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
- 建筑界的“毕加索”:弗兰克·盖?
有人称他为“ 建筑界的编舞师” , 因为他做的房子像在“ 跳舞”一样,总是歪七扭八。他就是建筑界“一哥”弗兰克·盖里, 他的作品相当独特, 极具个性,他把建筑当成雕塑一样对待,擅长以扭曲线条塑造外观的建筑而著称。有人说他设计的根本不是建筑,也有人称他为“建筑界的毕加索”。他总能让那些稀奇古怪的草图,变成现实的建筑,而他这些极具个人风格的建筑作品, 不仅使他享有盛誉,也让他成为当今国际上极具争议的几位先锋派建筑师之一,有人叫他大師,有人骂他疯子。弗兰克·盖里
海外星云 2023年5期2023-05-23
- 与普利兹克奖得主相遇建筑之美
的传奇人物。在建筑界,人人知晓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被称作“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每年颁发一次。在今年3月份,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团公布了2021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分别是法国拉卡顿-瓦萨尔建筑事务所(Lacaton&Vassal)合伙人安妮·拉卡顿(AnneLacaton)和让-菲利普·瓦萨尔(Jean-PhilippeVassal)。这两位拉卡顿-瓦萨尔建筑事务所(Lacaton&Vassal)的合伙人通过一系列可持续性住宅项目,保存了建筑的美感与实用性,让每一个
北京青年周刊 2021年15期2021-05-13
- 动物建筑师
的:蜘蛛蜘蛛在建筑界并不算特别出名,但它们偶尔也会有神来之笔。前不久,人们就发现了数千只蜘蛛一起织成的巨大“网国”,它的跨度超过180米。成千上万的蜘蛛齐心协力编织出这么大的一个网,简直不可思议。科学家觉得是创纪录的降雨为它们提供了大量可食用的昆虫,蜘蛛们也就可以暂时停止内斗,一起织网了。大马力推土机:白蚁说起建筑界的自然奇观,非白蚁蚁穴莫属。作为动物界最大的建筑结构,白蚁建造的蚁穴重达数百吨,最高可达12米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人类造出1402米的大楼!要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2021年11期2021-01-18
- 金孝晩
”WA (世界建筑界)20+10+X 建筑奖得主第19 次“嘉穩齋”韩国建筑学会奖2014 年 建筑师 A+“嘉穩齋”奖项2013 年 韩国建筑师学会“嘉稳斋”的EomDeokmun 建筑2013 年亚洲建筑师协会“Photopia”2011 年 WA (世界建筑界)20+10+X 建筑奖,第8 个周期”SoDaHun”2010 年 WA (世界建筑界)20+10+X 建筑奖,第7 个周期Purple Hill(紫岸斋)2009 年 WA (世界建筑界)2
世界建筑导报 2020年3期2020-07-15
- 发挥建筑评论的双向作用—读马国馨院士《集外编余论稿》
之一,也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用心理学、社会学的方法,对人和环境作了一系列分析后,提出建筑各种模式语言的开创性的权威巨著。这篇短文写于1992 年9月25 日。这是我在该书中文版出版31 年后见到的第一篇,也可能是最好的一篇短小精悍的该书书评,让我有“相见恨晚”的感受。因为,最近我比较及时读到第二篇,它正是刊发于今年《建筑与文化》第3 期中的文章“《建筑模式语言》与大观园”。因为,《建筑模式语言》这书太有理论与实践价值了,怎么31 年来未得到中国建筑界的理解与
建筑 2020年9期2020-06-01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设计者扎哈·哈迪德:她来自未来
2015年英国建筑界最高奖项“皇家金奖”获得者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这个新晋“新世界七大奇迹”的建筑,其设计者是被称为“建筑界女魔头”的扎哈·哈迪德。中国是扎哈的福地,因为这里是她实现作品最多的地方:广州大剧院、北京望京SOHO、南京青奥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这些巨大的明星建筑,在标识着城市气质的同时,也应和了扎哈一生都在求索的存在证明。新奇又自由的“极致童年”扎哈的出身可谓显赫。她1950年生于伊拉克巴格达的一个逊尼派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1期2020-03-06
- 选择与被选择
12年王澍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在这个到处宛若一个嘈杂的大工地的城镇化时代,当人们兴高采烈地把一座座古镇拆成“褪了毛的鸡”,当无数城市用“小曼哈顿”之类的概念定义新区的时候,他提出想以上百万块旧瓦片和40多种尺寸的砖头建造宁波博物馆。“在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心,你憑什么用这么旧、这么脏的材料?”面对质问,王澍回答:“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回忆的地方,我希望用这种方式把时间和回忆找回来。”有人对他说:“我很想成为你这样的设计师,等我挣了足够多的钱,我要变成你
