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

2025-02-18 00:00:00宋白羽
中国经贸 2025年3期
关键词:人力机关资源管理

大数据技术可以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同时也能提升效率与质量。现阶段,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单位正常运行。对此,机关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加强绩效管理创新,从而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大数据概括、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大数据手段创新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旨在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希望提供给读者有价值的信息。

大数据概括

大数据下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中,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并对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精准化。首先,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数据筛选与收集,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内部各项指标,还能基于数据信息制订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并为单位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单位解放生产能力,避免职工反复进行大量且复杂的工作,并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将更多精力放在数据分析、应用方面。与传统模式相比,大数据技术具有科学化、智能化的特点,有助于基于数据信息对各项制度体系进行优化完善。

大数据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影响 第一,利用大数据的手段可以有效掌握员工的绩效数据,通过分析员工绩效数据方式制订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完善绩效的管理措施,提升绩效管理的水平,有利于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第二,通过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可以对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数据进行分析,避免单位领导阶层的主观臆断,保障相关评测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在大数据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通过大数据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单位绩效管理的方式,同时也能提升经济效益,这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尤为重要。第三,利用大数据手段可以有效加强对各项数据研究效果,并从中总结出员工日常工作的特征,有助于将其纳入日后的人才选拔中,以此为单位选出适合的人才。

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效率不高 首先,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际关系和职工培训方面往往需要服从上级的安排,这会导致管理工作存在被动性。其次,机关事业单位中具有管理职权的部门较多,如果出现问题,各个部门之间会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从具有的工作模式来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将部门资源进行整合,并存在沿用以往管理模式的情况,这会极大影响单位管理效率。

绩效考核不全面 首先,大多数单位的绩效考核一般在月底和年底进行。在这种模式下,会造成领导考核员工时,常常会忽略其工作态度,只关注员工近期的状况。但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其中,可以帮助单位进行绩效管理,减少此类问题发生,同时也能提升绩效管理的工作的效率。其次,由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这就会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随着工资薪酬改革的不断推进,单位一般会进行多项绩效评比,并基于多方面考量进行绩效奖励,但由于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业绩指标,长此以往,会导致机关事业单位降低要求,不利于建立具有竞争氛围的工作环境,从而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容易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从而影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导致绩效管理无法发挥出作用。由于我国绩效管理还不够完善,绩效管理流程和方式尚未建立,相关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广度和深度,这就会影响绩效作用发挥。如果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体系不完善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一般会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将大数据技术有效运用,虽然一定程度上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出改变,但由于未能考虑时代步伐,导致传统方法会流于形式,从而导致职工在日常管理中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思维僵化,不能有效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特别是管理人员未能重视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缺乏对大数据技术深刻认识,会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

薪酬分配不合理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在各个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但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会导致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从而会降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在分配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这就会降低薪酬的激励性,从而影响机关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同时,如果薪酬分配存在问题,也会降低单位的人才吸引力,加剧人才流失的情况,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

运用大数据手段创新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丰富数据信息 第一,机关事业单位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在大数据时代下,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产生大量数据,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应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指标齐全基础信息平台,以绩效管理为核心,借助信息系统整合绩效信息,从而提升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其次,应重视数据的安全。虽然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但也会造成单位信息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应重视数据安全工作,预先设定信息防火墙,以此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其次,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维护与分析,借助大数据手段对单位的数据信息进行预测与分析,从而减少影响绩效管理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也要成立相应的监督小组,对绩效管理的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以此保障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应该重视提升数据信息的丰富性。机关事业单位在丰富数据信息时,应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完善数据库,便于单位运用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规划,包括基础数据和质量数据。质量数据:一方面是指人力资源的数据,特别是职工的信息数据,应对该类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完整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也是指人员变动时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员工日常的工作业绩或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指标,以作为员工加薪的依据。通过结合大数据技术可以摆脱传统绩效管理模式的弊端,比如数据不够准确、核算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增强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的数据便捷性,降低数据收集的难度。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还能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有助于及时对单位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2加强管理创新

第一,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观念转变。建立数据化管理思维,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持续性地挖掘建立起人力资源核算和测评的分析方法,并将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管理者进行参考,以此制订出符合单位发展的方法,从而助力单位更好地发展。

第二,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创新绩效管理模式。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数据信息的精确性,也能为单位的管理提供预测和参考。

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并拓宽数据来源渠道,基于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的业绩和工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和反馈。其次,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对各部门的发展进行分类评估,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单位各个部门的发展进行分类,基于不同岗位的需求合理制订评估表和绩效考核,并将各项指标具体化,加强对职工日常工作的管理考核,同时也要加强对职工日常工作管理的考核。通过科学的评估措施,机关事业单位可以进一步了解职工的业绩和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有助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第三,机关事业单位应该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保障大数据能够有效应用到绩效管理工作中。首先,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数据核算会占用大量的人员和时间,这会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是一种趋势。其次,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由于信息化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经验与专业知识的人员,但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机关事业单位在专业人才方面还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同时还应转变人才观念,选择一些社会实践能力较强专业能力较强的人,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这有助于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意义重大[4]。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应完善激励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应对人员的想法与需求进行了解,加强与职工的沟通联系,并基于职工以及单位发展的需要优化激励机制,以提升对人员的激励效果。

第二,加强人员培训教育。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一个适合培训教育的学习环境,保障人员能够有效培训教育的条件,方便人员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同时,也要鼓励职工在空闲时间进行系统性的岗位学习,并提供长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使职工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为单位的稳定发展贡献自身价值。

第三,完善管理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应以单位的战略发展为重点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使绩效考核与岗位的晋升能够有效联系,将管理和培训的工作融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将合理的报酬下发到员工手中。同时,应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事业单位传统的守旧思想,给员工营造出适合个人成长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第四,做好人才规划。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制定长久的人才培训规划,将事业单位文化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定中,这不仅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还能培养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这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优化薪酬分配

首先,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并将大数据技术与职工的升职加薪等挂钩,从而发挥出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其次,机关事业单位应该构建完善的薪酬体系。比如,应区分不同岗位的工资等级,形成合理的纵向差别;应该重视对多元化薪酬体系的运用,明确公平公正的原则;应注重多劳多得的绩效优先原则,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成正比。再次,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薪酬福利的竞争力度,比如:建立健全年金制度,制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年金;完善日常福利服务项目;完善员工生活福利项目等。最后,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单位内部的监督,例如健全员工匿名投诉机制,以确保绩效工资真实有效。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增强机关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助力机关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受到很多影响,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对此,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加强绩效管理创新,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以此激发单位新的活力,助力机关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猜你喜欢
人力机关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0-08 08:55:46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打开机关锁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机关制造
小说月刊(2015年4期)2015-04-18 13: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