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分区的滨湖景观设计

2025-01-24 00:00:00王瑶
科技风 2025年3期
关键词:滨湖驳岸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滨湖景观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都息息相关,每个地域都有很多丰富且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如何把地域文化融入滨湖景观设计则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西涧湖为例,结合西涧湖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功能需求等将该湖分为生态种植、缓坡绿地、服务广场、观景步道等功能分区,营造恬静优美的文化活动和水岸景观场所,期间使用了AutoCAD、Photoshop以及3DMAX等软件对整体、局部进行设计、制作和色彩调整,以期能够为城市滨湖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域文化;滨湖景观设计;西涧湖;功能分区;3DMAX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西涧湖,亦名城西湖,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部,为“滁州十二景”之一,同时也是琅琊山四大景区之一。通常,滨湖景观设计指的是在人工湖泊或者天然湖泊的原有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按照地质地貌,运用现代施工工艺和景观设计方法对湖泊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创造恬静优美的文化活动和水岸景观场所。

一、滨湖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

(一)设计原则

1.全局性

滨湖景观设计[1]是由多个要素组成,拥有不同的形态,其特点在于可塑性比较强,能够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滨湖景观,而其中任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因此,滨湖景观设计的重点就是要牢牢把握全局。

2.结合地域文化

醉翁亭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首,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著《醉翁亭记》而名传。滁州称亭城,这在西涧湖景观设计中要得以再现,进而实现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设计,要具有江南园林特色,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3.生态可持续性

采用目前先进的生态技术[2],在确保原有自然资源得到保护的基础之上,适度融入绿文化、水文化[3],大力推动生态可持续,如易于维护的生态绿带、环保材料、本土植被、雨水管理、回收利用等。

4.多样性

要想滨湖景观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主体的多样化,达到内容丰富而不凌乱、空间统一而不呆板的目的,则需协调统一全部要素,如在主要地段提供有多种行为活动选择性的可能空间,满足人们行为结构的多向性;综合运用不同功能的服务设施和空间类型,实现功能的多样性。

5.可到达性

滨湖景观区的可到达性主要包括人员体力支配和交通路线情况,这二者和合理地设置出入口、行走路线以及路段休憩区有很大关系。设计时,要从服务设施、交通路线的设置方面进行全面、细致考虑,确保大众能够在体力支配允许的范围内游览滨湖景观区,充分保证滨湖景观区的可到达性。

6.可实施性

遵循可实施性原则,对现有广场、道路、植物、排水等进行升级改造,如亲水平台的位置和高度、步道设计、驳岸[4]处理等,所有的前提是确保人们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方面,从而打造出一个宜人的、安全的西涧湖生态走廊,力争创造新的设计亮点。

(二)设计方法

1.整体性设计

如上所述,滨湖景观设计是由多个要素组成,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滨湖景观设计要依托现有城市结构,站在城市设计的高度,全面推动城市与自然景观资源的有机统一、深度融合,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低碳、绿地系统。

2.人文性设计

人文要素是滨湖景观设计的基础,人文景观的塑造和水文化的延续是滨湖景观人文设计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不仅呈现了赏心悦目的风景,还使游客在这里接受文化的洗礼、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3.生态设计

滨湖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过程的适应和结合是其最本质的特征,而环境因素应作为考虑的重点贯穿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多元化设计

以“人文美景、科技创新、共享参与”为核心的模式,营造“智能化”滨湖公园的共享空间,打造丰富多元游憩体验和品质生活区。

二、滨湖景观中几种常见的植物和驳岸设计与运用

(一)植物运用

1.水面植物运用

与滨湖共同构成水面景观、根系被种植在水中的植物称为水面植物[5],如美人蕉、梭鱼草、水葱等在浅水区;睡莲、荷花等在深水区,与合适的驳岸结合后,表现得更加自然美观,是滨湖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2.水岸植物运用

主要用于丰富岸边景观的称为水岸植物。土壤湿度相对较大时,可种植如垂柳、水杉、水松等耐水湿的植物;土壤湿度相对较小时,可种植如木棉、玉兰、朴树等不耐水湿植物。

3.水边植物运用

水边植物与驳岸关系紧密相连,驳岸设计多种多样,为了起到美化驳岸的作用,可以按照驳岸的形式来确定水边植物的种植方式。这样不但能丰富滨湖景观,增添观赏性,还可以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

(二)驳岸设计

1.阶梯形驳岸

以游客的手能够触碰到水面为最佳,驳岸[6]尽可能地贴近水面,一般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主要采用不同天然色的底砖铺设出代表当地文化的颜色,满足游客亲水需求,是有互动性的景观。

2.块石驳岸

在块石之间留有适当空隙用于种植挺水植物,不但能拉近游客与水体的距离,还可以作为垂钓、观光拍照的场地。此外,挺水植物和块石间的独特配置能够使游客与自然愈加亲切、身心愉快。

3.植物床式驳岸

利用植物净化功能和斜式驳岸的地形,分层次地种植浮沉水类植物、草本植物、灌木等。一方面,能够形成过滤带,防止水体污染,起到科普文化传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滨湖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观赏价值。

三、案例设计

(一)总体设计

西涧湖景观总体设计主要通过采用不同类型、景观特色来进行,结合西涧湖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功能需求等将该湖分为生态种植、互动苗圃、缓坡绿地、休闲步道、服务广场、观景步道、观景水坝、亲水广场等功能区。

