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户外角色游戏探索

2025-01-31 00:00:00陈梅洪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5年2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摘 要: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与兴趣爱好,合理规划户外游戏场地、灵活赋予户外材料价值等方式,能够深入探索户外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富有教育价值和乐趣的户外游戏体验。文章通过对幼儿户外角色游戏的观察与分析,在明确了其研究价值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系列实践策略,包括聚焦户外区域,选择适宜场

地;深度运用资源,创造多重价值;灵活有效互动,拓展游戏情节;开展多元评价,提升游戏能力。该探索性研究期望实现幼儿在户外角色游戏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户外角色游戏

中图分类号:G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7-1737(2025)04-0001-03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之一。在参与角色游戏时,幼儿不仅能体验愉悦的情感,还能深入理解相关信息,有效积累生活经验。随着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深入发展,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走出班级、融入自然的教育方式,巧妙地将角色游戏与户外环境相融合,充分满足幼儿游戏的天性和愿望。户外角色游戏打破了传统室内角色游戏的固有惯例,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主选择合适的场地,并充分发挥想象力,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运用各类户外资源,创设内容丰富的游戏情节。因此,深入探究幼儿户外角色游戏十分重要,是对学前教育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创新尝试,关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一、户外角色游戏的研究价值

(一)满足幼儿游戏需要

户外活动是以幼儿为本的活动,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其利用户外区域,给予了幼儿充足、广

阔、灵活的游戏活动空间,极大地满足了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幼儿参加户外游戏活动,接受户外环境的刺激,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游戏情绪,推动户外角色游戏情节的拓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能力[1]。

(二)充分利用各类资源

户外角色游戏的主要场地是室外。室外不仅包括自然场地,也包括运动场地、种植场地、养殖场地等,这些均为幼儿充分利用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幼儿可以灵活利用场地上的材料来开展角色游戏,

如将地上的落叶作为烹饪的主要食材,将泥沙作为菜品的调味剂等,通过灵活迁移生活经验、巧妙使用各类资源,有效推动户外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2]。

(三)丰富游戏内容

户外角色游戏能够利用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优势,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场景,创设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情境并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例如,在园内山坡上,幼儿可以搭建帐篷,

开展露营等户外角色游戏内容;在园内树木区域,幼儿可以使用落叶、树枝、石子等自然材料,依据不同的形状和种类,制作不同种类的烤串进行烧烤游戏;在园内草地处,幼儿可以运用地垫、攀爬架等自主搭建娃娃家[3]。

(四)丰富课程设计

户外角色游戏可以为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户外角色游戏的内容和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创设出更加贴合儿童实际生活和兴趣的课程。例如,如果幼儿在户外经常进行“小厨师”“小饭店”等与美食相关的角色游戏活动,教师就可以结合季节特点以及园所特色,开展“美食文化”主题课程,将游戏与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4]。

二、当前户外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缺乏专注力

幼儿在户外角色游戏中容易被花草、蝴蝶、蜜蜂等吸引,且户外的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导致幼儿游戏专注力不足,无法有效推动户外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另外,游戏内容不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征、活动内容缺乏挑战和难度、幼儿频繁更换活动区等因素都会导致幼儿无法保持专注。在游戏期间,部分幼儿享受空旷场地带来的自由,相互追逐奔跑,无法专一承担游戏角色的责任,易出现秩序混乱、忽视规则等现象[5]。

(二)游戏资源利用不足

在开展户外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容易仅对视线所及的资源进行利用,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他资源的潜在价值。例如,部分园所为保证室内光线充足,运用了大扇的落地窗进行隔断,然而部分幼儿对落地窗的认识只停留在常规功能的层面。鉴于此,教师可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灵活赋予落地窗“理发店镜子”的功能,有力推动户外角色游戏的发展[6]。

(三)教师支持策略偏差

在幼儿的户外角色游戏活动中,部分教师只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而不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指导,或虽然知道观察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在户外活动中观察、解读并有效指导幼儿的行为存在困惑。也有部分教师习惯以旁观者的姿态,过分干涉幼儿的游戏过程,忽视了幼儿的自主选择、自由表现。这样的支持策略导致教师对幼儿游戏情节和情感发展缺乏理解,无法形成有效的指导策略,不利于幼儿户外角色游戏能力的综合发展[7]。

(四)户外存在安全隐患

户外空间广阔,幼儿活动分散,导致教师很难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幼儿,这增加了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户外场地的不平整地面,如坑洼、凸起的石块等,容易导致幼儿摔倒、扭伤;户外游戏设施,如滑梯、秋千等,可能会出现磨损、松动的情况,也增加了幼儿受伤的风险[8]。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户外角色游戏的实践策略

