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管

  • 093型攻击核潜艇
    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具备水下发射反舰导弹能力,可搭载多种反潜/ 舰鱼雷及潜射反舰导弹。核动力室核动力室是核潜艇的核心动力来源,能维持可控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以实现核能利用的核反应堆来给潜艇提供动力。093 型攻击核潜艇使用的潜用核反应堆技术成熟可靠、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潜艇舰桥舰桥,是潜艇的关键部位,包含了潜望镜、雷达、换气系统等,同时也加大了潜艇的稳定性。093 型攻击核潜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搭载了信息化能力较好的新一代潜用指挥控制系统。533 毫米鱼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3年8期2023-07-28

  • 超大口径深孔精镗削工艺研究
    装置的核心零件发射管,其发射管内孔的尺寸精度、直线度、表面粗糙度等精度要求高,现有超大口径(孔径大于φ400mm)深孔镗削技术不能满足该管体内孔加工精度要求。现有是超大口径深孔镗削加工技术是采用固定镗刀加工内孔,其镗削精度为IT12~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2.5~6.3μm,同时存在内孔表面接刀台阶、尺寸一致性差、表面粗糙度高等加工缺陷,开展超大口径深孔精镗削方法研究,其目的是提高超大口径深孔镗削精度,解决现有超大口径深孔镗削技术存在着加工精度低的问

    中国军转民 2023年4期2023-03-15

  • 六边形开合机构动力学仿真与模态分析
    受海水压力,使发射管内火箭弹与海水隔离外,还需要承受航行过程中水流冲击,异物撞击。由于水密隔膜为纤维材料编织而成,其承受异物撞击的能力较弱,而且在续航过程中,平整的发射管端面承受水的阻力大,产生的扰流较大,尾迹明显,不利于巡航器的隐身,为此,本文在原有基础上,在发射管前端增加了一个分体式的刚性整流罩,一方面对发射管外形进行归整,另一方面使发射管抗异物撞击能力增强。1 结构组成水下火箭炮发射装置由发射管座、外筒、发射管、电机、减速器、传动轴、整流罩安装座、水

    河北农机 2022年4期2022-04-26

  • 某发射装置隐形设计研究与分析
    作战时自动显露发射管组,进入发射状态,对某武器进行自动点火发射,实现某武器的布阵拦截功能[2]。由于隐形性能的要求,现代舰艇对舰面设备的外形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舰面布置简洁明了,尽量减少多余凹凸布置成为舰艇设计的潮流[3]。如瑞典的“维斯比”级(见图1)[4]、新加坡的“可畏”号(见图 2)[5]、法国“地平线”级(见图 3)[6]、英国的 45型[7]等舰艇都堪称雷达隐身的典范,其共同特点是除进行了隐身防护的主炮,在舰面上几乎见不到其余武器的存在。因此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21年5期2021-11-04

  •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详解
    榴弹发射器结构发射管该发射器的发射管样式独特,从后向前分几段逐渐由粗变细,恰好对应发射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变化阶段。弹膛部分最粗壮,管壁也最厚,向前分段逐次变细,管口部分最细,管壁最薄。这样的发射管应为铸造成型,不可能以铁坯机械加工而成。发射管口部上方位置,有一个三角形的构件,能明显看出焊接的痕迹,应当是榴弹发射器的准星。在准星后面距管口约20cm处下部,安装有一副粗壮的两脚架,两脚架上方、发射管左侧有一个背带环。在发射管后部弹膛外有阴文铭文,应当是钢模压上去

    轻兵器 2021年10期2021-10-20

  • 针对农网架空线路设计的水平敷设辅助检测装置
    固定机构、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出光孔、控制器以及光报警器,弹性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孔槽处,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以水平线为轴镜像设置在出光孔处的开口式壳体内部,且组成的夹角为锐角,光报警器设置在开口式外壳外部,控制器设置在开口式壳体内,且分别与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以及光报警器电连接;开口式反射板包括第二孔槽以及反射面,第二孔槽位于第一孔槽一侧,反射面位于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侧。图1 水平敷设辅助检测装置A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 水平敷设辅助检测装置的开

