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双减”背景下,儿童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以前依托于传统阅读材料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新时代强调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要求教育者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思路拓展对于儿童阅读教学的创新与提升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也就这一教育话题展开对儿童阅读教学思路的拓展思考,希望能够为儿童阅读教学减负提质。
儿童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儿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能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在“双减”背景下,教育者可以将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过来”的知识积累,转变为“用过去”的自主思考和创造性表达。拓展阅读思路,能够培养儿童的文化品位和情感态度,增加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基于网络渠道,提供丰富阅读选择
在儿童阅读教学中,教育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为儿童推荐更多合理的、优秀的阅读文本,对于激发儿童兴趣,拓展阅读领域和开阔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儿童提供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知识、综合性报刊等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满足不同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同时,还可以指导儿童使用搜索引擎和在线图书馆等工具,培养他们独立查找和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例如,引导儿童阅读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时,因为故事内容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切合儿童的幻想,很多孩子对这类读物十分感兴趣。为了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更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丰富孩子业余生活,教育者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引擎或在线图书馆等信息化教学资源,搜集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相关的资源和材料,为儿童分享更多同主题或相似类型的其他文本,如关于动物冒险的短篇小说《白牙》《野性的呼唤》等,其故事情节涉及动物经历的冒险旅程,还融入了对自然环境、人性和情感的思考,能够让儿童得到更广泛的阅读体验,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通过网络渠道为儿童提供丰富阅读选择、拓宽阅读途径的同时,也能够达到语文阅读学科育人的目的。
除此之外,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文学作品评析能力。在教学中分享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使儿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文学经典的魅力。教育者还可以根据儿童阅读的内容进行专题性分享,结合儿童学习进程,利用网络平台,将一些名家名篇或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梳理给儿童,以提供更广泛的文学阅读素材,促进他们对不同文体的接触和理解。例如,面向儿童生活成长所展开的“生命与成长”主题阅读,可以推荐余华的《活着》,这部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人类命运中的苦难与坚韧,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也可以推荐罗银胜的《杨绛传》,这本传记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名优秀女作家的养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这些作品,儿童会受到优秀作品的精神洗礼,思想上会更加开阔,提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设计阅读任务,激发儿童阅读兴趣
在儿童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情境性的阅读任务,让儿童在有趣的内容中追寻答案。许多儿童存在阅读思路不够清晰的问题,尤其是面对篇幅较长的文章时,难以展现出成熟的阅读思考能力。因而,教育者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富有吸引力的阅读任务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并通过一些启发与引导有效地帮助儿童梳理阅读思路。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解谜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为儿童提供有挑战性的阅读题目,调动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阅读
动力。
例如,在一次儿童阅读课上,阅读材料是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描写性文章。为激发兴趣,吸引儿童对阅读内容的好奇心理,教育者可以先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同时说明要根据阅读内容完成有趣的“线上游览”任务。在兴趣和好奇心理的影响下,儿童会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可将儿童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文段的一部分,让每个小组成员仔细阅读自己所负责的文段,并归纳该文段所描写的事物或景象。可以应用一些引导性问题提问,帮助儿童理清思路,如“请你找出文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你认为这个事物或景象给你的感受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趣味阅读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并帮助儿童梳理阅读思路,逐步带动其阅读思考能力的发展。
小组成员在阅读之后有所感悟,开展交流和讨论,相互分享归纳出来的信息。经过讨论与交流,孩子们能够互相倾听、交流各自的见解,并逐渐形成整体的阅读思路和综合理解。为更好地实现思维的碰撞与信息的共享,还可以组织讨论,让每个小组代表分享归纳结果和感受。在彼此充分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集百家之长,不断完善与丰富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理解思维,并在独立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他人的想法,取长补短。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教育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文章进行总结,分析阅读中涉及的重要内容和思考方式。教育者应注重引导儿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参与阅读,以此锻炼提升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能力。科学的引导和总结可帮助儿童形成清晰的语文阅读思路,培养他们自主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讲解阅读策略,提升语文阅读效率
