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从建筑界新星成为世界级大师,还要感谢杰奎琳·肯尼迪。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想要建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却在参观选址基地一个月后遇刺身亡。他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想完成亡夫遗愿,在葬礼后不久便开始了图书馆的筹备工作。
当时,设计师候选名单中不乏大师级的明星建筑师,比如路易斯·康和密斯·凡德罗,相较之下,贝聿铭算是其中最名不见经传的那一个。
为了在杰奎琳拜访事务所的过程中留下好印象,貝聿铭做足了功课,不仅特意将事务所粉刷一新,还事先了解了杰奎琳的喜好,在不大的接待处摆放了一束她最喜欢的花。杰奎琳拜访时果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问贝聿铭:“你们常放置这么美的花吗?”贝聿铭老老实实“交代”,那是专门为她买的。这种细心让杰奎琳大为赞赏。更重要的是,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是“场地、环境应是建筑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初选入围的其他建筑师都阐释了自己的设计想法后,贝聿铭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的这种设计理念和热情坦诚的态度,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1979年,在经历了15年漫长的变更选址和修改后,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终于落成。大胆的造型设计让外界好评如潮,甚至有人说这个作品“充分体现了肯尼迪家族的意志”。美国建筑界因此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素材解读】
即使一个人再有能力、有天赋,也无法赢过一个有准备的人。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有充分准备的人,才有最佳机会。”贝聿铭特意摆放的鲜花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有准备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一定能比毫无准备的人更早抓住机会,增加自己挥洒的空间。
【适用方向】
做生活的有心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