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饮食结构的改变,小龙虾作为夏季风味小吃受到人们青睐,小龙虾养殖业逐渐成为农户增收的一大潜力产业。为推动辽宁省盘锦市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的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介绍了盘锦市小龙虾养殖概况,分析了当前盘锦市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养殖技术水平不高、经营资金短缺、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水平;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创新营销模式,拓展销售渠道等对策。
关键词 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辽宁省盘锦市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49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总面积4 062.34 km2。地理坐标为北纬40°39′~41°27′,东经121°25′~122°31′,属华北陆台东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河流总长634 km,总流域面积3 570 km2,水库7座,水资源丰富。近年来,盘锦市精心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1.0万t,其中淡水养殖14.9万t。随着小龙虾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盘锦市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业,涌现出一批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和企业。笔者探讨盘锦市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推动盘锦市小龙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渔业产值提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1 盘锦市小龙虾养殖概况
盘锦市小龙虾养殖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2018年,盘锦市从江苏省引进优质小龙虾苗种,在全市范围内建立6个试验示范点,开展小龙虾养殖试验,总面积达2.67 hm2,采用稻田和池塘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养殖。经过不懈努力,盘锦市逐步掌握了小龙虾北方区域化养殖技术。2023年,盘锦市启动“克氏原螯虾新品种创制”项目,旨在培育适合北方繁殖生长的小龙虾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当地小龙虾养殖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加速实现渔业发展提质增效。
目前,盘锦市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小龙虾养殖产业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和企业。例如,盘锦市双台子区郭全罡水产养殖家庭农场拥有12个泥塘,采用池塘养殖方式,667 m2小龙虾产量可达150 kg,2022年虾苗和商品虾产值达百万元。盘锦金花源养殖有限公司于2018年开始尝试小龙虾养殖,经过探索和经验积累,成功培育出生长态势良好的小龙虾苗种,使其能够实现小龙虾全年周期养殖,现已发展成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家庭农场,拥有7栋日光大棚和近6.67 hm2室外养殖区域,采用稻虾共作模式,667 m2小龙虾产量可达250 kg,667 m2产值高达1.2万元。
2 盘锦市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技术水平不高
在发展过程中,家庭农场养殖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较为普遍。1)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北方地区无法直接借鉴南方地区成熟的养殖模式。2)部分家庭农场在投苗密度、水质控制、饲料配比等环节的操作仍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地方,影响小龙虾的健康生长[1]。同时,盘锦市小龙虾养殖产业起步较晚,大多数农户缺乏系统的养殖技能培训,对小龙虾生长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缺乏深入了解,难以掌握先进的养殖理念和管理方法。3)科研人员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不足,无法及时解决家庭农场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盘锦市小龙虾养殖效率和产量的提高。
2.2 经营资金短缺
小龙虾养殖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很高。然而,绝大多数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实力有限,自有资金储备有限,难以满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即便有意扩大养殖规模、购置先进设备、改善基础设施,也因启动资金不足而无法实现。此外,家庭农场在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面临经营主体法人地位不明确、抵押物缺乏、手续烦琐等问题[2]。盘锦市小龙虾养殖时间较短,缺乏专业化系统的风险评估和信用管理,农场主的资信评级往往不高,无法获得充足的信贷支持。资金短缺不仅直接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规模和投资力度,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养殖户的经营积极性。
2.3 销售渠道单一
由于缺乏系统的营销理念和专业的营销队伍,大多数家庭农场在销售环节普遍采取线下销售为主的传统模式,主要依赖自建的门市部或周边的农贸市场进行产品销售,销售网络狭窄、范围有限。部分家庭农场虽已开始尝试线上销售,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网络运营和推广渠道,线上销售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盘锦市地处东北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龙虾的销售半径。单一的销售渠道不仅影响了家庭农场的经营收益,也阻碍了小龙虾产业规模化发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4 经营规模偏小
由于起步较晚,盘锦市大多数家庭农场目前的经营规模相对偏小,养殖面积及产能有限。小规模经营使家庭农场难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生产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部分家庭农场管理水平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集约养殖,制约了小龙虾产品的品质提升。过于分散的小规模养殖模式难以形成足够大的产业集群,不利于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无法发挥加工、流通等环节应有的规模优势,制约了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此外,由于缺乏品牌影响力和议价能力,小规模家庭农场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环节的话语权较低,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
2.5 农业生产风险高
作为露天养殖业,小龙虾养殖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常年面临着极端天气、病虫害等各种风险。一旦遇到连阴雨、寒潮、干旱等恶劣天气,可能严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外,由于缺乏先进的防疫措施,传统的人工投喂方式使小龙虾易受疾病危害。小龙虾作为淡水虾类,其养殖易遭受水质污染的侵害,一旦池塘水质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虾苗的存活。此外,由于小龙虾价格的波动较大,加之缺乏完善的价格保险机制,家庭农场面临价格风险,难以对收益做出合理预期。这些农业生产风险都制约着盘锦市小龙虾养殖业的发展,也给农户的收益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打击其经营信心。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水平
