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汉中的留坝县,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留坝,留下吧”这样一句俚语,让人生出想“看看那儿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人留下来”的欲望。你还别说,还真有,首先就是那条近千米长的留坝老街。
《二十四孝道图》是明代绘画大师仇英根据民间传说的孝道故事绘制的。但是把它复制在老街的显要位置,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看到它,就会被“亲尝汤药”“啮指痛心”和“打虎救父”等故事所崇尚的中华孝道文化吸引、感染。同时还会想到鲁迅先生的散文《二十四孝图》,并从中悟出中国孝文化的哲学思想。
老街那些凸凹不平、坑坑洼洼的石板,就是一页页沧桑的历史,它记载着老街的起起落落、前世今生。据《留坝老街修复记》记载,留坝老街肇始于“古安山驿面世之日”。也就是说,留坝老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难怪踩在上面,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似乎还能看到萧何策马追韩信、项羽刘邦争天下,以及听到张飞大战黄忠的“嘚嘚”马蹄声。
那些石板为统一的大青石,长条形。但是没有统一的尺寸,短的举步可过,长的则与街面同宽。我粗略量了一下,最长的石板在四米左右。如此完整的石板,一方面说明当地石料质量好,另一方面说明当地人开采、运输以及铺路技术高超。
街边的阳沟终年流水潺潺这不仅使老街有了动感,还有了生机与活力。阳沟里镶嵌的石磨盘和落于水中的蓝天白云楼阁树影,恰似一条铺向紫柏河的有声有色的画廊。
当地盛产木柴,几乎家家户户,包括餐馆的前后,都备有成捆成堆成壁的用于煮饭、炒菜、烤火的木柴。就连老街两侧那些落座的地方,都是一根根木桶粗的、还长着枝丫的树木。坐在上面,感觉有一股山风从耳畔拂过,有一阵木香朝鼻中扑来。
在民居和商铺的门楣、窗棂、阳台上,大都挂着串串红辣椒和黄玉米。它们除了易于干燥保存、取拿方便之外,还构成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装饰画。映衬它的还有花钵中栽种的香葱、蒜苗、茴香、小白菜等。看着它们,眼前就浮现出田原、乡村、炊烟,以及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生活画卷。用作装饰的还有风车、石磨、蓑衣、斗篷等老物件。当地人独具匠心,把秋味、秋日、秋实、和秋思等景色装进古色古香的篾筛。这不仅使老物件焕发了青春,还成了游人们拍照留念的景点。
行走于老街,时有香味直撞鼻尖。有街面的烤红薯、小糍粑、铁烙馒头的香味,有土特产商店的天麻、竹荪、土蜂蜜的香味。不过,更香的味道是从小食店里飘出来的。经不住诱惑的我们坐进去,从菜谱上看见神仙粉、羊肉笼笼、洋芋糍粑等特色菜肴,拐枣、青梅、桑葚等酒品,以及地米皮蛋、乌鸡山药、蘑菇丸子等鲜汤,但一时不知道点什么好了。
当然,留坝除了老街让人驻足不前之外,还有不少景点能让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如宽敞空旷的狮子沟牧场。那儿天上的白云一会儿举目远眺,一会儿低头沉思,似乎在追忆季咸的故事。地上的甜象草、黑麦草、酢浆草和紫花苜蓿,悠闲地织着绿色绒毯,让三五成群的牛羊马在上面撒欢,让熙熙攘攘的游人在上面策马扬鞭,释放心情,享受闲云野鹤之乐。四周群山环抱,层林尽染,与梦幻般的“中国最美乡村路”一道,共同举办着声势浩大的野外画展。
编辑|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