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刷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究

2025-02-18 00:00:00陈晓慧
中国经贸 2025年3期
关键词:盘点印刷部门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主要指的是以货币为基础,按照规定期限和程序无偿占有、利用、处置并具有使用价值的实物资产。固定资产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推进的物质基础,也是无法再生的物质资源。印刷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价值较大、使用时间较久、磨损不改变实物形态。通过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使印刷企业的财务成本得到全面下降,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优化资产的综合利用水平。为保证固定资产使用的有效性,需要基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着手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从而保障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随着近些年我国纸媒发行量的日益减少,印刷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及发展危机,收入、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如何降低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得到全面延长,也成为了另一大焦点。

印刷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征

资产价值较大 在印刷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使用到的固定资产价值较高,涉及大型印刷设备和生产线,这些资产可以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推进奠定基础。为此,在推进固定资产管理时,需要加强对这些高价值固定资产的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高效利用,通过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生产经营价值。

利用时间久 印刷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寿命较长,各种大型印刷机器和设备可以使用多年,且经过多年使用才能逐渐磨损。为此,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需要考量固定资产的长期使用和折旧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以确保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生命周期之内,可以拥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

磨损不改变实物形态 印刷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但这类磨损相较于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来说,不会对其实物形态带来改变。

例如,印刷机器的磨损大多数以零部件为主,不会对机器本身的外观和结构形态带来影响及变化。但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对其磨损和故障情况展开定期检查及分析,并做好相应维护,以确保固定资产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使用性能。

印刷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降低财务成本 在印刷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精确的价值评估、准确的折旧计算,展现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实际成本,有效规避固定资产的虚增和虚减问题。配套建设维护和更新计划,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能可以得到全方位提升,控制其中不必要的维修费用,避免出现固定资产的提前报废损失,保证企业的运营成本得到下降,实现固定资产的最优化配置,进而降低财务成本投入。

提高工作效率 在印刷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对固定资产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当前已有的固定资产数量、状态和使用现状,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高效利用及合理调配,有效规避固定资产过剩或不足而引发的资源闲置以及浪费等问题,还可以有效规避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位而引发的印刷生产中断,使得企业的运营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改善。

提高资产使用质量 通过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修及保养,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得到显著延长,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展现出其具有的生产能力。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企业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印刷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加强全过程管理

购建环节 在固定资产购买建设环节,需要深入落实预算管理制度。由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通过信息化系统递交预算申请,财务部门对该部门的固定资产购买预算进行批复。这一过程需确定实物资产的管理部门是固定资产的采购部门,其他部门不可自行组织采购工作。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工作中,需要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供应商的多方比价。若企业的固定资产采购数量较大,涉及金额较多,则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来确定定点采购单位,开展集中采购。

验收环节 一是对固定资产的实物和凭证所列数量进行比较,明确二者是否一致。二是对企业固定资产备件进行检查,明确是否齐全。三是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查,明确是否良好。四是对价格进行分析,明确是否存在高于市场价格的情况。在固定资产验收工作完成,但还未移交使用之前,由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处理,编号需要录入会计核算系统,建立固定资产账卡,以展现出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

管理环节 固定资产的常规化管理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设备进行日常维修、保养及管理,避免固定资产折旧损耗速度太快,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出现固定资产损失。在常规管理工作中,需深入贯彻落实归口分级管理制度,确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的权限及职责。要求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肩负固定资产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部责任,使用部门需对其日常管理负好责任,其他部门则需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对本部门的资产维护和管理负好责任。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使用部门,需要通过固定资产管理台账的建立健全,保障固定资产的账实一致,避免出现账务数据和固定资产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

盘点环节 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定期盘点,明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具体的盘点频次可以结合企业的发展规模、固定资产数量和生产经营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需以年度为单位,要求每年不可少于一次。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应建立专项工作小组,要求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生产部门共同参与其中。在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开始之前,首先确定盘点的具体日期,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做好固定资产盘点之前的出售、报废、购入、登记等入账工作。若是存在企业正在经营工作的特殊情况,难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处理,则需要在盘点之前对固定资产进行标识。

退出环节 在固定资产退出环节,其主要是以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以及捐赠为主。报废需要由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提交报废申请,由生产部门、技术部门、鉴定部门等对固定资产报废进行价值评估和性能鉴定。随后由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财务部门按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要求,做好相应的报废工作,履行应有的程序,办好手续。

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

统一编码 在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编码环节是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识别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固定资产科学有效的关键要素。为此,基于信息化管理体系,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先对编码规则进行统一处理,保障编码的标准化,以为后续的电子标签信息扫描及数据读取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结合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做好编码数据的加密,有效规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由于有关工作人员操作所引发的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问题,保证数据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基于编码统一的基础条件,实现固定资产的身份信息唯一化,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精准定位,为固定资产的盘点、日常管理工作等奠定基础。

数据采集 通过数据信息的全面采集,可以为后续的固定资产需求申报、状态跟踪、趋势分析奠定工作基础,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本得到全面下降,固定资产的利用价值得到大幅提升。在这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固定资产的数据规格、参数等进行全方位收集,形成相应的三维立体模型,为固定资产的采购计划编制奠定基础,对采购计划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对固定资产存量数据的分析,掌握固定资产是否需要报废,生成相应的管理曲线,以便企业对固定资产存量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安置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装备进行数据信息的全方位采集。建设统一规则,将资产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形成固定资产传感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

RFID标签 将RFID技术用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可以建设固定资产标签。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时,只需手持设备进行信息扫描,便可以利用其中的中间件技术,进行固定资产信息的过滤、聚合及计算,提高固定资产的盘点效率,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更为便捷。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实现标签的唯一编码,保障固定资产标识的唯一性,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实时掌控,使固定资产的配置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实现固定资产的实时定位,准确追踪固定资产所在位置,记录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情况,了解固定资产的报销日期、内容和人员,帮助企业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潜在问题,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得到全方位延长。

另外,RFID标签相对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特性,可以从根源上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使固定资产的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RFID标签,也可以与安防系统进行联动,使固定资产票据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防盗报警功能。为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可以通过RFID技术与物联网设备相连,或与印刷企业的其他设备进行无缝对接。例如,通过RFID标签,连接打印设备、仓储管理系统,使固定资产实现自动化管理、智能化调度。

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在印刷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通过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建立健全,可以保证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安全、完整及高效。制度内容应涵盖固定资产分类、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不同环节的工作标准及要求,保障有关工作人员严格依照制度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制度建设需要结合企业的业务特征和管理需要,在参考行业规范的条件下,确保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配套建设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更全面、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提高全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印刷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全员参与,这对促进企业各部门员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对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高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活动,确保各部门员工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概念、工作要求和规范流程。依托内部宣传、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营造出各部门员工广泛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氛围,确保各部门员工可以了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配套建设考核机制,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绩效和各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的紧密结合,使各部门员工可以主动参与其中,共同为维护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在印刷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将容易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和磨损速度全面加快,影响企业的经营杠杆,企业的长期利益也会受到极大损害。为此,企业需要基于制度建设着手,在梳理固定资产管理特征、现状的条件下,制定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资产管理办法的建立健全,以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印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推进奠定工作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嘉报设计印刷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盘点印刷部门
神奇“印刷”术
睁眼瞎盘点
动漫星空(2020年10期)2020-10-29 06:57:00
印刷+智能=?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5:58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5:52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盘点与展望
新农业(2016年13期)2016-08-16 12:12:41
2014 年终·盘点
江苏年鉴(2015年00期)2015-11-15 06:32:06
7部门
把心交给印刷
出版与印刷(2014年1期)2014-12-19 13: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