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在春季挖野菜吃,其实冬季里也能吃到地里现挖的野菜,它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属于菊科,是多年生的一种草本植物,学名有很多,比如花郎草、蒲公草、尿床草等。在我的老家,蒲公英一律被叫作婆婆丁,不仅朗朗上口,还很有人情味。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极高,被称为“排毒草”。蒲公英始载于唐代《新修本草》,称其“味甘,平,无毒。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及封之,立消。”清代《随息居饮食谱》载其:“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在古代,蒲公英曾经是一种地道的栽培蔬菜,后来因为产量过低,被其他的优质、高产蔬菜所代替,它才逐渐沦为“野菜”。蒲公英的花、叶、茎、根都可食用,或生食凉拌,或炒食、蒸食都可,是人们在春季最喜欢挖的野菜。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婆婆丁是最受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植物,大家喜欢把它那细柔的白色绒球吹跑,然后跟在后边追,谁先抓到就算赢。孩子们一边跑一边笑,天真无邪的笑声响彻大地。
人们一般在春季挖蒲公英,但其实,冬季也能挖到鲜嫩的蒲公英。
在某年冬至晚上的一次聚会上,几位老饕说起近期品尝到的美食,其中一位说他老家丰县福新河两岸的河堤上长满了蒲公英,十分鲜嫩,不管是用来凉拌、做汤还是包水饺,味道都很鲜美。众人听后感到十分惊愕,当即便下决心去他老家一探究竟。
当我们满怀信心地来到福新河两岸的河堤后却大失所望,目之所及根本看不到蒲公英的身影。那位朋友解释道,“冬天里生长着的蒲公英不同于春天,它都被黄黄的枯草掩盖着,需扒开上面的那层枯草才能找到。”也正是因为有了枯草的保护,冬日的蒲公英才更显娇嫩、翠绿。
按照朋友的说法,我扒开了一层厚厚的枯草,果然发现了几棵新鲜的蒲公英。因为很少受到阳光的照射,蒲公英看起来有些娇弱和单薄,但那抹碧绿的光泽却十分鲜艳,在冬日一片萧条的大地里很是显眼。
我此刻突然对蒲公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在其他植物都休养生息的时候,它却依然矗立在大地上,虽然孤独,但也傲气十足、生命顽强!一如它那随风飘飞的种子,不管落到哪里,都能绽放出更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