读者 2019年24期2019-12-09
-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
贝聿铭从建筑界新星成为世界级大师,还要感谢杰奎琳·肯尼迪。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想要建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却在参观选址基地一个月后遇刺身亡。他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想完成亡夫遗愿,在葬礼后不久便开始了图书馆的筹备工作。当时,设计师候选名单中不乏大师级的明星建筑师,比如路易斯·康和密斯·凡德罗,相较之下,贝聿铭算是其中最名不见经传的那一个。为了在杰奎琳拜访事务所的过程中留下好印象,貝聿铭做足了功课,不仅特意将事务所粉刷一新,还事先了解了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34期2019-10-20
- 中国建筑师“收复领土”
筑。但是,中国建筑界已然出现变化。专家表示,中国的文化从总体上变得更加自信,因为他们已经走上世界舞台,如今他们是参与者,不再一味地指望西方建筑师,对自己正在做的事相当自信。2008年起,越来越多中国建筑师——大多数在海外接受教育——归国。之后,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尽管中国小城市如今可能还对西方设计有种敬畏感,但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本土设计师如今有了更公平的机会。德国著名建筑师奥雷·舍人将事务所总部放在北京。他一直在观察中国建筑界的重大变化,把
环球时报 2019-09-302019-09-30
- 翩然而至的灵动
隱含的危机,在建筑界,雅典卫城中的巴台农神庙被视为对称的典范,然而,若我们仔细地观察该建筑物,就会发现建筑师在很多地方为它安排了不对称的形式。有时,对对称性或者平衡性的某种破坏,哪怕是微小破坏,也会带来不可思议的美妙结果。当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珠宝界。不要以为珠宝自古以来都遵循着对称美的原则,它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天生骨子里便带着自然的气味,如同“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有对称美的存在,自然也会有特立独行的不对称趣味,不然也不会有不对称才是自然界真正
优雅 2019年9期2019-09-02
-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矶崎新:要做建筑界的革命家
年3月5日,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公布,获奖者为88岁的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颁奖词盛赞矶崎新说:“他没有追随潮流,而是在走自己的路。他一直在寻找新的灵感,不惧怕改变和新鲜观点。他的建筑建立在对建筑、哲学、历史、理论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之上。他结合了东方和西方——不是通过模仿或拼贴,而是找到了新的融合路径。”矶崎新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迪士尼总部大楼、慕尼黑近代美术馆、巴塞罗那体育馆等。他在中国也有不少作品,比如中央美院美术馆、深圳音乐厅、四川建川博物馆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0期2019-06-27
- 建筑界的 “巨人”们
王霜你知道你所在城市最高的建筑是什么吗?今天带你认识这個世界上最高的十个建筑,准备好你的惊呼吧!找着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4~5岁幼儿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核心素养:勇于探究。给 把 力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琼瑶
动漫界·幼教365(中班) 2019年2期2019-06-11
- 88岁矶崎新陪跑45年 终获建筑界诺贝尔奖(上)
年这个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大奖刚设立时,就担任评委了,而且一当就是5届。他是“日本建筑界的切·格瓦拉”矶崎新不喜欢人们叫他“日本建筑师”,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他在世界各地建造了100多个建筑项目,他只是“来自日本的建筑师”。他发掘了三宅—生,又与筱原一男相爱相杀。他不仅仅是建筑师,写作、戏剧、舞台、艺术、时尚等领域,他都有所接触,从艺术家小野洋子、约翰·列侬到哲学家德里达、福柯,都是他的朋友。他幽默、激进、热爱自由,并不以某件作品出名