(二)分区设计——以滁州市西涧湖服务中心为例

1.主题空间

主题空间设计应回到原点再出发——Redesign。公共区域应设计为人服务,为当下设计,要在建筑物设计细节上融入地域文化元素。由于滁州称亭城,服务中心外观要以亭子作为设计理念,不但符合滨湖景观设计潮流,还不失简约大气,体现时代感。

2.设计依据

以人为本做设计,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做有人情味的关怀设计,力求功能性与装饰性平衡。

3.主题表现

(1)空间规划。一主题两分区三功能区:主题为“曲水流觞”,动静两分区,三大功能区域:接待景观区、互动交流区、产品展示区。

(2)软件运用。目前,非常多的计算机软件被运用在室内设计中,比如AutoCAD、Photoshop、3DMAX和Revit等。利用3DMAX软件[7]构建的三维模型效果较好,能够体现出造型表现、色彩表现,为室内设计专业人员后期进行三维设计,将创新性的思维逐渐演变成一种现实化的场景表现,打造极具现代化的作品,为形成细致、多元化的空间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室内设计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流程。

①收集灵感,理清思路,合理构思、进行整体草图布局设计,完成草图绘制。

②根据整体草图绘画,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制,包括门窗洞口定位、尺寸标注、绿化景观设施配置等,除了可以为室内设计专业人员制作效果图模型提供便捷,还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直观而有利的依据。

③按照多元化的室内空间表现特点,合理地运用3DMAX软件进行建模,对空间的构建进行反复调整,全面提升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和实用性。

④使用Revit等软件进行渲染,通过拖动和旋转模型来查看不同角度的渲染效果,还可以设置相机、灯光,提高渲染效果。

⑤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处理,使整体效果图更加出色、真实和引人注目。

本案服务中心内部设计如图3所示。

图3"服务中心内部结构“曲水流觞”

(3)色彩材质。三个主题颜色:白、绿、青;材质:亚克力、玻璃、石膏板等。主题选用来源于《兰亭集序》,我们希望作为后之览者,希望有这个乌托邦在雪后初霁的那天,共聚在回归山青水绿的“都市兰亭”,与挚友在这个清亮的环境中畅叙幽情,俯仰生活。

(4)人文设计。空间中大面积设置公共区域,小面积为半封闭区域,满足不同游客情感需求,如图4所示。增加公共区域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空间,希望打造一个“小山丘”,有少年旧友,同坐山丘上,开怀畅谈,让游客在这一刻慢下来感受生活。

图4"服务中心半封闭区域

(5)设计构思。本案灵感来源于《兰亭集序》的兰亭曲水会客场景,墙面元素提取了绍兴连绵群山造型,地面和顶面受到溪流造型启发,衍生高低台、金属和玻璃高反光材质加灯带形成水流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美景。家具造型上,重新设计了现代曲水流觞,提取简化重构成曲水桌,符合现代垂足而坐的人体工程学。单人沙发以古代酒器“一觞”为原型,运用茂林修竹的绿色,提升空间的绿色设计。动线清晰,分区明确,整体功能齐全,力求展现中国新生代设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结合,弘扬民族文化自信。

(6)设计创新亮点。科技与室内设计相结合,运用智能交互家具,用材大胆,配色回归自然,空间划分公共大区域设计注重人的交流,创造了沉浸式、多维度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空间设计理念。在这里,游客被自然笼罩、包围,尽情享受无限的滨湖风光。

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滨湖景观设计理念和以西涧湖为例的总体设计策略,提出了在滨湖景观设计细节上如何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然后,在此基础上以西涧湖服务中心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合理构思、草图绘制,再运用AutoCAD、Photoshop以及3DMAX等软件对整体、局部进行设计、制作和色彩调整,形成特色鲜明的滨湖景观开放空间“曲水流觞”,期望能够为城市滨湖景观设计提供有力借鉴。

参考文献:

[1]谷永利.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2]陈玉珊,陈庭禧,杨联校,等.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J].现代园艺,2021(06):6263.

[3]郑晓云.传承发展湖泊水文化"夯实湖泊保护根基[J].社会主义论坛,2021(10):1112+46.

[4]杨昭.盐城市园林水景中的驳岸设计探析[J].园林科技,2018(03):3640.

[5]嵇净,王雷,马乙丹.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智慧农业导刊,2022,2(7):5052.

[6]陈玉珊,陈庭禧,杨联校,等.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J].现代园艺,2021(06):6263.

[7]彭秀川.基于3dsMAX建模在室内设计中的数据建设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8,37(32):213219.

基金项目:2024年度校级教师赴行业企业挂职实践计划项目(xjgz2024011);

2024年度安徽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传承与创新资源库;2022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2kcsz10);2021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2021jyxm1080)

作者简介:王瑶(1992—"),女,汉族,安徽滁州人,硕士,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

猜你喜欢
滨湖驳岸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文化纵横(2022年3期)2022-09-07 11:43:18
滨湖选煤厂煤泥分选与回收系统技术研究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5:10
基于人体五感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22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大众文艺(2019年16期)2019-08-24 07:53:50
小小书法家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3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06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3:03
南方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