    农村电气化 2021年4期2021-05-12

  • 潜艇气动不平衡式鱼雷发射内弹道两种仿真计算方法比较
    圆柱段完全离开发射管前气密环时止,这一过程称为发射鱼雷的内弹道。潜艇气动发射装置内弹道设计,实际上就是在上述条件下,研究不同发射深度时,选择不同的发射阀出流面积,来实现鱼雷管内的运动规律[1]。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鱼雷内弹道。第一种方法是把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看成是发射气瓶环节、发射管环节以及无泡水柜环节串联而成的系统。对每个环节直接使用开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整个发射装置的内弹道数学模型。第二种方法是以气动不平衡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期2021-02-27

  • 不平衡式发射装置发射水雷时发射能量计算和弹道分析
    的确定、水雷在发射管内的运动特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 发射工程描述与建模目前,在世界各国海军装备使用的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中,典型的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主要由发射管及管体机械、注排水系统、设定控制装置、发射装置、截止装置、无泡装置等组成。水雷装入发射管内后,前水雷与后水雷之间通过连接器实现连接,后水雷则被发射管后盖上的控制装置制动。发射时,通过发射控制装置打开发射开关,储存在发射气瓶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发射管内做功,通过水介质建立压力,此压力通常称为抛射压力。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年12期2021-01-22

  • 冰雹发射过程的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初始条件、不同发射管结构对冰雹发射速度和运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发动机吸雹试验的冰雹发射装置的设计和研制具有指导价值。2 结构及工作原理压缩空气发射冰雹的气炮结构如图1所示,压缩气体经供气阀直通发射管,炮体内发射管中安装球形冰雹弹壳。按下发射按钮后,炮体和发射管内气体压力升高,冰雹在高压气体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速度逐渐增大。当冰雹离开发射管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速度。图1 气炮结构示意图3 数学模型的建立3.1 气体动力学理论3.1.1 假设条件发射管

    工程与试验 2020年3期2020-12-01

  • 全向移动侦察消防机器人
    ]。移动平台与发射管之间使用舵机连接,舵机固定在机器人底盘上,可以控制发射管角度。弹舱用来存储消防弹丸,最多能够存储12 个弹丸。小型投掷型消防球具有抗压抗高温、遇明火才会破裂灭火的特性,所以在发射装置中使用摩擦轮对消防弹进行加速,使弹丸能够以较高的初速度从发射管中射出,并在一定距离内保持近似直线的运动轨迹。2 控制系统设计系统可采用2 种控制方式,一种为采用无线遥控的方式手动控制机器人进行全向移动、瞄准、发射弹丸等动作;另一种为机器人自动控制,进行瞄准、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0-28

  • 航空火箭发射器平行度测试方法研究
    用规范中明确的发射管平行度设计标准,通过对某型火箭发射器的结构布局进行分析,设计发射管平行度测试方法,为同类产品的维护修理和安全使用提供方法和经验。关键词火箭发射器;发射管;平行度中图分类号: V271.4;TJ7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5.027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tandard of launch

    科技视界 2020年15期2020-08-04

  • 一种火箭式防空水雷的设计
    火箭弹向上冲破发射管上端的易碎堵盖飞出发射管,同时火药气体向下冲破发射管下端的易碎堵盖,经过气体下泄通道排出。火箭弹采用定时引信和预制破片战斗部,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爆炸,高速抛撒破片,对一定范围内的直升机起到杀伤作用。火箭弹爆炸高度可根据反潜直升机、扫雷直升机的一般工作高度进行设定。战斗部对于直升机类目标有一定硬杀伤效果,但更多的体现为对目标的威慑作用,从而改变目前航空反潜战、直升机扫雷战呈现出的完全非对称的局面。由于火箭弹发射时火药气体向下喷射,降低了雷体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20年2期2020-06-12