北广人物 2019年12期2019-04-19
- “营造 Contemplating Basics”个展,柏林Aedes建筑艺术馆,柏林,德国
es首次向西方建筑界介绍了第一代中国独立建筑师,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这些建筑师和艺术家——如张永和、刘家琨、艾未未、王澍、陆文宇、马清运、张雷等——虽然在当时对于国外建筑界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名字,但其中的一些人却在此后成为了普利兹克获奖者、知名艺术家以及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和建筑师。如今,Aedes将与来自北京的标准营造事务所和张轲一起,继续着对于中国的关注,并向公众展现这位非常优秀的中国青年建筑师。□ (撰文:Aedes,克里斯汀·费瑞斯和汉斯·于尔根撰写
世界建筑 2018年10期2018-10-27
- 致敬杰出女性设计师
前的探索精神在建筑界赢得了一席之地。扎哈·哈迪德致力于推动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向前发展,追求一种梦幻般的,对未来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思路,因此,她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她的建筑作品尝试以新的空间概念来强化既有的都市地景,围绕着城市建筑直到室内和家具的一切设计领域都成了她追求梦幻美学的设计阵地。扎哈·哈迪德因其开创性的作品而享有盛名,如维特拉消防站、园艺博览会展览馆、伯金吉瑟尔滑雪台、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终端站和停车场、辛辛那提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莱比锡
当代工人·精品C 2018年2期2018-10-08
- 读者社区
,你信吗》期待建筑界掀起一场革命恨自己不是建筑师!期待建筑界掀起一场革命。假如可以在建楼房时就留出橱柜的空间,甚至砌好了各种桌子,床,椅子,沙发……当然确实已经有人这么做了,比如磨砂玻璃挡板的衣橱。但不是整个理念的推广与渗透。我尤其希望那些将要自建房的人们有这样彻底的环保理念。公众号网友嘉德尼尔Gardenia评2018年5月号《被动房:能量天赐事在人为》人造肉,适应了就好当年一个汉堡一套房,坐等降价我来尝。吃饲养的动物的肉,也不过最近两三万年的事情,适应
环境与生活 2018年8期2018-09-10
- 建筑界的“钱学森之问”
——读周琦《回归建筑本源》
六个问题也是在建筑界存在已久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逐步解决。回答此六问显然靠一篇短文是无法完成的。作者深知提出问题并不比解决问题容易。于是,在指出下列现象的同时更提出了类似“钱学森之问”那样的问题:作者举出1925年,吕彦直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orphy)的助手,在南京中山陵设计中以钟形整体布局和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打败了享有盛誉的老师,年仅30多岁主持设计了这个恢宏的陵墓建筑工程,不能不说是一项历史纪录
重庆建筑 2018年4期2018-05-22
-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建筑师:Amanda Levete赢得简·德鲁奖
的获奖也提升了建筑界女性的形象。Levete于2009年离开了Future Systems建筑事务所,并创建了AL_A建筑事务所,在这里她得到了持续的成功,她通过大胆的使用材料来设计文化场所。该公司最知名的作品包括:里斯本的艺术博物馆、建筑与技术博物馆(MAAT)、曼谷的中央大使馆购物中心、2015年在墨尔本的MPavilion,以及最近在伦敦的V&A博物馆新增的展览。對于她的获奖,建筑评论杂志编辑主任PaulFinch说道:“Amanda Levete是
工业设计 2018年2期2018-05-14
- 阳光伉俪 建筑人生
项工程。而这对建筑界的伉俪,也一起设计了很多作品,比如武汉东湖梅岭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宿舍、杭州华侨饭店方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建筑群等。上海交通大學宿舍是这对建筑界伉俪年轻时合作完成的著名作品,其中的通风设计引领了日后对于类似问题的解决理念。戴复东曾说,当时国家的投资很少,也没有现成的设计标准,只知道建成后要能够给尽可能多的教师使用。由于当时没有空调,所以通风问题成为整个设计的关键。“我们在设计中让起居室和餐厅、卧室和
科学导报 2018年31期2018-05-14
- 中国建筑师张轲首获阿尔瓦·阿尔託奖
