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24日,恐怖分子在阿尔及利亚劫持一架法国航空公司客机飞往法国马赛。法国宪兵特勤队在马赛机场发动突击,成功解救绝大部分人质。30年前这起国际反恐领域的经典案例被法英等国反恐部队写入培训手册。
据法国《马赛人报》报道,1994年12月24日,法国航空公司的8969次航班准备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机场起飞,前往法国巴黎。由于第二天是圣诞节,飞机客满,航班机组人员异常忙碌。到上午11时15分,所有乘客都已登上这架空客A300宽体客机,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即将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但就在此时,危险悄然逼近。
飞机准备起飞时,4名身着阿尔及利亚警服的人要求登机。他们亮出证件,自称是总统府直属警察,因安全原因要检查机上乘客的护照。
虽然事发突然,但由于是在阿尔及利亚境内,而且这4个人都穿着当地警察的制服并持有证件,法国机组人员没有拒绝他们的要求。随后,这4个人装模作样地收集了机上乘客的护照。突然,这伙人凶相毕露,关闭了客机的舱门,将身上藏着的AK-47突击步枪和乌兹冲锋枪亮了出来,还露出了腰间的手雷。
4名劫机者是阿尔及利亚极端组织成员,他们劫持客机的目的有二:一是要求阿尔及利亚政府释放两名关押在监狱中的极端组织头目;二是要求法国政府不再支持阿尔及利亚政府。
此时在机舱外,已经有人开始采取行动。由于飞机延迟起飞,而机场和航司方面都没有提前接到通知,所以塔台察觉到了异常,并上报了情况。阿尔及利亚军方部署在机场的特种部队立即作出反应,派出一支突击队慢慢靠近8969次航班。
一名恐怖分子从舷窗向外观察,发现了试图靠近的突击队。恐怖分子马上挥舞枪支,并展示身上的手雷,威胁要对乘客和机组人员下手。阿尔及利亚军方不得不立即终止了行动。
恐怖分子宣称,在飞机的前部和后部都安放了炸弹。他们要求阿尔及利亚政府立即释放两名极端组织头目,并让飞机飞离阿尔及尔,前往巴黎。他们要在巴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获得胜利”。
这伙恐怖分子的头目是亚海尔。他非常狡猾,让同伙和自己一起脱下警服,换上法国机组成员的制服,以便迷惑军方的狙击手。
机上有一名阿尔及利亚警察。他勇敢地向恐怖分子表示,可以协助解决这场危机,前提是不要伤害人质。遗憾的是,2小时后,见阿尔及利亚政府没有作出回应,恐怖分子把这名警察拖到机舱门口,对他说:“你给他们捎个口信,我们可没开玩笑!”随后,他们枪杀了这名警察,并把他的遗体抛出舱外。
此时,法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人员已赶到机场,代表法国政府与阿尔及利亚政府协同应对危机。
法国政府告知恐怖分子:如果能释放机上的妇女和儿童,那么法国方面就会同意这架飞机飞往巴黎。恐怖分子答应了这个要求,接着释放了机上的63名妇女和儿童。然而,阿尔及利亚政府不愿意向恐怖分子让步,没有批准飞机起飞。这惹恼了亚海尔——乘客中一名越南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商务参赞在机舱门口被枪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法阿两国情报人员使出浑身解数,搜集分析4名恐怖分子的相关信息。12月24日23时,机场塔台通过无线电与机舱内的恐怖分子对话,亚海尔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她已来到机场,请求亚海尔不要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但亚海尔声称:最多再给两国政府1天的时间,之后飞机必须飞往巴黎。
法国政府向阿尔及利亚政府提出,是否可以允许飞机飞往巴黎,由法国反恐武装进行处置。但阿尔及利亚政府不愿向恐怖分子妥协。于是法国政府提出第二套方案:让法国反恐部队赶到阿尔及尔机场,实施突击行动解救人质。
就在阿尔及利亚政府犹豫不决之际,12月25日21时30分,亚海尔宣称:如果他提出的条件仍然得不到满足,那么每隔30分钟便会处决一名人质。22时,亚海尔一伙人杀害了机上的法国大使馆阿尔及利亚籍工作人员亚尼克,并把他的遗体抛出机舱。
形势越来越严峻,法国政府提出,必须尽快结束这一切。阿尔及利亚政府遂同意放行这架飞机,让它飞往法国。这时飞机已经被劫持39小时,其动力系统一直在运转,导致机上燃油已不够飞往巴黎之用。因此,恐怖分子同意飞机先飞到法国南部的马赛,在那里补充燃油后再飞往巴黎。
法国方面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事发的12月24日,法国反恐力量的中坚——宪兵特勤队(GIGN)派出一支部队前往西班牙马略卡岛,那里靠近阿尔及利亚。法国航空公司一架与8969次航班同款的A300客机已经等在那里,供宪兵特勤队作为模拟突击行动之用。由此,宪兵特勤队提前熟悉了A300客机的细节。
法维尔少校是这次行动的指挥官。获悉遭劫持的客机将飞往马赛后,他带领宪兵特勤队的一支突击队从马略卡岛出发赶到马赛。法维尔少校指示马赛机场塔台,让8969次航班停在一个空旷的区域,突击队准备在那里采取行动。在飞机到达前,突击队布防完毕:狙击手隐藏在周围的草丛中;突击队计划利用舷梯车靠近飞机实施突击;在这之前他们会假意与恐怖分子谈判,争取获得更多信息,并拖到天黑后再发动突击。
经过一番谈判,恐怖分子同意服务人员登机给航班补充食品和水,并排空抽水马桶,清洁飞机。于是,突击队员假扮服务人员进入飞机,暗中察看了舱内的情况。他们还伺机在飞机内部和外部布设了微型麦克风,以便实时进行监控,从而在突击时能够判断恐怖分子所处的大概位置。
