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一位三十多岁的高个男子被他父亲——我的一位糖尿病老病人扶着进了诊室。
我说:“请坐吧,你哪儿不舒服?”
“医生啊,我还是站着吧!现在屁股疼得根本不敢坐!”男子面露痛苦之色。他父亲接着说道:“这不,上星期摔了一跤,当时屁股青了一块,没想到这两天血肿越来越大了,又肿又痛,到外科门诊看,说是血肿合并了感染化脓。查了个小便,发现尿糖4个+,就让我们赶快到你们科来看病。”
我马上帮他测了血糖,竟然高达38.6毫摩尔/升,再一看他的尿常规结果,不但尿糖4个+,酮体也有4个+!
我说:“你是糖尿病合并感染和酮症,说不定还有酸中毒,赶快住院治疗吧!”男子很不理解:“医生,我还这么年轻,怎么会患上糖尿病了呢?”
多数人都知道,糖尿病典型表现是口干、喝水多、尿多、吃得多,人却快速消瘦,即所谓“三多一少”。但是,临床上发现,发病时有典型症状的人仅有不到1/3,而大部分患者自觉没有异常,往往是在住院手术,因患心脏病、高血压、胆囊炎等其他病住院,或体检时才发现血糖高,这时再反过来查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证明数月前早已患上该病。更甚有者是出现看东西模糊、手足麻木或尿蛋白阳性等糖尿病的眼病、神经病变和肾病等慢性并发症时,才想到查血糖,诊断出患了糖尿病。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一般起病隐匿而缓慢,难于估计发病时日,病程漫长,至症状出现或临床上确诊时已历时数月、数年甚至十几年,不注意的话就会耽误糖尿病的早期确诊和并发症的早期防治。据统计,目前有6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症状,从未做过糖尿病相关检查,因而漏诊。因此,35岁以上的患者,特别是父母有糖尿病史的,应该至少每年查一次血糖,以早期获得诊断。
那么,除了上述典型表现以外,糖尿病还有什么症状呢?其实,糖尿病发病后还是会有一些不典型的表现,只要大家对目前糖尿病的高发性、流行性保持警惕,抓住糖尿病早期表现的“蛛丝马迹”,及时检查,就能及时揪住糖尿病的“狐狸尾巴”。
请注意以下表现,它们可能是患有糖尿病的征兆:
1.不明原因的口干,容易口渴,老想喝水或喜欢冷饮、含糖饮料。
2.不明原因的消瘦,体重明显比以前减轻。
3.老是疲乏、虚弱,身体没劲儿,工作时不能集中精力。
4.没有前列腺增生而夜尿次数多,或不明原因的尿多、尿次频繁。
5.体型肥胖,同时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代谢综合征表现。
6.有糖尿病家族史,祖辈、父母或兄弟姐妹有人患糖尿病,尤其是自己也大腹便便。
7.皮肤上易长“疖子”或其他化脓性炎症,或破口经久不愈,或易发尿路感染。
8.不明原因的皮肤痒或外阴瘙痒,尤其是女性,抗炎或涂用一般止痒药水无效。
9.近期视力明显减退或看东西模糊不清。
10.双脚足趾、手指麻木或刺痛,或经常头晕、胸闷、心慌。
11.年轻时有过小产、死胎、巨大婴儿或羊水过多等生育史的女性。
12.恶心、呕吐或腹痛而找不到胃肠道原因。
13.四肢酸痛或腰痛,双腿酸软无力。
14.经常便秘。
15.女性性欲减退、月经失调或男性不明原因的阳痿。
有这些异常感觉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检查血糖、尿糖等指标,早期诊断有无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状态,以便早期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早诊早治对糖调节受损者来说更可悬崖勒马,及时逆转或防止糖尿病发生。
编辑/罗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