盘锦市应广泛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邀请国内小龙虾养殖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先进企业进行理论和实操指导,向农户传授先进的养殖理念和管控措施。培训内容应涵盖虾苗选种、投苗密度、水质监测、饲料配比及病害防治等各个方面,使农户能够全面掌握系统化的养殖技能[3]。同时,培训过程中需要结合盘锦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讲解具体的操作要领,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此外,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小龙虾养殖技术的研究,建立长效的技术服务体系,组建专家顾问团,定期深入一线开展现场指导,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促进科研成果在养殖实践中的转化和应用,从根本上提高盘锦市小龙虾养殖的整体技术水平。
3.2 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
为解决盘锦市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资金短缺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拓宽融资渠道。1)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多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金融扶持,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借助政府信用担保基金,为缺乏抵押物的家庭农场提供融资担保,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从而增加对农场的贷款投放[4]。2)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多元化金融机构根据小龙虾养殖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并简化贷款手续,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服务。同时,逐步规范和完善盘锦市小龙虾产业链各环节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和信用管理机制,提高家庭农场的资信评级,提升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此外,盘锦市可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探索发展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挥合作社的资金融通优势,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3.3 创新营销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为扩大盘锦市小龙虾的销售半径,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盘锦市可以引导和扶持家庭农场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实现产品的全国销售。鼓励农场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扩大销售规模。此外,支持家庭农场联合组建产销一体化合作社,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优势,整合营销资源,拓展国内外市场。政府部门可以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提供品牌注册、宣传推广等支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小龙虾品牌,提高盘锦小龙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鼓励家庭农场实现产业链延伸,发展休闲观光、餐饮加工等深加工业务,增加附加值,拓宽营收来源。只有不断创新营销理念,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销售网络,才能助推盘锦市小龙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4 实施规模化经营,发挥规模效应
盘锦市应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形成一批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同时,引导农场采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养殖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针对大规模农场,政府可给予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降低其生产经营成本。同时,支持大型家庭农场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规模化养殖的专业化水平。在销售环节,鼓励规模化家庭农场建立统一的品牌营销体系,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扩大销售半径[5]。此外,可探索“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大中小规模养殖主体有机衔接,形成专业化分工,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释放规模效应。
3.5 推广农业保险,分散经营风险
针对小龙虾养殖业面临的天气风险、病虫害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问题,大力实施农业保险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分散和转移这些风险,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盘锦市应加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将小龙虾养殖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同时,鼓励保险公司根据小龙虾养殖的特点,创新开发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如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在引导农户积极参保的同时,加强对保险政策的宣传解读,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树立购买保险的理念。此外,盘锦市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优化理赔流程,提高赔付效率,切实保障农户的利益。对于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家庭农场,应及时兑现保险理赔,减轻其经济损失。只有将农业保险作为风险分散的重要手段,才能降低盘锦市小龙虾养殖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实现小龙虾养殖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为推动盘锦市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高度重视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专业化水平;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多元化销售网络;鼓励规模化经营,发挥规模效应优势;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分散生产经营风险。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落实,盘锦市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可以有效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有利于形成现代化、产业化的小龙虾养殖产业集群,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红霞,宋长太.小龙虾养殖提质增效技术措施[J].农村新技术,2024(7):32-33.
[2] 谢作钦.小龙虾“链”成大产业探索稻虾连作种养新模式[N].中国商报,2024-07-03(7).
[3] 蒋京洋.小龙虾养殖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23,29(22):175-177.
[4] 张玲宏,张圆圆,郜小龙,等.河南小龙虾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中国水产,2023(7):46-49.
[5] 金晶,贝亦江,周凡,等.浙江省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2,12(6):29-34.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