辟土,落地圈粉,展现出国剧类型多元化的输出潜力。以国内电视剧龙头企业华策为例,去年华策在海外发行的剧目中,时装剧占比超过42%,渐有同古装剧分庭抗礼之势。这其中,以《解密》《我的奇妙男友》《亲爱的翻译官》为代表的一批剧集,踏上了海外圈粉之路。更近的例子是前不久首播结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最近的春季
环球时报 2017-04-072017-04-07
- 去伪存真,推进影视产品的供给侧改革
展同理电影。反映国剧真正繁荣的数据不是被注水的制作集数的数字变化,更不是被劣币操纵的收视率的升降,而是生产更多让广大观众有更广泛选择权、享受权的良心剧,生产更多不被资本要挟,不被畸形片酬绑架的能量剧,生产更多具备高峰、高原、高度价值的精品剧。国剧的发展既需要大投入,更需要理性控制与精心选择,既需要百花齐放,但也不能野蛮生长,既需要精湛的表演艺术,也不可唯明星论,尤其是天王巨星。国剧的发展也应借鉴宽进严出的制式,也应尝试实行电视剧产业促进法。应鼓励支持国有播
电视指南 2017年3期2017-03-27
- 湖北戏剧家余上沅与中国戏剧的现代变革
戏剧改革实践和“国剧运动”理论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变革,促进了中国戏剧向世界化、民族化、艺术化和科学化方向的转型。其理论主张代表着中国戏剧维系根脉、寻求发展的艰辛探索,顺应了艺术发展的潮流,显现着与世界融通过程中的可喜变化。余上沅;国剧运动;现代变革;湖北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戏剧思潮汹涌澎湃。它已经有别于晚清新旧杂陈的“戏曲改良”,而是在“五四”的推动下获得了更加开放和自由的世界眼光,“欧美近现代各种戏剧思潮、流派的纷至沓来,短短十数年间便错综地敷演出欧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7期2017-03-09
- 去伪存真,推进影视产品的供给侧改革
展同理电影。反映国剧真正繁荣的数据不是被注水的制作集数的数字变化,更不是被劣币操纵的收视率的升降,而是生产更多让广大观众有更广泛选择权、享受权的良心剧,生产更多不被资本要挟,不被畸形片酬绑架的能量剧,生产更多具备高峰、高原、高度价值的精品剧。国剧的发展既需要大投入,更需要理性控制与精心选择,既需要百花齐放,但也不能野蛮生长,既需要精湛的表演艺术,也不可唯明星论,尤其是天王巨星。国剧的发展也应借鉴宽进严出的制式,也应尝试实行电视剧产业促进法。应鼓励支持国有播
电视指南 2017年1期2017-02-23
- 去伪存真,推进影视产品的供给侧改革
展同理电影。反映国剧真正繁荣的数据不是被注水的制作集数的数字变化,更不是被劣币操纵的收视率的升降,而是生产更多让广大观众有更广泛选择权、享受权的良心剧,生产更多不被资本要挟,不被畸形片酬绑架的能量剧,生产更多具备高峰、高原、高度价值的精品剧。国剧的发展既需要大投入,更需要理性控制与精心选择,既需要百花齐放,但也不能野蛮生长,既需要精湛的表演艺术,也不可唯明星论,尤其是天王巨星。国剧的发展也应借鉴宽进严出的制式,也应尝试实行电视剧产业促进法。应鼓励支持国有播
电视指南 2017年1期2017-02-23
- 中国近代“戏剧”概念的建构(下)
《晨报副刊》的“国剧运动”,均对“戏剧”概念的最终确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1918年10月,以倡导“文学革命”著称的《新青年》杂志,推出了一期胡适所谓“戏剧改良号”,集中刊发了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傅斯年的《戏剧改良各面观》与《再论戏剧改良》、宋春舫的《近世名戏百种目》;另附录二文,一为欧阳予倩的《予之戏剧改良观》,一为张厚载的《我的中国旧戏观》;张尚有一封题为《“脸谱”—“打把子”》的与记者钱玄同的往复通信。不过,此期虽不乏建设性的“改良”意见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2-12
- 重塑传统影视文化 传承优秀影视音乐
——从近年来《国剧盛典》的举办看传统优秀文化的活态传承
——从近年来《国剧盛典》的举办看传统优秀文化的活态传承卢雨思(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影视音乐视为影视来服务的,而影视剧又是为塑造人民满意的灵魂剧,为建设高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服务的,因此,做好对影视音乐的把握和探索,也就是做好了“重塑传统文化 传承优秀音乐”的目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胜利!国剧盛典;红颜劫;九儿;月圆花好不得不说,由安徽卫视、光线传媒合办的历届《国剧盛典》是
黄河之声 2017年19期2017-01-29
- 靳东陈乔恩深夜搓饭,真的只是搓饭!
