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探索与实践

2025-02-21 00:00:00胡光林
新阅读 2025年1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思政教育高校图书馆

摘要: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能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我国有关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文进行分析研究,结合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独特的教育阵地、优质的信息服务及稳定的阅读群体等优势,提出完善红色资源建设、打造思政教育基地、构建阅读推广新渠道、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及发挥学生社团优势等策略,以期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思政工作应改变以往单一形式的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除专业课程教育以及高校校园文化以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应融入思政元素,积极开展思政教育阅读推广活动,从而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1]。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意义

近年来,思政融入教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新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各高校不仅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大纲,并且将课程融入思政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核心指标。图书馆作为高校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不仅可以为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提供重要支撑,也是学生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其藏书多少、服务能力强弱以及智能化设备普及水平高低更是衡量高校图书馆文献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从中学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拥有大量自主学习时间。同时他们身心成熟度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认识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没有为青年学生提供正确指导,青年学生容易受到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如何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是每一位教职工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扩展知识,从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高校图书馆也是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图书馆特有优势,与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形成育人合力,能够全面提升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力,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大批优秀青年人才。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现状

随着思政教育新理念改革的深入,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势在必行,且该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检索范围为中文文献,发表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10年。具体检索条件为:(主题%=思政教育 AND高校图书馆 AND阅读推广 )OR(题名%=思政教育 AND高校图书馆AND阅读推广)OR(关键词%=思政教育 AND高校图书馆AND阅读推广 )AND(发表时间Between('2013-01-01','2023-12-31')),检索时间为2024年6月7日,检索到相关文献109篇,相同检索方法检索到有关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相关论文则高达22541篇。

由上述检索结果可知,近十年来我国有关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的论文共计发表109篇,相比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的教育改革研究22541篇,有关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相关研究目前相对还比较少。其中林淑湘2016年发表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的《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一文,是国内最早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论文[2]。之后,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有关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思政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才逐年攀升。该领域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如图1。

在109篇文献中,总体对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研究不够深入,尚未普遍形成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思想共识和实践自觉,配置文献资源主要考虑学科发展,对思政教育功能重视不够;阅读推广实施方案缺乏有效性,在营造阅读氛围、搭建阅读平台时对大学生进行有温度、有热度的思政教育还不够;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队伍专职化程度不高,普遍同时担任其他业务工作,无疑会削弱他们的思政教育功能。在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中,上述文献中被引次数最高的是胡璇2018年发表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析》一文,被引次数高达23次,反映出该文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入思政教育这一领域中的重要影响[3]。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势

丰富的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保障教学科研的同时兼顾特色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学科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中红色文献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光辉历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是我们党的精神力量源泉,更是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积极开展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源保证[4]。

独特的教育阵地。高校图书馆大多具备良好的教育空间,基于文献内容资源优势,借助数字影像、VR及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模式,使大学生深刻感悟文献内容,不仅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能为思政教育提供阅读交流的活动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功能,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阵地优势。

优质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在推广阅读和文化传承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品牌化的阅读推广体系。馆员具有较为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能力,可作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阅读推广活动的服务支撑,帮助引导读者选择合适的思政教育红色文献资源,并为读者解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这是高校图书馆特有的信息服务优势。

稳定的阅读群体。高校图书馆以读者第一和服务育人为宗旨,大学生作为其主要服务对象,普遍具有一定的思政知识基础,并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是社会最有活力的群体,也是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的主力军。高校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红色文献资源和交流场所,具有相同兴趣爱好和共同话题的青年大学生可以在阅读红色文献时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这能够极大增强他们的思政知识储备。高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阅读群体优势、高端的阅读平台,学生可以突破阅读时间和空间,因此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思政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思政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性。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

完善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文献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传承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高校图书馆科学应编制红色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AR/VR等新技术,不断加强红色文献资源数字化,扎实推进红色文献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强化红色文献资源建设馆际协作,搭建红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提高红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度和传播率,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文献资源,不断完善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养民族情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红色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魅力,助推思政教育阅读推广活动走深走实。

打造思政教育基地。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馆藏资源,全力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树立精品意识,秉持共建共享理念,打造一流的思政教育基地,充分挖掘、收集、整理和利用红色文献,大胆设计创新活动形式,培育优秀品牌活动,打造思政教育阅读推广交流平台,力求将高校图书馆打造成为党风、党性、党史学习教育的互动交流和体验空间,让大学生沉浸在红色文化氛围里,助力高校思政教学,成为青年学生汲取力量的源泉,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助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阅读推广新渠道。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R、VR等可视化技术日益普及,高校图书馆藏有大量的电子资源,为高校图书馆融合阅读推广和思政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实时研判学生在图书馆学习及借阅图书等相关数据,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主题的微评书比赛、新书报告会、评选“阅读达人”和“泡馆达人”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提高图书特别是思政类书籍的借阅量;通过QQ、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馆藏、相关文献服务及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建议等精准服务;以馆藏红色文献、音频及视频等各种资源为基础,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图书馆主页及抖音短视频等线上媒体渠道提高活动宣传效率,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活动覆盖范围,推进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向纵深化发展。

加强思政队伍建设。馆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也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及文化育人要素之一,更是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主体,他们的思政意识和思政水平是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的前提和关键。思政队伍建设应适应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馆员自身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积极实践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学习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建立统一领导,为思政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构建良好运行机制,使思政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通过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到馆对馆员进行培训、举办相关思政教育活动、组织馆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鼓励馆员参与思政类课题研究等,针对性地提升馆员的理论深度、道德修养及专业知识,进行新媒体和思政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思政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求实创新、以读者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队伍。

发挥学生社团优势。读者协会等学生社团汇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学生,是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图书馆服务学生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读者协会作为高校图书馆和团委共同管理和指导的一个开放性平台,聚集着具有爱好读书共同兴趣的学生群体,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和思路去探索,自由表达和思考的平台,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具体体现。读者协会应在校图书馆和团委的领导下,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带领和团结广大同学,不断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内容,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真正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明确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高校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高校图书馆更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和优势。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结合思政教育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娟等.“三全育人”视阈下的阅读推广路径与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2020,38(04).

[2]林淑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1).

[3]胡璇.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S1).

[4]张冬林等.高校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信息处置实践浅析[J].甘肃科技,2021,37(08).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思政教育高校图书馆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读者协会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功能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5:2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8:27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7:57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