为获颁这一国际建筑界重要奖项的首位中国人。该奖项由阿尔瓦·阿尔託基金会、芬兰建筑博物馆、芬兰建筑学会、芬兰建筑师协会以及赫尔辛基市政府联合颁发。中国駐芬兰大使陈立参加颁奖典礼,並向张轲表示祝贺。阿尔瓦·阿尔託基金会说,张轲善於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回收利用旧建筑的废棄材料,其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风格给评委会留下深刻印象。评委会称讚张轲的作品擅长参照历史文献保护传统建筑。张轲表示,他非常荣幸能夠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他说,这次评委考察的要素包括
杰出人物 2017年8期2017-10-10
- 本期人物:弗朗西斯・凯雷
ION编者按:建筑界的舞台近年有一位非洲建筑师渐露锋芒,他就是弗朗西斯•凯雷(Francis Kéré)。走出非洲,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在建筑实践中又重寻非洲传统根基,回报家乡。他善于就地取材,在地建造;传统的建造材料——黏土赋予他的建筑细腻的情绪表达。当地恶劣的气候,促使他的建筑更具可持续性,并发展出一套实用的剖面原型。他还提倡社区的人们亲自参与建造,在建造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生活;社区参与的同时培养了当地工人。不断的摸索和累积,他的建筑语言和思想逐渐清
世界建筑导报 2017年4期2017-09-07
- 一幢杰出的绿色建筑设计
——伦敦的空中农场摩天楼
,需要引起我们建筑界内外的重视,因为不少专业工作者往往仍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做臣民建筑或市场交易的工具,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怎样做好绿色建筑设计?我感觉在设计思想上首先有两个问题要面对:一是建筑理论的思维空间视野要扩大。不能只是在建筑范围内打转转,要从大科学的角度观察建筑问题,所谓走出建筑学,建立大建筑学观念。二是走出建筑界。建筑是全社会、全民族和全体公民的建筑,需要建筑界内外的共识与合力才能改变中国建筑的落后面貌。只靠建筑界的自治自为是不可能再创辉
重庆建筑 2016年12期2016-12-27
- 上帝的曲线天堂的水波
片云彩。从此,建筑界少了一个“女魔头”,天堂多了一位令人惊艳的建筑师。2016年3月30日(美国当地时间),伊拉克裔著名建筑师、第一位获得普里兹克奖的女性——扎哈·哈迪德因心脏病发逝世。业界扼腕,同行叹息。你或许并不知道她是谁,但她设计的作品你肯定不会陌生。那浓浓的浪漫气息、强烈的扎哈味道,张扬、霸气。也有人对她的设计不敢苟同,但就算你再不喜欢她的风格,你也不得不被她那惊人的曲线所折服,她的设计不仅仅开创了一代风格,更影响了当代设计美学,让我们领悟着世界上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5期2016-12-03
- 雷姆·库哈斯:建筑界的搅局者
雷姆·库哈斯:建筑界的搅局者陈鸿宇(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高三(3)班, 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他有着多重身份,一个建筑师、一个记者、还是一个社会学家。他抛出过骇人世俗的CCTV新总部建筑设计方案,也设计出21世纪公认的最重要的建筑——西雅图图书馆。雷姆·库哈斯,至今在评价上仍褒贬并存的建筑师。有人称他为“建筑巨匠”,他却说,“我越来越觉得建筑貌似无可用之处。”本文将对雷姆·库哈斯的成长经历进行深入解读。关键词:建筑界;雷姆·库哈斯;荷兰大都会建筑
人间 2016年1期2016-11-28
- 拿着高薪却已破产
的吧。 一位建筑界的老师却对我说,高歌猛进的房地产行业,还有那些地标式的公共建筑,不仅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公众审美形成摧残,还把一代建筑师给毁了。 我吃惊地问为什么。他的要点是: 1.因为活儿太多,素质不高的设计师也可以有干不完的单子应接不暇; 2.因为钱太好挣,许多建筑师没有了自我提高的主动与自觉; 3.因为工程太赶,缺乏原创、智慧含量和时间成本越少的设计成为首选,行业的水准线便越来越低。 一位做建筑图书的出版业同行,准备引进一套欧洲建
特别文摘 2016年20期2016-10-24
-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从“女魔头”进化成“神”
月31日,有“建筑界女魔头”之称的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留下了400多人的事务所和上百个未完成的项目。她的离世,惊动了整个建筑界,有人说,扎哈·哈迪德的成功是一场可以被写入教科书的经典案例;有人说,她的设计是“形式大于内容”,总之外界对她褒贬不一,争议不断。1950年诞生于伊拉克巴格达的扎哈,成长在一个优渥显赫的家庭,特殊的英籍伊拉克血统使她从小接受着不同文化的冲击,为她的创造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扎哈七岁时,曾和父母到贝鲁特,看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2期2016-07-07