足,正午阳光不愧国剧门脸,对原著的场景和细节还原度很高,一口气看完15集。一脸禁欲的老干部靳东,对于自己数月来吃土拍摄终于有了不菲回报也是喜上心头,难得有夜生活的他日前就与自己的剧中CP陈乔恩一起约上友人饭聚,不过饭后就各走各路,严保老干部的刚正不阿形象!近日某晚,风行在帝都某馆子前巧遇靳东、陈乔恩结束这场深夜聚会,靳东边踏出门口边拉上外套拉链,这位微博上的“节气大使”对深冬的寒意可是没在小觑。身后的女助理递给他一个盒子,他一边接过一面向同桌的友人挥手告别
南都娱乐周刊 2017年1期2017-01-23
- 试谈国剧京剧的艺术魅力
重要手段。本文从国剧艺术特点、舞台节奏、剧本人物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京剧欣赏和京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关键词】国剧 京剧 艺术魅力【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91-02京剧被纳入教课书内容,是对经典国粹的弘扬和传承,同时也是提升全民素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借助经典文化弘扬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就在现代大家教育认知和社会普及程度的基础上,分析国剧京剧独有的艺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2017-01-04
- 海外吹起“华流”风
》……“出海”的国剧不仅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题材也越来越广泛,很多甚至在海外都成为了话题性事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视剧行业“产业化出海”的想象力正在被打开,一股汹涌的“华流”或许已经指日可期。“国剧”海外热播“梅宗主”和“靖王”在国内“霸屏”之后,又要去海外圈粉了。人气古装电视剧《琅琊榜》在国内热播的同时,也全面开启了海外发行。据《琅琊榜》制片方介绍,该片已经收获大量的海外订单,不仅包括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还将登陆非洲各国。不仅如此,《琅琊
中国品牌 2016年2期2016-12-30
- 舞台灯光与国剧表演的关系
00)舞台灯光与国剧表演的关系陈肖健(大庆歌舞剧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现代国剧表演和传统国剧有所不同,传统国剧对舞美灯光的要求不高,现代国剧离不开舞台灯光设计的衬托和帮助。在现代国剧的发展当中,舞美灯光设计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关于现代国剧当中舞美灯光方面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可见其对现代国剧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其展开讨论,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和作用。戏曲国剧;舞台;灯光设计国剧是戏曲的一门艺术种类,国剧的表演涉及灯光、导演、文学、舞美以及表
戏剧之家 2016年23期2016-12-20
- 韩剧风靡给我们的启示
值的有意识开发,国剧需要更加发力。在艺术表达领域,韩剧以感情的细腻化和极致化著称,《太阳的后裔》也不例外,既表现于唯美浪漫桥段的营造,也表现于插曲的高频烘托,这也促使与剧作同步推出的几首MV爆热网络。此外,它别具匠心地聚焦了特战兵和外科医生两个有“性感度”的职业,精细洞察和描摹了爱情中最微妙的心理悸动。紧张情节的平行叙事、小细节的精巧提示、单集的精准收尾,让事件铺展得简洁而紧凑、伏笔设置得自然而到位,情感和情节的浓度都较高。与国剧日趋拖长的篇幅相比,该剧只
党建文汇·下 2016年5期2016-05-14
- 安徽卫视 向国产优质剧致敬的新年盛会
节目,安徽卫视《国剧盛典》于2016年1月1日晚播出,CSM50城收视率1.471%。范冰冰、李晨、霍建华、胡歌、王凯、靳东、林心如、吴奇隆、唐嫣、赵丽颖、杨洋、袁弘、马伊琍、刘恺威、池昌旭、吴磊、迪丽热巴等百位剧星参与;《武媚娘传奇》《克拉恋人》《花千骨》《伪装者》《琅琊榜》等年度热门剧组集结。自2008年以来,《国剧盛典》已举办七届,成为中国电视剧行业很具影响力的大型电视品牌活动。“《国剧盛典》是一次向国产电视剧致敬的年度盛会,是电视剧圈的年终总结大会
综艺报 2016年1期2016-03-22
- 看板
