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匹配产业: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优化策略

2025-02-21 00:00:00张峰玉邹平
时代汽车 2025年1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优化策略

摘 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加速融合发展,特别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高技能人才提出许多新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专业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精准匹配,直接关系着区域产业的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深入剖析聚焦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与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匹配现状、现实问题,探析问题存在的主要成因,结合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进而提出优化调整策略,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实践者以及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布局 精准匹配 优化策略

职业教育一端连着教育,一端连着产业,从功能定位上,就决定职业教育承担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重点产业需求侧契合匹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最大优势,更是深化职业教育关键领域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当前,全球范围内,现代产业发展正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为高职教育服务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湖南正在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正在着力推进“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推动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以快速适应区域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然而,受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因素影响,专业结构布局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专业结构布局具有一定周期性,当前情况滞后性产业结构调整比较严重;二是部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同质现象比较严重;三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比与三次产业结构偏差较大,存在着不平衡性。因此,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问题,推动其与区域产业体系精准匹配,对于促进湖南省产业发展和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分析

湖南省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着力构建了着力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力打造“4+7”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形成“一核引领、两翼支撑、多点协同”的区域经济格局,重点建设了24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和113个省级产业园区,三次产业结构为9.3∶37.6∶53.1,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1 智能化发展趋势

智能化作为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据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截至2023年,湖南省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已达7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这些数据显示了湖南省在智能化发展方面的积极进展。同时,湖南省正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通过平台集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各环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提升。

1.2 绿色化转型需求

绿色化转型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另一重要特征,同样也是湖南省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到2025年,全省单位GDP能耗要比2020年下降1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为实现这一目标,湖南省正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3 融合化发展模式

融合化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第三个特征,它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协同发展。湖南省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日益加深;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促进文化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和产业形态,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现状分析

2022年底,湖南省启动了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截至2024年6月,全省87所高职院校,根据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结构,新增专业点983个、撤销专业点728个,现设置456个专业、2077个专业点,在校生81.29万人。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点覆盖率分别为100%、90.7%和60.7%。总体来看,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设门类较为齐全,与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基本匹配。

2.1 专业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差异

湖南省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5.3%,而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在校生比例为4.78%,专业数比例为4.19%,专业点数比例为2.8%。对接第一产业开设的专业涉及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林业技术等。从在校生数和专业设置种类上来看,与第一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湖南省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47.5%,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在校生比例为50.48%,专业数比例为51.16%,专业点数比例为53.62%,与2022年相比都有所增加。从在校生人数和专业设置种类上来看,超过了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

湖南省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47.2%,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在校生比例为44.74%,专业数比例为44.65%,专业点数比例为43.58%,与2022年相比都有所下降。从在校生数和专业设置种类上来看,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2.2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随着湖南省加速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二产业业规模和比例不断提高,这势必会拉大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比之间的差距。要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高匹配度,就必须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引导高职院校增设服务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调减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点数和培养规模。同时,要密切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如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高职院校应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布局存在的问题

综合上述分析,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3.1 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依然不高

虽然,近两年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全省高职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地方产业布局,通过增设、撤消、调减规模等方式,大幅度调整了专业结构。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过渡依赖于从自身优势出发,设置专业领域相近的专业点,导致全省专业覆盖度不广,许多产业紧缺专业依然未布点。另一方面,由相关行业部门未发布产业急需专业目录,部分高职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导致专业设置雷同或大同小异,导致在一些比较热门但人才需求量不大的热门专业设置,出现重复率高、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系统化、全方位精准实施优化调整。

3.2 专业培养定位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不准

受办学主体多头遗留的惯性问题,一些特色化专门学校已经布局非主导产业地区,这些学校为保留自身优势特色,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况依然存在,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交流,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从而在专业设置导致与区域产业的契合度不高,规模效益无法提高。同时,也有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当地产业发展,在没有任何相关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设置了与当地产业相契合的专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确、目标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3.3 相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2022年以前,湖南省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管理比较宽松,一些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价值取向比较功利化,整体规划不够,缺乏战略层面的策划与思考,过于注重生源和经济效益,打着“高校办学自主权”名义,从而过多设置了一些投入较小、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出现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难以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4 基于精准匹配产业的高职专业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策略