  • 一例潜艇艇员脱险训练时幽闭恐惧症的心理治疗及调适
    ,自身有经鱼雷发射管脱险训练经历。脱险训练专项综合体检情况正常,患者未提出有不适于潜水的情况,前期顺利完成基础潜水训练。进行经鱼雷发射管脱险干舱训练(不注水、不加压、不关前、后盖)程序时,患者提出因感觉紧张而不参加该项训练的要求,未完成此项训练内容,组织训练人员未发现异常。进行发射管内注水加压脱险训练时,在穿着脱险装具进入发射管前,患者提出因患幽闭恐惧症不能参加训练,在现场指挥要求继续进行训练的情况下,患者坚决表示无法参训,随即表现出严重的紧张和恐惧,并伴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1-09

  • 车间滤棒发射管道在线清洗模式研究及应用
    送环节,滤棒与发射管道摩擦后渗出的胶水易粘附在管道的内壁上,导致滤棒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发射速度减慢、滤棒追尾、发射管道阻塞等现象,此外,发射管道内壁积胶还易造成滤棒触头、挂烂等成品质量缺陷。1 现状分析以1 年为测试周期,经车间修理工专门测量长期输送“高透”滤棒的发射管道内壁,平均积胶厚度接近0.4 mm。针对滤棒发射管道积胶对车间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对发射管道内壁进行清洗。滤棒发射输送的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图1 滤棒发射输送的主要工艺流程厂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年21期2020-01-06

  • 零距离体验军民融合黑科技
    射装置,12个发射管可用来发射两种不同的巡飞器。发射时,它们会像炮弹一样以40米每秒的初速被弹射出发射管,随后展开固定翼,像无人机一样飞行。在这12个发射管中,有4管发射的是翼展830毫米的SULA30侦察型巡飞器,搭载红外/可见光成像设备,在空中可实现长达1小时的连续飞行,实现对某区域内多目标的空中监视,同时协助操作手完成目标搜索、定位以及确认,并通过自组网实现全系统通信,还可以将中继信息及毁伤效果传回指挥控制平台。另8个更大的发射管搭载的是翼展两米的S

    环球时报 2019-05-102019-05-10

  • 潜艇水平发射巡航导弹电磁发射方案研究∗
    ,一般包括雷弹发射管(多具)、气动发射系统、水压平衡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注疏水系统和电控系统等。导弹发射时,贮存在气动发射系统内的发射能源——压缩空气由程控发射阀控制,按预定规律注入气缸,并在气缸中膨胀做功,推动气缸活塞和水缸活塞运动,通过水缸活塞转换为海水的压力势能和动能,并在以海水为工作介质的水压平衡系统中进行能量传递,最终在发射管内转换成巡航导弹的动能,使导弹运动并以所要求的速度离管,完成导弹发射。目前发射方式的优点是:在水压平衡系统的作用下,在发射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1期2019-02-27

  • 气体炮弹丸初速的影响因素分析*
    气室初始压力和发射管长度3个参数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了这3个参数对气体炮弹丸初速的影响。为气体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 气体炮发射原理气体炮发射原理如图1所示。发射前关闭控制阀,预先给气室充气至指定压强;发射时,启动控制阀,释放气室内的高压气体进入发射管,推动弹丸沿发射管向前运动,直至飞出炮口,完成气体炮发射过程。2 计算模型建立气体炮的工作气体主要为空气。由于空气复杂的流体特性以及气体炮发射时间的瞬态性,建立准确的气体炮理论计算模型是比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8年1期2018-11-13

  • 火箭炮方形发射管流场仿真分析
    有必要研究新型发射管改善火箭炮武器系统性能。目前舰载火箭炮发射方式主要采用火箭发动机敞口发射,如图1所示。火箭炮发射时,火箭弹的发动机尾焰通过定向器尾部向后喷射,会产生很大的声光信号,不利于火箭炮的隐蔽,同时火箭炮根据发射任务,需要有一定的发射空间,不利于小空间发射。一些学者针对火箭炮在安装平台耦合干扰下的输出调节问题[4]、火箭炮发射系统轻量化[5]、船载火箭炮发射动力学仿真[6]、防空火箭炮刚柔耦合发射动力学仿真[7]、多管火箭炮密闭发射内弹道仿真[8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18年2期2018-11-08