- 扎哈?哈迪德:一位改变世界的建筑师
国建筑师被称为建筑界的“女魔头”,作品遍布全球。她的设计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与传统风格差别极大。有人称赞她的作品优雅性感,也有人质疑她的建筑浪费不务实。类似的争议,伴随了扎哈的整个设计生涯。扎哈1950年生于伊拉克巴格达,1972年进入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建筑学,30岁时就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但扎哈的事业并不算顺利:她讨厌直角和直线,对“不合规范”的锐角、曲线格外偏爱,而这样“疯狂”的作品往往难以被人接受。1983年,33岁的扎哈参加了香港“峰”俱乐部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21期2016-07-01
- 建筑的艺术
心独具,曾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贝聿铭认为,建筑应该融入人类活动,提升人们生活的品质,所以他的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通过对建筑内部的精巧设计,合理地运用空间。人们来到他所设计的建筑前,总是先感受到造型艺术的美感,步入内厅后,更是对建筑师实用又巧妙的设计由衷赞叹。约翰·肯尼迪图书館于1979年落成,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人
阅读(高年级) 2016年9期2016-05-30
- 人间建筑丢失了一个绝妙的维度
的美学,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有人说扎哈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人物,有人说她是建筑界的女魔头。不过无论如何,没人可以否定扎哈作品无与伦比的美。而她的逝世,不仅是建筑界,更是整个人类世界的巨大遗憾和损失,真希望这只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如果猜测扎哈一生中的创作遗憾,答案也许是东京奥运会主会场的建造计划。2012年,扎哈·哈迪德的作品在46个设计团队中脱颖而出,然而随后不久槙文彦、伊东丰雄等诸多日本著名建筑师在方案公布后带头抗议这项计划。日本民众更是集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13期2016-04-15
- 周畅访谈
国成立后,我国建筑界内第一本学术性刊物。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创刊、停刊、复刊、发展等多次的历史沉浮。虽然各届编辑年龄不同、性格各异,但却有同一种品行——对《建筑学报》的热爱,对建筑事业的不断追求。前辈们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他们在学术上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是《建筑学报》的传统,也是《建筑学报》的精神。《建筑学报》始终坚持“综合性、学术性、权威性”的办刊方向,在建筑类期刊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建筑学报》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巩固了已有的学
世界建筑 2016年1期2016-04-09
- 建筑书评是建筑评论的评论——《建筑书评与文化随笔》序
社会全行业整体建筑界内外的评论活动,并非仅仅是对一本书的编辑和出版的事。因为城市与建筑的问题绝非仅仅是建筑界的事。《建筑书评与其他》一书,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是国内第一本汇集建筑评论的专书,尤为可贵。希望由此开一个先例,给建筑书评应有的独立地位。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当代在书评数量、水平以及书评人才队伍培养建设等方面,我们是大大落伍了。须知,在我们国家古代,书与书评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书与评互生互动、互相促进。早在春秋战国百家著书的同时,几乎就有了注书和评书出现。
重庆建筑 2016年9期2016-03-25
- ZahaHadid扎哈•哈迪德:即便你们都骂我 我也是要闹一场建筑革命
目也在日本国内建筑界持续的集体抨击下胎死腹中。同行们这样描述她:“她的项目常常面临预算失控、功能性问题以及人们对她那滑稽的‘个性主义’的置疑。而她放纵又刚愎的性格甚至让公众们产生了对建筑学和建筑师的偏见。她从不考虑客户,建筑物只是她手中的玩具。”甚至有人说“建筑界没有她会更好”。无论被多少汹涌的骂声包围,每一个人总会在第一眼就被哈迪德的设计震撼,无数的奖项也在不断地证明哈迪德的意义——一名建筑界的先锋者。她说:“回望过去几十年里建筑界发生的数次巨大转变,它
