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5-01-24 00:00:00季伟鹏金阳
大医生 2025年3期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缩宫素

【摘要】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加用麦角新碱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疗效、出血量、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均Plt;0.05)。两组产妇出血量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呈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均更低(均Plt;0.05)。治疗后,两组产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缩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lt;0.05)。治疗后,两组产妇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lt;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无差异(Pgt;0.05)。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接受麦角新碱、缩宫素联合治疗有利于提升疗效,减少出血量,还能改善其凝血功能、应激反应指标,安全性理想。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缩宫素;麦角新碱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3.007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23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产后出血的首要诱因,在胎儿成功娩出之后,子宫肌纤维应迅速进行收缩与缩复,这一过程对于胎盘剥离面的快速缩小及血窦的及时关闭至关重要,是有效控制出血的关键所在。然而,任何能够对子宫肌纤维的收缩与缩复功能产生干扰的因素,都可能削弱子宫的收缩能力,进而引发产后出血。目前,临床通常采用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该药物可与产妇子宫平滑肌受体结合,促使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率,但其半衰期较短,且药效较难达到子宫下段,效果不佳,若增加剂量,则易导致产妇出现不良反应[1-2]。麦角新碱不仅能快速且持久地促进子宫收缩,并能够针对产妇的子宫底和子宫颈进行有效收缩,还能通过持续压迫子宫肌纤维血管来控制出血。此外,该药物还能有效规避缩宫素过量使用可能增加的子宫破裂风险[3]。基于此,本研究深入探索上述药物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加用麦角新碱治疗),各3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28.91±.5.93)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97±0.73)周;产妇类型:经产妇19例,初产妇11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72±5.85)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83±0.65)周;产妇类型:经产妇20例,初产妇1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均无差异(均Pgt;0.05),可比。本研究经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4];⑵足月、单胎妊娠;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⑵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⑶存在产道损伤史者;⑷合并恶性肿瘤者;⑸合并心、脑等器官障碍者;⑹存在精神病史者;⑺合并妊娠期并发症者;⑻近期应用前列腺素抑制剂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娩出胎盘后,肌内注射缩宫素注射液(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474,规格:1 mL∶10 U)10 U,再取缩宫素5 U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匀后静脉滴注,滴速为0.02~0.04 U/min。观察组: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1475,规格:1 mL∶0.2 mg]肌内注射,0.2 mg/次,若产妇子宫收缩、止血不佳,首次给药4 h后,可重复用药,次数≤5次。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疗效。子宫收缩力[采用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测仪(北京亚安利达医学仪器有限公司,京械注准20162180434,型号:TX200La)检测]增加≥50%,且出血量减少超过70%,则视为显效;若子宫收缩力较干预前增加30%~50%(不包括50%),同时出血量减少在50%~70%之间,则判定为有效;若子宫收缩力的增加幅度低于30%,且出血量减少不足50%,则视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采用纱布称重法记录两组产妇产后1、2、24 h的出血量。⑶比较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包括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采集产妇3 mL空腹静脉血,抗凝后使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离心半径8 cm),取血浆,通过凝血分析仪(湖南知新上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600)检测(治疗前后)。⑷比较两组产妇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包括肾上腺素(E)、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采集两组产妇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条件同⑶,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⑸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不同时间点结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产妇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 两组产妇出血量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呈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产妇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治疗后,两组产妇TT、APTT、PT均缩短,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两组产妇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产妇应激反应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治疗后,两组产妇E、ALD、Ang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4。

2.5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5。

3 讨论

缩宫素为常用促宫缩药,但其半衰期较短,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体内代谢较快,止血效果不佳,若缩宫素使用剂量过大,可能会引发产妇血压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而对其预后产生不利影响[6]。麦角新碱则是一种有效的促宫缩药物,能够对产妇的子宫平滑肌产生作用,通过收缩子宫纤维组织和血管来达到止血的效果,且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可弥补缩宫素的不足[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呈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均更低,这提示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还能促进产妇恢复,从而减轻产妇的不适。分析原因为,缩宫素与麦角新碱联合使用时,前者能够迅速作用于子宫,减少出血量,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止血效果;后者则通过其持久而强烈的子宫收缩作用,进一步巩固缩宫素的效果,确保迅速控制出血[9]。

凝血功能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凝血因子减少或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产后出血。此外,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引发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可导致产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的升高,这些激素可影响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进而增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治疗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更优;治疗后,两组产妇E、ALD、Ang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这提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接受麦角新碱、缩宫素联合治疗可改善其凝血功能、应激反应。分析原因为,麦角新碱可加强缩宫素敏感性,促使钙离子流入,并激活凝血因子、血小板,加快生成凝血酶,改善产妇的TT、APTT、PT、FIB水平,进而调节凝血功能[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这提示联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可靠。分析原因为,麦角新碱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并经尿液排出,其代谢产物对产妇无明显毒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麦角新碱具备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能力,能够引发强烈且持久的收缩反应,对子宫底部和子宫颈部的收缩效果尤为显著。这一特性使麦角新碱在产后出血的治疗中能够迅速发挥止血作用,有效减少出血量。而缩宫素则能够模拟自然分娩时的激素变化,促进子宫收缩,使胎儿顺利娩出,并在产后继续发挥止血效果。同时,麦角新碱的半衰期较短,这有利于快速控制出血并减少药物在体内的积累,因此,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11]。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接受麦角新碱、缩宫素联合治疗可提升疗效,减少出血量,还能改善其凝血功能、应激反应,安全性理想。

参考文献

刘燕燕,冯玲.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 38(8): 773-776.

曾江伟,潘长清.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结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 32(4): 335-339.

郭菲,杨芳.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孕妇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J].贵州医药, 2023, 47(10): 1546-1547.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 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04-209.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 22(10): 8-11.

赵莹,常颖,尤鑫,等.分娩过程中使用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1, 48(5): 486-489.

叶茹,任虹,龚丽云,等.麦角新碱联合欣母沛或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 69-74.

谢婷,卓庚秀,朱路芳.马来酸麦角新碱辅助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9): 104-107.

杨桔红,周仲华,程艳芝,等.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 2020, 43(5): 920-923.

周芳英.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 2024, 17(17): 26-29.

史琳娜,王艳妮.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 2022, 46(1): 94-95.

猜你喜欢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0期)2017-04-19 13:08:05
子宫背带式捆绑联合垂体后叶素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及临床救治
医学信息(2016年31期)2017-02-27 08:36:58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1例临床分析
探析缩宫素结合黄芪注射液用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治疗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