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最初阶段,母乳是婴儿的最佳营养来源,它不仅能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还能增强其免疫力。母乳宛如一个充满神秘与奇迹的宝库,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外,还富含多种对婴儿健康至关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母乳源外泌体。
母乳源外泌体是什么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在20—200纳米的小囊泡,由细胞主动分泌形成,呈杯状或球形,被脂质双层膜包裹,内部装载有丰富的生物因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外泌体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类体液中,如血液、尿液、唾液、脑脊液及母乳中。
尽管人们早在1983年就已经发现了外泌体的存在,但是最初人们认为它们仅仅是用来清除细胞内废物的“垃圾袋”。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外泌体并非简单的废弃物处理系统,而是扮演着细胞间通讯的关键角色。它们就像是微型的“邮递员”,负责将携带的“信件”(各种生物分子)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从而调节“收件方”受体细胞的功能状态。
母乳源外泌体主要由乳腺上皮细胞分泌而来,在哺乳期间通过乳脂球释放,携带着丰富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在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母乳源外泌体还是母亲和婴儿之间重要的信号分子,是两者主要的交流渠道之一。
母乳源外泌体的有益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母乳源外泌体对婴儿健康发育具有多方面的益处。例如,动物实验显示,其对患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模型具有治疗效果,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此外,母乳源外泌体中的一些成分是神经干细胞分化的重要因子,可能对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具有调节作用。一些研究还提示,母乳源外泌体可能降低婴儿的过敏风险,但这一点仍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基于以上研究,母乳源外泌体为婴儿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还为配方奶粉的开发和改良提供了新方向。
母乳中的外泌体不仅对宝宝的成长有显著益处,还有望在治疗新生儿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作为一种天然的纳米级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能够作为理想的药物载体。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快递员”,能够把药物和治疗性分子精确地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例如,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把牛乳外泌体和一种抗癌药物紫杉醇结合在一起,制成了外泌体-紫杉醇复合物。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药物的吸收率,还能降低其在体内的清除速度,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同时,外泌体的使用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这为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总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母乳源外泌体有望在人类健康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资助项目:上海新华医院临床创新项目(23XHCR17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2023-Y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