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9月29日文章,原题:后怪诞:中国建筑在新时代如何演变北京一座摩天大楼建设工期进入第四年时,建筑师接到市政当局的一个要求:大楼需更有“中国味”。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国建筑师事务所KPF与城市规划人员召开一系列会议讨论对原始设计进行改动。现在回顾起来,这并非偶然。中国有关部门已呼吁,禁止超大号的、崇洋媚外的、奇异的建筑,支持适当的、经济的、绿色的和赏心悦目的建筑。
今天,在这个曾被视为“建筑师乐园”的国家里,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城市规划者不再对西方设计唯命是从,且本土建筑师越来越寻求通过中国历史和文化来表达现代性。
21世纪之前,当代中国建筑在世界舞台鲜有印记。但千禧年后的建筑热潮改变了这一切。开发商有大把的钱可花,城市规划者渴望博人眼球的地标性建筑。外国建筑师涌入中国,把中国既视为收入新来源,又视为测试大胆新想法的试验场。在这股淘金热中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成功案例,但也出现一些受到嘲笑的建筑。一些中国本土建筑师也学着洋建筑师,设计出一些怪诞建筑。
但是,中国建筑界已然出现变化。专家表示,中国的文化从总体上变得更加自信,因为他们已经走上世界舞台,如今他们是参与者,不再一味地指望西方建筑师,对自己正在做的事相当自信。
2008年起,越来越多中国建筑师——大多数在海外接受教育——归国。之后,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尽管中国小城市如今可能还对西方设计有种敬畏感,但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本土设计师如今有了更公平的机会。
德国著名建筑师奥雷·舍人将事务所总部放在北京。他一直在观察中国建筑界的重大变化,把中国建筑师的努力视为“收复领土”的一个自然、健康的过程。▲
(作者奥斯卡·霍兰德,陈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