要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实现专业结构、培养规模、教育质量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基本匹配,就必须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专业设置的运行机制;就必须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契合。

4.1 加强宏观引导,建立省级层面管控调节机制

一是建立产业需求预测和发布机制。通过省政府多个部门协调联动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开展重点产业,定期分产业、分行业发布重点产业、重点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报告和急需学科专业目录清单,让职业学校、学生和家长在专业设置、填报志愿时,非常清楚的了解哪些行业、哪些领域未来需要什么专业人才。二是制定区域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省政府要从区域产业布局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出发点,统筹制定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规划,分产业、分行业、分区域版块合理制定未来5-10年的专业布局。例如,湖南省在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可观,政府就可以针对这些产业的空间布局、规模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详细制定相关专业布点布点、重点支持计划。

4.2 加强政策激励,引导高职院校主动适应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一是规范专业设置审批程序,引导高职院校合理设置专业。在新专业申报审批时,可分区域、分专业设置布点限额,超过布点限额的专业,通过限制申报、调减招生规模等方式,避免专业重复建设,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而对人才紧缺的专业,如汽车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以约 10%的速度增长,政府通过制定区域专业发展规划,引导当地高职院校加大对相关专业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出台相关激励引导政策,推动学校适应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如建立分类分区域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对增设服务未来新兴产业或当前产业急需的专业,提高生均拨款系数。同时,专业同质化发展、培养规模过剩的专业对调减生均拨款系数。三是建立专业定期评估认证机制,促进职业院校动态调整专业。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团队,定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进行评估谁,对不符合产业需求的专业、未通过评估认证的专业,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撤销。

4.3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专业群建设

一是出台产教融合促进政策,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最为直接和明确。通过促进企业积极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可有效提高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针对性,从而让专业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二是实施特别支持计划,推动专业集群发展。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专业针对性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集群式发展,可实现产业需求信息的快速传递、相关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通过建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促进专业与专业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协同发展。依托校企共建的产教融合共同,推动各个院校之间错位设置相关专业、实现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如同样是开设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A学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深度合作企业的需求,围绕新车型试验试制、整车性能调试、关键产品测试等方向,培养汽车测试与标定人才;B学校可结合自身特色和所在区域产业分布,围绕整车装配与调试、总成装配与质量检验、关键工序装配工艺编制等工程领域,培养汽车制造与装配技师。既实现了人才培养覆盖了全产业领域,也满足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避免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同质化,促进专业与产业的精准匹配、协同发展。

4.4 贴近市场需求,推动高职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加速融合,不断崔生同一岗位对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结合新版专业目录,推动专业升级换代。企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学校专业调整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实训实习条件,才能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二是适应产业转型发展,适时调整专业布局。即增设新专业、淘汰旧专业。如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新版目录里增加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一些学校就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撤销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师资配备,联合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开发涵盖前沿技术的新课程。三是对接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推动专业数字化改造升级。为适应产业转型和数字化升级转型,必然要求教育也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遵循教育规律,构建数字化教学新模式,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数字化重构,利用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人才。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深入剖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的现实问题、内在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精准匹配产业的优化调整策略。但同时,我们知道,社会在不断发展,产业在时时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因此,专业结构布局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一方面,我们要紧跟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步伐,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研究和预测,超前开展相关专业的研究和筹备工作,提前布局相关专业,才能确保在新兴产业崛起时能够迅速提供所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专业结构的影响,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等,才能培养具备数字化、智能化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省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体系适应性研究践--以长株潭为例”(XSP22YBC305)。

参考文献:

[1]岑妍梅.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适配性分析山[J].高教论坛,2019(03):107-110.

[2]陈超群,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推进策略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20):25-30.

[3]李硕豪,王改改,张晓雪.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现状与布局调整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64-70

[4]贺祖斌,魏代会,游晶晶,等.优化专业布局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度——广西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J].教育观察,2021(45):1-5+9.

[5]陈超群,胡伏湘,王明芳.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以湖南省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3,32(05):12-19.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优化策略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54:10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8:45: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浅论我国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