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学教育复兴与国学早教图书出版之困

2025-02-16 00:00:00邹景峰
现代阅读 2025年2期
关键词:蒙学幼童早教

随着教育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并加大传统文化在中高考中的比重,国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学早教图书市场应运而生,但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和形式主义等诸多问题,需要引起业界的深入反思和重视。通过探讨古代童蒙教材的特点及在幼儿发蒙阶段的作用,借鉴古代蒙学教材体系的情况,与当前国学早教图书市场发展形成观照,可以明确国学早教图书出版应建立明确的架构和规范,注重教育内容的现代价值和形式美感,提升编辑团队的国学素养,推进国学知识的社会普及,加强学校、家长的沟通合作,倡导社会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打造国学早教图书精品,实现“幼时教子,蒙时养正”的理念。

21世纪以来,伴随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显著提升,国学教育的认知度亦日益增强。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标志着我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之中,并加大了其在中考和高考中的比重。同年,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也明确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注与重视。近年,不仅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加大了国学教育的力度,国学早教图书市场也悄然兴起,蓬勃发展。然而,正如当前国学早教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一样,国学早教图书出版领域亦存在诸多问题。

古代蒙学教材自成体系

在出版历史长河中,幼儿启蒙教材犹如繁星点点。据统计,我国古代蒙学教材流传下来的种类多达1300余种。众多杰出蒙学教材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广为人知。有学者仿照“十三经”之说,评选出“蒙学十三经”,它们分别是:识字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训诫类的《小儿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名贤集》以及《论语》;韵语类的《千家诗》和《声律启蒙》;还有典故、知识类的《蒙求》《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这一精妙的分类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知识架构,也体现了这些经典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多样。这些童蒙教材内容或深或浅,或广博或精专,适应了我国古代儿童成长与学习的不同阶段。

幼童初入私塾,首要任务是识字。塾师会逐句领读,让学生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待学生熟读成诵后,再适时逐句讲解。此阶段,通用的教材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教学程序上,根据汉字的特点,先教象形、指事的简单字,如日、月、上、下等,再逐渐过渡到合体字的教学。认字过程中,由易到难,同时疏通字义、句义及文义,使识字与理解相结合。这样,幼童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两千余字,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后,幼童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智力也逐渐得到开发。此时,一方面会继续扩充识字量和知识面,为后续的读写训练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会开始进行品德和礼仪方面的教育,即“蒙以养正”或“养正于蒙”。此时,韵语类教材(如《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和训诫类教材(如《弟子规》《名贤集》《小儿语》等)便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这两类教材在古代童蒙教材中数量最多,它们采用韵语、对语形式,将优美的音韵、声律与修身立学、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礼节道理融为一体。通过诵读、摹写,这些简短的故事、浅显的诗歌、语短意丰的道理令幼童耳濡目染,形成自然而然的语感、习惯,引领他们步入文言的殿堂。

值得注意的是,自两汉之后,我国的书面语言基本定型,但口头语言却一直在变化,文言与口语之间的鸿沟逐渐扩大。然而,韵语类、训诫类童蒙教材灵活采用半文言的方式,使幼童从小就逐渐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应用技巧,熟悉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从而在口语与文言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学过了识字类、韵语类、训诫类童蒙教材后,幼童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深化,开始学习典故、知识类的《蒙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与此同时,他们也会进入以读写训练为主的阶段,学习当时的主要科目—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元典和核心,但卷帙浩繁。因此,在明清时期,多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官方规定的教材。自元代皇庆二年(1313)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后,《四书集注》便成为科举考试的答题标准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产生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影响。

当然,上述过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教书先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有些先生在幼儿发蒙时即采用《论语》;有些则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发蒙开篇后,教授《弟子规》《声律启蒙》《幼学琼林》之类,然后再学习四书;还有些则是在幼童粗解字义后,即开始教授《笠翁对韵》等。另外,也有的让学生读过四书后转入对五经的学习,并引入《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等教材,为参加科举考试作文打下基础。

