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光影如同油画的无声语言,它以明暗对比、色彩层次等多种方式,展现着画家的内心情感,体现出作品的主题情境,进而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在油画创作的历史上,无数画家凭借对光影的精湛掌控,创作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光影的艺术魅力,更让我们领略到油画中的意境之美。
一、光影的基本原理与表现形式
(一)光的性质
光是油画创作中的基础元素,它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
自然光主要来自太阳,其光线具有丰富的变化。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自然光的颜色、角度和强度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自然光的颜色相对较为纯净和自然,它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本色,但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如晴天时光线明亮清晰,阴天时光线则较为柔和均匀且偏冷色调。在克劳德·莫奈的《干草堆》系列作品中,画家生动地捕捉了不同时段自然光下干草堆的色彩和光影变化。春天的干草堆在晨光的照耀下,仿佛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纱衣,周围的景物也因光线的变化而显得生机勃勃。夏天的干草堆则沐浴在炽热的阳光下,颜色更加鲜艳,光影的对比也更加强烈,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秋天的干草堆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金黄色的暖调,周围的景色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得丰富多彩。而冬天的干草堆则显得格外静谧,雪地的反光与干草堆的阴影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沉思和内省的空间。在莫奈的笔下,干草堆在自然光的变幻中展现出无尽的魅力,每一个时刻的光影都仿佛是一首独特的诗篇,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也让人们深刻感受到自然光在油画创作中所具有的强大表现力和独特魅力。[1]
人工光来源广泛,包括灯光、烛光等。与自然光相比,人工光的强度和颜色通常更具可控性。在伦勃朗的绘画中,他常常巧妙地运用人工光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他的作品《夜巡》中,画面巧妙地运用了一种类似于舞台灯光的效果,光线仿佛从斜上方倾泻而下,如同聚光灯一般精准地照射在人物身上。在这束独特光线的映照下,人物的面部和身体形成了鲜明且极具层次感的明暗对比。亮部区域清晰地展现出人物的面容特征和服饰细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暗部区域则巧妙地隐藏了部分细节,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这种独特的光影布局不仅成功地突出了主要人物,使其在画面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它为整个作品赋予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氛围,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特定的场景。观众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仿佛亲身感受到光线的存在,以及它如何巧妙地与人物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出这幅充满艺术魅力和情感张力的画作。伦勃朗通过对人工光的精湛运用,再次证明了光影在油画创作中所具有的强大表现力和独特魅力,它将画面中的情感、故事和氛围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使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不禁为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绘画技艺所折服。
(二)影的形成
影是由于物体阻挡光线而形成的。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不透光的部分会阻止光线继续传播,从而在其后方或周围形成相对较暗的区域,即影子。影子的形状、大小和深浅程度取决于光源的位置、强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等因素。本影是指物体后方完全没有光线照射到的区域,通常是影子中最暗的部分。半影位于本影周围,是部分光线被物体遮挡而形成的较浅的阴影区域。半影的存在使影子的边缘呈现出过渡性的明暗变化,增强了影子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投影是指光源照射物体在平面上所形成的影子。投影的形状和大小会随着光源、物体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而变化。[2]
(三)光影在油画中的视觉表现
1.明暗对比
明暗对比是油画中光影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强烈的明暗对比可以突出画面的主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亮部通常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代表着光线直接照射的区域,它可以展现物体的质感、色彩和细节;而暗部则相对隐晦,能够营造出神秘、深沉的氛围,同时也起到了衬托亮部的作用,使亮部更加突出。明暗对比还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塑造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使物体呈现出三维的视觉效果,进而显得更加生动、真实。
2.光影层次
光影层次是指画面中由明到暗或由暗到明逐渐过渡和变化的效果。它可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的渐变来实现,使画面看起来更加丰富和真实。通过合理安排光影层次,画家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关系、空间深度以及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理。约翰·康斯太勃尔的风景画中,常常展现出丰富的光影层次。在他的《干草车》中,天空的明亮部分逐渐过渡到云层的较暗部分,再到远处树林的更暗色调,形成了自然而流畅的光影层次变化。前景中的干草车和人物处于较亮的区域,但也有细微的明暗变化,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地面和小溪的阴影部分并未使用单一的黑色来表现,而是展现了不同深度和丰富色调的变化,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描绘出真实而生动的田园风光,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画面中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细腻的光影变化。[3]
二、油画意境的定义与审美价值
(一)意境的定义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互融合、协调一致,所营造出的一种独特而深远的艺术境界。它是创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的产物,能够使受众在欣赏作品时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作品本身具体形象的审美感受。在油画中,意境不仅仅是画面所呈现的视觉景象,更是蕴含在其中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
(二)油画意境的审美价值
1.引发情感共鸣
油画意境的审美价值在于它能够超越具体的形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带给观众精神上的享受。当观众欣赏一幅具有深刻意境的油画时,他们能够感受到画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唤起内心类似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共鸣使观众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密的联系,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在欣赏弗里德里希的《雾海中的漫游者》时,画面中孤独的人物站在云雾缭绕的山顶眺望远方的景象,可能会让观众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面对未知时的心境,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拓宽艺术视野
