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2025-01-26 00:00:00初青松马春杨
高教学刊 2025年3期
关键词:业务党建高校

摘"要:党的建设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确保党的旗帜在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一线高高飘扬,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对比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岗位党建和业务工作特点,指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内涵及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制度规范、领导责任、队伍建设三个层面探究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业务;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3-0184-05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theParty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thecountry.Asanorganiccomponentofsociety,universitiesshouldensurethattheflagofthePartyflieshighonthefrontlinesofadministrativemanagement,teachingandresearch,andpromotetheorganicintegrationofPartybuildingandbusinesswork.BycomparingthecharacteristicsofPartybuildingandbusinessworkinadministrativemanagementandteachingandresearchposition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paperpointsouttheconnotationanddialecticalrelationshipoftheintegrationofPartybuildingandbusinesswork.ThepaperdeeplyanalyzestheproblemsandcausesintheprocessofintegratingPartybuildingandbusinesswork,andexploresthepracticalpathofintegratingPartybuildingandbusinesswork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fromthreelevels:institutionalnorms,leadershipresponsibilities,andteambuilding.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Partybuilding;business;integration;practicalpath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在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是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高校党建为切入点,立足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党支部,从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一线出发,在两类党支部业务工作性质不同但党建工作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探讨不同类型的党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队伍建设等多个层面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路径,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综合对比分析

高校党组织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也是提升育人质量、加快科技创新、增进服务效能等方面的根本保障。探索促进党建与行政管理业务、教学科研业务有机融合,破解“两张皮”问题的有效举措,从找准两者的共性和特点入手,正确认识高校不同类型党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辩证关系,以党建形成的智慧和力量解决业务工作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高度契合。

(一)"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党支部业务工作对比分析

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业务覆盖面广,不同行政岗位职责也略有不同,其内容可以分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宣讲等。行政管理人员在执行各项业务工作时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把师生利益和学校发展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循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公流程,切实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服务。

教学科研工作则主要围绕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承担公共基础课、选修课或者专业课程的讲授,在学生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等。教学科研工作人员时刻以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为首要任务,需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应对知识更新的需要。

(二)"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党支部党建形式对比分析

高校基层党建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等。

理论学习是普遍易行的党建形式,也是必选动作,通过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专题报告和研讨交流的形式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党员自身也可通过书籍或者党建官方平台学习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文件。在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拓宽知识范围,学习法律、文化等必备知识。

“三会一课”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时也是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都要贯彻落实的制度。支部大会召开期间除了正确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实施审查和监督工作,还要承担发展和教育党员的相关工作,包括党员的转正、表彰、处分等。支部委员会上全体成员要共同研究执行上级党组织的重大决议,制定支部活动方案等。党小组会则要完成党支部相关任务安排以及组织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进行深入学习等。党课主要是党支部的集体学习,同时要求党支部书记为党员讲党课,提升学习成果转化。

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均会定期组织各类党建活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根据两种党支部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党建活动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如针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方向研讨、课程思政建设等,以及行政管理工作的经验交流、凝聚力拓展提升等),根据各自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党建内容,以提升党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党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分析,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党建形式基本相同,就其差异性而言,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主观因素,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成员对自身的政治素养要求存在差异。对行政管理支部党员而言,思想政治素质是其基本素质要求[1],同时也是高效完成本职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他们能够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将党的思想融入到工作生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从而能够在内心深处将自身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建设之中。相比之下,教学科研支部党员的学习则以获取学术理论知识、培养前沿创新能力为主,大部分党员会把上课教学、撰写论文和研究课题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用专业知识助推事业发展,而往往忽略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体来说,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支部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存在差异,但两者都在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因此,开展党建活动时要立足各自属性,有侧重地进行政治理论知识传授,提升党建活动的整体水平。

二是客观因素,时间分配难以均衡成为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行政管理支部党员的上班时间更为固定,大部分工作都会在办公室进行,空闲时间较为统一和集中,较容易选定时间组织开展日常理论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及时传达党的相关政策和部署并进行深入讨论。相比之下,教学科研支部党员由于面临着学校对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硬性要求,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需要投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工作时间分散且工作地点不集中,党支部集体开展党建活动的难度较大,即便召开支部大会和开展党课等集体活动,也会存在临时有其他安排不能参加或者提前离会的党员,不能够全面有效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因此,教学科研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要注意形式创新,充分把握教学科研支部党员对政治理论知识和政策方针文件学习的需要,灵活开展党建活动。

结合以上分析,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在开展党建工作时主观和客观层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在自身需求、时间分配、具体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需进一步探索两者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上的不同举措,以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内涵及辩证关系