蒙学变迁,古今异象

与明清时期相比,蒙学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科举考试不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因此,四书五经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也随之削弱,而为掌握这些经典打基础的蒙学教育自然也就逐渐衰落。与此同时,基于口语的白话文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语体,在表达方式、语法、词汇等方面,白话文与文言文都存在显著差异。要熟练掌握文言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这客观上成为许多人学习蒙学教材的天然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考察古今蒙学教育的讲授主体与接受主体,不禁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古代蒙学的讲授主体多为私塾老师,他们讲授的内容与科举考试紧密相连,是主要的学习科目,其学习成果直接事关学生的一生乃至整个宗族的荣辱,因此私塾老师的督促也十分严格。然而,在当今社会,孩子们学习国学知识往往只是通过校内的几节课、课外班或自学,内容仅仅涉及语文考试的部分试题,并且并非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传统蒙学教材持积极态度,并抱有深厚的期待。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相较于科普、故事和绘本等其他类型的童书,国学早教图书在儿童书架上的占比仍然较低。在选择这类图书时,家长们主要依赖于学校的要求、亲友的推荐或对他人购买行为的模仿,其中,《三字经》和《弟子规》等常用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成为诵读的首选。而其他蒙学教材,则常因孩子日益繁重的课业而被忽略。

蒙学教材多采用文言文编写,因此,教师和家长的讲解传授显得尤为重要。回望古时,国学教育曾普及全国,各地皆有饱学之士。相较之下,当前的国学教育更为与时俱进和贴近生活。然而,对于当今的家长而言,辅导孩子阅读文言文的蒙学教材有一定的难度。面对教材中存在的深奥内容,多数家长坦言自己未曾深入学习研究,感到力不从心。加之工作繁忙,阅读学习时间紧张,家长们即便愿意辅导,也常感无从下手。蒙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初看简单,实际上却广泛涵盖了古代的人文历史、典章制度、风俗礼仪、婚丧习俗、动植物知识、饮食文化、器物使用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层面。如果家长对这些内容知之甚少,就很难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指导。

在家长监督和指导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孩子们阅读蒙学教材往往成了一种自发行为。许多家长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很少能够做到亲子共读,也缺乏明确的阅读计划和固定的阅读时间安排。孩子们在阅读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一旦遇到难以理解或枯燥的内容,又得不到老师或家长的及时引导和解答,阅读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随着孩子年级升高,学业压力逐渐增大,他们阅读和钻研蒙学教材的时间也会进一步压缩。

国学早教图书之困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潮的不断升温,各类国学早教图书也顺应时势,广泛流行。这些图书以独特的方式,将原本深奥难懂的古籍内容通俗化,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拼音标注,让传统文化以更为浅显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图书市场上颇受欢迎。

然而,当前的国学早教图书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内容编辑上显得不够精细,缺乏真正的匠心之作。一方面,有些图书仅仅通过简单的插图、注音、注释和翻译来呈现内容,便贴上如“彩图版”“国学小书库”“国学神童”等吸引眼球的标签。这种做法似乎暗示读者只需熟读背诵,便能轻松掌握国学知识。但实际上,这些图书在编辑过程中往往存在原文录入错误、标音不准、引文不准确、注释粗糙、译文生硬以及配图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轻则让读者感到疑惑,重则可能误导读者,尤其是孩子。

另一方面,即使是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学早教图书,有时也仅仅是在成人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编辑修改,如在版式上放大字体、拉大行距和添加一些基本的插图。这类图书虽然内容的准确性较高,但由于在内容形式和可读性上缺乏创新,市场表现往往不如前者。

这两类国学早教图书目前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然而,读者们一直期待着能够出现更多既注重内容质量又兼顾形式美感的佳作。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解决上述两类图书出版的问题,还需要面对更多的实际挑战。例如,如何确定国学教育的具体内容?采用何种形式进行教育?是否有专门的国学教育教材和评价标准?国学教育的师资情况如何?以及人们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在当前缺乏明确的国学教育内容架构和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的情况下,国学教育市场受兴趣爱好和流行风尚影响较大,因此,普遍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和形式主义的问题。例如,许多学校在选择国学教育图书时,篇目往往不一致,甚至连版本都存在混淆。像《三字经》因历史变迁和民族史观的不同而存在多个版本,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等。到底应该选择哪个版本作为定本,至今仍无定论,这也确实需要有权威的国学教育专业机构通过认定“官方定本”来进行规范。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蒙学幼童早教
基于CiteSpace的蒙学教材研究可视化分析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寻根(2022年2期)2022-04-17 11:01:38
日新才能启蒙
中国德育(2020年2期)2020-03-23 06:01:07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帮不上忙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4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授经典的蒙学,还是蒙学的经典?
寻找早教的真相
父母必读(2014年2期)2014-04-29 00:44:03
早教QA
母婴世界(2009年11期)2009-12-02 0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