油画意境能够拓宽观众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不同的画家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意境,这些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观众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从而拓宽艺术视野,提升自身审美品位。例如,一些中国油画作品与西方油画写实、奔放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蕴含着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借助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审美来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赋予油画作品深邃的意境。而西方印象派油画作品则将光影效果运用到极致,赋予画面朦胧的意境。观众通过欣赏这些不同风格的油画作品,可以领略到多元文化背景下油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丰富自身审美体验。[4]
3.创造想象空间
油画意境为观众创造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往往不会直接将所有信息直观地展现给观众,而是通过巧妙地营造意境,留下悬念,给予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对画面中的意境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想象,从而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艺术想象的过程不仅为观众欣赏作品带来了更多乐趣,也促进了观众审美能力和艺术想象力的提升。例如,马格里特的超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常常出现一些违背常理的景象,如悬浮的物体、错位的空间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荒诞的意境,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穿梭,享受独特的审美体验。
三、光影在不同风格油画意境营造中的表现
(一)古典主义油画
古典主义油画中的光影具有沉稳、均匀的特质,目的是强调立体感。画家通常运用柔和而稳定的光线,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庄重的视觉效果。光线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避免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和突兀的光影变化,以营造出静谧、典雅的氛围。在塑造物体时,古典主义油画注重通过光影的渐变来展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使物体看起来真实自然,极具质感。这种光影处理方式反映了古典主义对秩序、平衡和完美的追求,体现了一种理性和严谨的艺术风格。例如,在《最后的晚餐》中,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光影来构建整个画面的空间和氛围。画面的光源似乎来自画面的正前方,如同从一扇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均匀地洒在人物和餐桌上。这种光线的处理方式使画面具有一种稳定而庄重的感觉,与题材的严肃性相契合。
(二)浪漫主义油画
浪漫主义油画在光影运用上常常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来增强作品的戏剧性效果。浪漫主义画家热衷于通过鲜明的明暗对比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让画面充满张力和活力。他们会运用强烈的直射光来突出主体,将其置于明亮的光线之下,而周围的环境则可能陷入深深的阴影之中,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效果。这种充满戏剧性的艺术手法是浪漫主义的一大特色,光线被刻意营造得富有奇幻感和神秘性,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基调。在《梅杜萨之筏》中,籍里柯运用了极具震撼力的光影布局。在光线所照亮的区域内,一些幸存者的身体和面部被清晰地勾勒出来。他们的表情充满了对生存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念,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光芒。光线在他们的身体上形成了明亮的高光部分,使他们的肌肉线条更加突出,身体的立体感也被进一步强化,生动地展现出他们在艰难困境中顽强挣扎的生命力和求生意志。处于阴影部分的人物大多只呈现出模糊的轮廓,他们的身体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无助和绝望的感受。画面中的海浪和天空也通过光影得到了充分的描绘。在光线的照射下,白色的浪花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深蓝色的海水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生动地展现出大海的汹涌澎湃和无情肆虐。天空中乌云密布,厚重的云层仿佛压在人们心头,只透出一丝微弱的光亮,给人一种压抑和窒息的感觉。这种光影效果成功营造出一种极度压抑和紧张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幸存者即将面临严峻挑战和未知命运,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画面中的恶劣环境和人物的绝望。[5]
(三)印象派油画
印象派油画强调光影的瞬间性,画家致力于捕捉特定时刻自然光线的变化和色彩的微妙差异。他们不再追求物体固有的颜色和清晰的轮廓,而是更关注光线在物体上产生的瞬间视觉效果。由于光线随着时间、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印象派画家常常在户外直接写生,以快速记录下这些瞬间的光影印象。在色彩表现上,他们打破了传统绘画对色彩的固有认知,强调光对色彩的影响,认为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线决定的,而不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因此,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物体的颜色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印象派画家常常运用明亮而鲜艳的色彩,通过色彩的并置和混合来表现光影的变化和物体的质感,使画面产生一种闪烁、跳动的视觉效果,仿佛光线在画面上流动。
在《日出·印象》中,莫奈生动地描绘出日出时分港口朦胧的光影景象。画面中,太阳刚刚升起,光线柔和而朦胧,水面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阳光透过雾气洒在水面上,形成了闪烁的光影效果。莫奈通过快速而松散的笔触记录下这一瞬间光线的变化和反射。远处的船只和建筑在雾气和光线的笼罩下,只呈现出模糊的轮廓,强调了光影的朦胧感和瞬间性。作品运用了丰富而细腻的色彩来表现光影。太阳被描绘成橙红色的圆盘,周围的天空则是淡蓝色、粉色和紫色的交融,这些色彩相互映衬,营造出日出时温暖而宁静的氛围。水面的色彩更是丰富多样,蓝色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色和橙色的反光,色彩的渐变和混合生动地表现了水的流动感和光影的变化。莫奈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使观众深刻感受到清晨的阳光和雾气。
四、结语
光影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是多维的,它不仅能够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更能够深化作品的内涵和情感。通过对光影的深入理解和巧妙运用,画家能够创造出具有深刻意境的作品,让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产生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于洋.抒写心中“光影”——我的油画风景创作谈[J].美术观察,2023(05):156-157.
[2]肖宝云.油画创作中色彩语言的分析与运用[J].河北画报,2023(18):59-61.
[3]谢尚璇,蔡富军.毕沙罗晚年油画创作的风格变化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3(07):96-98.
[4]何林佳.油画创作中的光影美感[J].河北画报,2024(08):97-99.
[5]徐丽静.油画作品中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刍议[J].美与时代(中),2024(02):37-39.
(作者简介:麻雨建,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lt;绘画材料与表达gt;)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