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 2024年4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护理策略,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饮食中的碘摄入量、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总甲状腺素(TT4)]、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碘摄入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碘摄入水平、FT3、FT4、TT4、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TSH、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碘摄入水平、FT3、FT4、TT4、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SH水平、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护理策略,可进一步降低患者饮食中的碘摄入量,从而改善患者甲状腺亢进情况,恢复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随着患者内分泌情况的改善,其负性情绪减轻,生理与精神健康的改善将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总体提升。
【关键词】" 个性化饮食管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81.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2--04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因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度旺盛而引发的疾病。罹患该疾病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心慌、乏力、消瘦、易怒、多汗等多种症状,并且还可能伴有眼部突出、水肿以及视力减退等状况,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甲状腺激素的异常代谢有密切关系。随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升高,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度增强,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症状[1]。其中,碘元素摄入异常被视作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核心原因之一。在人体中,碘能够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当碘水平过高时,会促使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基于此,在当前的临床工作中,除了采用药物、放射碘治疗等手段外,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确保其碘摄入的合理性,对于改善病情具有积极意义[2]。然而,良好的碘摄入量控制不仅需要为患者制定更具科学性的饮食方案,还要求患者具有较强的主动控制能力,自觉按照科学的饮食结构进行营养摄入。以往的护理工作往往只考虑对患者饮食营养的限制,却未考量饮食结构是否符合患者需求,从而导致多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严格遵循医嘱,使得碘摄入量未达到预期水平。本研究结合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采取个性化饮食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在饮食营养控制方面的积极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3月- 2024年4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1。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存在心悸、多汗、手抖、体重减轻等症状;均为初诊患者或病情处于稳定期;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期女性;6个月内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进行甲巯咪唑(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440)治疗,2片/次,3次/d。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控制饮食中的碘摄入量,并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维生素的占比。观察组采取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案,相关工作开展方法如下。
(1)饮食需求调查:不同患者在饮食偏好、营养摄入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确保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调动患者参与积极性,本研究在展开前由护士对所有患者的日常饮食偏嗜、热量消耗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个性化饮食管理。在完成对患者的饮食需求情况调查评估之后,护士展开对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的原因、机制,强调碘摄入控制对患者健康的重要性。
(2)个性化饮食护理的实施:在护理过程中需在满足患者对饮食喜好的需求前提下,对热量、蛋白质、碳水、维生素以及碘摄入的平衡。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摄入需求较大,在饮食结构优化中,将其总热量摄入控制在2400~3500kcal/d,同时基于患者对肉类、豆制品等的喜好,选择恰当的蛋白质来源类型,以1.5~2.0g/(kg·d)为其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来源,以应对高代谢状态带来的蛋白质大量分解问题。并根据患者对碳水来源的喜好程度,为其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糙米等主食类型,增加患者饮食中蔬菜、水果等的数量,从而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源。碘摄入的控制是个性化饮食护理方案的核心,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严格禁食一切高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和海虾等,对应饮食类型均以淡水水产品进行适当替代,以降低患者在护理期间的碘摄入量,帮助其维持整体的健康状态。
(3)个性化生活护理: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的过程中,需系统性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对其采取心理疏导以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适当调整自身的日常作息习惯,避免让身体陷入过度疲劳和精神过于紧张的状态,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相关的体育锻炼,逐步增强身体状况。
1.3" 观察指标
(1)碘摄入量:患者碘摄入根据其膳食频率,以及其日常饮食中不同类型食物的碘含量平均水平直接计算,得出其日均碘摄入水平。
(2)甲状腺功能指标:干预前后分别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2~3ml,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总甲状腺素(TT4)水平进行测量。
(3)负性情绪: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得分越高提示负性情绪越严重。
(4)生活质量评分:采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估,观察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4个维度,各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碘摄入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碘摄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碘摄入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FT3、FT4、T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T3、FT4、TT4均降低,TSH均提高,但观察组FT3、FT4、TT4水平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5。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疾病现象,可造成人体代谢功能的亢进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从而为患者带来诸多的不适症状。该疾病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但同时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因而遵医行为较差,缺乏对自身日常饮食中碘摄入的有效控制,最终会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3]。为增强患者对自身饮食控制的有效性和主动性,本研究探讨了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案,期望强化患者的碘摄入控制效果。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碘摄入进行控制,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护理后,其每日碘摄入量低于对照组,这表明依靠相应的饮食策略,患者过度摄入碘的风险得到了降低。分析原因,在既往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常是单方面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并要求患者必须遵守,以此实现饮食管理的目的[4]。这种干预方法缺乏对患者具体情况和饮食喜好的考量,导致形成的饮食管理方案无法令患者满意,从而使患者在控制过程中产生抗拒情绪,最终影响碘摄入的控制效果。而在本研究中,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并依据调查结果构建饮食计划,确保了治疗需求与患者饮食喜好之间的平衡,从而提高了患者遵医的积极性。当患者能够严格按照营养摄入计划进行饮食时,碘摄入控制的效果也会随之增强。碘摄入状况与人体的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当碘摄入过多时,会刺激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进而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现象[5]。本研究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的FT3、FT4、TT4和TSH水平,对其甲状腺功能变化进行了评估。FT3、F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类型,当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这两种激素水平会显著升高;TT4包含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甲状腺素和游离甲状腺素两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后,TT4水平也必然会上升[6]。从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其FT3、FT4、T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意味着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程度减轻,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降低。观察TSH水平发现,观察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TSH水平的正常值为0.27~4.20mIU/ml,超出该范围则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异常。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治疗初期,由于体内FT3、FT4等激素水平较高,会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垂体,导致TSH水平降低[7]。随着患者甲状腺功能的逐步恢复,FT3、FT4等激素水平下降,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TSH分泌会增加。因此,本研究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征表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正常,也说明了个性化饮食管理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问题十分普遍,这一现象与患者生理层面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心理健康状况下降密切相关。如前所述,在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管理后,患者的碘摄入量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了其生理健康的恢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在干预后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干预后的精神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内分泌紊乱会引发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患者更容易陷入激动、烦躁和易怒等情绪中,进而导致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升高[8]。而随着患者通过饮食有效控制碘摄入,甲状腺功能得以恢复,内分泌水平趋于正常,神经兴奋性随之降低,最终使SAS和SDS评分降低。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干预后的SF-36评分在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相对更高。究其原因,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后,患者会因神经兴奋性增加而出现社交障碍、情绪波动、甲状腺肿大以及经济负担增加等问题。随着甲状腺功能在碘摄入控制策略下逐步恢复,患者的社交障碍、情绪波动和疾病症状会随着激素水平的逐渐正常而得到改善,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相较于干预前以及未接受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情况有更为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个性化饮食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改善,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席翠霞.心理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4,30(11):187-189.
[2] 靳瑶,马文静.优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11):190-192.
[3] 林淑馨,卢美娟,林苏榕.分析规范化干预性护理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8):1861-1863.
[4] 魏慧琴,陈霞飞.个体化护理与饮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3):339-340.
[5] 姜丹.综合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0):162-164.
[6] 王跃滨,郑旋玲,张蔓菁.持续改进式健康宣教对老年慢性原发性高血压伴原发性甲亢患者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9):34-37.
[7] 胡朝霞,于慧涓,陈宝娇.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甲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并发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3):343-346.
[8] 王菲菲,杨君,施燕琴,等.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多浆膜腔积液患者行放射性131I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23,22(1):80-82.
[2024-08-14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