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教育者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儿童采用速读、略读等策略,快速获取文本信息,教授逐词、逐句分析阅读方法,帮助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意义,提供练习和指导,培养儿童识别主旨、结构和段落关系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可以借助阅读工具的拓展,如利用思维导图等更加直观的可视化教学工具,落实阅读策略,在阅读过程中边讲解,边引导儿童记录,强化体验总结,有效提升儿童的阅读理解效率。
例如,在《西游记》这样的名著章节阅读开始前,可以鼓励儿童快速浏览全文,梳理标题、关键词和段落首句,以便快速获取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同时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应用,以最简单的纸笔记录方式,倡导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有序地记录下自己的阅读策略、阅读体会。接下来,可以教授儿童使用眼跳法,即快速扫视文本,只关注人物名字、地点名称、关键事件等重要信息,以此锻炼阅读速度,提高阅读准确性。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可以先查看《西游记》的目录,引导儿童注意章节的标题概述,使其对内容大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在脑海中建立初步的作品轮廓。在儿童了解基本故事梗概之后,可以让儿童尝试用速读的方式浏览每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找出其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从而全面了解故事框架和故事纹路。伴随运用思维导图记录下阅读策略并总结其规律,儿童实现了阅读效率的有效提升,形成了对整本书内容的基本把握。然后,教育者可以选取《西游记》中的一个章节,要求儿童先快速浏览一遍,总结本章或每个段落的主旨,精确归纳要点,接着回答几个概括主题的问题,并用自己的话写下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分析儿童的答案,强调方式方法的掌握,并对儿童作出一定的指导,帮助儿童深入思考与分析文本,在实践应用中巩固阅读能力的发展。最后,是引导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逐句分析阅读内容,挖掘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对阅读内容有一个深入的认知和了解。结合思维导图的应用,教育者可以选取《西游记》中的一段对话,逐句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措辞和表达方式。在分析句子的结构、语法以及角色之间的对话关系之后,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情感和互动。与此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等阅读工具,这些阅读策略能逐渐演变为个性化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思路,有效提高儿童阅读效率与质量。
注重阅读评价,鼓励儿童主动思考
在儿童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和评估方式,注重对儿童阅读表达能力和理解水平的全面评价。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写读后感等形式的总结评估活动,鼓励儿童深入思考和展示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进而展开不同形式的阅读评价,以不同视角推动儿童的阅读与思考。具体的评价内容设计也要跳出阅读教学自身,面向儿童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成长。从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入手,全面展开评价,帮助儿童认清当前能力的同时,探索更进一步的成长目标,鼓励儿童进步成长。
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教育者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阅读任务,如以组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儿童交流对作品不同角度与层面的思考和理解;引导儿童写读后感,总结阅读体验和理解,表达个人观点,实现阅读的内化;根据主题阅读活动,推荐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并开展阅读会进行分享传阅等。而后,全面分析不同阅读活动中儿童所反馈出的内容,如表达交流观点、读后感、推荐书籍等,即儿童从不同视角反馈出的自己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感想。教育者可以就此快速了解儿童的实际阅读水平与需求,进而调整阅读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评价,鼓励引导儿童全面思考,丰富儿童的阅读收获,全面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评价过程中,为全面评价儿童阅读能力,鼓励儿童深入思考,培养辩证分析能力,教育者要关注儿童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更应注重他们的表达能力。可以锻炼儿童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也可以指导他们运用阅读材料中的知识或引用相关的例子进行论证。借此能够从儿童的阅读应用出发,展开全面化评价。同时,评价内容要覆盖到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耐心、细心等综合素养,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展开相应指导,肯定儿童的优势特长,并鼓励儿童自主思考、认知自我、科学成长。
进行阅读评价的时,教育者还应当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层面,以积极的情感塑造与价值引导,鼓励、推动儿童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行自主阅读、自主成长。例如,教育者在具体评价中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策略,尊重儿童的差异性,保护儿童的自尊心。针对不同水平阶段的儿童,教育者应定制不同的阅读目标,及时化解儿童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无形压力,进而肯定他们在阅读中的付出与收获,为其筑牢自信心。在肯定的基础之上,教育者可以持续指导和鼓励儿童一步一个脚印,探索、达成科学阅读与成长的目标,推动儿童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的稳步发展。通过以上评价策略,能够有效为儿童阅读教学减负提质,科学构建有机阅读成长体系。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儿童阅读教学要以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开展创新的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可以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和内容,鼓励儿童自主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培养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情感态度,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不断完善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确保教学内容与方法符合现代儿童需求,推动儿童阅读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冷戈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