  • 俄认为美履约存在“猫腻”
    “三叉戟”導弹发射管改装可逆。美国方面某些部门关于“每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废除4具发射管,14艘共废除56具发射管”的设想存疑。按条约规定,不记入条约数量的潜艇导弹发射管应不能装填潜射弹道导弹,且能获得对方验证及确认。俄认为,美只是移除了相应发射管的蒸汽发生器,且仅用螺栓锁死发射管盖,但在加装蒸汽发生器、打开管盖后,这些发射筒仍可装填并发射导弹,故而应将其记入未部署的潜射弹道导弹。否则,应灌注混凝土或采取其它类似措施,以使其永久失去装填、发射导弹功能

    兵器知识 2018年9期2018-09-18

  • 潜用AUV自航发射弹道建模与仿真
    94)采用鱼雷发射管自航发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是潜艇发射AUV的最理想方式。为研究潜用AUV自航发射技术, 文章基于后端有效补水的发射装置, 建立了AUV自航发射弹道模型, 包括AUV发射管内弹道模型和管口弹道模型, 对AUV自航发射出管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自航发射时艇速、AUV出管速度以及AUV自身正浮力或负浮力是影响AUV自航出管可行性的主要因素。该结果可为采用鱼雷发射管自航发射AUV技术提供参考。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8年2期2018-05-10

  • UUV自航发射方法探究
    )针对通过鱼雷发射管自航发射UUV,分析UUV自航出管的前提条件以及自航出管是否可行。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探究典型口径鱼雷发射管适合自航发射的UUV。对无人水下航行器内弹道建模,分析自航发射时不同的补水方式对自航发射UUV的影响,从理论上对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自航发射;鱼雷发射管;补水0 引 言UUV是一类无人控制、自带能源、自主导航与控制、自动力推进和自主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侦察

    舰船科学技术 2017年12期2017-12-28

  • 电磁式鱼雷发射过程的建模与仿真
    ,推压海水进入发射管,从而推动鱼雷运动出管,在鱼雷出管时,达到合适的发射速度,如图1所示。本方案属于液压平衡式发射方式,取消了气缸,结构简单,由直线电机定子直接驱动水缸活塞(即动子)运动。由图可知,动子(活塞)和鱼雷并不直接相连。如果水缸中推出的海水体积近似于进入发射管海水体积,那么鱼雷的运动轨迹和末速度将与动子的成比例。由此可以通过对动子运动轨迹的精确控制实现对鱼雷运动轨迹的控制。1 发射过程描述电磁式潜艇鱼雷发射装置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发射前,将海水

    船电技术 2017年3期2017-10-13

  • 组合烟花塑料发射管组装装药过程静电安全性研究
    )组合烟花塑料发射管组装装药过程静电安全性研究刘玲1龙敏2李丹梅1(1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2 湖南省安全技术中心)1、引言组合烟花中使用注塑一次成型的塑料发射管代替纸质发射管,具有如下优点:质量轻,便于搬动和运输;燃放后可回收,降低环卫压力;减少了发射筒日光晾晒干燥工艺,生产不易受天气条件影响;减少了组盆工艺,节约了生产资源和工艺成本;尤其是整组烟花外形尺寸误差小,是实现组合烟花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重要前提,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塑料发射管在使用过程中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9期2017-09-29

  • 美海军新型潜艇发射管发射首枚“战斧”巡航导弹
    艇搭载新型载荷发射管发射了两枚雷声公司造“战斧”巡航导弹,验证了新型潜艇和发射筒装载、发射“战斧”导弹的能力。除了新型发射管外,美海军还在研发新的“弗吉尼亚”载荷模块,能使 “弗吉尼亚”级潜艇的“战斧”导弹搭载量达到现役型号的3倍。目前,美海军持续升级“战斧”BlockIV的通信和导航能力,并增加了多任务导引头,使其可打击高价值海上目标。升级后的“战斧”计划于2019年服役,预计将服役至2040年。 (璐)endprint