法维尔少校对亚海尔表示,没必要让飞机飞往巴黎,后者有机会出现在全世界媒体面前——马赛此时已经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法维尔指出,亚海尔可以直接在飞机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打开舱门与记者对话。但前提是飞机前部必须清空,让乘客转移到飞机尾部——这实际上是要为后续的突击行动腾出空间。
天还没黑,亚海尔见迟迟没有记者靠近飞机,便不耐烦了,认为自己被骗了。他命令机长把飞机开到塔台附近——那里停有多架飞机,给突击行动造成了很大困难。突击队被迫调整部署,转移阵地,重新布控。
法维尔少校知道,无法等到天黑再采取行动,因为恐怖分子威胁要杀害人质,并向塔台开火。再拖下去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于是法维尔少校决定立即采取行动。
30名突击队员分成3组,搭乘3辆舷梯车接近飞机。第1组、第2组每组11人,负责对飞机尾部左右的两个舱门实施突袭,压制恐怖分子,放下紧急逃生滑梯疏散人质。第3组8人,负责进攻飞机头部右侧的舱门,突入驾驶舱,切断驾驶舱与飞机后部的联系,掩护疏散人质,并消灭恐怖分子。另外还有4名突击队员组成第4组,即狙击组。他们部署在塔台楼顶,负责监视机舱内恐怖分子的动向,寻找机会将其击毙。
恐怖分子发现了突击队,开始向乘坐舷梯车的队员射击。第1组、第2组的行动很顺利,在5分钟内便成功疏散了机上的169名人质。
第3组遭遇意外情况:其舷梯车冲向机舱右前门时,梯子上部比舱门下缘高出一截,抵住舱门致其无法打开。舷梯车只能后撤,一名队员飞身跳起打开了舱门。第3组进入飞机后,击毙了驾驶舱内的两名恐怖分子。另外两名恐怖分子利用狭小空间的掩护向突击队员射击。由于恐怖分子火力猛烈,突击队员无法推进。一名队员中弹受伤,战友把他拉到安全区域。
此时驾驶舱内还有3名人质:机长、副机长和机械工程师。第4组的狙击手试图射击舱内的恐怖分子,但靠窗的副机长挡住了狙击手的视线。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副机长突然抓住恐怖分子分神的机会跳出了舷窗——一名狙击手的视线一下子清晰了。他果断抓住机会,击毙了一名恐怖分子。这时第1组、第2组人员赶到飞机前部,向机舱内投掷了两枚震撼弹,其中一枚掉在了舱外。舱内仅剩的一名恐怖分子亚海尔作困兽之斗,投掷了一枚手雷。突击队员被迫撤到舷梯上。当一名队员试图攻入机舱时,被亚海尔开枪打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亚海尔的身影闪入一名狙击手的视线。他果断开火,击毙了亚海尔。突击队员此时并未松懈,继续向舱内开火,直到法维尔少校告诉他们:4名恐怖分子已全部被击毙。
据法国《马赛人报》报道,马赛反劫机行动是国际反恐领域的经典案例之一。法国宪兵特勤队在1995年把从这起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写入用于部队培训的《反劫机行动手册》。
在突击队第3组进攻的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计算相对高度,舷梯抵住了舱门,导致突击队员无法及时打开舱门,错失了最佳突击机会。舷梯车后退,一名队员飞身拉开舱门。根据当时的新闻直播画面,那名队员险些坠落造成非战斗减员。宪兵特勤队认为,这类失误是可以通过事先准备避免的。
在新闻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到,突击队员投掷的一枚震撼弹在舱外爆炸。在突击作战环境中,意外固然不可避免,但宪兵特勤队强调,高强度训练正是为了应对意外情况。突击行动中的纰漏反映出队员在狭窄空间中的投掷训练有所欠缺,须在日常训练中加强。
行动开始前的一段时间,通过谈判,恐怖分子同意服务人员上机补充给养。伪装成服务人员的突击队员登机后,一方面做好了相关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获取了高价值情报,还布设了微型麦克风。如果伪装技术不过关,那么恐怖分子就可能发现服务人员是突击队员假扮的,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反劫机行动手册》写明:成功的伪装和高效的随机侦察是反劫机行动成功的关键。
法维尔上校通过谈判,让恐怖分子相信可以在机舱内召开新闻发布会,因此愿意腾出机舱前部的空间。在后来的突击行动中,如果飞机前部的乘客没有转移到尾部,那么机舱内的激烈交火将使乘客身陷险境。基于此,《反劫机行动手册》确立了“灵活谈判”原则,即要求行动人员具备根据形势调整谈判策略的能力。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反恐部队皇家空降特勤队,也充分借鉴了马赛反劫机行动的经验,在其人员培训中强调两个原则。
一是人质优先原则。马赛反劫机行动中的突击队第1组、第2组接近飞机后,在5分钟内就疏散了169名人质。这标志着行动已经成功了一半,也使得队员在后续的强攻中没有太多心理上的负担。
二是狙击战法优先原则。在突击行动伊始,狙击手便击毙了两名恐怖分子。其后近20分钟僵持中,突击队员无法推进。在副机长跳出机舱时,以及恐怖分子亚海尔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狙击手都抓住机会果断开枪,从而结束了这场战斗。
在反劫机行动中,由于空间狭小,一名手持武器的恐怖分子就能封锁一条通道。反恐部队要实现突破非常困难,还可能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因此,在反劫机行动中,强攻是次选项,而狙击手应发挥较大的作用。
编辑:姚志刚" "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