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融资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2025-02-18 00:00:00邹静
中国经贸 2025年3期
关键词:投融资融资管理工作

近些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有序向前推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各行各业的产业发展环境也出现了深刻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为实现又好又快地高质量发展,大多数会通过投融资的方式,来对企业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扩大企业市场规模,改善企业发展水平,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结合实际,目前企业在投融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投资决策太过盲目、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忽视投后管理、融资成本较高、缺少专业人才等缺陷和不足。企业需要结合以上几点,制定针对性的控制管理措施,保障企业投融资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在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工作中,投融资渠道较为丰富多样,除了可以利用银行贷款,还可以通过债权、股权等渠道进行融资。但由于个别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其使用到的融资方式仍以基础的银行贷款为主,为此,融资风险频繁发生。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丰富投融资管理方案,在制定方案之前应进行审慎分析,加强对投融资风险的全面控制及管理,从根源上规避风险,保障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顺利推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工作基础。

企业投融资管理的必要性

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在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工作中,通过对融资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可以保证投资决策制定的科学合理。并对企业已有的债务和股权比例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资本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控制企业的经营发展风险,避免出现财务危机,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益,这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在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投融资管理这一途径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的投融资工作便是通过对资金的筹集实现技术的最优化组合,改善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而提高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在投资、并购等多种途径方式有效运用的背景下,企业的资源可以实现最优化配置和全面整合,企业的业务领域将得到全面拓宽,经济发展效益也会获得显著增长。

企业投融资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决策存在盲目性 在企业投融资管理工作中,决策盲目问题较为常见,也是企业投融资风险发生的重要诱因。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在企业制定投融资决策之前,未做好可行性论证和市场分析;融资结构设计不合理,对政策、业务活动的发展趋势了解不够充分,这不仅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率。

融资渠道单一 很多企业在融资工作中,融资渠道局限于银行,权益性融资、结构化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未能获得有效运用,导致企业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一旦银行无法为企业提供贷款,就容易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业务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引发企业破产。

忽视投后管理 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需要基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结合实际,目前个别企业在投融资管理工作中仍简单局限于事中管理,投后管理处于缺位状态,只能对风险进行事后分析和事后补救。

而风险一旦发生,就可能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事后管理方式于事无补,会影响企业的投融资管理水平。

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是由多方面原因所致,如企业融资结构不够完善、信用评级工作未能落实到位、融资渠道成本投入较高、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不够紧密、内部资金利用率相对较为低下、在投融资项目中未能进行审慎考虑。加之企业未制定预算监督管理机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工作不够科学,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缺少专业人才 企业投融资管理需要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来为其提供支持。目前,在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工作中,专业人才还相对较为匮乏,大多数是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来承担投融资管理工作。而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本身还需承担其他的工作职责,缺少时间和精力来对投融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导致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工作无法获得创新性突破。

企业投融资管理应对措施

加强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分析 在加强投融资决策分析时,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确定投融资目标。目标确定可以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设定,例如,依托于投融资工作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促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升级企业产业链、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等。在确定投资管理目标之后,后续投资方式的选择才更具针对性,有关工作推进也更为规范有序。

二是分析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企业需要加强对国内外产业环境、投资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分析,掌握政策、市场和利率等情况,让企业可以在合理的时机及时进入市场,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投入。

三是评估企业融资需求。企业需要在评估融资需求的条件下,综合企业的发展现状、财务水平和业务需求,对融资规模、融资期限进行精准界定。

四是比较投融资方式。企业需要在融资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保障方案制定的丰富多样,并展开对方案的多维度论证。可以在银行贷款的基础条件上,选择股权投资、债券融资、内部融资等多种途径,并对不同融资方案中的成本投入和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化考量。

五是优化融资结构。企业在明确融资目标、展开对融资环境分析、确定融资具体需求并论证融资方案的条件下,做好后续的融资结构调整。只有资本结构设计的科学有效,才可以控制企业的融资风险。

丰富融资渠道

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主要指的是举债。目前,债权融资以对象差异性可以划分为民间融资、资本市场融资等。民间融资主要指的是通过向民间组织、企业或银行等进行借贷。贷款对象不同,民间融资的称呼叫法也存在差异。例如,自然人和各类贷款公司之间的借款被称之为民间借贷;企业之间的借款被称之为供应链融资或民间借贷;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款被称之为贷款。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资本或基金市场进行债券发行,债券融资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企业总投入成本计算过程为:债券本金+利息+费用。债券融资的最大优势在于无须动用企业股权,不会由于资金原因而导致企业控制权分散以及经营权旁落。

