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回望过去一年,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由中国企业组成的“大船”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新的一年,它们正以含金量更高的商品、服务与技术,持续为全球市场“上新”。
中企成功出海的例子数不胜数。2024年8月,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成为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2024年11月,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与巴西一家通信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服务全面进入巴西市场;在匈牙利德布勒森,一座耗资约73亿欧元(约合556亿元人民币)的锂电池工厂正在建设中,该工厂由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建造,预计于今年投产,届时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步伐进一步加快。1至11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9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边界不断拓宽。从汽车出口量第一到短剧火爆全球;从跨境电商征战海外到高新技术出口世界;从过去的东南亚、欧美市场,到新兴的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中国的出海企业和目标市场愈发多元。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认为:“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出海是历史必然。”当前,中企加快布局海外市场,有的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主动作为,有的则是受国际复杂形势影响的应变之举。无论顺势而为,抑或迎难而上,中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走向世界,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逐浪前行,既壮大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一般认为,企业出海有三重境界: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产品出海是“走出去”,技术出海是“走进去”,品牌出海是“走上去”。目前,中企出海正在由“走出去”“走进去”向“走上去”进军。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在海外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也在不断升级。面对风高浪急,中国企业信心满满,因为背后有国家产业政策的精准引导和强力支持。新的一年,在祖国的保驾护航下,中企必将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编辑 毛予菲 / 美编 苑立荣 / 编审 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