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不昧天理良心的一代循吏

2025-02-13 00:00:00宋伟哲
检察风云 2025年3期
关键词:循吏罗城于成龙

中国历史上,流芳百世的循吏代不乏人。璀璨群星之中,于成龙尤为与众不同。他为官二十余载,从知县到总督,政绩卓著,甘守清贫,三次被举为“卓异”,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是清代循吏的杰出代表。

大器晚成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他自幼勤奋读书,但是科举之路却异常坎坷,多次应试,只考取了一个副榜贡生。

直到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任广西柳州府罗城知县,才真正开启了他的官宦生涯。此时,他已年过四旬,人到中年。

在清代官僚体制中,京官长期清贫,外放地方通常被视为一项“美差”。于成龙作为一个贫苦出身的副榜贡生,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并非只是因为他才能出众,还因为广西罗城这个地方,在当时实在过于贫苦,一般人不愿去此地为官。《清史稿》云:“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瑶、僮犷悍,初隶版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

临行之前,于成龙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写道:“某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

于成龙一行跋山涉水到达罗城之后,数名随从因水土不服等情况病亡。抬眼望去,所谓罗城县衙,不过是荆棘丛中的一片废墟,附近还常有老虎出没。他斩棘为门,垒土为案,旁边一副锅灶,便开始了这段施政之路。于成龙深入百姓家中,对他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很快便深得民心,流离四处的百姓纷纷返乡定居耕作。由于于成龙秉公执法,从不行搜刮百姓之事,故深受百姓爱戴。

每逢春耕,于成龙都穿梭在田野中,看见辛勤劳作的耕夫,便热情地招呼慰劳。那时当地的百姓很少见到如此亲民的官吏,纷纷带着妻子、小孩来拜见于成龙,大家坐在树下饮食、谈笑,宛如家人一般。

临近一些村寨歹人经常滋扰罗城,烧杀抢掠。于成龙便整饬人马,招募乡勇,准备捣毁其巢穴。这些人听闻消息,连忙向于成龙主动投案。从此他们不再胡作非为。

人心聚拢后,于成龙便定规立制,宣德教化,兴修学校。百姓的生活很快得到了改善,县令于成龙却一贫如洗,身边一个仆人也没有。百姓们不忍于成龙如此清苦,主动凑了一些钱进献给他,说道:“知阿爷苦,聊供盐米资。”于成龙笑着婉拒:“我一人,何须此?可持归,市干旨奉若父母,一如我受也。”过了好几年,于成龙家人前来探亲,罗城百姓大喜,又给于成龙献上金钱,恳请他收下贴补家用,于成龙依然坚辞不受。

三获“卓异”

于成龙治理罗城有方,深得总督卢兴祖等人赏识,在清康熙六年的政绩大考中被举为“卓异”。他们在给朝廷的奏疏中这样评价于成龙,“罗城在深山之间,瑶、玲顽悍,成龙洁己爱民,建学宫,创养济院,任事练达,堪列卓异”。

要知道,在清代的官吏考核中,“卓异”是一项极为崇高的荣誉,考核标准非常严格,不仅要符合各项指标,政绩突出,还必须任期满限,且不能有瑕疵和处分,因此大部分官员穷其一生也难以获得一次“卓异”。

于成龙为官二十余载,足迹遍布广西、四川、湖北、福建、直隶等地,竟然在三个不同的省份,三次获评“卓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

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合州虽下辖三县,然而遭逢灾乱,户簿上不满千人,每年税银才十五两,百姓们还要承担繁重的徭役。上级派下帖子,向合州索要渔货。于成龙严词拒绝道:“民穷极矣,安所得鱼?”紧接着,他上书力陈合州疾苦,将不合理的徭役贡赋全部革除,并下乡慰劳百姓,招揽流民,借给牛种,助百姓耕种。

康熙八年,于成龙升任湖北黄州府同知,驻扎在岐亭。岐亭地势险恶,治安极度糟糕,史载“地多幽壑汊湖,为盗窟”“白昼行劫,莫敢谁何”。于成龙赴任后,积极展开抓捕,给匪徒以严厉震慑。其捕匪的思路也极具智慧,捕获巨匪彭百龄后,于成龙见他尚存悔过之心,便令其戴罪立功,利用关系帮助官府捕匪,取得了巨大成功。