    现代兵器 2017年9期2017-09-28

  • 骨病热疗机的基本原理及故障检修
    整后作用于功率发射管,并引起发射管的振荡。当高频波被引出,电缆内有电流通过时,根据右手拇指定律,电缆周围将产生相应频率的交变磁场,人体内的环形结构相当于闭合的线圈,其“闭合的线圈”处于高频交变磁场中,“线圈”内将感应产生漩涡状的涡电流。涡电流的频率与引起磁场的电流的频率相同,但方向相反,因此涡电流也是高频交变的。涡电流基本属于传导电流,可引起体内离子的移动,离子的移动引起欧姆损耗,而产热,通过加热增加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加强代谢消除炎症,使抗氧恢复正常,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2期2016-07-18

  • 美开发可由发射管发射的“三叉戟”TL无人机
    美开发可由发射管发射的“三叉戟”TL无人机据报道,美国无人机方案公司 (UAV So1utions)开发出了一款可由发射管发射的小型无人机,同时正在开发轻型大翼展无人平台。据称,这种小型无人机系统名为“三叉戟”TL,目标是发展由P-3海事巡逻机声纳发射管发射的无人机系统。该无人机配有主翼和尾翼,控制面位于尾部,无人机长0.9144 m,翼展0.9144 m,尾部推进器同样为可折叠式。“三叉戟”TL系统主要提供近程情报监视侦查,以及大气测量和载荷投放等任务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6年3期2016-03-12

  • 韩国将于2016年底完成对K11步榴合一武器系统的改进
    研制,配有两根发射管,一根发射5.56mm枪弹,另一根发射20mm空爆榴弹。自2014年9月发现该武器系统存在发射时发射管移动等严重缺陷后暂停使用,其中包括已交付韩国陆军的900套K11武器系统。由于在使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韩国陆军计划在2016年底前完成对K11步榴合一武器系统的改进。改进内容包括减重10%(目前该武器系统总质量为6.1kg)、提升弹药的杀伤力、优化人机工程等。编辑/曾振宇

    轻兵器 2015年20期2015-09-10

  • 带你看鱼雷发射
    6个硕大的鱼雷发射管,上面的红五星很是醒目。侯聚林打开了一个发射管,里面是空的,维护得很好,导轨上都涂着防锈油。这6个发射筒,如果是出海战备巡航都会装上鱼雷并做好发射准备,一声令下,这6条雷可以在很短的间隔时间射出,形成一个扇形的态势。这6条雷发射后,运用绞车,可以迅速再装上6条雷。您看这就是再装雷的情形,小侯指着右侧上方,一条放在架上的鱼雷的雷首部分,已经伸进了与之相对的鱼雷发射管。除去这些雷之外,在艇艉舱的甲板下还有2条雷,可以很方便地运到鱼雷舱。这些

    兵器知识 2015年7期2015-07-09

  • 警用某型九管发射器振动模态分析
    因素的影响,其发射管往往会发生弯曲振动甚至产生共振。而这些振动会直接影响射击的精度和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发射器进行振动模态分析,获取发射器的固有频率,尽量避免共振的发生,为发射管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合理的依据。有限元方法是求解复杂物理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能够对复杂的结构进行数值模拟。有限元方法(FEM)的基础是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

    系统仿真技术 2015年2期2015-06-08

  • 水下气动发射装置发射性能参数灵敏度分析
    气瓶、发射阀和发射管等组件将武器以一定速度发射出管。建立描述该装置发射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内弹道性能进行参数影响规律和灵敏度分析,对该发射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发射试验的参数估计等均有重要意义。由于保密原因该型发射装置的可收集资料较少。因其与鱼雷或水雷发射装置在部分构件上原理相似,研究该发射装置时可参考其他发射系统的分析方法。针对鱼雷或水雷的发射系统,已经在内弹道数学建模和内流场仿真分析方面开展有许多研究[1-5]。在建立了内弹道模型的基础上,内弹道性能的参数影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5年7期2015-06-05