高校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步调、同部署,一体推进,发挥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方面、全领域,促使党建优势转化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党建的具体抓手和落脚点应是业务工作,做到党建领业务、业务促党建,不仅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也是具体岗位工作稳步高效推进的有力保障。

(一)"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内涵

党的建设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三大法宝的核心[2]。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不断强化党对各项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上仍需进一步谋划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3]”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依托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直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服务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等的坚强组织保障,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才能促进高校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4]。

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要聚焦在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用党建强有力的抓手解决业务工作的实际问题,以业务工作的显著成效凸显党建的引领作用。强化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必将提升高校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流大学,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高校党组织要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找准推进职能部门业务工作的着力点和契合点,努力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共进。

(二)"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辩证关系

党建工作的对象多以人为主,业务工作对象则更侧重在事物上,虽然两者的工作属性不同,但其根本目的一致,都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服务,党建工作不能完全脱离业务工作开展,否则就会陷入虚空的理论探讨中;业务工作也不能离开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5],否则就可能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党建为业务工作提供思想引领。实践证明,党建对业务工作具有推动作用,抓党建的过程就是提升业务质量的过程[6]。反之,如果党建抓得不好,党员干部就会迷失方向,影响工作动力和办事效率。研究发现,只有将党建作为业务工作的前沿导向,才会产生协同推进的强大动力[7]。党建犹如一张无形的大手,指引着业务工作的方向和基调,是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方向标和指路灯,如果忽视了党建的引领作用,只是“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在方向上就会有行差踏错的风险,难以创造业务工作应有的价值[8]。抓牢党建有利于防范业务工作出现的廉政风险,提前做好思想引领。

业务工作是党建的依托和载体。业务工作是党建最好的载体,业务工作是有形可实践的,以具体的操作过程或最终结果呈现;党建工作则往往以理论为背景,强调党员的内化和吸收,由此可见党建很难直观展现出来,必须借助具体的事物加以呈现,而常规性的业务工作就是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好展现,党员的思想认识需要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加以检验,党的理论成果也需要量化的工作业绩得到呈现,因此,党建和业务工作看似独立,实则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促使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向聚合、有机融合。

党建与业务工作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9]”我们要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严格党员的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提升党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真正认识到党建工作也是本职工作[10];业务工作的载体作用要有效发挥,需要进一步明确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职责边界,当两者融合并进中存在矛盾时,要有相应制度文件保障一方利益,不能单纯地从效益或者权益的角度判断和决策,而要体现党的权威性也要确保事业发展的稳定性。

三"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存在的问题

思想上“重业务轻党建”。相比党建工作,业务工作能够为高校各党支部成员带来更为明显的益处。另外,部分高校教师在思想上缺乏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教师往往将业务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弱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在参与党建活动时出现无法平衡精力、被动应付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两张皮”现象普遍,黏合力差。尽管高校党委注重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并将其纳入工作目标,但在实际工作部署以及最终成果考核时仍缺乏严谨可靠的制度保障,无法做到与现有的管理监督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和激励奖惩制度协调呼应。同时,个别党支部拘泥于固有的形式和流程,而忽略党建工作在培养党员信念和思想认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难以将党建理论应用到实际业务工作中。

部门“各自为战”,融合动力缺失。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普遍存在工作协同力不够的问题,这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协作配合的行政管理党支部更为突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间协作配合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运行,但各部门工作性质差异大、人员结构不同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对党建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各部门多以自我为中心,尽管业务工作存在交集,党建工作却很少协同。由于各支部成员的日程安排难以统一,即使举办联合党建活动也会出现人员不齐、迟到早退等现象,致使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下降。

(二)"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思想认识原因。支部党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本身以及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重要性,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缺乏深刻认识。高校各岗位人员的薪酬和晋升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业务工作绩效,与党建工作表现的相关性较弱,由此大多数人倾向于将精力放在完成工作任务和学术论文发表等“可视化职责”上,而将党建工作归为占用时间精力的负担或处于次要位置的事务,认为党建工作只是形式上的政治理念,根本无法为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带来帮助,因此逐渐忽视党建活动的必要性。另外,一些党员认为定期举办党建活动仅仅是专业人员应该履行的职责,并非其他党支部成员的分内工作,遂采用消极敷衍的态度应付党建工作,最终导致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效果大幅下降。

