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开展高质量的地域文化研学

2025-02-16 00:00:00庞海燕
现代阅读 2025年2期
关键词:淄博教育者研学

摘 要:地理实践力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基于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介绍了地理实践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学课程的创建基础,并主张教师从整体设计、地理资源、研学内容、课程评价等多个角度高质量开展地域文化研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和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地域文化;研学课程;教学

当前教育环境下,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研学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基于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锻炼学生基于现实环境学以致用,有效提升综合能力与自我发展。设计研学课程时,可以将地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一、地理实践力的重要作用

地理实践力的提升使学生可以在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时高质量完成调查、实验等活动。 [1]地理实践力突出知识、技能、素养三个层次的提升和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客观问题,服务实际生活。研学旅行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地理实践力。因此,教育者可以结合地域文化组织研学课程,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学课程的创建基础

研学课程通过主题研学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理解课程知识,为学科教学提供帮助。 [2]除此之外,研学旅行的开展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现阶段,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研学旅行以及研学课程展开了多角度地深入研究,总结了研学旅行和课程教学的内涵、价值和特征,为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随着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目标,有关部门为各院校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持,鼓励学校积极开设研学课程,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源支持,为地域文化研学课程的开展创建了平台。

三、高质量开展地域文化研学课程的关键点

(一)做好研学整体设计

教育者应当在规划地域文化研学课程时从更加全面综合的角度完成课程总体设计,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最大程度上提高研学课程的质量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步和发展。

研学主题与学生能力提升效果有着较为紧密地联系。教育者在规划研学课程时需要确定研学主题,增强地域文化研学课程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调整课程方向,高质量完成学生培养工作。此时,教育者可以从教材中选择大致主题,明确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目标。 [3]在此基础上,需要从地理实践力发展切入,根据当地已有的地理文化资源和社会发展背景进一步细化研学主题。随后,教育者需要确定具体的研学基地,基于基地的历史、文化、建筑、价值等完善地域文化研学课程教学。以淄博本地教师为例,周村烧饼是淄博市知名度较高的地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将周村作为研学活动的目的地,带领学生深入乡村生活,品尝周村烧饼,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周村烧饼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研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周村烧饼作为关键内容,强化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关注周村发展的其他方面,从更加综合的视角了解周村,体会淄博市的地域文化。为了保证研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进一步规划研学路线,带领学生走进地域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特色鲜明的地点,使研学课程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和日常实践。例如,淄博为先秦时期齐国故都,保留下许多齐国文化和历史遗迹。教师可以将“探寻古都”作为研学课程的主题,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学习齐文化。在这一研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求学生从历史遗迹和文化遗留中思考古今差异,以史为鉴,扩展知识面,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思想见解。教师需要为研学课程教学制定明确的研学目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基础,增强研学课程的科学性。例如,教育者可以将齐国故城作为研学地点,由学生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开展实地考察,明确齐国故城的空间形态和分布特点,分析古建筑群在历史上的实际作用,提炼并总结齐国故城中蕴含的地域文化和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梳理地理学习资源

地域文化涵盖了多个领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开展研学教学时,地域文化是较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为研学课程提供了教学内容和素材,能够将知识技能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为了提高研学课程教学的质量,教育者应当全面调查所讲授地理区域内的地域文化内容,整理可用于研学教学的地理学习资源,为研学教学提供支撑。

此时,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完成地理学习资源的整合与梳理。其一,地形地貌。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独特的地貌可以作为地理学习资源,使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地貌特点,基于地貌类型了解地貌形态的塑造,强化理论基础。 [4]其二,农业区位因素。农业是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育者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农业生产基地,在考察和实践中了解当地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的帮助,更好地理解农业知识。在此过程中,可以从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多个角度完善地理信息和学习资源。以淄博本地教师为例,原山森林公园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可以将其作为研学地点,在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认识淄博市的本土植物,了解生态环境,基于自然生态体会淄博市的地域文化。其三,工业发展。教育者可以从当地的支柱产业入手,带领学生参观生产基地,结合当地龙头企业公布的生产数据分析当地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其四,服务业方面。这一类型的地域文化元素较多。就淄博市而言,可以重点关注文化旅游产业,将当地的著名景点、文化遗产作为研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带领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区域文化发展历程。比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较为突出。淄博本地教师可以关注淄博市陶瓷博物馆,与学生一同欣赏优美的陶瓷作品,从陶瓷的种类、制作方法、图案等多个角度理解陶瓷作品的文化内涵。匠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制作陶瓷时不可避免会加入个人理解,以完成创作。基于此,教师可以从陶瓷中分析地域文化,加深学生的印象。梳理地方地理学习资源的同时,教师需要分析地理资源与地域文化的相关性,结合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寻找更加符合研学课程要求的地理资源,将学科教学与研学课程联系起来,借助研学教学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提升与培养。