  • 高分辨率多点触控红外触摸屏设计
    其边框内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组成。发射管与接收管数量相同,分别分布于触摸屏的两个边,并采用共轴相向方式排列。其工作原理是当红外光受到触点的阻挡,接收管接收信号的强度会发生变化,控制器对共轴相向的发射管和接收管进行扫描,通过判断接收管的信号变化便可以计算出触点的位置,最后将坐标位置信息发送给显示主机[2]。2.2 系统结构概述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嵌入式处理器、二维选通扫描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带通滤波以及校准数据存储等模块。处理器采用了STM32F

    液晶与显示 2015年1期2015-03-21

  • 一种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
    射系统的关键是发射管和驱动电路。红外发射管的工作电流小,传输距离近。当电流过大的时候信号会发射的更远,但是发射管容易损坏。红外光在通信时,很容易受到太阳光、荧光灯、热源等干扰。在此系统中我们考虑两种方案。方案一:利用单片机处理输入信号,考虑到输入信号小,要实现系统要求,就要对信号进行放大及进行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实际操作中电路比较复杂,且模拟信息小容易引起信号失真。综合考虑要体现红外光通信系统的简便性,最终排除了这个方案[5]。方案二: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18期2015-02-21

  • 大功率真空电子管的检查和老炼
    查和老炼方法。发射管 电极的通路和开路 电极间的绝缘 冷打压在大功率的短波发射机中,目前仍广泛使用着大功率电子管。我们作为短波发射台站,从历年维护统计中发现,每年都要消耗好多只电子管。因此,了解电子管的基本性能,结构特点,合理检查、老炼和使用电子管,可以大大延长电子管的寿命,对设备的稳定运行也有很大作用。我们台使用的电子管都是发射管,就是用来产生或者放大电磁振荡以获得一定输出功率的电子管,习惯上,我们简称发射管。目前我们DF100A型PSM短波发射机中,每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3期2014-12-07

  • 反恐利器:爆炸物销毁器
    物销毁器主要由发射管、缓冲器、电发火弹、电线绞盘、起爆器、三脚架等组成,可发射水柱,也可发射铲形弹、凿形弹、胶泥弹。其外形尺寸480mm×440mm×400mm,质量19.5kg。该爆炸物销毁器工作原理是:由起爆器输出电流,通过发射管后端的电发火弹产生高压火药燃气,高压燃气推动发射管中的水,使水以高压水柱的形态向前喷射,击中纸质包装的炸药、皮包内的炸药等带有软质外壳的爆炸物危险品,使其粉碎解体,从而丧失爆炸能力。如果在发射管前部加装铲形弹、凿形弹,可击断爆

    轻兵器 2014年14期2014-11-26

  • 韩军称朝鲜潜艇或能发射导弹
    LBM)的垂直发射管,因此判断朝鲜潜艇可能搭载SLBM。而这一消息爆出的时机也很微妙。韩国NEWS Y电视台14日报道称,韩国总统府外交安保室长金宽镇当天启程访美,金宽镇将会见美国白宫安全助理赖斯,“萨德”高空反导系统在韩国部署的问题也将是重要话题。韩联社称,若利用垂直发射管在地面试射成功的话,朝鲜有可能建造G级常规动力导弹潜艇。朝鲜目前拥有的“罗密欧”级潜艇(1800吨级)无法搭载垂直发射管,3000吨以上的潜艇才能搭载。G级弹道导弹潜艇是3500吨级,