权益融资 权益融资主要指的是企业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票或权益性证券,进而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方式。企业在组织权益性融资时,投资者可以把资金直接投入到企业中去,获得企业的一定股份或权益性证券,对企业的收益及成长进行分享。目前企业在进行权益性融资时,其使用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基金组织。主要指的是通过假股暗贷的方式,投资方通过入股,对项目进行投资,但并不会参与到项目管理工作中去,到达一定时间进度之后会直接选择撤股。这类方式在国外企业基金中获得了广泛运用,其不足在于存在较长的操作周期,需要改变企业原有的股东结构,甚至会使企业的业务性质出现变化。

二是银行承兑,该类方式主要指的是投资方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打入项目方公司账户,由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投资方拿走银行承兑。这种投资方式对于投资方较为有利。

三是委托贷款。委托贷款主要指的是投资方在银行中为项目方设立专款银行账户,将钱直接打入账户中,委托银行对项目方进行放款。该类方式比较好操作,不会对项目提出较严格的审查要求,但需要银行给出负责向项目方每年代收利息和退还本金的承诺书。

结构化融资 结构化融资是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融资企业贷款领域获得了广泛运用。具体来说,结构化融资主要指的是将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组合,建设为资金池,以该资金池为载体,对外募集资金,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这类融资模式下,融资企业可以通过对资产进行变卖获得资金,控制企业的融资风险,但会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增加。在结构性融资活动中,通过结构化安排,发起人及母公司可以优化资产负债表,隔离项目风险,享受税务便利,并提升融资工作的整体效率。目前,在结构化融资工作中,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出口买卖、信贷项目融资、租赁融资、船舶融资和飞机融资等。

强化投融资全生命周期管理

投前管理 在投前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潜在投资或融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对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可获得的盈利空间及市场发展前景展开系统化评估。针对项目发起人、管理团队、技术可行性展开进一步调研,编制管理报告,确保投资决策制定的科学合理、获取信息足够准确。

并对项目可能会面临的市场、技术、法律风险等进行全面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制管理措施,结合最终的评估结果,确定投融资的具体方向、方式以及期限。

投中管理 在投中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投资的具体策略及方向,对融资渠道及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对资金进行筹集。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合同谈判及签订这一环节,在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时,需要确定双方的权责和义务,以保障合同条款设置的合法性及合规性。并严格依照合同要求做好资金的用途、投放,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及有效性。

投后管理 在投后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项目的跟踪和系统化评估,了解项目的运营现状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确保项目可以按照预期以及合同顺利推进。在这一阶段也需要做好项目风险管理,对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及时调整,确保项目运行的稳健性,结合项目的盈利水平以及投资方向对收益分配方案进行确定,并在适当时机进行项目退出,以提高投资的整体回报率。

优化投融资预算监督管理机制 投融资预算成本管理是企业投融资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若这一工作未能落实到位,除了会导致企业的资产整合和现金流受到影响,还会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企业存在收支风险,现金流动率变差。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业务活动发展规划,基于投融资风险控制管理角度着手,确定投融资预算管理方案。在确定该方案时,需要综合分析企业的业务活动发展规划、业财融合管理目标,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的一体化管理。要求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风险评估部门共同参与其中,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投资预算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监控,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及有效性。通过业财部门定期沟通及协作,保障投融资预算监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 在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中,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才团队来为其提供支持。企业可以结合投资活动的管理需求和业务活动的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人才团队建设的具体类型、数量及要求,通过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猎头公司等多种渠道,寻找符合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留住人才,企业需要制定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活动,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为企业的投融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工作中,其常见风险主要表现在融资产品错配风险、融资期限错配风险、国家政策风险、融资结构性风险等。而这些风险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企业决策制定太过盲目、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投后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位、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和企业人才较为匮乏。为保障投融资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企业需要在了解投融资管理工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梳理目前投融资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举措,以促进企业扩大经济效益、控制企业经营发展风险为主线,确保投融资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湖南蚁景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投融资融资管理工作
融资统计(1月10日~1月16日)
融资统计(8月2日~8月8日)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商界评论(2019年8期)2019-09-23 18:56:00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商界评论(2018年7期)2018-07-11 16:48:04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商界评论(2018年5期)2018-05-21 16: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