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种牛场“两病”净化探索和成效

2025-02-20 00:00:00侯海珍马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1期
关键词:成效

摘要: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是由布鲁氏菌和结核分歧杆菌感染引发的两类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不仅危害奶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从呼图壁县种牛场牛结核病净化工作进展及成效入手,总结经验,以期能推动“两病”区域净化工作。

关键词:种牛场;净化探究;成效

1 呼图壁县结核病净化背景和意义

1.1 呼图壁县种牛场情况

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建于1955年,占地28.76万亩,其中耕地17万亩,饲养优质高产奶牛近3万头,有西域春乳业公司、西域春饲料公司、图腾牧业有限公司、国家级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元产业单元,构筑起以农业为基础,畜牧业为中心,胚胎移植为先导,乳品、饲料加工为龙头的种、养、加一体化全产业链综合性农牧企业[1]。先后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重点种畜场”“全国百家良种企业”“全国奶牛标准化示范场”。

公司现有11座高产奶牛示范养殖场,饲养优质高产奶牛3万头,全部实现了养牛的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同时,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养殖场,选育、扩群的3 000多头西门塔尔牛新疆品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曾向疆内、外提供优质西门塔尔种公牛2 000多头,生产的冻精改良区内外黄牛数量达200多万头。公司引进中广核集团建成了中广核呼图壁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利用牛粪发酵,提纯生物天然气。日处理牛粪700吨,产生沼气16 000方,供西域春乳业生产循环利用。

1.2 呼图壁县种牛场奶牛结核病净化情况

呼图壁县种牛场自推进动物疫病净化以来,成功创建了2个国家级“两病”无疫小区,1个国家级结核病净化场(通过了现场评估待公布)和4个自治区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已经初见成效。

1.3 “两病”净化的意义

在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居民收入稳步提升状况下,肉、蛋、乳等畜产品的市场需求迅猛增长,畜牧业生产由散养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转变。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病原体的进化与传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着畜牧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安全。我国动物疫病防治正在从有效控制向逐步净化疫病过渡,净化是防控、消灭重点疫病的科学有效路径,也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最终目标[2]。因此,探索推进种牛场“两病”疫病净化,有助于强化种牛场生物安全管理,改善种牛场防疫条件、饲养管理水平,能够减少病原对环境的污染,有效降低牛只感染发病风险,推进动物防疫工作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牛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对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

2 种牛场“两病”净化工作进展情况

2.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种牛场疫病净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净化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加强对现有的11家规模养殖场情况摸底调查,根据各养殖场情况,对照《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2023版)》[4],制定净化工作计划,明确具体工作目标任务,综合各养殖场情况,制定适合净化方案,实行“一场一策”“一病一策”,以“两病”为试点,开展“两病”净化。

2.2 开展前期调查

种牛场对现有11家规模场进行布病、牛结核病开展摸底调查,制定《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牧场和兽医站实验室按照方案定期开展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监测工作。按照“场自检、县监督、区抽检”,官方抽检与自检结合方式,摸清全场各类疫病免疫、抗体水平以及感染情况和风险隐患。

2.3 确定净化目标

拟开展的牛“两病”确定净化总目标为:采用GB规定方法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和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口蹄疫病原学阴性且抗体合格率超70%,达到布病、牛结核病无疫标准。通过3年时间,分阶段实施“两病”净化工作,最终达到相应病种的净化标准[5]。

2.4 建立净化技术路线

在州、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建立净化技术路线:第一步通过本底调查,了解养殖场内牛“两病”发病与流行趋势,清除阳性动物,做好环境消毒和疫病风险排查;第二步监测净化,建立监测机制,完善牧场“两病”净化技术程序和标准;第三步落实净化措施,按照检测-扑杀/隔离-检测-扑杀/隔离-检测-扑杀/隔离-净化程序,采取对感染畜群进行扑杀,对同群阴性畜禽进行隔离,同时通过提高消毒和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开展

净化[6]。

2.5 落实净化措施

第一,组建技术团队。在各级动物疾控中心指导和帮助下,逐步组建完善净化工作的技术团队,种牛场配有专业饲喂养殖管理、疫病防控、配种繁殖等专业人员,建立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对各生产阶段员工进行生产规程、技术规范、疫病防治、生物安全等相关知识培训。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等有着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完善生物安全建设。种牛场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安全体系,从场区外围的防疫隔离带,到内部的人员、车辆、物资消毒通道,再到舍内的环境控制和卫生管理,形成了一套隔离、清洗、消毒的生物安全网络。同时建立了《卫生防疫制度》并严格落实,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免疫、检疫程序,有口蹄疫、布病、牛结核病防控工作方案及普通多发病的治疗和处理方案,建立《重大疫情应急预案》,定期培训演练,储备各类防疫应急物资。

第三,加强生产管理。建立了饲料、兽药、生物制品等投入品管理制度,日粮饲喂、自动清粪、智能化挤奶设备等硬件齐全,与以色列阿菲金牧场管理中心和德国农业农村部合作,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以色列阿菲金牧场管理系统及电脑挤奶设备,购置意大利TMR全自动机械饲喂设备,推进奶牛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形成DHTL奶牛生产性能分析报告,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科学监控奶牛饲养效果,充分利用TMR技术合理调配日粮,推广现代奶牛EDTM生产技术体系,使呼图壁种牛场奶牛生产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四,逐步建立无害化处理。种牛场制定了无害化处理制度,引进了美国全自动清粪设备,所有粪污由中广核生物能源公司进行资源化处理,日产日清。自2024年7月开始改变病死畜无害化处理方式,委托第三方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流产物、病死牛等高风险物体通过专业公司处理。

2.6 执行免疫淘汰方案

按照《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定期开展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监测工作(详见表 1),并根据检测结果对阳性动物进行隔离或扑杀。

种牛场每年末进行一次净化效果评估,对奶牛生产性能、流产率、阳性率等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其防控疫病基础良好,在执行免疫淘汰方案过程中,未监测到“两病”阳性个体。

3 分析与结论

种牛场自实施净化工作以来,通过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全面加强免疫预防、精准开展病原学检测和免疫抗体监测、实施精细化分群饲养、建立健康动物群,针对假定阴性群,种牛场强化综合防控手段,持续扩大净化效果,最终成功创建“两病”净化场。在日常运营中,全面推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降低了“两病”传播风险和流行态势。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引种管理制度,坚持自繁自育,强化留种和引种各项疫病检测,从源头杜绝外来病原入侵。种牛场建立了完善的防疫和生产管理等制度,对生产结构与建筑设计布局进行优化,全方位构建起持续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为净化效果的长期稳固提供了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仵国政,靳红娟.新疆呼图壁县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及牛无“两病”小区监管[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3):77-78.

[2] 翟新验,张倩,付雯,等.推进全国动物疫病净化的思考[J].中国畜牧业,2021(2):27-28.

[3] 翟新验,张淼洁,张倩,等.推动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建设[J].中国兽医杂志,2021,57(1):24-26.

[4] 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管理指南[J].家禽科学,2021(10):57-58

[5] 丁朝阳,吴世安,李付强.规模牛场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非免疫无疫净化探索与实践[J].湖南畜牧兽医,2023(10):12-13.

收稿日期:2025-01-08

猜你喜欢
成效
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法应用的实效性
成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1:43:42
谈辽西凌源地区封山育林工作的主要措施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创新教育理念,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成效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必要性及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