    环球时报 2014-09-152014-09-15

  • 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普遍采用大口径发射管前端补水的方式以达到相应的出管速度,因此,在不改动发射管结构的前提下首先要探讨的是采用前端补水的可能性。某型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为保证潜艇在发射武器时,使压力海水充分作用在武器上,在前管后部焊有气密环,如果单纯依靠前端补水的自航发射,发射管与鱼雷之间只有3 mm~4 mm的间隙,显然不能形成有效的补水通道,即某型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单纯采用前端补水是不可能实现自航发射的。因此,很有必要探讨利用液压平衡式发射管的后端进水通道实现补水,以实现自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4年9期2014-06-12

  • 弹性发射水舱对潜艇鱼雷发射内弹道的影响
    射水舱,再通过发射管滑套阀进入发射管进而推动鱼雷出管[2]。发射水舱是发射装置与潜艇艇体相关联的关键结构,该结构用以实现3个发射管共用一套发射动力系统(包括发射气瓶、发射阀、气缸、气缸活塞、水缸、水缸活塞等)。在发射过程中,水缸的压力海水首先进入发射水舱,再通过水舱进入所要发射鱼雷的发射管。以往在研究该型发射装置的鱼雷发射内弹道特性时,一般都将发射水舱假设为刚性即在海水压力作用下没有结构变形。而潜艇上的发射水舱(可近似看作薄圆柱)的非耐压壳体部分的圆柱面仅

    弹道学报 2013年1期2013-12-25

  • 基于遗传算法的鱼雷发射管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的鱼雷发射管优化设计黄 科, 高 兴, 段 浩, 王 云(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5研究所 昆明分部, 云南 昆明, 650118)为了优化发射装置质量, 探讨大深度鱼雷发射管的优化设计方法, 通过解析法建立了鱼雷发射管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 质量达到最轻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并以MATLAB为平台采用遗传算法对该约束非线性混和离散变量优化问题进行全局寻优。计算结果表明, 在满足目前战技指标的前提下, 现有发射管在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3年2期2013-05-28

  • 俄罗斯核潜艇将增装导弹发射管
    潜艇将增装导弹发射管[苏强]据俄罗斯海军网俄新社报道,从第四艘“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潜艇发射管的数量将从16个增加到20个。目前,955型“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计划装备16枚三级固体推进R-30“布拉瓦”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超过8 000 km,配备有6个分弹头。“北风”级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系列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潜艇都将装备16枚弹道导弹。从第四艘955型“圣尼古拉”号弹道导弹核潜

    舰船科学技术 2012年4期2012-01-13

  • 俄罗斯计划改装“奥斯卡”Ⅱ级潜艇
    耐压壳外的导弹发射管后,则可携带更多且更小的导弹,每艘携弹数可达72枚。这样能使其突破水面舰艇的反导屏障。而对导弹射程和战斗部重量的影响将通过更好的目标探测和对抗技术加以弥补。俄罗斯已建8艘949A型“奥斯卡”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其中1艘“库尔斯克”号于2000年失事沉没,目前仍有7艘在役。该级艇用于对付航母,携带重型远程巡航导弹,理论上能击沉美国的超级航母。“奥斯卡”Ⅱ级潜艇水面排水量14 000 t,有8个鱼雷发射管,4管可发射650 mm鱼雷,另4管

    舰船科学技术 2012年4期2012-01-13

  • 气动不平衡发射装置发射水雷内弹道特性
    过程中,水雷在发射管内的运动特性与鱼雷的运动特性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实现安全隐蔽发射更具复杂性。为此,本文针对水雷外形特点及水雷的发射控制方式,对水雷在发射管内的运动规律进行仿真研究。1 发射过程描述与建模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主要由发射管、发射开关和发射气瓶组成。当水雷装填发射管内后,前雷与后雷由连接器实现连接,后雷被发射管后盖上的控制机械制动。发射时,发射开关打开,储存在发射气瓶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发射管内建立压力作用在水雷上,当发射管内的压力达到一定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12期2011-07-11