奖项。吴奇隆 “国剧盛典”年度榜样2015“国剧盛典”在北京举行,吴奇隆斩获“年度金牌制作人”和“年度榜样”两项大奖。吴奇隆出品的《蜀山战纪》开创了“先网后台”的业界先河,收获网络四亿点击量。金妍儿 韩国2015国家品牌大奖在由韩国国家品牌振兴院举行的2015国家品牌大会上,韩国原花样滑冰运动员金妍儿和艺人金秀贤被授予国家品牌大奖,以此奖励他们对提高国家形象做出的贡献。金妍儿被授予体育部门大奖,金秀贤被授予文化部门大奖。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1期2016-01-15
- 重论“国剧运动”的跨文化困境
“国剧运动”的困境并不像以往所论的那样简单。学界往往忽视了它最初是于1924年在美国纽约被提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从倡导者的知识背景、当时的美国语境及其模仿对象“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推断,“国剧运动”的“国剧”当是指“本土化话剧”。返回中国后,此一设想即遭遇到两重的跨文化尴尬:其一,“话剧”在美国被称为“national drama”原也顺理成章,而一旦在中国换称“国剧”,便受到了本土戏曲的挑战;其二,倡导者们在借用西方理论话语重新诠释与定位中国戏曲时,还落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6期2016-01-11
- “一个戏剧嫡亲外行”的国剧情
看的中国戏”1的国剧运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股改革中国传统戏曲的力量。而为这股戏剧理想摇旗呐喊者不仅有国剧运动开创者余上沅,有为国剧运动注入现代先进舞台观念的主将赵太侔,还有为中国戏曲的未来走向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梁实秋。但是,在国剧运动前台的背后,还默默站着一位自称是“戏剧嫡亲外行”2的文坛巨擘。他虽然不是国剧运动的发起人,但他同样为国剧运动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享誉中国近现代诗坛,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诗人、文学家——徐志摩。这位受到西方现代
上海戏剧 2014年10期2015-04-30
- 重论“国剧运动”的跨文化困境
美学生却打出了“国剧运动”的旗号,不但肯定起本土戏曲的艺术价值,更提倡建设一种“不完全撇开中国传统的戏曲”*梁实秋:《悼念余上沅》,见《余上沅研究专集》,张余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3页。、“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余上沅:《国剧运动·序》,见《国剧运动》,余上沅编,上海:新日书店,1927年,第1页。。面对这一貌似“鹘突”*向培良:《中国戏剧概评》,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第7页。的戏剧运动,早期研究往往简单地将之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2-10
- 本土化基础上的现代调试
——浅析20年代戏曲艺术
的驳斥,尤其是“国剧”派人士对于戏曲艺术价值的肯定,加之戏曲艺人在坚守传统戏曲美学的基础上的现代调试,反而使得二三十年代戏曲艺术(京剧)达至少有的巅峰状态。本土化;现代化;国剧派一、新剧/旧戏:五四戏剧论争1911年,辛亥革命一夜之间从制度上推翻了清王朝。但是,社会上犹存各方保守势力,引起多次王朝复辟,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动荡的军阀混战。时入五四,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批接受欧美新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主要在于国民缺乏现代民主共和的意识,占据其心灵的
大众文艺 2015年9期2015-01-28
- 旧货摊
剧著作十六种。《国剧浅释》一书1935年由北平和记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十二章,我过去没有读过。国剧,现在被多数人等同于“京剧”,而在齐如山那里,并非如此,他说:“国剧中最普通,而能风行全国的,大致有四种,一是昆腔,二是弋腔(又曰高腔,或曰高调),三是梆子腔,以上三种风行较早,自元明两朝,已很普遍;四是皮簧腔,出头较晚,而风行得却很快(《谈皮簧与皮人影的关系》)”。也就是说,国剧在齐如山那里是传统戏曲的意思,相对西洋的话剧、歌剧而言。齐如山之前的传统戏曲研究者
