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巴金图书馆,在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于2024年11月25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它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455号,原名为扆虹园是一座清末建造的历史建筑。这座建筑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也象征着文学与历史的交融。历史上的虹口曾是文学巨匠们的聚集地,闪耀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璀璨星光。20世纪20至30年代,这里见证了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等文学大师的创作生涯。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在此地激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文学创作的高潮,深刻塑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轨迹,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巴金图书馆的开馆,实现了巴金先生长久以来的心愿。1945年冬,巴金在上海送别了他的三哥李尧林,并希望创办一座“尧林图书馆”以纪念他。如今,这个心愿通过扆虹园的复修和上海文学馆新建得以实现,命名“巴金图书馆”。
巴金图书馆的建立,旨在深切缅怀巴金先生,满足社会和民众对文学巨匠和经典作品的关注与热爱。图书馆内部,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以其丰富的展品,向公众展示了巴金先生的文学成就和精神风貌。展览分五个展厅,全面展示了巴金在上海的文学创作、文学活动和各项社会活动成就,并部分实现展陈、阅览、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巴金图书馆的开馆,不仅为上海市民及海内外游客提供了一个新的文化体验和阅读空间,更是对巴金先生文学遗产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这个新型文化空间,巴金先生的感情和无限的爱,将通过人们的追忆和讲述,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