  • 三维动态混合网格在AUV发射过程中的应用
    研究了直径比对发射管航行的附加质量和阻力系数的影响,这为水下对接AUV提供了有效手段。AUV;自航发射;三维混合网格;非结构动网格;水下对接1 引 言求解包含运动边界的非定常扰流场问题,如自由表面、多体相对运动和流体与结构耦合等问题,是计算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难点。动态混合网格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解决运动边界的有效方法,即采用混合网格对复杂区域进行网格划分,采用非结构动网格实现运动边界的网格处理。应用混合网格对定常扰流下复杂区域的网格划分较为成熟,已发展了多种混

    船舶力学 2010年7期2010-06-07

  • 红外传感器在速度测量中的应用
    2.1 红外线发射管电路设计发射管选取SIR204-A[3]型发射管,该红外线二极管驱动电流范围为20~100 mA,其正向导通压降为1.3~1.5 V,发出红外线光波长范围约为835~930 nm,发射角度为30°,直射时红外线光强度最大。发射管驱动电压采用脉冲电压,38 kHz载波频率,发送时长为 280 μs,占空比为1/2的方波,发送间隔为720 μs。载波脉冲需要与红外线接收管的型号相匹配。红外发射管能够匹配光电晶体管、光敏二极管和红外接收器模块

    电子设计工程 2010年10期2010-06-05

  • 潜艇水下逃生课
    具,准备从鱼雷发射管逃生。第二步:准备好后,鱼雷发射管的后盖就会打开,依次钻进黑咕隆咚的发射管里去。“咣当”一声,后盖关闭。第三步:进入鱼雷发射管后,马上就能感受到海水带来的巨大压力,这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劲呼吸!然后在黑漆漆的发射管中往前爬,直至爬到发射管的前端。第四步:“铛”的一声,这是教员在用铁锤敲发射管,意思是问:“你们准备好了吗?”如果一切平安,就用同样的方式做出回应,要是有什么问题,敲发射管的频率就快一点儿。第五步:回报平安后,指挥员命令打开排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2009年8期2009-08-13

  • 一滴油漆杀死99人
    是下令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内层盖子,以便海水部分涌入,增加潜艇的重量。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此时鱼雷发射管外层的盖子其实早已被打开,数以百吨计的海水顿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潜艇的第一、第二间隔舱。重量激增的潜艇随即一头朝下,迅速沉入海底!原来,早在“西提斯”号出海前数周,一名造船厂油漆工在给鱼雷发射管刷漆时,不慎让一滴油漆渗漏,黏住了一个用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测试阀门。结果,艇长伍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打开了鱼雷发射管的里外双层盖子,导致一场灾难降临。整整

    知识窗 2008年1期2008-05-14

  • 开卷故事
    是下令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外层盖子,以便海水部分涌入,增加潜艇的重量。然而,谁都没有料到,外层盖子一打开,数以百吨计的海水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重量激增的潜艇随即一头朝下,迅速沉入海底,再也未能浮起。艇上人员除了4人成功逃生外,其余99人全部丧生海底。这一事故,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惨重的潜艇灾难。“西提斯”号失事后,有关部门经过仔细核查,这才知道:早在“西提斯”号出海前数周,一名造船厂的油漆工在给鱼雷发射管刷油漆时,不慎让一滴油漆滴漏,黏住了一个用于防止事故

    故事会 2008年14期2008-01-06

  • 信鸽:绝望中的救星
    ,然后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后盖,把关鸽子的密封舱塞进鱼雷发射管内,再把海水和高压气体压注于鱼雷发射管内。这时管内压力高于艇外,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前盖,“嘭”的一声,关鸽子的密封舱就射出鱼雷发射管,从海底迅速浮到海面。密封舱盖是定时装置,时间一到就弹开,鸽子带着SOS的紧急呼救信号,向英国潜艇基地方向飞去。其中一只中途迷航,不知去向,可另一只鸽子成功了。它不但把求救信号带回司令部,而且把援救船带到了潜艇出事点,海底艇员得救了,这只信鸽立了大功。水兵们为了纪念这只鸽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02年9期200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