(三)合理规划研学内容

就课程内容而言,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目标,借助课程教学向学生传递更加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和理念。因此,教育者需要在相关课程标准文件的指引下将考察、实验、调查作为地域文化研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组织地理实践。例如,自然气候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石之一。教师可以设计一次校园观测研学活动,从多个角度带领学生完成校园观测,掌握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研学实践活动中提升地理实践力。第一节可以将云作为观察对象,要求学生掌握云的基本分类,能够根据云的具体特征完成识记。在此基础上,需要培养学生判断云状、估计云量、目测云高、根据云的基本形态判断天气变化的能力。第二节可以深入研究,关注天气现象的观测,明确天气现象及特征,掌握降水天气的形成条件,明确天气观测和记录的方式方法。第三节可以从太阳入手,将太阳视运动作为主要的研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运动规律,学会利用影子判断时间,并完成北京时与地方时的换算。通过研学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课程知识将更加熟悉,逐步形成完善的逻辑思维。以淄博本地教师为例,可以从淄博当地较为知名的地域文化入手,组织研学活动,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地域文化体验。例如,海岱楼钟书阁是淄博较为著名的文化综合体,整体建筑为汉代建筑风格,其中融合了齐国故都、陶瓷琉璃、天然溶洞等多种具有淄博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教师在设计研学活动时可以重点关注海岱楼钟书阁,为学生提供视觉盛宴的同时,增进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四)落实研学课程评价

研学课程使学生的实践经历更加丰富,获得了新鲜体验和能力提升。此时,教育者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量化判断学生在研学课程以及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经验,评价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水平,为后续的研学课程教学规划提供参考,以增强地理实践力提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淄博本地教师为例,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淄博烧烤节,在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体会地方习俗,了解地域文化。在研学课程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了解淄博烧烤节的文化背景、活动内容、后续影响等,结合淄博的地理位置分析开展节庆活动的目的。

站在地理实践力发展的角度,评价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是基础活动准备能力。判断学生处理地理信息和准备研学物品的能力,衡量学生对地理工具的熟悉程度和使用能力。二是人地协调观。此时,可以要求学生就区域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基于此判断学生的价值观念。另外,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可能产生垃圾,教育者也可以从这一点切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评价学生处理研学活动垃圾的行为。三是区域认知。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识区域特征和差异的能力。四是综合思维。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和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研讨、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研学参与。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观察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学习态度,根据学生的研学成果评价教学水平。教师基于上述评价指标衡量学生的能力素质之外,还应当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研学活动的流程和环节,通过问卷调查、课间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的认识,掌握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兴趣点,完善后续的地域文化研学活动设计。

综上所述,教育者立足于地理实践力开展地域文化研学课程教学时,应当站在全局角度规划课程教学,确定基本框架,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需要调查当地的地理学习资源,从中选择可以应用于地域文化研学课程的内容,合理设计研学课程,充实教学内容。之后,教育者需要落实课程评价,掌握研学课程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便于完善研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靖钰 . 基于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红色旅游研学设计—以扬美古镇研学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 2022 , (04):73-75.

[2]王骥 , 孙永悦 .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新

课程校本研究[J].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4 ,

(Z1):7-11.

[3]崔朋 , 邹永超 , 刘建敏 , 等 .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张家口堡地域文化研学课程设计[J]. 地理教育 , 2024 , (06):68-73.

[4]杨苑 .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武夷山茶旅研学活动方案设计 [J]. 福建教育 , 2023 , (15):52-54.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向地理实践力的PBL 学习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4ZJZ05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淄博中学

猜你喜欢
淄博教育者研学
去研学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5:48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0:50
研学之旅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
淄博建成轮胎检测第三方跑道
橡胶工业(2015年11期)2015-02-23 18: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