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社会越来越活跃的“文博热”“考古热”“非遗热”,文化遗产从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升级成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要求。在国土空间统一管控下,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空间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管理,文物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使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区划及时、准确、标准化地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革命文物片区要坚持保护为主、规划先行和保护利用相协调的原则,确保片区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中,要将保护对象置于整个生态链中去考量,通过综合性的保护措施和多方参与,实现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文化公园要围绕核心价值进行完整性保护、再现、传承,赋予遗产以新的形式、新的场景、新的意义和新的语境,在生活中让民众受益。传统村落要在传统的空间、时间、价值的完整性之上,进一步强化对生态系统、文化系统、产业系统、信仰系统等完整性的重视,从文化治理的角度探索遗产保护参与构建当地文化秩序的新路径。在生产存续背景下讨论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铭记中华民族跌宕起伏的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还可以激发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和儿童的工业文化认同。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大遗址;革命文物;文化生态;国家文化公园;传统村落;乡村遗产;工业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