清明 2014年4期2014-11-17
- 《大河儿女》:文化底蕴是国剧的魅力所在
大制作。什么样的国剧才会有生命力?必要的前提是剧集有文化、有深度。史诗级国剧《大河儿女》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以来,收视一直喜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自媒体上都引发了广泛讨论。剧中,陈宝国与赵君分别饰演钧瓷世家贺、叶两族的掌门人,两大戏骨同台飚戏。陈宝国在剧中饰演的是河南三河县风铃寨钧瓷烧窑世家贺家的掌门人,他性情刚烈狂傲。赵君饰演的叶鼎三则是贺家的竞争对手,他身上体现了河南人的质朴与闯劲。电视剧《大河儿女》的历史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在波
决策探索 2014年8期2014-05-26
- 皇皇巨著?弘扬国粹
《北京土话》、《国剧浅释》等5部著作。它的出版,终于使这位在大陆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京剧大师走出尘封的历史来到了我们大众的面前。专家主编 引来学界一片喝彩《齐如山文集》的主编梁燕教授是大陆齐如山研究队伍中的领军人物。1996年,她的博士论文《齐如山剧学初探》在戏曲理论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被认为是“海峡两岸迄今为止研究齐如山最有分量的论文”。此后的十几年间,梁燕一直在齐如山研究的这块沃野上悉心耕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齐如山的理论建树》、《齐如山剧作的
民主 2014年2期2014-04-03
- 一枕黄粱纽约梦
3日,黄盈的“新国剧”代表作《黄粱一梦》又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并受到“2013新加坡华艺节”邀请,将赴新加坡演出。作为一部非常中国同时也非常国际的“新国剧”,《黄粱一梦》已经不是第一次赴海外演出了。2011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黄粱一梦》连演24场,为外国观众蒸了一碗地地道道的中国黄米饭。诞生于一千多年前的《黄粱一梦》提出了一个在今天看来依然十分深刻的设问:什么样的人生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求的?是显赫一时的荣华富贵,还是踏踏实实地吃一口安生饭?或许每个今
北京青年周刊 2013年5期2013-03-12
- 呈现与建构:民国时期京剧舞美理论
美出版社、北京的国剧学会、松竹梅商店等完全以商业面目出现的集编辑印刷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刊载和出版了大量有关京剧的期刊书籍。《梨园公报》、《剧学月刊》、《戏曲》、《戏剧月刊》、《十日戏剧》、《戏剧旬刊》、《戏世界》、《半月剧刊》、《戏剧丛刊》、《国剧画报》、《二十世纪大舞台》、《戏杂志》、《戏剧》、《戏剧旬刊》、《半月戏剧》等期刊登载的戏曲轶闻、剧本掌故、演出动态等内容涉及昆曲、京剧和其他各地方剧种。这些期刊上的文章,有的针砭包括京剧和话剧在内的戏剧的时弊
艺苑 2011年1期2011-11-20
- 京剧在宝岛台湾
当普遍地称京剧为国剧,这也很使我感动。我不认为这是小事情,这正好反映了宝岛同胞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京剧历史比较悠长,所以名称较多,因为以唱西皮、二黄为主,故早期被称为皮黄。因形成于北京,故称京剧,北京一度改名北平,又有了平剧之名。建国后,则基本上都称京剧了。国剧之名也有其渊源,可能因在全国流行最广,艺术蕴藏最丰富(昆剧流行不广),称之为国剧,从未有人持异议。早在抗战之前,就有《国剧画报》期刊问世,后来戏剧理论家齐如山复有《国剧身段谱》等专著出版。接着就有一
国际市场 2009年7期2009-04-16
- 什么是“国剧”?
闻,一篇说的是“国剧大放送”,一篇则讲“国剧班招考培训演员”,读了前一篇的内容,方知“国剧”者,即是“国产电视剧”,而后一篇则始终不得其解,“国剧”指的是何剧?“国剧”一词,三四十年代流行一时,指的是京剧,由于京剧博大精深,流派纷呈,梅兰芳访问美苏,赢得国剧大师桂冠。目前,在海外称京剧还有“国剧”之说。解放后,我国对文艺实行“百花齐放”方针,“国剧”之称早已消失,每一剧种在我国和五十六个民族一样都是平等的,对剧种而言不能笼统称为省剧和“国剧”,把“国产电视
新闻记者 2001年3期200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