党建活动创新性不足。党建活动的创新性不足具体表现为活动形式内容陈旧和学习渠道单一两种。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仍主要采用日常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传统形式,活动内容老旧乏味,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只满足于通过召开党员会议、阅读政策文件、观看历史视频等学习方式来了解国家最新政策,鲜少将数字媒体等电子科技应用到党建学习。总体来说,党建活动在策划和渠道载体的选择方面缺乏创新,无法与动态的社会形势有效结合,不但难以满足党员们日益增长对提升自身理念素养的需求,反而会逐渐消耗党员参加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使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缺少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相应的制度规范。虽然目前各高校都在极力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意图让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但在实际工作落实上,融合过程中所需的党建考核制度、奖惩激励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仍未得到系统性健全,难以针对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监督和激励党员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因为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党建工作也无法按照其工作内容进行严格分配落实,职责边界混淆不清。另外,由于工作人员普遍专注于单项工作的完成,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评价分开独立运行,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实施举措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党务工作者缺少对党建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党建专业知识是高效完成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的基础。作为高校党支部的一员,不仅要实时关注国家形势政策文件,更要从师生利益出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目前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暴露出专业性不足、对学习党建专业知识的必要性缺乏深刻认识等问题。同时,繁重的工作任务也缩减了党务工作者的学习时间,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党务工作者难以找到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最佳结合点,无法针对性地解决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推动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注重制度规范、加强顶层设计

从学校层面出发,注重制度规范、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党委一方面要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建设等;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规章制度,规范党建工作,强化制度落实,打通高校党建“最后一公里”。

学校党委要对党建工作做出全面系统规划和部署,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党建的有关要求,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制定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实施方案,将校院两级党政联席会议作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并进的有力抓手,强化领导班子责任意识,将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针对行政管理党支部和教学科研党支部的实际特点,分别制定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举措。专业教师有教学任务要求,时间比较零散,学校可对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做出要求,规定每周留出特定时间开展党建活动,并将所学的党建理论应用到教学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党建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量化考核指标,聘请专门机构进行科学设计,既要突出党建助推事业发展的力度,也要彰显业务工作的载体作用。

(二)"强化领导责任、提高重视程度

从院系层面出发,强化党委书记职责,提高对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重视程度。高校院系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战略意义,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建工作总要求,精心抓好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党建成效,规定动作开展好,自选动作有特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工作高质量开展,让党旗在高校一线高高飘扬。

院系党组织要切实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精细设计主题,督导党支部保质保量开展,借助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将党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要求引入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创造基本条件。对行政管理党支部的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要体现在日常,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时刻提醒行政管理教师共产党员的身份,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教学科研党支部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科研党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有力抓手,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各学科要立足自身专业特点,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生搬硬套到课堂教学中,院系党组织要面向教学科研党支部开展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既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和重要性,也要传导立足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让老师有的放矢,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党建元素,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

(三)"提升思想引领、增强队伍建设

从支部层面出发,提升思想引领、增强队伍建设,使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双促进。党支部是党组织最小的单元,也是党建工作发挥成效的基本保障,要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首先要强化基层党支部的价值认同,确保方向一致,凝聚广大普通党员的智慧和力量,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业务工作特点,形成工作合力,打造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新局面。

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不打折扣落实上级党组织任务要求,带领支部成员在党建引领下助推事业发展,党支部书记不同于学校和院系的党组织书记,在工作属性上属于兼职党务工作者,一方面,他需要承担基本业务工作,分配给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正因为他有业务分工,处在一线工作岗位,同时对党建工作有所思考,有助于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对行政管理党支部,要提升支部成员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既要用心更要用情,用心做事是个人素养和能力的体现,对工作是否有情怀需要环境的塑造和培养,党支部在开展活动时要注重调动支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集中学习、外出参观等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强化支部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并将这种正能量带到具体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教学科研党支部,要经常开展谈心谈话,了解专业教师的实际困难和心声,畅通反馈渠道,将合理意见反映至学校有关部门,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拉近专业教师和党组织的距离,切实引导专业教师发自内心地听党话、跟党走。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大党建引领高校基层党建提质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20(15):51-52.

[2]何海涛.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J].社会主义研究,2002(5):41-43.

[3]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旗帜,2019(11):5-8.

[4]张发苏,欧莉.当前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工作难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21(11):177-180.

[5]肖辉瓒.高校党建工作怎么抓[J].人民论坛,2017(31):188-189.

[6]吴少进,邢存海.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55-57.

[7]司杨,马启华.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2-105.

[8]文晶晶,李墨,孟荣.破解高校基层党建“中梗阻”难题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22-23.

[9]习近平: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N].人民日报,2019-07-10(01).

[10]李向东.新时代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5):47-49.

基金项目:2022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推动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机制研究”(2022GXDJ-ZD002)

第一作者简介:初青松(1972-),男,汉族,辽宁北票人,硕士,研究员,东北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机关党委书记,组织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业务党建高校
微信OA平台在办公业务中的应用
试析农机驾驶证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售电企业的管理创新
蜂窝网络基础上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及业务应用
对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和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浅议提升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的方法途径
国有企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与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