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虚假希望综合征

2025-02-13 00:00:00陈敏莹
检察风云 2025年3期
关键词:小静资格证凯文

凯文听说考取行业内的一个资格证能够提高待遇,便二话不说下定决心要在年底考取这个资格证。他除了买教科书外,还买了笔记本、记号笔、书签等,为了能在网上学习,甚至还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平板电脑。一开始,凯文还是会看几眼教科书,但逐渐地,随着“鸿鹄之志”的退却,所有工具都被搁置在了书架上,凯文几乎没碰过……

小静称体重发现自己长胖了,便信誓旦旦地立下目标:健身减重,以电视上身材好的明星为目标。于是小静在家附近办了健身卡,买了全套运动装备,三天两头地在朋友圈发大汗淋漓的健身照片,说几句励志的话。然而,坚持不到一周,小静连跑步机都没上,照样吃吃喝喝,从此健身卡变成了年度“洗澡卡”……

眼高手低的困局

跟上述案例类似的事件均可概括为“虚假希望综合征”。“虚假希望综合征”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者波利维在《虚假希望综合征:对自我改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中提出的概念。在《自控力》一书中,也有对其阐述:“虚假希望综合征”是人们为了缓解当下糟糕的状况,在一开始就将不现实的期待当作目标或者幻想自己成功的样子,来降低内心的焦虑感并得到满足感和掌控感,但实际上没有付诸行动或是中途放弃计划,最后可能因此而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

美国大脑数据研究所曾对1273名民众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最喜欢定下目标的前6项分别是:减肥或健康饮食、生活提升或自我提升、理财决策、戒烟、尝试新鲜事、多花时间和家人相处。然而,在这些立下目标的人当中,42.4%的人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实现过目标,27.4%的人表示他们通常在立下目标的7天后就放弃了目标。

波立维认为,虚假希望综合征的源头正是人们将不现实的期待当作了目标,而这些目标,在设定的时候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的其中一个。

1. 错误估计需要改变的总量:我们容易把需要改变的总量预估过高,例如小静以身材好的明星为目标,这显然是有难度的。

2. 错误估计实现目标的速度:我们总是想象能够比实际情况更快地完成目标,致使目标过高,而完成任务的时间过短。例如凯文计划在年底前考取资格证,但现实中的生活和工作往往蕴藏着各种突发因素,他的计划很可能是失败的。

3. 错误估计容易程度:我们容易对完成目标过分乐观,而事实上实现的过程是漫长且困难重重的。

4. 错误估计目标的重要程度:有时我们的目标只是自己误以为“我想要达到”,而实际上只是被社会的认知和评价所影响。例如认为自己只要多一个资格证就能够升职,变得受欢迎等等,但这样的“因果”推论是不合理的,这种目标往往会缺乏实现的真正动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立下不现实的目标?波利维认为,我们通过对目标达成的想象来获取掌控感。当我们设定目标时,是想未来变得更好,例如凯文想考资格证,是认为会变得更有职场竞争力。在定目标的刹那,我们已经在大脑里进行了对成功情境的幻想,这使得定目标这件事让人感到喜悦——获取“我要开始掌控人生”的感觉。这是典型的即时满足而且目标越宏大,期待越大,带给我们的满足感就会越大。

然而,目标不切合实际往往导致计划以失败告终,人们就会否定和怀疑自己的能力,长此以往会变得自卑,甚至对未来恐惧,缺乏奋斗的激情,失去前进的动力。

正确上进的秘诀

当我们下决心的时候,不要进入情绪化的陷阱,过于偏激和完美主义,而是更多地结合过往经验,确保这个目标对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关键的、可实现的。

第一步:降低启动门槛

人们努力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是内心真实的声音所驱使的,后者是来自外部压力所造成的,包括外界奖励或惩罚。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价值追求、情感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驱动自己把目标进行到底。

然后把目标设置得更符合自己的能力范围,防止因为目标过高而导致无法完成。例如小静可以把“以电视上身材好的明星为目标”降低至“每天下班后健身30分钟,包括在健身室里进行跑步、踩单车和做韵律操”;凯文可以把“年底要考取资格证”的目标降低至“每天下班后看教科书20页,做练习题10道”。树立脚踏实地的“小目标”,可以更容易获得满足感,有利于循序渐进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摆脱虚假空想。

核心在于,不强迫自己去想宏大的目标,而是通过最具体最简单的行为让自己立刻行动起来,不费力地完成任务,甚至可以用多余的精力来超额完成,这样更能增加自信,这正是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中推荐的方法。

第二步:把目标告知朋友或家人

心理学者哈金和雷丁顿关于进度计划与目标实现的研究中发现,当目标被公开时,人们在考虑目标时就会更加谨慎细致,努力让目标变得更具体和可行,而且,公开目标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因为我们会时常感受到被别人监督,需要向他们交代自己的行动进度。

2015年心理学家马修斯做了一个关于“目标告知”的实验,将267名受试者分组,设定了4周后的目标,结果显示:只在心里定下目标的小组,目标实现情况最差;将目标写下来并告知1位朋友的小组,实现目标的情况更好一些;不但把目标写下来并告知1位朋友,而且每周都跟这位朋友聊进度的小组,他们的目标实现情况最好,其中76%的组员能完成目标或完成一半以上。

第三步:建立奖励机制

实现目标过程中,我们要对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分别是完成度、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我们面对的阻碍是什么。针对情况变化随时调整优化方案。

接着,采取“一旦……就……”的奖励暗示。例如凯文一旦看完了教科书的例题,也做了相关练习,就奖励自己看场电影;小静一旦发现运动手表上显示的热量消耗比昨天多,就买一份小礼物给自己。奖励的方式让我们的付出“可视化”,大脑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会更愿意高效完成当前的目标和挑战难度。心理学中的“普雷马克原理”正是如此:如果我们做稍微有难度的事,接着马上去做一件很喜欢的事,那么后者就会冲淡我们对前者的不喜欢,通过奖励可以增加不断进取的执行力。

“伪上进”会让大脑瞬间兴奋,对未来充满希望,自带“我已改变成功”的错觉,但实际上一旦行动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任务很难完成,因此,要认清现实,脚踏实地,让目标变得更有弹性和可行性。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我们每天完成一个看似微小的“小目标”,日积月累,更好的自己就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

(作者系中国心理学会少儿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作家,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特聘专家)

编辑:沈析宇" " 175556274@qq.com

猜你喜欢
小静资格证凯文
浴霸不能
会飞的机器人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保证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优化教师后备军
公民与法治(2020年9期)2020-05-30 12:45:06
新年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NBA特刊(2018年7期)2018-06-08 05:48:45
凯文·杜兰特 危险关系
NBA特刊(2017年24期)2017-04-10 08:50:10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与职前教师教育的应对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28
头脑奥林匹克
没问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