于成龙施政有方,在缉捕断狱方面也堪称奇才。据《清史稿》记载:“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与杂处十余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出呼役械诸盗……”“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在于成龙的治理下,岐亭面貌焕然一新。湖北巡抚张朝珍非常器重于成龙,在大考中将其举荐为“卓异”。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战火很快便烧到了湖广地区。翌年二月,于成龙升任武昌知府。当时清朝大军云集武昌一带,地方负责供应粮草,官员丝毫不敢怠慢。有名军中“恶少”仗势欺人,强奸妇女。于成龙秉公执法,遭到一堆兵士围堵反抗。他不畏强权,搬出大将军军令,坚决将罪犯绳之以法。

不久,于成龙奉命在蒲圻为平叛大军制造浮桥。不幸遇到山洪暴发,浮桥被冲毁,于成龙遭到吏部罢官处罚。当时,吴三桂派人前往湖北煽动叛乱,黄州一带顿时大乱。巡抚张朝珍深知于成龙蒙受冤屈,并且了解他深得黄州民心,于是大胆委派于成龙前往招抚叛军。此后于成龙果然不负所望,张朝珍大喜,上奏康熙帝恢复于成龙职务,担任黄州知府。黄州任上,于成龙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当时,清军主力远在湖南,黄州兵力极度空虚。面对数万叛军围攻,于成龙虽一介书生,却力排弃城之议,毅然率领数千乡勇迎战。在他亲冒矢石的激励下,清军以少胜多,大破叛军。

康熙十七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按察使为一省最高司法长官,于成龙首次专职全省司法工作,成绩依旧斐然。史载,“遇疑狱,辄令讯鞫。判决明允,狱无淹滞”。由于政绩突出,福建巡抚吴兴祚上疏朝廷,举荐于成龙“廉能第一”,这是他第三次荣获“卓异”殊荣。

第一廉吏

此后,于成龙担任福建布政使。布政使执掌一省财务、民政,于成龙打理得井井有条,官府仓库充盈。然而他自己却依旧清贫,“署中薪米不给,至无衣可典,日或不再食”。

当时驻军福建的大臣、南来北往的使者,偷偷到于成龙衙署里观察,发现他果然清贫至极,纷纷感叹,“于公清苦,天下一人而已”。就连当时来福建的外国商人,都恭敬地赞叹道,“天朝有如此清官,吾侪所未闻见也”。

康熙十九年,于成龙升任直隶巡抚。他依旧延续着自己清廉实干的作风,为百姓谋取了许多福利。

康熙二十年正月,于成龙面见康熙帝,康熙帝对于成龙亲口称赞道:“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同时,康熙帝还特支内帑银一千两、亲乘良马一匹赐给于成龙,以示鼓励。

没过多久,于成龙升任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在任内去世。史载,“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

作为一代循吏,于成龙在行政、司法等方面卓有建树,《于清端公政书》是其一生为官精华之总结。他还定下“自省六戒”,所谓“六戒”,分别是“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

对于“慎刑法”,于成龙特别强调,“草木禽鱼,皆有生命,不可恣意杀伐。况人为万物灵,其肌肤手足,悉胞与也人不幸而涉词讼,又不幸而于词讼中受刑罚,虽十分不可宽,必须求一分稍可宽处。此吕叔简《刑戒》内,所以有‘不轻打不就打’之说也”。

于成龙为官二十余载,从未携带家属赴任。虽然如此,于成龙在治家方面依然很有建树,其孙于准,也是一代循吏。流传至今的《于氏族规》《于氏家训》,就是于成龙、于准祖孙数代人的治家心得。其所弘扬的淳朴家风,时至今日,也依然弥足珍贵,可以说是中国家规族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编辑:张宏羽" " zhanghongyuchn@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循吏罗城于成龙
清朝出了两个“于成龙”
领导月读(2022年10期)2022-12-23 10:23:27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三)
——于成龙
史志学刊(2022年4期)2022-12-18 12:35:15
循吏黄霸
循吏黄霸
家教世界(2022年7期)2022-04-12 02:49:28
仫佬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16
罗城果林水肥一体化应用效果分析
魏晋南北朝正史《循吏传》入传标准分析
《史记》循吏无本朝再议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当代党员(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