优雅 2015年12期2015-09-10
- 文化自觉乃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精神的路标
发展所必需的。建筑界如何,自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要敬畏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批示以来,“中国建筑怎么了”的问号已越来越多,研讨也越来越激烈,问题矛头直指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与自强,问题症结似乎要求人们反思,我们是否将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真正当回事。如果说,理论创新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是占领文化制高点的标志,那么文化自觉与自信才是中国建筑设计精神的永恒路标。2012年中国建筑界有两大盛事:其一,90岁高龄两院院士吴良镛获中国最高等级科学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2期2015-04-16
- “Young Bird Plan”在蛇口say hi
lan作为华人建筑界的中坚力量,每年为业界选拔出了许多年轻设计师,并帮助他们实践自己的建筑梦想。2015年10月30日,由YoungBird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Young Bird Plan第三季九强发布暨上季四强落地颁奖仪式”在深圳蛇口太子湾汽车文化体验园兰博基尼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hi,我在蛇口 | YoungBird是未来”,“hi, 我在蛇口”寓意用年轻人的口吻say hi,对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召唤也体现了如今的蛇
社会与公益 2015年12期2015-03-16
- 爱听老师“吵架”
胡征和在中国建筑界流行一句话:“建筑界30岁前成名是绝不可能的,除非你是马岩松。”马岩松26岁时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建筑研究奖,30岁因设计加拿大的“玛丽莲·梦露大厦”而成为世界建筑领域的驰名商标。当每每问及马岩松当初的学习“宝典”时,如今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的他,却常发“谬论”: 最好的老师是不教学生的,最好的学生是不学习的。看到学子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的熊样,马岩松说起了他在美国耶鲁大学求学的最深印象。耶鲁大学建筑系聚集了世界众多的建筑大师,他最大的
做人与处世 2014年21期2014-09-10
- 普利兹克奖
建筑界最负盛名的奖项,自1979年成立以来,由美国凯悦基金会每年颁发一次,至今已颁给36位各国建筑师或团体。该奖项对建筑师意味着至高无上的肯定及终身荣誉。该奖用于表彰在世建筑师,鼓励其作品对人道与建筑环境的贡献。获奖者可得到10万美元、一份证书和一个铜质奖章,奖章背面用拉丁文铭刻“坚固、适用、美观”字样(建筑三要素)。8人评审团被认为目光犀利,具有前瞻性及远见。历年获奖者中有不少新锐建筑师,他们的重要作品都建立在获奖之后。评审截止时间是每年1月,每年约有来
环境与生活 2014年5期2014-04-03
- 篇首语
放在中国的当代建筑界造就了一种有趣的双群体结构,按照曾经的称呼方法,一个群体被称为“体制内建筑师”,一个群体被称为“体制外建筑师”。过去一般认为,“体制内建筑师”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承担了更重大的责任,“体制外建筑师”为我国的当代建筑吸引了更多的西方关注。显然,这种二分法的结构与观点在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进程中都正变得越来越过时。李晓东教授就是一位无法纳入这一二分法结构的建筑师:他在清华大学的全职教席决定了他的毋庸置疑的“体制内”身份,而他的完全自主化的(甚至
世界建筑 2014年9期2014-02-21
- 狂人王澍问鼎 “建筑界诺贝尔奖”
举夺得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 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首位获得这项殊荣的中国人,他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颁奖典礼上领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普利兹克夫妇于1979年创立,每年授予一位杰出建筑师,获奖者将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 19岁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刻苦勤奋,博览群书,大二时宣称:没有老师能教我!大三时把康德的《形而上学导论》翻烂,还能背出《世说新语》。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时,他把论文题目《死屋手记》贴满了答
