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校园资源整合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

2025-02-13 00:00:00马秋芬
小学科学 2025年7期
关键词:整合教学实践探索小学科学

〔摘" "要〕" 当前,小学教育对多学科融合的需求日益增加,小学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借助校园资源,整合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通过对校园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索,进而理解科学知识并提升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校园资源;整合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317" " (2025)" 07" " 004-006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提供多学科融合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知行合一”。然而,传统教学往往将科学知识与实际操作分离,降低了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校园中的自然资源、物理设施和人力资源这些易获取且经济的教学资源,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有效利用校园资源提升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资源的价值

(一)校园资源对教学的独特价值

校园资源的“贴近性”使学生可以直接在生活中观察科学现象,无须复杂设备的辅助便可理解和巩固知识,使科学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更具现实意义。校园资源还具有“经济性”,不需额外的设备投入,便于循环利用,尤其适合于预算有限的学校,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此外,校园资源的“参与性”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观察、记录和动手操作,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将理论学习与实际体验相结合,增强了课堂互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真实的学习体验。

(二)校园资源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支持

校园资源的整合使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为素质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让学生在观察自然现象和记录数据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观察和逻辑思维方法,提高观察细节的敏锐度。在合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增强了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交往技能。此外,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对植物养护或数据记录中的挑战,学生会积极思考和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为进一步促进科学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借助校园资源整合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基于自然资源设计观察教学

在校园内设立“植物观察区”或“微生态观察点”,可以让学生更系统地接触大自然,并提升观察技能。教师可划分不同区域,让学生定期记录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状态与季节性变化。例如,学生可以详细观察并记录植物的叶片形状、颜色、根茎变化,或花开花落的周期等,从中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在“微生态观察点”如水塘或花坛,学生则可以观察昆虫、蜗牛等小生物的生活习性,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长期、持续的观察和记录中,学生逐渐形成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同时学会用数据和文字表达观察结果,并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趋势。这种基于校园自然资源的系统化观察,能够让学生不仅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据记录与分析能力,使其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

(二)借助校园设施进行互动式实验

校园内的滑梯、秋千和建筑物的影子等,为科学实验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简单实验,带领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和理解物理原理。以滑梯为例,学生可以观察不同角度的滑梯如何影响物体的下滑速度,从中了解运动和速度的关系;利用秋千,学生可以在摆动过程中感受到重力的影响,从而理解力学的概念。利用光影实验,学生可以记录树木或建筑物的影子长度和方向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太阳光照角度变化与地球自转的关系。这类实验不仅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思维能力。通过互动式实验,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激发,力学和天文学知识的学习变得直观、有趣,学生在日常校园环境中就能体验科学的奥秘,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开展校园植物的养护与环保活动

校园内的植物资源为开展环保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学校可以组织“植物守护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的养护工作,以此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学生可分组负责校园中不同区域的植物,如花坛、草地和树木的浇水、除草以及垃圾清理等工作,并轮流承担任务,照顾这些植物。在养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茎干状况等,还需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学习如何判断植物的健康状态。一旦发现枯萎或病害,学生可及时向教师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护。这一活动可让学生掌握植物养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养护校园植物,使学生在具体行动中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关心与爱护。

(四)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开展跨学科协作项目

学校内的教师资源是推动跨学科学习的宝贵财富。科学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设计整合多学科知识项目,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和美术教师可以共同指导学生将植物观察转化为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绘画记录植物的生长周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与语文教师可以合作,让学生撰写植物观察日记或环保倡议书,提升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跨学科协作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知识之外,进一步发展绘画、写作等多种能力,并增强他们对科学的整体理解能力。通过跨学科项目,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中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丰富学习内容的同时提升创造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获得更全面的素质培养。

三、借助校园资源整合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

(一)案例背景

A小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校园内拥有资源丰富的植物园。李老师结合学校特点,设计了“校园植物园中的植物生长探究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旨在促进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并增强环保意识。李老师在真实的校园环境中带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使学生在动手探究中不仅提升了科学素养,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这样的活动设计中,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而这种基于校园资源的教学设计,也符合小学教育强调实践和综合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

(二)活动过程

在活动开始时,李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负责植物园内的不同植物区域(如树木区、花卉区和草本植物区),确保每组学生能够观察到多种类型的植物,并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为每组配备了记录表、标记牌、测量工具等辅助工具,以便学生在观察中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李老师将学生分为每组4~5人,并提出“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环境如何影响植物?”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随后,李老师为学生讲解植物生长的基础知识,包括植物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的需求,使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条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理论基础。任务分配完成后,学生带着具体的观察任务进入植物园,对选定植物系统化地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

在现场观察过程中,学生使用放大镜、卷尺等工具,获取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等数据和特征,并详细记录植物生长条件下的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还利用平板或手机拍摄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在植物旁做标记,以便后续能够追踪同一植物的生长变化。每周一次的观察让学生积累了连续的数据,观察和记录也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感知植物的生长变化。经过数周的观察,学生将积累的丰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直观展示植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和差异。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进一步分析了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探索了光照、水分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得出不同植物对环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的结论。李老师则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并强调数据整理与科学表达的重要性。最终,各组在班级中展示研究成果,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性和生长需求,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参考与交流机会。

(三)总结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引导他们梳理出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并帮助他们认识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多方面影响。在总结环节中,学生概括出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更快,而水分不足的植物叶片颜色较浅等结论。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探究过程,李老师还要求他们填写“探究活动反思表”,回顾在活动中收获的知识与技能,并反思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巩固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提升了科学素养、增强了团队意识,还在活动中逐渐增强了环保意识,明白了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在真实的校园环境中系统地进行观察与探究,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直观且深刻,他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观察实践中,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反思并计划了未来的改进方向。他提出,未来可以增加长期追踪记录环节,让学生体验植物的完整生长周期,使数据记录更加系统、完整,同时鼓励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延续观察活动,将课堂探究延展到生活中,进一步延续和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四、结语

在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中,校园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直观、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整合教学充分发挥了校园内的自然资源、物理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探索和应用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整合教学为小学教育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本研究的成果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为未来的教育研究指出了方向,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改进评价体系,并加强师资培训,以更好地支持小学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 2024年度商丘市基础教育发展中心项目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下创设良好中小学教育科研生态的问题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L202407457】

参考文献

[1]刘祥玲.以体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实施劳动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教学设计[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4(10):34-38.

[2]汪洋.情境教学法在景物描写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读写算,2024(32):76-78.

[3]华方瑞.跨学科整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求知导刊,2024(20):53-55.

[4]岳从领.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教学探究[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3(10):44-45.

[5]顾韩意.基于校园资源整合项目学习活动的教学研究:以“‘法布尔’探寻之旅”为例[J].中学科技,2022(15):50-53.

猜你喜欢
整合教学实践探索小学科学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考试周刊(2017年4期)2017-01-19 15:34:40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6:54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20:43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9:20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4: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