(一)聚焦户外区域,选择适当场地

在户外角色游戏开展前期,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场地至关重要。这与课程游戏化基本思想中聚焦儿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充分尊重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得、重组经验的理念不谋而合。师幼可以共同勘察园所内部适宜开展户外角色游戏的场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深入探讨和思考各场地适合开展的户外角色游戏。通过实地勘察,幼儿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场地的特点,为后续的游戏选择提供依据。例如,林地环境地势平坦,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小班幼儿可以灵活利用树木、草地等,通过围合、衔接的方式创设不同形式和结构的“娃娃家”。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成人的生活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又如,在山坡等自带坡度的区域,教师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结合场地材料以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设计“山间农家乐”的游戏,引导幼儿扮演农场主、客户等角色进行采摘、购物等活

动。综上,教师可充分利用户外场地,为幼儿设计适宜的游戏,不断丰富幼儿的课程体验。

(二)深度运用资源,创造多重价值

户外角色游戏材料并不是室内材料的搬运,而是要依据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场地特色灵活选择。在确定户外角色游戏的场地后,教师可鼓励幼儿与同伴协作,深入了解已有的材料资源,为后续的游戏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幼儿深入挖掘材料在角色游戏中的多重价值,而幼儿则要根据户外材料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以及自己的游戏需求,赋予其不同的角色和功能。例如,针对体育材料,教师可引导幼儿巧妙地运用安吉梯、地垫以及万能工匠等搭建“娃娃家”“超市”,也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平铺垫子、创意建构等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居所造型,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观察、资源利用、建构等能力的发展;针对自然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树叶、树枝、花朵、小草等作为“饭店”的烹饪食材,或者依据家庭需要将自然材料作为装饰物。综上,教师依据材料特点与幼儿的游戏需要,赋予自然材料不同价值和意义,能够推动户外角色游戏的后续发展。

(三)灵活有效互动,拓展游戏情节

互动是户外角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互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语言、交往、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且可以推动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在户外角色游戏中,幼幼互动和师幼互动是常见的互动方式。在游戏开始前,幼儿需积极地与同伴协商,

共同分配游戏中的角色。教师则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迁移生活经验,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角色行为和游戏场景,与同伴进行交流和互动,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创造出新的游戏情节和场景,使游戏更加生动、有趣。同时,

制造活动冲突也是推动游戏情节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难免会出现角色分配不均、材料争夺等问题。对此,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小班幼儿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介入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而中班、大班幼儿相对较为成熟,能够通过相互协商、轮流尝试、求助教师等方式,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游戏情节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游戏情节容易出现分支,这就给游戏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综上,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帮助幼儿学会协商解决问题,能够有效推动户外角色游戏的有序发展。

(四)开展多元评价,提升游戏能力

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对幼儿户外角色游戏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是促进幼儿游戏能力不断提升以及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元评价体系能够指引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与成长轨迹,为游戏和课程的优化设计提供有力支持。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全面观察幼儿在认知、社交、情感、动作等方面的表现,如观察幼儿在解决游戏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在与同伴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以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等。通过综合分析观察结果,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从而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和游戏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推动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对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如“你在今天的游戏中玩得开心吗?遇到了什么问题?”。对于能够清晰表达自身感受的幼儿,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同伴互评,让幼儿互相分享在游戏中对其他小伙伴的观察和发现,并就此展开讨论,让幼儿说说自己从其他小伙伴身上学到了什么。同伴互评环节能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提升幼儿户外角色游戏的能力。由此可见,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能够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活动表现,帮助教师把握游戏进程,以实现幼儿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教师应创设“做中学”“玩中学”的教育氛围,引导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户外角色游戏遵循课程游戏化理念,教师可充分利用户外区域的不同特点,鼓励幼儿大胆地、灵活地、创新性地利用各类资源,开发不同的玩法,同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与同伴和教师进行有效互动,为户外角色游戏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李晓琳,李静.寓学于乐 灵动生命[N].东营日报,2024-06-05.

刘桂玲,苗琳,徐燕波.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1(9):51-52.

华爱华.早期教育视野中的游戏[J].幼儿教育,2011(15):5-9.

蒋璧青.在户外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行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3.

罗莉.开展幼儿户外角色游戏的有效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38):165-166.

郭梦迪.大班幼儿户外游戏中教师支持的有效性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0.

胡婷.开展幼儿户外角色游戏的四维探索[J].成才,2019(9):24-26.

于天祺.在角色游戏中探究学习的契机: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对幼儿探究式学习的思考[J].文科爱好者,2023(1):189-191.

作者简介:陈梅洪(1980.9-),女,福建福清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教于福清市城头中心幼儿园,总务主任,工会主席,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福州市骨干教师,福清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福州市优秀班主任,福清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44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26:43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22:12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