花火·作文素材 2012年5期2012-08-30
- “中国速度”有助培养建筑大师
利兹克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王澍近日成为获得这个大奖的首位中国建筑师。那么,中国建筑界在国际社会眼中究竟什么样?王澍的作品靠什么打动了评奖委员会?对此,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执行主席、西班牙IE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玛莎·索恩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谈到她对王澍本人及中国建筑和中国城市的看法。王澍作品:宜人和谐环球时报:普利兹克奖评奖的标准和过程是怎样的?玛莎·索恩: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学国际奖项,普利兹克奖接受任何一个建筑师、工作室或者博物馆的推荐。作
环球时报 2012-03-162012-03-16
- 徐卫國
当了國内与世界建筑界交流的桥梁,定期邀请國际著名建筑大师来清华演讲,加深國内建筑界对其了解,拉近國内外建筑界距离。徐卫國认为,建筑的本质不仅指建筑本身,还包括建筑内生活的人、周边的环境以及这三者之间相互积极的作用。现代建筑界不断追求的理想即建筑应该为人服务,建筑实体作为一种媒介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很多建筑理论和思潮共同指向的目标。现在。高端物业成为很多追求品质生活者置业首选。但何为高端物业?高成本不等于高舒适度,并非豪华就等于舒适,富贵更不等同于文化。
房地产世界 2011年10期2011-12-20
- 国内建筑的反思
——《建筑是什么》座谈会暨“中国当下建筑之思”论坛举办
筑师季元振历经建筑界数十年摸爬滚打,对这一问题沉静思考的结晶,也是这一论坛举办的引子。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住区》杂志社承办。来自北京、广州、福州、南京、深圳及日本等地,包括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道增,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师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外籍教授彭培根,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原资深总建筑师费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前院长高冀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国家建筑设计大师柴裴义,福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1年9期2011-11-14
- 错位的双年展
成了2004年建筑界最大的“英雄会”。然而美好的开场竟和不少一线中国建筑师的冷淡反应,及来自国内业界众多质疑与反对声交错,共同形成本次建筑双年展中奇异的“景色”。场内:错位的中外展区本届双年展的展览部分有7大板块,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汇集了中外著名作品的A1板块是重头戏。从现场来看,外国建筑的展区里几个著名的大型作品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力图比较完整地展示构思过程,阐释设计理念。3个国家馆尤见心思,不乏精致的布置安排,荷兰馆的“黑屋子”和“饥饿的盒子”别具一格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37期2004-10-13
- 浅谈“后现代”建筑
反思的思潮。在建筑界,历史上曾有过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文艺复兴式、哥特复兴式、折衷主义、现代主义等等。而对六、七十年代的这股全面反思的思潮无以概而言之,故无奈之中,有人称之为“后现代”(Post—modern)。如此难以定义的“后现代”,却被某些人戏剧性地标出了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此典出于一本关于“后现代”建筑的代表性著作。英国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于七十年代中出版了一本《后现代建筑语言》。詹克斯危言耸听,在该书第一部分即宣告现代建筑于19
天涯 1999年3期199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