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持续气流受限,且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近年来,慢肺阻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虽然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治愈且无法阻止肺功能持续下降的疾病,但是进行药物治疗,可以减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受个体差异因素影响,临床疗效差异较大;且长期使用药物治疗易产生耐药性,进一步影响临床效果。因此,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借助其他肺康复训练改善肺功能。
呼吸肌训练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肺康复训练疗法。但是由于慢阻肺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不仅肺功能受损,而且身体其他各项机能也有所退化,因此难以承受全身性的、高负荷性的训练。且大部分老年患者对康复治疗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低水平,难以接受系统化的呼吸功能训练,导致康复训练效果不如人意。而呼吸训练器是一种主动吸气训练工具,操作简便,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流速指示及容量,能够直观看到患者的训练程度,因此大大提高了患者训练的依从性。
呼吸训练器由呼吸器连接训练器构成,患者嘴含呼吸器即可。患者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观察指示球上下运动的情况,来判断呼吸深度。有规律地进行呼吸训练,可帮助患者逐渐适应肺部新的呼吸状态。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可以将呼吸肌神经肌肉可塑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其产生抗疲劳性与收缩性,克服阻力的影响,提升呼吸肌的耐力,延长呼吸时间。
呼吸训练器是一种主动吸气训练工具,虽然市场上的呼吸训练器品牌、型号不同,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阻抗基础训练为原理。呼吸训练器一般包括咬嘴、连接管道、补偿侧孔、呼吸单向阀等部件。患者吸气时,管道内压力下降,吸气单向阀打开,患者将气体吸入肺部。如此时进入患者肺部的气体无法满足机体需要,补偿侧孔则会自动打开,保证患者吸入肺部的气体能够满足机体所需。患者呼气时,可旋转末端的旋钮调节弹簧的张力调整压力,旋至红区时压力最大,旋至绿区时压力最小。患者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从低阻力开始尝试,找到合适的训练阻力后再正式训练。患者利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均匀、缓慢的深呼吸训练,改变原来浅快的呼吸模式,可以起到增加气道压力、促进肺功能恢复的作用。
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训练氛围。在呼吸训练室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有利于患者放松全身,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时患者取坐位,调整呼吸后先进行腹式呼吸,并练习缩唇呼吸5分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患者先缩紧嘴唇,收缩腹肌,腹壁凹陷后呼出肺部气体。吸气时,腹部始终保持放松状态,腹式呼吸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次左右。缩唇呼吸则是经鼻缓慢吸气,嘴唇呈吹口哨状缓慢呼气,每秒呼3~5次。长期、规律地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可以提升呼气流动速率,缓解气道高压,训练患者膈肌肌力,减少肺通气阻力,提升肺通气效率,最终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其次,训练前,患者要仔细了解呼吸训练器的结构组成、使用方法、使用流程、具体功能等,以便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自行完成呼吸训练器的组装。在连接呼吸训练器时,进气波纹管、外壳的接口、咬嘴要牢靠连接,不得存在漏气现象。
最后,使用呼吸训练器前,患者应保持平静,呼气后用口含住咬嘴柄,并自然、规律、最大程度地深吸气。深呼气,保持深长而均匀的吸气,使指示球到达预定位置并尽量维持更长时间的升起状态。注意,深呼吸时尽量排空体内的空气,含住咬嘴缓慢深吸气,使两个球从下往上依次升起;深吸气时尽量吸入更多空气,含住咬嘴缓慢深呼气,使两个移动滑块依次升起。初始训练以吸起第一个指示球未出现疲劳感为宜,后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患者可全部吸起所有指示球。吸气训练结束且恢复正常的呼吸频率后,可休息。每次应用呼吸训练器的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每天训练2~3次,连续进行3个月的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易疲劳、频繁的肺部感染等,具有病程长、易反复、无法治愈的特点。其发病与长期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及肺泡功能异常相关,一旦发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稳定期是患者恢复肺功能的最佳时机。该时期加强管理、做好呼吸训练,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并降低恶化风险。呼吸训练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常规的呼吸训练方法单一、乏味,训练指标无法量化,无法直观地观察患者的掌握程度。
利用呼吸训练器可设置呼吸对抗阻力,通过刺激肋间外肌、膈肌收缩促进肺扩张,达到改善呼吸肌功能、肺功能的作用。持续的呼吸训练可锻炼吸气肌、降低呼吸频率、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残气量、提高肺功能,从而改善患者肺部适应性。
由此可见,相比常规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器优势突出。第一,它简单易学,患者易于掌握呼吸技巧,自主开展呼吸训练的意愿较高,可提高训练依从性。第二,练习过程中患者可直观看到吸气量的变化,可增强患者训练信心。第三,呼吸训练器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定制个性化的训练目标,且体积小巧,携带方便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更加便利。
总之,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稳定期,通过呼吸训练器进行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坚持训练。
编辑|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