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大商超和购物平台忙着促销,给快递物流行业带来了又一波高峰。扫描、打包、分拣、装车……每一个环节都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隔日达、次日达、次晨达、当日达等服务相继推出,快递送达的时效性也随之“卷”上了新高度。
在购物狂欢的背后,正是智能安检系统在为每一件商品保驾护航。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诸如智能安检系统等一系列硬“核”科技,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了许多新模式、新业态。
每逢购物节,成千上万的包裹涌入物流系统,电商平台的交易额不断刷新记录,物流配送速度也随之提升,达到了“当日小时达”的新高度。然而,随着包裹量的激增,如何确保每个包裹在极速送达的同时做到安全无虞,成为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
智能安检是保障包裹安全的第一道关卡。在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的配送体系中,高速智能安检设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海量包裹鱼贯通过安检机时,智能设备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扫描、识别与报警,快速分拣出可疑包裹,大大提高了安检效率。
同方股份G X系列高速安检设备相关研发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系统能够每秒传送3米,确保包裹能够快速通过安检,同时自动分拣系统能精准地将每个包裹送到指定位置。”这一系列的智能化技术提升了物流效率,也增强了包裹的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更快捷的购物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核技术应用领域,从机场到海关,从物流中心到轨道交通,再到大型活动场所,都能看到智能安检设备的身影。这些设备不仅提升了安检工作的精准度,还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全球范围内,机场等公共交通枢纽的安检需求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随着第三跑道的启用,机场的客流量将进一步增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香港国际机场引入了同方股份全新的智能安检系统。
2024年7月起,香港国际机场的新安检系统分阶段投入使用,这些先进安检系统的引入,使得旅客无需再将手提电脑、液体、喷雾剂等物品从行李中取出,极大地简化了安检流程,减少了旅客的等待时间。
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的安检工作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体育场馆等人群密集的活动现场,如何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安全,成为保障任务的重中之重。各类型智能安检系统的启用,让安保工作在这些大型活动场所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确保了赛事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未来的安检系统将具备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识别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安检需求。
智能安检设备的出现是我国核技术应用的缩影。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如今,核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医疗、农业、环保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
随着我国对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重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涉及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如: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为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核技术应用产业直接产生经济产值约2400亿元,涉及产业规模约5400亿元,增长速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5%至20%,已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经济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10月31日,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 0 2 4—2 0 2 6年)》,首次专门针对“核技术应用”产业进行顶层设计,要求2 0 2 6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年直接经济产值达40 0 0亿元,同时针对同位素供应、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与头部企业等方面作了明确指引,进一步聚焦和明确了未来三年产业集约拓展、高效高质发展的方向。
当下,核技术应用逐渐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工业、农业、医疗健康、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项新的技术应用,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便捷,也让世界变得更加智能、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