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岩头古村,品历史沉香

2025-01-16 00:00:00王欣
家庭百事通 2025年1期
关键词:楠溪江古街鹅卵石

战友几次邀请,这次终于有机会前往宁波市,游览他的老家——岩头古村。早前在部队服役时,训练闲暇,他就向我介绍岩头古村的历史:地处楠溪江中游,是楠溪江畔最大的古村落,“护城湖中载荷花,绿树从中隐古塔。杨柳紫薇满湖堤,上下花园红间绿。横巷直街行方便,三进两院大住宅。房前屋后清泉水,亭台楼阁巧安排。”这段当地民谣唱出了古村的独特风韵。

古村始建于初唐,村落布局是古色古香的三进两院四合围式的建筑群,具有远近总体规划和详细局部规划。这在古代村落规划中是难能可贵的典范,因此,岩头古村素有“岩头本是仙居地,楠溪江畔一明珠”之美誉。

阴天,又刮着微微的风,在战友陪同下,我从岩头古村的南门步入。只见一棵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香樟古树,遮天蔽日、古老苍劲。古树西侧,是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丽水桥。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古桥仍然坚固如初。在古树东南侧,单檐“乘风亭”结构严密、外观朴实。亭内挂了对联:茶待多情客,饭留有义人。亭子里长年备有茶水,供人免费饮用。这样的茶水民间称之为“义茶”,已在古村延续数百年,可见古村的民风淳朴和友善。

乘风亭向东就是丽水古街。它有三四百米长,九十余间店面,店铺前是四五步宽的长廊,为行人或顾客遮风避雨。长廊依水而建,随水势蜿蜒。行走此间,潺潺流水倒映着岸上来往行人、廊檐高悬的一排大红灯笼,还有连绵起伏的深绿色群山,正可谓“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丽水古街不止于“古朴”,因为沿街商铺,不仅有当地特产永嘉麦饼、姜粉,还不时传来阵阵奶茶香、咖啡香。这里不仅有永嘉昆剧大戏台,还有充满氛围感的黑胶唱片店。古与今的碰撞,在街头擦出别样的灿烂火花。

中央街向南,跨过布满水下森林的芙蓉池,是一座古代书院——水亭祠。该书院由明朝岩头第八世祖金永朴所建,也是他生前的私家书院,又叫“水亭书院”。它是楠溪江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由门台、照壁、两池、月台、仪门、孝思亭、映月亭等结构组成,建筑朴实厚重。在水亭祠南面的汤山上,有与水亭祠同时建造的文峰塔。站在书院的水亭里向南望,笔直耸立的塔影刚好反照在深色水池里,恰似一支毛笔正在砚台里蘸墨。

信步苍翠掩映的岩头古村,心境舒爽。脚下的路是用拳头大小的鹅卵石铺成的,那些鹅卵石已被踩磨得很光亮,泛着柔和而温润的色泽,与柏油马路相比,略显凹凸不平。几个穿高跟鞋的妙龄女子迎面走来,小心翼翼的样子更显出她们体态的娇柔与妩媚。一排排屋舍和高高低低的围墙都是用形状各异的石块或碗口大小的鹅卵石砌成的,大多呈淡褐色。石头经过能工巧匠的巧妙搭配,不仅缝隙小而匀称,而且墙面颇为平整。石缝间,有的爬满厚厚的青苔,沉淀出颇具历史感的深绿色,有的还留有雨水冲刷过的印痕,沧桑着岁月年轮。

路边的墙角下,用长石条修建了水渠,清澈的泉水正汩汩流淌着,不急不缓。不远处,一位苍发阿婆,正坐在水渠旁的石头上,借泉水浆洗衣裳。她沿用传统洗衣方式,把沾湿的衣裳放在一块比洗脸盆大的椭圆形石头上,挥舞着棒槌敲打着。有节奏的砰砰敲打声和回响声,沿着石巷传来。

随心所欲地行走在岩头古村,恍若掉进时光隧道,每穿过一段写满风霜的廊亭、走过一条曲径通幽的古街、跨过一道磨平棱角的石门坎,便感觉有一段历史与我相向而来,却又悄然擦肩而过。这种感觉实在美妙,总让我忍不住面对某一古建旧物凝神,任凭思绪胡乱遥想古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种恬适与美好……

编辑|郭绪书

猜你喜欢
楠溪江古街鹅卵石
《古街夜景》场景设计
艺术大观(2023年30期)2023-11-18 18:30:17
会说话的鹅卵石
西津渡古街忆旧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4
古街新韵
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06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4
鹅卵石里的中国风
学生天地(2019年31期)2019-08-25 08:54:26
人间福地楠溪江
幸福家庭(2019年14期)2019-01-06 09:15:34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中国三峡(2017年1期)2017-06-09 11:09:41
上庄村,在鹅卵石上打坐
诗选刊(2016年10期)2016-11-26 06:16:56
楠溪江畔多名胜,山居最好是林坑